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次生困难”研究及发展支持体系构建——基于北京大学起航计划和学生发展支持项目的研究

作者:何丽琼 发布日期:2021-01-26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因为经济困难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一些“次生困难”的发生,这些“次生困难”主要集中在学业适应、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调适方面。若能在新生入校时,就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和潜在的“次生困难”对症下药,就能更好地支持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资助育人。文章基于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开展的起航计划和学生发展支持项目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以及该群体中高发的“次生困难”类型,并归纳出了对该群体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次生困难;发展支持体系   

 

2020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决胜之年,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资助工作也从以经济资助为主转向以资助育人为主,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转向“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学生资助从“基本保障型”拓展为“发展引导型”,以经济资助“保底线”,以发展支持体系“促发展,助成长”,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现资助育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困生”)群体,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其他困难,是构建面向他们的有效发展支持体系的基础。

 

一、经困生特点

 

(一)相对困难而非绝对困难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绝对贫困的家庭逐年减少,在经困生群体中,也更多地呈现为相对困难而非绝对困难。

相对困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经济层面的相对困难。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学的家庭在家乡或地方,并不能归入贫困的行列,但与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相比,这些同学的家庭能够提供给他的经济支持显得较为匮乏,不能覆盖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与一些非困难同学相比,能够用来支持如语言学习、兴趣培养等发展需求的资金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经困生的抗风险能力弱,试错成本高。家庭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有限,一旦家庭发生意外或者学生本人发生意外,会给学生带来较大影响,并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而试错成本高也限制了经困生在发展上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生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差异,与非经困生相比,经困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也较为缺乏,导致其在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中的迷茫和无措,加剧了相对困难的情况。

(二)自我认同和价值感较低

大学新生离家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在最开始产生不适应的情况,经济困难新生在这一点上表现更为明显。

首先,在学习上,许多经困生是从农村或者乡镇考入北大的,在初高中阶段,属于“尖子生”行列,备受老师和学校的关注。而在进入大学后,面临着专业课程、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很难再保持这种优秀和关注度,会产生较大心理落差,产生自卑心理。

其次,由于地方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落后,同时家庭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有限,和同龄人相比,经困生在综合素质如文艺体育等特长爱好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上也有欠缺,这可能造成他们在社团学工活动中的不适感,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最后,和来自发达地区的同龄人相比,经困生在视野、阅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在消费能力上有着更直观的差距。这些差距即使不主动对比,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而大学生普遍比较敏感,对于差距的体会可能会加重经困生的自卑感。

以上的三方面差距,使经困生面临着生存心态与环境之间的错位,共同导致了自我认同感较低、自我价值感缺失等问题,并因此产生目标缺失、迷茫无助、缺乏规划等适应性问题。

(三)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家困生群体在进入精英高校时,容易遇到较为严重的不适应问题,这些不适应并非来自学习方面,而在于社会生活,即他们倾向于将自己构建为社会中的‘能力不足者’。在社会适应性、全球化素养、学习的自我调节管理以及远见抱负等方面表现较弱。”[1]“高校经困生在认知水平上明显弱于其他学生,在信息来源、环境认知和发展方向方面比较迷茫。”[2]以上研究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即无论是在主观认知中,还是在客观条件上,经困生在刚入校时,存在着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规划管理能力上。经困生的自卑心理若不能及时突破,又会限制自身做出尝试和改变,从而加重这种综合能力的差距。

 

二、经困生常见“次生困难”梳理

 

(一)“次生困难”定义

“次生”一词常被用于自然灾害中,与“原生”相对应,指的是第二次发生的,间接造成的。在本文中,笔者将“次生困难”定义为以经济困难为背景间接造成的或者派生出的其他困难,并将经济困难视为“原生困难”。这些其他的困难并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困难造成,而是多种因素混杂的结果,但经济作为基础变量,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次生困难”类型

1.学业困难

学业困难是经困生群体在进入精英高校时最容易发生的次生困难,并且在理工科院系和一些对基础要求比较高的人文学科院系更为明显。发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困生与同时进校的同学相比,本身基础薄弱。以北京大学为例,在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理工科院系中,有大量学生为各省甚至全国相关专业竞赛金牌或者银牌获得者,在高中阶段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并接受了严格的训练,而部分通过高考进入北大的经困生由于教育资源限制,甚至没有受过标准的学科训练,与竞赛生相比差距明显,这会造成很大的朋辈压力。另外,在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方面,经困生普遍和其他同学存在差距。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比起同龄人来说,更难以理解大学教材和适应大学教学风格,“他们缺乏相关的文化资本或家庭经验,无法依靠大学来帮助他们解释和回应自身内在的隐含期望。”[3]经困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学教育,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待培养,精英高校一般都比较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经困生在最初的学习中,可能因为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教学风格导致学业落后,从而产生落差感和挫败感,若不能及时调整,很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学业困难。

