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蔡元培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中自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初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北京大学学风还为科举时代遗风所影响,学生多为升官发财混文凭,无心向学。蔡元培以转变学生观念为改革首要目标,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通过延聘积学而热心的教员、改革课程、支持创办学生社团等方式,将科举时代遗留的“老爷”学生们改造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青年。
关键词:蔡元培;北京大学;改革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设之初也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戊戌变法救亡图存(在教育领域的)唯一保留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到蔡元培先生“仿世界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将封建的、官僚气息浓厚的、等级森严的、落后的北大改革为现代的、学术气息浓厚的、民主自由的、先进的北大[1]。蔡元培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中自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梁柱认为这是蔡元培先生革新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他进行各项革新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归宿[2]。本文将结合蔡元培要改革的学生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他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看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
一、当时的学生观念是什么?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国立官办,既是其优势和特点,又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传统的官僚习气、陈旧的观念、腐败的生活作风都很浓厚。当时对于北京大学的学生有个绰号“老爷”学生,因为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学生的目的,不在毕业,而是混毕业文凭、结交人脉,以作为日后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在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老师做靠山。”[3]老师和学生都无心向学,学术空气稀薄,学生课外大多进行吃喝嫖赌等不正当的消遣。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北京大学学生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那么要改变学生什么样的观念呢?首先,“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就要改变之前京师大学堂学生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那种劣根性,只想混一张日后升官发财的文凭。其次,大学不是“职业教育机关”。如果只是为了将来谋个好职业,图生活滋润便利,那么就应该读各种专科学校,如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皆为“求学”而来[4]。最后,大学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大学是研究学理的机关,学生不是熬资格,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研究学问。而学者不仅自己应当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还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蔡元培先生并不是鼓励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求学是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须知服务社会的能力,仍是以学问为基础,仍不能不归宿与切实用功”[5]。
蔡元培要改变的正是学生观念中科举遗留的“官老爷”习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之想法,将北大学生真正向现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栋梁人才进行转变。
二、为什么要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
何为大学?蔡元培起草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他一改封建旧教育科举、官僚习气,阐明了大学的基本功能则为研求学术,培养人才 [6]。蔡元培以中国“大学”和欧洲大学的发展历史为线索讨论了大学的使命。蔡元培认为古代的“太学”,又称“上庠”“辟雍”“国子监”,其用意与今之大学相类,有学生、有教官、有学科、有积分之法、有入学资格、有学位,其组织也类似大学[7]。“欧洲最早之大学,为十二、十三世纪间在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诸国所设者;十四世纪以后,盛行于德语诸国,即专设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四科者是也”。大学培养人才是它一以贯之的责任。
当时实际情况也要求大学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使命。“在这国难期间,我们欲图抵抗,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其所以没有的最大原因,就是人才缺乏”。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窃维国家富强,恃乎人才,人才陶铸,端赖教育”[8]。大学集中高水平的教师,采用最新的仪器设备,最新的思想观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使命。使命之下更要明确,需要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当时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是教育领域还缺乏新的思想引领,教育目的不明确,清朝“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影响很大。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蔡元培在开会词中,阐述了对新教育的意见,指出:“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用一个人主义或用一部分人主义,利用一种方法,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之主义。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9] 1920年12月5日,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所做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演说词中亦称“所谓有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10]。
蔡元培认为应该“五育”并举,培养完全人格的学生,即通过对其施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使生理、体能与心理、精神两方面相协调。蔡元培这一思想,为教育培养什么人指明了方向,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亦即道德高尚、智能发展、体魄健壮、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的民主共和国公民[11]。
教育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要通过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和谐发展,全面立体的人才。这种理念符合大学教育运行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当时具有超前性,现在也具有合理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在这种理念下,蔡元培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从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入手,将科举时代遗留的“老爷”学生们改造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青年。
三、如何进行改革?
