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与幸福促进

作者:庄明科 发布日期:2021-01-24

         摘要:文章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概念进行深入的解读,并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心理健康不只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不只是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而是一种两者结合的更完全的状态,该模型将人群分成四类:完全心理健康者、部分心理健康者、部分病态者、完全病态者。最后,论述了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学的PERMA模型提升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PERMA;幸福促进

一、心理健康的传统定义

在介绍“幸福”这个概念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理健康”的概念。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各有其侧重点,综合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心理健康即一种个人的内心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做出了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其具体标准包括:“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这个心理健康的概念,你会发现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生活有幸福感、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因此,尽管这一心理健康的概念提出时间比较早,但仍然比较符合我们现代对于心理健康理念的理解。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传统的心理健康的测评主要采用消极的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 , PTH)指标,主要涉及内化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和外化心理障碍(如行为障碍)两方面,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作为主要的心理诊断标准,其治疗以减少或消除心理疾病为目标(Keyes, 2005)。

随着心理学学科不断发展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积极心理学思想开始传播,同时也改变了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Cowen(1994)认为“健康不只是疾病的缺乏, 而应该被定义为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 SWB)等积极指标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图1: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

Greenspoon和Saklofske(2001)将这两种观点进行整合,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双因素系统(a Dual-Factors System of Mental Health),Suldo等(2008)研究者将其命名为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这些研究者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不仅仅是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而是一种两者结合的更完全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例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指标(例如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学症状)作为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结构,是一对统一体。双因素模型将人群分成四类:

(1)完全心理健康者。完全心理健康者具有低心理疾病症状和高主观幸福感(Low PTH-High SWB)。完全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以及近期无心理疾病的综合状态, 是个体最佳的健康状态;

(2)部分心理健康者。部分心理健康者具有低心理疾病症状和低主观幸福感(Low PTH-Low SWB)。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曾经有学者做过一些纵向的追踪研究,发现两年左右这类人群里面40%的人由部分的心理健康者变成了完全的病态者;

(3)部分病态者。部分病态者具有高心理疾病症状和高主观幸福感(High PTH-High SWB),由于个体拥有积极认知及积极情绪,其心理问题可能会容易自动康复。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幸福感并不低。有一些人处于短期的抑郁状态,例如因由于产后激素变化、失恋或者亲人的离世,导致他们出现症状,但是如果他原来的生活幸福感比较高,他很容易回到正常的状态,由部分的病态者变成完全的心理健康者,我们把它叫做复原力(resilience),这是在积极心理学里面经常涉及的概念;

(4)完全病态者。完全病态者具有高心理疾病症状和低主观幸福感(High PTH-Low SWB),完全病态的人不仅会表现出抑郁等症状, 而且会感觉到对生活的不满, 并表现为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

从上面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感在心理健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幸福感的人,很容易出现心理症状,成为完全病态者;而高幸福感的人,即使出现心理症状,也很容易痊愈,成为完全心理健康者。我称后者为具有复原力。

三、培养积极的逆境观

要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正确的逆境观。一个狙击手在训练的过程中,他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能够达到一定水准。但要突破瓶颈达到更高的技战术水平,狙击手们一般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他们几天几夜不睡觉,在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又可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把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叫做用人工逆境去提升一个人的能力。

逆境对人发展特别重要,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很顺利,似乎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是逆境会让一个人获得很重要的成长。我们如何对待逆境?一个人身处顺境时,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享受的机会;而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时,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成长的机会。这样无论人生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你都能用一个非常平和的心态来对待。

四、通过PERMA提升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幸福感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升一个幸福感呢?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PERMA的来介绍一下促进幸福感的五个方面。

 

图2:PERMA理论框架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促进幸福感非常重要,很多对幸福感的测量的部分内容也是测量积极情绪或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积极情绪并非是指一直维持情绪处于积极状态,而是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也能接纳,并理解负面情绪的内在需要,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如何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呢?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锻炼,比如练瑜伽、八段锦,用身体方式去调整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与认知有关系,当我们能够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情绪也会跟着变得更加平和,所以我们也需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E:投入(Engagement)。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一天中出现的心流体验(Flow)次数与人的幸福感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做事情能够投入的人,更能够体验到幸福感。提升一个人做事的专注力,将会使人对生命有更好的体验,从而也会有更高的幸福感。一般有自己的爱好,或者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工作的人更有心流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的难度和个人的能力越匹配,越容易出现心流体验。

R: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s)。社会支持系统既会促进正向的感受,也会缓解压力。有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下,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更少患有生理疾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维持或提升幸福感非常重要。

M:意义(Meaning)。意义感就是生活与内在价值的连接,是一种让人充实的感觉。知道自己内在稳定的需要,并能从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满足。第四代时间管理罗盘法则认为时间管理不是做的事情的多少,而是做的事情是否按照内心指引的方向。比如说辅导员日常主要工作内容是学生工作,如果只将其作为谋生手段,那么这一态度对身心的影响偏消极;如果从工作中找到意义,你的整体的幸福感就高很多,对身心的影响也会更积极一点。有一些学者在做关于“使命感(calling)”的研究,当在工作中体验到使命感时,个体的身心状态都会处于更高水平。

A:成就(Accomplishment)。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重要的来源是成功的体验。习惯性的拖延会降低我们这种感受。焦点解决流派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小行动带来大改变,行动孕育希望。当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的成就感就会慢慢提升。我们可以将成就感分为外在的成就感和内在的成就感,外在的成就感是指个体取得的外显的成果,内在的成就感是指个体能力的提升。从生涯的角度而言,也可以称二者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可以是薪酬、行政级别、技术职称的提升,而内职业生涯是个体对生命的理解、知识技能的提升。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难以控制外职业生涯,因为外职业生涯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但是相对而言,内职业生涯更多地由自我掌控,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内职业生涯来改变外职业生涯,从而提高个人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庄明科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