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媒介融合语境下思政实践工作的育人路径探索——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为例

作者:侯 琳 顾漪雯 发布日期:2020-10-26

摘要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党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重大创举。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新的媒介形态保质保量开展好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直面的挑战。文章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开展的课程实践为例,尝试运用5W视角分析解释媒介融合语境下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的路径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经验的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思政实践;媒介融合;育人路径

 

一、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是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政课“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在此之前,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多与专业领域直接相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专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实践的思政性不强,以新闻与传播学院传统品牌实践团为例,以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台为实践基地,学生在电视台各栏目中开展为期一周的短暂实习,参与节目策划与制作,摄影摄像、新闻采集、视频编辑等专业技能应用是实践的主要内容,缺乏政治性、理论性的教育与引领。

自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思想性、理论性的政治引导成为思政实践课的育人任务和核心内容。北京大学更是把思政实践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学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教育和引领的实践活动,但育人思路和工作路径受制于强化思想性、理论性这一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仅限于单一、枯燥的参观博物馆、红色文化馆等走马观花式的活动,使得思政实践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将思想引领做到同学们心底。

 

二、融合化、个性化、精细化——媒介融合为思政育人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思政课注入活力。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智能媒体等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媒介内容、传播渠道、组织模式、媒介终端等层面逐渐走向纵深融合,一个“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媒介技术、传播理念的变革冲击着传统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面临着众多挑战,同时也应看到新媒介环境下思政教学开展的诸多可能性。

(一)从“单一面授传输”到“多元互动教学”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开展模式以课堂内教师一对多的面授为主,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灌输式教育,这在早期互联网技术还未完全普及时颇有成效,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仅限于耳听口授,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认同度高。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只是学生每天接收的庞大信息流中的一条内容,学生普遍对其认同度相对较低,甚至常受到其他信息影响而质疑反对。且概念和理论等文字信息相比于其他更丰富、更有趣的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兴趣不高。

媒介融合产生的新媒介形态和丰富的内容信息正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窗口,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上教学和“云办公”等特殊需求使得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再次取得新突破。效仿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成功案例,当前思政育人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型媒体、融媒体产品的优势,利用好音视频、直播等媒介形态,从传统单一面授传输的模式逐渐转向多形式、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认可度。

(二)从“他者式围观”到“沉浸式参与”

思政育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必须从认识论层面上分辨清谁是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谁是客体,才能准确把握传播活动的方向性和层次性。主流观点的演进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被强调,被动式接收的受教育者不再是被教育者这个主体所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是参与到思政教育这个过程中来,与教育者形成“双主体—客体”的主客体关系目的模式,其中教育者为主导主体,受教育者为主动主体,客体则包括思想、价值观、行为举止等。

认识到这一规律后,思政育人工作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就比较清晰了,过去思政育人中的实践内容以参观博物馆、参观红色故地、参观革命古迹为主,学生在其中仅以他者式的身份“围观”这些故居,虽然人在场景内部,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场景中,仍然只是跨越时间和空间间隔的看客。

“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社会化媒体、智能媒体、VR技术、AR技术都是人的“第五种感官”,在人有限的可见可触范围外无限延伸时间和空间,可创造人在场的多种可能性。考虑到造成思政育人中“他者式围观”的原因通常在于学生与讲授的内容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可能是由于时间的跨度,也有可能是由于空间的阻隔。上述新型技术便能打破这一限制,可将历史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毕竟“体验”留下的印象相比于对文字的想象更深刻。

(三)从“模式化教学”到“精细化定位”

传播活动除了需清晰认识传播环境、确定传播主客体外,还需熟悉把握传播主体的特性。当今思政育人的主要对象集中于成长于1995到2010年之间的“Z世代”,这一世代是智能手机时代抚养起来的第一代人,其文化习惯、个性特点、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媒介需求等都具有独特特色,Z世代的物质需求得到保障,因此精神文化需求十分强烈,通常有较为多维的价值观,强调个性化的表达,重视体验和服务,同时由于大部分Z世代是独生子女,在情绪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传统模式化、同一化的思政育人模式常常忽视Z世代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和其主动主体性的地位。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以其个性化、精准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打破了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逻辑,话语权的分散使得用户可以生产内容和信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实现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和精准推送分发内容提供了硬件条件。为了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清晰认识到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化需求,并由此进一步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当今媒介技术的优势,实现思政教育的精细化定位,提高思政育人的有效性。

 

三、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5W视角下新闻与传播学院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人类社会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出著名的“5W”传播模式,用“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五个要素界定了传播活动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是详细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工具,以拉斯韦尔“5W”模式探究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提供了分析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传播效果和质量的传播视角。

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团学工作者,结合传媒领域媒介融合这一趋势、运用经典传播模式手段,就如何更好地提升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学院团委对思政实践育人的新机遇和新路径进行了一些探索。2020年7月25日至8月8日,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北京大学开展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实施的工作要求,根据《北京大学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实施方案》,以“线上集中、线下分散、远程协同”为原则,结合学校及各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成立了云南曲靖、云南会泽、云南宣威线上思政实践团及山东东营线下思政实践团,依托新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等多种媒介技术,开展线上直播参访、讲座座谈、线下实地调研及线上线下联动等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此次实践中深刻感悟总书记系列回信精神,“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鼓励同学们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争做“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与历史共振、与时代同频”的圆梦新一代,“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此基础上的“5W”视角下育人路径有以下内容(见表1):

表1:“5W”视角下新闻与传播学院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

“5W”

路径分析

“Who”

增强供给动力,打造多元式、全面化传播主体

“Says what”