(一)延聘积学而热心的教员
蔡元培把“延聘积学而热心的教员”之行动同“转变学生的观念”之目标紧密联结在一起,并以此入手开始他对北大的革新工作。由于旧北大文科顽固守旧者较多,故整顿工作先从文科入手。蔡元培就任后,迅速邀请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邀请李大钊担任图书馆馆长,聘任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为教授。他们和原来北大沈尹默、钱玄同、沈谦士一起,致力于文科的革新,一时间思想自由风气流行。同时也秉承兼容并包原则,在引进新派力量的同时,对于思想上顽固保守,甚至鼓吹复辟的辜鸿铭、刘师培等人,只要学术上有专长,思想不妨碍授课,同样用其所长。蔡元培同时也对理科、法科进行了改革,积极延聘知名的物理学家夏元瑮、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与此同时,也解雇了一批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中、外教员。由此,北大教师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理、法各科不仅人才荟萃,集中了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而且,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这些老师通过他们的言传与身教也改变着一代北大学子的观念。
(二)重视教学和课程
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12]。因此,蔡元培要求教员能够引导、启发学生从事研究,认为大学中“全为注入式的讲义,课程繁重,使学生无自修之余暇,又安有自动之机会”[13]。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他到校后,针对当时教学上的弊病,把“改良讲义”作为一项重要计划提了出来,主要“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教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新的,能裨实用”。当时北大一些教员为学生所编写的讲义,经过修改润色后,就是一部学术著作。
蔡元培在课程改革上的另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反对专己守残之陋见,提出对中西文化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他积极主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提出大学内容要对“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他还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强调学说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扎实而宽厚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他还提出沟通大学文、理两科之主张。在学校的编制上实行学系制,废止文、理、法等科别,使文、理学生能够兼涉他科的课程;在教学上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学生可以有一定课程选择自由;再加上对各派教员的观念都不做限制,种种改革举措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三)支持兴办学生社团
蔡元培深知,要把学生的课余兴趣吸引到学术研究上来,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自动精神,因而他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开展课余学术活动。为了鼓励研究学问的兴趣,他推动学生组织哲学研究会、新闻学研究会,数理学会等;为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扬自动精神,他推动学生组设消费公社、学生银行、阅书报社、校役夜班、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及编印《新潮》《国民》等杂志;为了提倡正当娱乐,以代替不正当的消遣,他推动学生组织音乐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社、体育会等。这一时期各系都组织了学会,如国文学会、史学会、哲学会、地质学会、数学会、心理学会等。这种学会以本系学生为当然会员,本系毕业同学和旁听生为特别会员,经费由学校津贴。学会的活动多为分组研究,邀请学者讲演,主办定期刊物等。
蔡元培积极提倡和努力促成这些学生研究团体的成立,除了意在改变当时北大学生没有高尚娱乐,经常出入妓院、烟馆的状况,更多的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众多学术社团的不同研究活动,转变了学生只追求升官发财的思想观念,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风气,北大得以真正成了“研究学术之机关”。
(四)改革招生制度
坚持以考生学业成绩的优劣作为录取的标准,使那些出身贫寒但学业优秀的青年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京师大学堂时期,所收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官员或豪富子弟,后来北京大学学生很多就是这种“老爷”似的学生。加上招生也没严格的制度和标准,所招收的学生不乏纨绔子弟,并无真才实学。
蔡元培提倡平民教育,坚持不看资格、出身,注重以成绩择优录取,使许多优秀青年能进入北大学习。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大学生的组成结构,而且由于招收学生质量的提高,对于改变学校的风气、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也有重要作用。同时,当时的北大允许旁听生自由出入、自由选课,这种制度不仅惠及北大及周围高校的学生,更令那些因贫困等原因不能上学的青年得益。他们也可以借助北大旁听制度,获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在《回忆蔡元培先生》一文中写道:“我是蔡先生的学生。当时我因交不起学费而去北大作为旁听生学习俄语的……要是没有蔡先生的首倡,我们这些青年是无法进北大的,也就无法学习文化知识的。……蔡先生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和扶植了一代青年,这个贡献是伟大的” [14]。
除此之外,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还有许多改革以促进改变学生的观念,改造北大的学风,比如兴办学报,促进师生开展研究,搭建知识交流的平台;重视图书馆建设,整顿扩充实验室,提供教学实验的条件;创办研究所,为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研究机会等。
四、小结
经过蔡元培先生的热心倡导和改革,改变了京师大学堂之前腐败的、沉闷的风气,使得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传播,全校学术讨论和思想争辩成为风气。如1918年9月,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学术李亦轩所著《中国币制统一论》发表,蔡元培亲自作序推荐。蔡元培在北大实际主持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他办学目标明确,指导思想先进,改革措施切实有效,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北京大学成为真正意义的北大,成为了后来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发祥地。
作者简介:郭一杰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综合办公室主任 讲师
参考文献:
[1]冯用军,郭锐华.蔡元培改革北大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C].//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与现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
[2][5]梁柱.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蔡元培革新北大的一个重要思路[C].//丁石孙、萧超然、梁柱.蔡元培研究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5.
[3][13]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八卷[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14,1.
[4][12]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8,700.
[6]魏定熙.蔡元培的北大,北大的蔡元培[C].//丁石孙、萧超然、梁柱.蔡元培研究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
[7][8]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六卷[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593,314.
[9]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177.
[10]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258.
[11]王惠来.蔡元培教育宗旨思想初探[C].//丁石孙、萧超然、梁柱.蔡元培研究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9.
[14]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纪念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