2.人际交往困难

如前文所述,经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更愿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在人际互动和活动参与中更为被动。有研究指出,“家困生交友存在明显的‘内向性’特征,他们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保持在室友这一‘安全范围’内;同时,他们留恋过去的亲密关系,如中小学朋友、老乡都是他们愿意构建亲密关系的重要对象,而同班同学、本校其他同学则需要他们在新环境中主动拓展,因此并不属于他们愿意主动构建的新的人际关系网络。”[4]经困生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或者消费观念差异,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可能无法和其他同学同步,同时较多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惧怕主动开始关系以及处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可能加重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人际交往困难还会产生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孤独感、社会支持缺乏,而“内向型”的交友特征则会导致社交圈狭小,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社会资本匮乏,导致沟通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锻炼不足。

3.心理困难

在经困生群体中,心理困难更像是“次生困难”的“次生困难”,学生可能由于学业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高度自卑,封闭自我,逃避现实,最终演化为心理困难。心理困难的发生频率和概率相较于前述两种“次生困难”更低,但一旦发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对于同时存在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多重困难的同学,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掌握其心理动态。

 

三、发展支持体系构建——以燕园起航计划和学生发展支持项目为例

 

结合以上分析,在明确了经困生的特点和他们潜在的最经常面临的“次生困难”后,结合学生资助中心燕园起航项目和学生发展支持项目的实践,对经困生的发展支持体系构建归纳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多级辅导,构建学业支持体系

学生发展支持促进协会是资助中心指导下的专业的负责学业辅导和素质拓展的学生社团,其前身是学生发展支持项目组,由学生资助中心一手创办。

该协会通过组织“问吧”每日线下答疑活动和开展线上答疑群,涵盖了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重难点科目的辅导,同时搭配期中期末串讲,通过论文写作、计概入门、英语学习方法等主题讲座,为同学们的学习保驾护航;通过开展摄影基础、修图软件入门、剪辑技术入门等多种讲座,提升同学各种实用技能;通过“不只是早餐”学长学姐茶座活动,邀请比较有影响力的高年级同学,与低年级同学讨论不同的主题,从而在生涯规划、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运用朋辈影响力引领学生;通过开展摄影、书画等工作坊,对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进行精深辅导,使其发展为特长,拓展综合素质。

(二)导师携领,构建专属指导体系

2018年秋季,根据高校经济困难新生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北京大学面向2018级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燕园起航”项目,协调校内育人优势资源,从经济支持、情感纽带、学业提升、思想引领等多个方面设计适合经济困难新生的校园融入与成长方案。

燕园起航导师实行“四年一贯制”,通过小班导师制,依托兴趣小组、系列活动建立长期跟随制度,通过全方位活动不断提升经济困难新生教育实效性。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陪伴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帮扶工作,帮助经济困难新生提升自身适应力,引导他们真正将个人成长与高校育人体系相协调,做好个人规划,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2018—2020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起航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工作实效。2019年提高导师学员配比,实现更精准指导;2020年推行地域分组,引导同学挖掘家乡资源、回馈家乡;同时联动校内外资源,引入以校友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导师和以基层选调生为代表的社会导师,实现学校、社会合作育人,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学习、职业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指导;在组织建设上,成立党建组,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实践等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导师在经困生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小组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同时通过一对一深度辅导,对学生在校园适应、生涯规划、情感支持和思想引领等方面提供指导,给学生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提供持续驱动力。

(三)朋辈共进,构建朋辈支持体系

2019年,起航计划开始为每个小组配备助教,从2018级经困生中选拔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助教团队”,协助导师开展组内活动。通过引入朋辈互助,探索更加可持续化的迭代育人深度。经困生群体内部的“传、导、引、提”模式,从源头辅助经济困难新生进一步发掘自身价值、增强自我认同,不仅增强2018级同学自身的认同,更能引导2019级新生认识到经困生群体的价值。

2020年采用新的以地域为纽带的成组方式,通过地域纽带,着力加强组内成员间的联系,导师在关怀全部组员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骨干力量,通过朋辈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另外,通过组内同学间互帮互助,先进带后进,加强组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思想教育工作从导师“输血”向同学“造血”转变,让思想引领工作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四)多样活动,构建素质发展体系

起航计划,从新生入学开始,便为学生组织各类活动,通过活动来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发展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支持、提升归属感和获得感,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中秋晚会、新年晚会和十一微旅行进行节假日陪伴,传递温暖关怀,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每周末开展新生研讨课结合同学们在适应学校生活和提高技能方面的需求,结合导师专业特长拟定主题,切实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各个兴趣组开展活动,发展学生文艺体育爱好。通过暑期“优才拓展”“燕园翱翔”项目和企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学会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家国情怀和奉献意识。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能够真正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生资助工作从精准资助向资助育人过渡,从“基本保障型”向“发展引导型”转变,通过全员教育、全过程陪伴和全方位支持,在经济、学业、人际、情感、心理、就业和思想引领等多个维度为学生的成才成长保驾护航,实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达成资助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何丽琼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干部

 

 

参考文献:

[1][3][4]张晓京,张作宾,刘广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入学适应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一新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0(08):72-77,103.

[2]李广玉,蒋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行为特征与支持策略研究[J/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2020-12-11].https://doi.org/10.13766/j.bhsk.1008-2204.202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