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问题初探——以“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为例

作者:张 勇 张 雯 刘雅琦 发布日期:2020-10-26

摘要结合当前形势,文章提出从韧性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加强。关于怎么看,文章表示韧性特征包括不易断、可变通、可持续,认为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者自身问题,共同构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现实因素。关于怎么办,文章以“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为例,指出其从供给侧入手,通过回应学生关切、发挥朋辈力量、实现知行合一,很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交流与思考。关于怎么干,文章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三个着力点,包括直面“真问题”、融入“真场景”、构建“真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韧性问题;“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在既有秩序解构和新的秩序重构过程中,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激烈冲突,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日趋复杂。面对不确定性的增加,坚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是确定的,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是确定的,为此要分析“怎么看”,更要回答好“怎么办”,从而更好指导“怎么干”。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包括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际上,课堂所教、学校所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离开真实生活情境检验而独立存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阶段,且必然伴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笔者认为,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由此本文提出韧性问题,作为一种观察视角。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及其特征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研究者多使用“有效性”一词。作为与目的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有效性”是对多大程度上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判断。这种视角,认可预期与结果是不同的,通过一致性的程度完成评估。与之相较,韧性问题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关注极端情况下教育对象的行为选择。

有研究者从“韧性”的词源出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理念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外界扰动与冲击下主动抵御(系统恢复)、适应(系统调整)与发展(系统重构)的能力与过程。”[1]但是,未对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基本特征进行诠释,且更多集中于对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思政教育应如何开展的探讨。

结合韧性物体不易折断、柔软坚实、可延展的性质,笔者认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重在关注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在面对外界冲击(如困难、压力)时,是否仍然能够坚持理想信念,不易摧折崩坏,以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是可变通、可持续的。由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不易断,二是可变通,三是可持续。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突出理论性、纯粹性,而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具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因此,具有韧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充满内在张力的。即,当教育对象面对实践与理论发生冲突时,当其价值体系受到外界现实冲击即将发生“形变”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仍能对个体的理想信念产生支撑作用,能够提供与现实冲击力相对冲的抵抗力。而与之相反,若学生在遇到挫折、发生变故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脆弱到一触即断,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明显不足。

“变通莫大乎四时”。天地自然的法则因变化而通达,思想政治教育韧性中的柔韧度也体现在其可弯折、可调整、可变通。具有韧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非原则性的变动,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结合环境灵活应对,不拘泥于课本或课堂,可以因时、因地制宜。

可持续性的特征,则体现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建构在持续稳步完善,不会发生“踩急刹车”、推倒重来,而是点滴积累、积沙成塔。“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2]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正是如此,不经历反复多次的实践检验,价值体系本身的自洽性,基础是不牢固的,是容易引发疑虑的。为此,每一次场景应用都非常重要,体系建构是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现实因素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理解教育对象。有研究表明,“青年群体有着属于该群体显著的心态和行为特征,外部因素与自身特点都可能影响青年群体对外在环境的认知,由此产生对社会独特的看法与行为。”[3]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个体心态的角度来讲,“当下青年群体的个人心态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伴有一定的无助感和焦虑感。”[4]复杂的个体心态会直接影响到青年群体的各类抉择:他们渴求向外界寻求帮助,但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信赖度,他们希冀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但更倾向于选择性接受输入方的观点。同时,青年一代个性突出,重视个体化需求、渴望尊重与成功,但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忽视了集体性需求的重要性。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考虑教育环境。备受关注的“90后”“00后”学生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版图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同时,他们受到了网络环境的深刻影响,信息获取、信息接收模式大有不同。开放世界中的信息具有复杂性、承载价值具有多元性,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是一元的,因此价值观念在生活环境中的多元性与学校教育中的一元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但是,这种“紧张”不是不可弥补的,是可以通过韧性从中调解的。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要审视自身,主要是不适应、相脱节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针对学生“多了灌输、少了启发”。比如,教育者在过去往往对学生需求的回应力度不足,学生仍是单向接收知识,缺少了思辨性质的互动交流。再比如,教学内容过于充盈的理论性使得其现实针对性不足,学生相对缺乏真实场景的感知和实践的经历。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笔者认为,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环境的挑战及教育方法的问题,要求教育者从供给侧入手,尊重青年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韧性。

 

三、“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的实践与探索

 

