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后勤领域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伴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化推进,恰逢面临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压力,高校后勤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新的背景和挑战。北京大学后勤系统在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管理背景下,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业务提升、以人为本提供精细化服务、劳育为抓手构筑师生共建平台等路径,尝试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后勤;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高等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后勤领域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新要求,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贯彻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持续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高质、高标准的后勤服务,最大可能维护校园防疫安全,实现党建引领助推后勤服务发展成为高校后勤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实践需求。
一、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后勤治理的新背景
高校作为人员相对聚集、人流相对集中的“小社区”,后勤系统的服务领域涉及到全校师生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具有涉及面广、连续时间长、生活必不可少的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如此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如何为全校防疫工作和师生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及时、到位、有效的服务保障成为一大挑战。
疫情发生初期,时值学校寒假期间,少数师生留在校园,校园实施封闭管理措施,人员只能在校园内活动,校内餐饮、住宿、校园环境、文娱健身、购物等服务保障成为师生满足日常相关需求的唯一渠道。如何在防疫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提供高质量的生活配套服务成为后勤治理的重点。
伴随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疫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高校复学返校工作全面启动,大批人员从校外各地返回,核算检测、防疫物资筹备、餐饮环境改善等后勤管理服务领域的难点、关键点急需解决。如何为大家提供有温度、有感情、有热度的服务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治理能力建设的核心点,成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二、高校后勤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建设的探索
北大后勤系统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坚决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以人为本、聚焦劳育、深化改革、高效沟通、巡查监督为主要方式,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提升职工干部的综合素养、服务意识和保障水平,探索高校后勤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改革路径。
(一)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后勤系统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更加突显。高校作为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加需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让党旗飘扬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前沿。
北大后勤党委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党员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战,群众职工积极靠拢党组织,集思广益、献策献力。面对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各单位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后勤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在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维护校园安全,保障校园秩序。还有一些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当地和社区防疫工作,志愿服务,彰显本色。面向校园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工作专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规划工程建设进度、资源,通过全天候、全流程、全过程管理,切实推进校园重点项目的建设。 面向校园后勤管理服务突发情况和急难险重任务,成立党员突击队,组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先锋队伍,站在后勤服务的第一线,解决问题、啃硬骨头,展现北大后勤人的英姿风采。面向后勤全系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狠抓作风建设,针对性解决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困难拖着办、“等等办”、“没法办”等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实实在在严肃作风,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二)以人为本,落细落微做到防疫与服务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校园生活的主要矛盾是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校园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疫情防控期间,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积极应对,共同守护美丽燕园的安全防线。
北大后勤系统统一思想,全力以赴,与校内多部门联动合作,从宿舍到教室、从食堂到商铺,以服务师生需求为第一要务,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从身边开始落实好每一项防控措施。加强校园内楼宇登记、环境消杀、物业保洁等人员的管理,采取校园内部楼宇健康码快速登记措施,实现校内人员轨迹管理;按照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要求部署,严格校园内部商铺的人员、环境、物资管理,满足师生采购需求;针对师生用餐拥挤状况,按照“保障供应、多措并举、减少聚集、确保安全”的原则努力实现“延时、挖潜、扩容、提质”,采取延长供餐时间、错时错峰就餐、搭建室内外临时就餐点、临时调整部分食堂供餐模式、开设移动售餐车、集体送餐、线上订餐、外带套餐快捷售卖方式、就餐高峰时段限流等13项举措改善用餐环境;在学生公寓区域,提前布置、提前消杀、提前联络反馈,配备应急专用包,加强出入登记和测温管理,努力确保人员密集的宿舍区域安全。
