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后疫情时代高校安全保卫系统青年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曹 璐 发布日期:2021-08-01

摘要:新冠疫情突袭,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都遭受巨大冲击,相比而言疫情在中国迅速得到控制。疫情期间,人员密集、流动较大的高校校园,因安全保卫部门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确保了校园安稳,青年党员在守护校园平安、师生健康和服务师生工作中,敢于担当、率先垂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青年党员干部如何慎终如始值得深思,文章从使命、责任、担当三个方面,阐述了后疫情时代高校安全保卫系统中的青年党员应不惧风雨、善于创新、勇挑重担。

关键词:青年党员;保卫干部;使命;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战争”中,尤其是医学界的青年,展现出了中国青年冲锋在前、不畏艰险、真情奉献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殷切希望[1],“有担当”成为x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和品格。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人的期许、勉励与重托,在燕园上空回响。后疫情时代,作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青年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守护高校平安。

 

一、概念

 

“使命”的字面解释是“派人做事的命令或决定;或指重大的任务或责任”。可见,“使命”的高度是建立在责任之上,它的内涵比责任更丰富、层次更高。谈及“使命”,每个人都会联想到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社会责任等方面。“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是忘我的坚守和人性的升华。责任可以让人坚强、让人勇敢、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对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者而言,我们对别人负有责任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因此,坚守责任,履行使命,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安全保卫工作者。字面理解“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社会学术语解释是“认同并扮演(或行使)好自身的社会角色。”[2]作为高校安全保卫干部,须顺应新时代要求,认同并扮演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引导者、教育者和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管理者、实施者、服务者”的社会角色,担负起高校安全稳定的核心重任,用扎实的行动,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校青年安全管理干部。

 

二、安全保卫系统青年党员干部必备的责任与使命

 

青年肩负的使命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青年党员应随时做好准备,积极接受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荣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可见,青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青年党员干部需从多维度去思考:第一,历史维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的核心要求;第二,工作格局角度是坚持从严治党、永葆中国共产党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途径,党的建设统一思想、集中力量、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执政基础层面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正确执政、科学执政,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路径。

在中国,高校始终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是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青年党员干部是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安全保卫队伍中最有活力的群体。精力充沛、善于思考、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强是这一群体的共有特征,他们与新时代的步伐一致,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肩负着艰巨的使命。不同领域的人对“责任与使命”有着不同的见解,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人观念中,“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比尔·盖茨曾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也有人说“使命是人生存在的意义”。青年党员干部既然主动投身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须坚信自己的选择,尊重自己的职业,秉承“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有我责任、有我奉献、有我监督、有我思考”的理念,履行使命,积极参与其中,不谋一时只谋长远,随时迎接新使命。

以北京大学为例,安全保卫系统干部中的青年党员须从本质上全方位地展现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者的最大价值,定期进行换位思考、自我剖析、自我完善。当前,全国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青年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思师生员工之所想,发挥善于思考、分析的优势,结合师生的真实案例换位思考,以骗子的视角梳理相关案件的实际特点和原因等具体问题,分析受骗群体的共同特征,针对不同群体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易看懂、易接受、易记心”为原则,结合师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特点,开展多维度、全覆盖的防诈骗工作措施,帮助师生员工提高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发案、降低经济损失、减少心理创伤。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时时进行中,青年党员干部主动承担责任,以“家人”的视角办实事儿,帮助师生解决困扰,做师生满意的校园安保人。

 

三、安全保卫系统青年党员干部必备的担当

 

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时间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干部的成长给予了殷切厚望,青年群体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他们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有敢打敢拼的信心和决心,有运用知识投入时间的本领,青年干部成长路上离不开承担使命、勇于担当。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以英雄人物为榜样,让道德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一个民族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在增援武汉的意向调查中,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在国家急需时义无反顾地写上自己名字加入到前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是对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出色表现的高度评价,这封厚重的回信,更是为大学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以北京大学为例,作为“守护师生平安、服务保障师生”的安全保卫干部,青年党员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青年人的嘱托,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不畏疫情风险,慎终如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下沉到校门一线与门岗保安员联合实施校门防控工作。后疫情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应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要求,积极服务于学校党政大局和中心工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架桥铺路,掌握安全稳定的主动权,实现“高校最阳光、最安全”的目标。安全保卫部门应制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力度紧盯薄弱环节,设立党员服务岗,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发挥青年党员干部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生力军的优势,磨练青年党员干部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寂寞的意志力,并长期开启青年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历练模式,让青年干部在重大任务中履行使命、在漫漫深夜中答疑解惑、在基层一线中留下足迹,成为平安燕园最可倚重的坚强力量。

 

四、安全保卫系统青年党员干部在后疫情时代的重任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而安全保卫治理能力建设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必备环节,只有校园安全稳定了,高校立德树人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高校存在区域人群集中、流动频繁、室内封闭等难题,校园安全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以北京大学为例,校方认真贯彻中央重要指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稳定措施、服务保障规范等内容。新冠疫情突发时,校门作为“校园第一道防线”是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关键,保卫部门以校门基础管理为抓手,充分研究并制定分类管理和人车分验放行等管理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校园智能化管理,结合实际政策调整人脸识别系统设置,健全不同时段校门的管控措施和校内不同人群出入校的报备管理机制,完善校外人员预约入校及各类报备制度,依托疫情管理创新多单位联防联控机制,多层面将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北京大学校园安保工作呈上了满分的答卷,全校师生的健康与平安获得了极大的保障。

后疫情时代,高校应不断更新现有的高效管理模式,加强校园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完善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尤其是公共卫生方面的应急预案,确保特殊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有据可依、有制可循。此外,应对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青年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的综合培养,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实践、实习考察等方面,使青年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责任、使命、担当与自己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高校安全保卫部门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领导作用,给青年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形式和多个层面的党组织活动,明确重点,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业务技能教育、文化素养教育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青年党员干部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青年保卫干部的自信心,提升整个安全保卫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及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 战“疫”过程中,医护工作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逆行而上,汇聚成战“疫”工作的磅礴力量。“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青年党员也应像奔赴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样,不畏不惧、英勇奋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用战“疫”的镜子,照出“党员之心”, 越艰难越向前,以实际行动和党员精神坚守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第三,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青年党员干部须依托法治原则,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用专业方法化解校园内的各类矛盾,解决师生员工的困难求助,结合疫情实际,做好调研、构想对策,对校园战“疫”中出现的治安、秩序类事件,以法定程序为基础制定管理措施和相关解释工作,依法依规解决、处理,广大师生遇到问题可了解具体制度和措施的依据,强化师生员工对特殊时期管理合法性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师生员工的依法治“疫”的理念。

第四,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党员干部须不断进步,思考、探索与时代贴近的技术信息,巧妙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与实际政策有机结合,以模型服务替代人员管理,以系统数据做评估分析的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为目标,创造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校园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校园安全管理,展现高校安全保卫队伍的聪明智慧和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的殷殷嘱托,不仅教会了当代青年如何在时代大潮下成长成才,如何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还教会了奋战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岗位的党员工作者们,如何以在一线英勇奋战的防疫工作者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岗位、矢志进取,始终将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行动标靶,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总书记的回信为青年党员未来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为疫情防控高压工作中的青年党员干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高校安全保卫系统青年党员干部应当在不断的学思践悟中沉淀思考、凝练经验、升华思想,在高校安全保卫的艰苦奋斗中,在为广大师生的真诚服务中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绽放绚丽光彩。

 

 

作者简介:曹 璐 北京大学保卫部治安办公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 童星.高校文科教师更要有担当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