优化过程设计,构建沉浸式、立体化内容体系

“In which channel”

创新宣传模式,形成融合式、垂直化传播渠道

“to whom”

关注个性需求,突出主动式、精准化教学特色

“With what effect”

注重效果评估,完善同步式、互动化反馈机制

 

(一)增强供给动力,打造多元式、全面化传播主体

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如今媒介融合语境下,教师作为教育“双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目的中的主导性主体,发挥着关键性、引领性作用。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充分整合院内外资源,统筹师资力量,由学院党委书记、团委书记亲自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指导教师全程线上参与并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年级博士生担任随团助教。同时,思政实践团分别与长期保持联系的云南省曲靖市和首次进行合作的山东省东营市进行思政实践基地共建,兵分线上线下两路,成立云南曲靖沾益、云南曲靖会泽、云南曲靖宣威线上思政实践团及山东东营线下思政实践团。实践团除教师带队外,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朋辈计划”,线上由朋辈师长师姐远程协同,线下朋辈师姐陪同参与,形成了“教师主导、基地配合、朋辈协同”的多元、全面的传播主体结构。

(二)优化过程设计,构建沉浸式、立体化内容体系

根据实践团成员构成特点、课程开展方式,结合当今以媒介融合为主要趋势的全媒体式传播环境,新闻与传播学院优化课程设计,充分利用新媒介形态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学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理论学习方面,打破传统一对多的单向面授传输模式,创新地采用读书会和每日评议会进行开放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在探索中寻求真理;综合实践方面,赴山东东营线下实践团深入基地内部进行现场调研,前线直击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孵化器等项目;线上思政实践团则利用“视频会议+直播”的融媒体思维进行线上企业参访和座谈,其中,云南会泽线上实践团利用多方视频会议与实践基地联合举办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商讨模拟会议,突破了疫情原因导致的地理阻隔,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云”实践的场景搭建,保证了学生的体验感和高参与度。

(三)创新宣传模式,形成融合式、垂直化传播渠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结合新闻与传播专业特色,学院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把宣传任务加入实践课程要求,由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自主完成宣传内容的制作,将专业实践和思政实践有机结合;同时,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采用新闻稿、图片、纪实短视频vlog多媒体融合的内容框架,搭建以“新传人”公众号为核心,包含北大团委公众号、北大新闻网、学习强国APP在内的跨平台融媒体宣传矩阵,形成融合式、垂直化的传播渠道。

(四)关注个性需求,突出主动式、精准化教学特色

新闻与传播学院紧紧围绕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Z世代为中心开展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思政实践团的课程内容设计、行程安排、活动策划、活动组织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授课教师和助教仅协助把关。除此之外,学院提前调研学生需求,根据调研数据总结出来的需求拟定参考方案,以供学生自主设计课程内容时作参考。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助教仅作指导和把关,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主动式、精准化的教学模式。

(五)注重效果评估,完善同步式、互动化反馈机制

反馈是调节传播活动的重要信息之一,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互动式的传播使得反馈的渠道和方式更简单、速度更快、信息更明确。在学院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中,每日评议会是各个实践团每天例行的当日总结并就当日所见所感分享心得体会的活动,线下实践团的同学集中面谈,当面获得语言或肢体语言等反馈信息,线上实践团也利用实时视频会议,每晚准时开展每日评议会,就一天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并由助教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其次,各实践团内又分为不同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策划、组织一次活动,包括前期筹备、中期开展和后期总结,涵盖议程拟写、活动主持和宣传稿撰写,组内也会进行实时沟通和活动总结会,形成同步的、互动的反馈沟通机制。

 

四、整合力、适变力、引导力——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实践工作的反思与展望

 

(一)供给侧视角:推动资源整合,构建联动体系

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在这种语境下要实现思政课程在育人环节的核心主线地位,更需要在供给端调动各类资源、整合各种力量。院系团委作为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的直接执行组织,需要提前调研、提前谋划、提前行动,在学院内部第一时间向学院党委、行政汇报,争取党政联动,充分合理地整合包括师资力量、院友资源、媒介资源、团学骨干资源、实践基地建设等一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构建联动体系,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同时要注重外部资源的整合对接,实践过程中即时总结、即时上报,依托学校党委、团委的力量,广泛开展与校内各部门、校外各媒体以及地方政府等的合作,为思政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可能性,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二)需求侧视角:主动适应变化,关注核心需求

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进步和取得实效的关键,而开放、共享则是媒介融合大环境下传播活动的主要特点,这意味着思政实践课程必须要根植于生动的社会大课堂,要紧跟社会环境的变化,要与时俱进、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在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遵循“开放、共享”的教学原则,开展具有高互动性、高参与性的实践教育活动。

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需求和个性化、特色化的个人需求,一方面,从需求侧入手定制课程内容,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从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两个维护,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魅力。

(三)核心:凝聚集体共识,强化思政引领

思政实践育人发挥实效的前提在于学生要高度认同课程并在其中找到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当代学生大多为Z世代,更强调个人的存在,因此在思政实践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承认个体的独特性,进而在实践团队内部开启互动交流环节,提高个体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存在感和获得感,强化自我认同。同时,也要注意在多个独立个体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把握共性元素,针对性地开展团队建设,增强内部凝聚力,积极开展党团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党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鼓励学生在实践后提交入党申请书,从而增强价值认同,凝聚集体共识,最大化提高思政实践的思政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的思政实践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党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重大创举。因此,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目标,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能脱离。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为我们进一步开好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着眼2020年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思政实践要引导学生“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成为我们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愿景目标和前进方向。思政实践要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学、思、践、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侯 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顾漪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