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网格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模式,与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将有助于学生工作的细化深化。思政阵地建设面临“新形势”,高校受资助学生主体拥有“新特点”,突发事件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新思考”,这些现实诉求引起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应在完善机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队伍建设,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探究网格化管理体系,从而推动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应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3]
受资助学生是高校中需要特别关注、关怀、凝聚和团结的学生。新形势下他们的成长情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方式帮扶他们,需要采取更加暖心的举措来打动他们,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思考如何坚守阵地,创新方法,应时而谋、因势而为,做好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务必肩负起的责任。
网格化管理是目前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中的一个理念,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即以人为核心,将管理对象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构建“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整合调动各种资源,进行人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是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细分,与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一样,强调实际工作中的系统性、协调性,因而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是一种合理思考和现实需要。
一、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
当前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局面,有许多现实的诉求:一是思政阵地建设面临“新形势”;二是高校受资助学生主体拥有“新特点”;三是突发事件引发了教育者工作者的“新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面对新局面,针对高校受资助学生这类需要特别关怀的学生,探索着如何由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转变,如何优化升级,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思政阵地建设面临“新形势”
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互联网、新媒体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扩展、言论传播迅速,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多方的影响,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和多元价值取向冲击着每个人,意识形态斗争激烈而严峻。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主要生活在学校中,学校承担了教育和生活的功能,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思想政治阵地,是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场所。
(二)高校受资助学生主体拥有“新特点”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学生资助工作的推进,高校受资助学生获得比较充足的经济保障,能够基本覆盖在校开支,高校学生经济上基本无后顾之忧。但是许多受资助学生感觉自身能力、见识、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短板,学生在行为模式和思想状态方面存在差异。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阶段,如果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受资助学生具体特点和成长规律,对高校受资学生加以疏导、引导、激励,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有效且长远的影响。
(三)突发事件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新思考”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与思考。而在学生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开展远程教学、疫情防控、健康排查,学生产生心理波动以及学生家庭网上学习比较困难等主观和客观情况,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致使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如何动员各方资源,协同合作,精准施策,快速发现矛盾、化解问题成为考验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方面。“快、准、稳”的工作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期待,工作模式在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中需要得到创新与发展。
正是这些情况的综合交织,使大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化、精细化、人性化势在必行,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期实现的目标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开放吸收、包容并蓄的理念,不断创新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赋予工作时代感,增强工作实效性。运用网格化管理对思政工作进行理念创新和方法升级就是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求,为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应该确定明确的实施目标。本文认为应设立以下几个主要目标: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中
陈宝生部长指出学生资助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他指出,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5]
通过网格化管理,致力于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立体思政工作平台的搭建,目标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精准教育和充分引导,给受资助学生思想“补钙”,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
在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动员全员参与思政工作,教育的全过程中给予浸润式思政教育、全方位开展思政育人工作,保障在各个环节都能有思政做引领,充分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功效。
(三)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立体化的思政教育格局
注重人文关怀,进行立体化管理为思政教育创造更加温暖和丰富的格局。首先,目前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会注意人文关怀,不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贴标签,进行隐形资助。进行网格化管理应以隐形资助、浸润式育人工作为目标,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格局。其次,实施网格化管理应构建立体管理模式,多维度对高校受资助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扶他们全面成长。
(四)促进“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形成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应当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应当尊重受资助学生的特别成长需求,以“解困—育人—成才—回馈”为目标,分阶段、按步骤地完成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止使学生个体能够成长成才,也使整体的学生资助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让更多受资助学生受益。
明确网格化管理在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方向,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路径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模式与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需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逐步构建完整的体系架构,从而使这一思路创新、模式探索能够更有效地落地,切实提高应用的实效性。
(一)实施保障
1.完善机制建设,保障网格体系有序运行
进行网格化管理需要整合和调节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发挥组分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实现任务目标。只有进行科学的机制建设才能保证这项系统性工程的有效开展。完善机制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建立规章制度,增强运行平台建设,以便更好地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有序分工和协同合作,保障网格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平稳高效运行。
2.增强信息化建设,保障网格信息及时、有效传输
以信息基础作为支撑,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学生信息和思政教育在网络横纵线上交换与传递。在硬件设施上和信息渠道上投入建设,是网格化管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能力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BBS、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群等载体,将思政信息用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快速传递给每一个人;完善信息管理建设平台,实现数据的输入与处理,保障信息来往的通畅与时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工作的集约化、协同化开展。
(二)体系构建
1.队伍建设中的网格化体系构建
为更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受资助学生开展帮扶,高校基本都设有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有专职老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大多数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资助中心—院系—学生”这样的纵向管理。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资助中心—成才支持项目—学生”横向管理中组建思政工作的队伍,项目邀请更多的学生工作者参与进来,划片负责关注和引领部分同学的成长需求,形成横向管理机制。无论是横向参与的学生工作者还是纵向参与的学生工作者,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责任。横纵交织网格化的队伍结构,全面协同开展育人工作,保障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
2.时间维度的网格化体系构建
时间维度的网格化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受资助学生“时时受熏陶”的目标。青年学生有其成长规律,高校受资助学生在大学每个阶段面临的困惑与需求不同,因而思政教育应该探索如何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使参与网格化管理的主体成为受资助学生大学生涯自始至终的引航人、领路人。大一通过思想引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并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集体;大二大三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寻找未来方向,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培养,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中,融入到学生的兴趣中,理论和实践并重,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四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强化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开辟更加深远的成长之路,并鼓励他们感恩与回报社会。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结合受资助学生的成长特点,制作个性化成长方案,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进行动态管理和长期引导。
3.空间维度的网格化体系构建
网格化管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就是在课堂、宿舍楼、学生的各个活动区域对学生进行管理,在学生资助中心组织的各项典型励志活动、成才支持活动、捐赠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等等,此外有针对性地面对面谈心谈话也是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线上来说,网格化管理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中产生的,因此应该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采集受资助学生的信息数据,建立数据共享库和云平台,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监测、跟踪和管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受资助学生存在的问题,迅速上报处理、开方用药;另外,通过线上平台与受资助学生沟通交流思想情况,克服距离和环境的制约,是对线下在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思维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形成更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所需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网格化管理在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应用,需要多元参与、多方协作、齐抓共管,逐步实现对受资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精致管理、人文关怀和现实关照。
作者简介:纪小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讲师
曹 蓓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 讲师
课题:BJSZ2019ZC02 新形势下高校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4][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5]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8, 000(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