多年来,就业一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讲座沙龙是重要形式。2019年以来,围绕基层就业引导,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落实“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持续性、大规模邀请各地选调生,着力打造“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这一品牌,专门讲述青春奋斗故事、专题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其中,2019年全年举办55场,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改为网络直播,100天内举办了三季共三十场,均为“90后”北大选调生。笔者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韧性问题,着力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回应学生关切,引发学生关注

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生认识上的难点、疑点和痛点,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尝到“真理的味道”,意识到理想信念的支撑作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以职业选择为突破口,通过选调生讲述自己的选择经历和地方工作经历,回应学生对选调生这一特殊就业领域的关切,从现场参与效果看,学生对这一类型活动是真心欢迎的。笔者注意到,在校生的提问可归为方向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三个维度,了解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主讲人多角度的分享,实际上将三个问题最终整合为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将个体融入集体。这是因为,成为一名选调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不仅有身份的转变,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认同,在集体语境和集体生活中定位个体奋斗的价值存在,通过个体努力促进集体目标更好的实现。从学生反馈效果看,这一“答案”进一步引发关注。

(二)发挥朋辈力量,引发学生交流

信任关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当前,学生普遍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性,强调被信任和被尊重,因此教育活动开展往往需要首先进行关系铺垫,只有获得认可才有可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但是,相似的教育背景、相近的价值取向,使得朋辈间具有天然的信任关系,其带动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朋辈之间有抱团取暖的策略选择,在思想引导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主讲人均为北大选调生校友,作为师兄师姐,与在校生之间有着较强的情感联系,他们在讲述自己基层故事的时候,在校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也更容易引发在校生的进一步交流,带动更多人认真思考基层就业这一方向。同时,报告会强调“真实”二字,主讲人会客观全面介绍地方情况,不可避免指出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困难或弊端,这种底色向上向阳但不回避问题的讲座,对在校生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体验,更是对信任关系的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理从来都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掌握真理”。真理越辩越明,“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就是要让主讲人将复杂中国讲深讲透,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激励人,形成带动作用。为此,可以讨论存在问题,但要讲清楚成绩,可以批评不良现象,更要引导学生正面思考,正因为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才更加需要有志青年前赴后继,对发展前景完全可以充满信心。

(三)实现知行合一,引发学生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要求,只有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面对现实冲击时才可能保持韧性。

主讲人通过“我在祖国基层”报告会,向在校生展现了基层的基本轮廓,引发了学生的关注和交流,但由于间接经验不可能替代直接经验,一些疑问仍然有待解决,这就构成了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在校生可以旁听各地选调生宣讲会,了解岗位、政策等信息;可以获取校友企业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并且全部免费;可以利用周末参加实地参访等体验性活动,赴天津、河北等地开展民情调研;可以依托“知行计划”,利用暑期前往地方党政机关实习见习,了解党政机关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是在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在校生不断深思熟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最终确认职业选择,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蕴含其中。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三个着力点

 

一是要直面“真问题”,对待学生提出或出现的问题不能绕着走、躲着走,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隔靴搔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显然,绕开现实的问题并不符合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要找准问题,不能泛泛而谈,问题的提出要有根有据,指出的问题要一针见血。其次,要实事求是,敢于面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避免捕风捉影、主观臆测,与学生积极沟通是了解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要贯彻解决,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不可流于形式与表面,亦不可半途而止。

二是要融入“真场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朋辈的带动作用,但同时要体现教育者的主导性。目前,流于理论、浮于表面的信息,已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真实场域中发生的真人真事,并对其具有相对强烈的沟通欲望。因此,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应同时兼顾全面性与客观性,知识传授的方式避免枯燥的单向输入,应采取相对柔和的非灌输式输入,并增强宽容度,允许学生选择性地接收知识。作为教育者,仍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精心设计主题、精心策划流程等等,要辩证处理形式与目标的关系。

三是要构建“真体系”,应鼓励学生知行合一、躬身实践,实现检验、增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设计,每一个环节结束之后都应考虑后续环节的跟进,例如课堂讲授、课堂交流结束后可选取基层实践、岗位体验等活动进行持续培养,并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选择倾向。片面化、碎片化、零星化的课堂无法诠释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的命题,思政教育应该是环环相扣的,能够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以此不断强化、加深教育的成效。

 

 

作者简介:张 勇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讲师

     张 雯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干部 助教

     刘雅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博士生

 

 

参考文献:

[1]汤渊.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韧性研究[J].商情,2020(36).

[2]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李春玲.青年群体特征及诱发社会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4]李春玲.改革开放的孩子们:中国新生代与中国发展新时代[J].社会学研究,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