(三)聚焦劳育,搭建师生共建美好校园平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标准和方向。后勤系统通过服务师生的生活点滴方式参与育人过程,重点聚焦“劳动育人”,以“润物细无声”的路径引导学生[3]。美好校园建设需要每一位师生参与,共同为校园献计献策、出力奉献。
北大后勤系统在原有“我的校园我做主”、意见征集座谈会等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师生的聪明才智,扩大师生参与的广泛程度。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面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积极引导师生爱运动、讲卫生,倡导健康生活、快乐生活、幸福生活,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卫生大扫除等活动,努力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将外部要求变为内部驱动力,营造更好的校园工作生活环境。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新规于2020年5月1日实施启动,每位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分类投放管理的责任者,通过发放通知、召开启动会、微信公众号宣传投放指南等方式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执行员、监督员。为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指示,后勤系统联合团委等相关单位发动同学们开展“成为光盘STAR”活动,鼓励倡导广大师生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通过一系列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一方面更好地了解师生的切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集思广益改善服务方式、改进服务质量,让广大师生在校园发展和后勤服务保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
(四)深化改革,加强后勤治理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治理和管理的制度化建设重要程度逐渐提高。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科研能力,同时要有一流的治理体系、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治理能力,这其中也包括后勤系统治理体系建设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发展。
近几年,北大后勤系统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历史规章制度并结合国情、市情、校情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发展。例如,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建立总调度机制,统筹管理、统筹调度,在原有后勤系统各单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开通“燕园微后勤51500全天候服务热线”,设立后勤系统24小时总值班调度制度,全年365天时时值守,第一时间响应师生服务需求,实现后勤事务一键问、一键通、一键办,齐心协力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完善校园室外工程项目报备审批制度建设,坚决杜绝“未审批先开工、不报备先搭架”现象出现,避免校园私搭乱建,坚决将工程项目对师生教学科研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提升校园环境品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各级要求加强人员管理,建立人员出入报备、一日三测温、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后勤职工避开午餐用餐高峰时段就餐等多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规章制度,让日常工作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五)高效沟通,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最大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正在不断深层次地影响着校园工作生活方式,改变着后勤服务保障的思维和模式。高效的沟通,让管理时间、物质、人力等成本下降,有助于更好地因地制策、因时定策,更好地把握政策窗口期,提升工作服务质量。
就餐拥挤是摆在北大后勤系统面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有限的食堂空间与防疫要求、师生就餐需求存在很大的矛盾。为了方便全校师生了解食堂的拥挤状况,燕园食堂就餐指数进一步升级,通过校内门户、手机推送、教室和宿舍电子屏显示等方式实时提供食堂现有人数、空余座位数等信息,结合众多餐饮举措共同有效缓解就餐拥挤问题。建立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疫情发生后,后勤系统定期召开防疫工作会议沟通工作进展,定期报送工作简报,定期填报物资使用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信息统计数据,建立突发事件报送制度,为防疫工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让政策更加有效。使用食堂门口大通量测温设备、升级宿舍门口人脸识别测温、采取北大健康码登记校内楼宇访问人员信息等措施,合理高效地管理好校内公共空间大门,建设好门口第一道疫情防线。
(六)巡查监督,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违规现象
加强巡查监督,扎紧制度牢笼,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做好日常监督和防疫重点工作监督,为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安全生产办公室和后勤纪委结合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日常防疫巡查,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工作,直接深入防疫第一线,检查防疫物资发放、测温登记、日常环境消杀等工作,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紧绷防疫弦。配合上级单位重点加强学校防疫物资的管理情况,明确防疫物资调拨全流程节点负责人,做到防疫物资的精准投放,坚决杜绝防疫物资违法违规使用的现象,确保防疫物资安全合理有效用于校园防疫工作。
三、研究思考
高校后勤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进程,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应该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情况抓紧抓细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内容,重点在机构建设、人员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和尝试,把后勤服务融入高校改革发展的大框架中,为培养高层次的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简介:张西峰 北京大学总务部部长 助理研究员
胡新龙 北京大学后勤党委书记 副研究员
张 勇 北京大学总务部副部长 助理研究员
宋 飞 北京大学后勤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助理研究员
任嘉庆 北京大学总务部综合办公室主任 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2]方守恩. 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思想理论教育,2020(9).
[3]裴文波,岳海洋,潘聪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