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不安全依恋对恋爱的影响

作者:赵 亮 发布日期:2021-01-24

摘要:恋爱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议题。随着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度提高,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对自己恋爱关系的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依恋理论、不同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及表现,阐述不安全依恋对大学生恋爱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发展建设性亲密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亲密关系;依恋

 

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表现。大学生的恋爱常常被贴上很多标签,比如“大学生恋爱不长久”“毕业即分手”,等等。这就让大学生恋爱带有很多练习、试错的成分,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练爱”。随着“原生家庭”等心理学概念的传播,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在心理咨询中探索原生家庭对自己恋爱关系的影响。因此心理学中“依恋”的理论被经常提及。

一、什么是依恋?

依恋(attachment)理论认为,人们从婴儿期开始与主要照料者(比如母亲)的互动,会促使个体形成特有的应对模式,这特有的应对模式就是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是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情绪与反应[1]。后来依恋这一理论逐渐被推广至成人以及成人后的亲密关系,并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已经有很多研究都指出,一个人的依恋风格对其亲密关系、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

一个人的依恋风格常常有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将二者两两组合就形成四类依恋风格:

(一)依恋安全

指低依恋焦虑和低依恋回避。如果一个人的主要照料者是敏感且负责任的,他能及时洞察孩子的需要和安抚孩子的情绪,这样的个体长大后就更有可能形成安全的依恋风格。依恋安全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会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认为他人总体上是可以信赖的。

(二)依恋焦虑

指高依恋焦虑和低依恋回避。如果一个人的主要照料者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的是与这个孩子面对的问题不一致的回馈(孩子尿床哭了,却给他喂饭),这样的个体更容易形成依恋焦虑。因此,为了得到合适的帮助,依恋焦虑的孩子更愿意去夸大自己的诉求与情绪,来获得照料者的回应。依恋焦虑的个体长大后可能对他人持积极的态度,但对自己可能秉持消极态度(容易自责和自我归因)。

(三)依恋回避

指低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如果主要照料者在孩子面对压力与威胁时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忽略他的感受与处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个体则更容易形成依恋回避。为了不受到伤害,依恋回避的个体更愿意将自己封闭起来,抑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表露出来。依恋回避的个体倾向于对他人有消极的态度(容易不信任)。

(四)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

这种情况的起因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混乱不一的养育行为造成的。学术研究中较少讨论这个类型。

二、不同类型依恋的表现

生活中大家常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在亲密恋爱关系中的表现,有时与自己父母间的互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确实也有大量的研究指出,个体的早期依恋风格会迁移到成长后和伴侣的关系中,从而对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情绪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依恋安全的个体,相比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个体,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情绪更加稳定,能更好地调控自己在面对威胁和压力时候产生的负性情绪。并且在合适的时候表达自己对于伴侣的积极情绪(比如经常说爱你)。他们可以在关系中进行较好的情绪调节,采取更丰富的情绪调节方式,同时对待与伴侣的冲突也会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解决。美剧《老友记》中钱德勒和莫妮卡在作为情侣互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沟通、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而非冷战、无理取闹或其他非建设性的互动方式。比如钱德勒和莫妮卡从伦敦回来后在酒店发生矛盾,闹得非常不愉快。钱德勒对关系不确定,询问莫妮卡是不是要分手了。而莫妮卡回应:“没有,我们只是吵架。吵过之后就算了,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莫妮卡的回应就是比较具有安全依恋特征的表述,她对关系中矛盾、冲突的部分容纳程度很高,而且能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成熟恋人”的表现。

依恋焦虑的个体,常常担心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害怕被对方抛弃,担忧关系断裂。因此他们在关系中更倾向于使用过度激活的情绪策略。比如他们更愿意夸大自己在两人互动中的负性情绪来获得对方的关注。一直向对方确认自己到底是不是被爱,或者会向对方不停地倾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强调自己不想被抛弃的愿望。但是这样的过度激活会在无形间给对方造成压力,从而影响两人的关系。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常需要帮助同学们看到这些行为表现背后的诉求,然后鼓励同学们学习使用更具建设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依恋回避的个体,在矛盾发生后更倾向于使用激活的策略。他们在情感表达上更克制,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此外,他们与任何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擅长表达感情也不愿意倾诉经历,这样情感上的距离会让他们觉得舒适和安全[2]。但是,不要把这样的表现和内向联系起来。生活中很多依恋回避的人是外向、张扬的,甚至不乏幽默风趣。而这些吸引人的特质是某种巧妙的掩饰。

三、发展建设性亲密关系的建议

对于一段亲密关系的发展来说,依恋安全的个体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更容易遭遇挫折。好在依恋风格并非一成不变。Cassidy等人最早探究依恋安全如何影响不安全依恋个体并设计了一项研究[3]。他们让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回忆“依恋安全”相关的事件,然后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结果发现,对依恋安全材料的回忆能帮助依恋焦虑的个体舒缓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过度需求”。比如,能减少他们的负性情绪体验、哭泣等负性行为。而对依恋安全材料的回忆则能促使依恋回避的个体减少回避和情感抑制的行为。后续的研究还发现,依恋安全材料还能进一步促使依恋回避的个体体验到更多痛感,这为依恋回避的个体提供了感受情绪、表达情绪的更多可能。

根据这些研究,可以进行以下尝试。回忆曾被他人温暖、关怀的场景,那个对象也许是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也可能是爱人或朋友、老师或同事,他们在某些关键时刻曾给予过让人印象深刻、比较重要的帮助,回忆这段经历,并且试着把它写下来。试着重复一段时间,每天对这段经历进行重复书写(甚至可以抄写),反复唤起对于安全依恋的感受,可能会对关系有一些不同的见解。

依恋安全的个体更有可能让一段关系稳定而长久。如果依恋不安全的个体能与依恋安全的个体发展亲密关系,获得积极结果的可能性更大。

依恋焦虑+依恋安全:依恋焦虑一方总是在强调自己需要被爱,依恋安全一方也经常能及时给予安慰与回应。

依恋回避+依恋安全:依恋回避一方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依恋安全的一方总是给予他合适的距离。此外依恋安全的存在会让依恋回避的个体体验到更多的情绪,提供稳定和支持的环境,这些有助于依恋回避的个体逐渐开放,愿意更多表达情绪。

 

 

作者简介:赵 亮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

 

 

参考文献:

[1]Bowlby, J. The Bowlby-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9,2(4), 637-638.

[2]Overall, N. C.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power regula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19, 25, 53-58.

[3]Cassidy, J., Shaver, P. R., Mikulincer, M., & Lavy, S.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Influences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Pai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 28(4), 46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