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信息消费时代“泛娱乐化”趋势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关汉岳 黄 鸿 发布日期:2020-04-13

摘要:随着传播方式的革新,网络便利程度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消费时代已经全面降临。丰富的物质生活与贫瘠的精神土壤之间的矛盾致使娱乐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时尚潮流。娱乐化普遍存在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由此产生出一种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念和“泛娱乐化浪潮”,影响着人们的深度思考和辨识美丑的能力以及传统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弘扬。高校作为青年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立足新时代青年定位和培养方向,建设高质量、全覆盖、多角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信息消费时代;泛娱乐化;严肃娱乐时代;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导地位,指出网络安全从国家安全向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递进,明确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精神文化活动分布不均衡、优质精神文化活动欠缺的大背景下,信息消费为大众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土壤和源泉。但一定程度上,内容的简单低俗、监督的缺位导致了“泛娱乐化”的趋势。而在“泛娱乐化”的话语体系下,热烈的、快餐式的、热闹而引人发笑的作品和节目组织形式正成为现当代人的新宠,无休止、不顾一切的笑闹和浮华的追捧,也正在或已经使他们丧失平静的内心、冷静的理智以及应有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当代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群体作为国家发展未来的希望和强国的基石,拥有着澎湃的激情和奔涌的活力,但由于经验不足和鉴别能力有待提升,青年人更容易被新的社会潮流所吞没。在当今的互联网浪潮中,青年人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力军,成为了网络社会中信息接受、传播和文化创造的主要参与者。高校作为教育青年的主要阵地,应当顺应网络时代新变化,理清新时代青年个性特点,塑造消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价值观念,帮助提升青年辨识善恶、美丑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一、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5.83亿,年增长率为10.7%。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和58.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变成商品,加入到整个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及流程中。从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来看,信息消费涵盖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领域,覆盖信息服务,如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服务形态;囊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信息产品;还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依据勒普克的研究结果,信息消费市场具有诸多特点[2]

1.市场供求具有扩张性:信息消费的需求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开拓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和消费者将产生更多的信息消费需求,所以信息消费在可预期的未来将保持扩张的趋势。

2.信息内容具有独特性: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和消费主体的独立化导致信息内容具有独特性和强烈的个性化定制特点,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的用户特征形成用户画像,将不同的信息包装成不同形式传递给用户。

3.市场交换具有复杂性:信息消费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具有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导致市场交换全过程具有复杂性。

4.市场交易具有广泛性:信息在流通过程中依靠新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摆脱了传统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掣肘。信息消费的使用价值为广泛传播创造条件,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又使消费信息的广泛传播变成现实。

5.市场环境的开放性: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市场的参与者来源覆盖全社会,数量庞大、身份复杂、需求各异,进而导致信息消费的场所、交易方式具有创新的潜质。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即时性和触及度,交易时间更加灵活自由。

6.高科技条件下的方便快捷性:随着我国基础资源、5G、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标识、超级计算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信息消费的交易方式、频率和过程都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和创新。

7.信息消费市场主体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信息本身具有增强效应,即拥有信息的人群越庞大,信息的价值就越高,因此信息消费主体具有黏性。同时,信息商品生产者在信息商品交换中获得消费者的直接反馈,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交互存在于信息商品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

 

二、“泛娱乐化”的概念及特点

 

牛瑞等将“泛娱乐化”现象描述为: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戏说”过滥,连新闻、社交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结和画面获取收视率和点击率[3]。而金璐则认为“泛娱乐化”是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浅薄、空洞的内容,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思潮[4]。尼尔·波兹曼在其所著的《娱乐至死》中认为人类对娱乐的欲望是无尽的,将毁于其热爱的东西,“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一切公众话语伴随着互联网时代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构建出一种娱乐化的大众媒介体系和文化精神,其提供的肤浅甚至是恶俗的快乐是欲望发泄式的,缺乏深度思考和精神参与。尼尔·波兹曼虽然描述和预言的是美国社会的发展,但是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中国当今社会的泛娱乐的发展势头一如美国当年。

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进度与经济快速发展速度的不协调导致了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对于文娱生活的热烈渴望,催生了近年来诸如抖音短视频风靡、真人秀节目激增、恶搞等“泛娱乐化”现象。以恶搞为例,恶搞体现了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的对立统一[6],追寻快乐是人之合理的天然本性,娱乐性是恶搞文化的根本话语属性;同时,恶搞否定权威、颠覆经典、削平深度、解构中心、消泯距离,在对意义的消解与追寻中,恶搞又呈现出草根性、狂欢性和解构性的特征。网络直播平台也是“泛娱乐化”趋势下的另一个特征产物,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使得被过度消费的直播秀场以低俗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取悦受众,降低了大众的文化品位,消费主义和娱乐诉求正瓦解着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 [7],网络直播平台在这种趋势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质化、低俗化、娱乐化的漩涡。

(一)“泛娱乐化”浪潮剧烈冲击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由于商业经济的推动和对短期利益的追逐,我国的娱乐模式和形式大多以模仿、引进为主。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与开放,民众很容易接触各种外来文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部分消极思想。由于与本土文化的根本差异,外来文化具有极强的新颖性和隐蔽性。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精神生活的贫瘠,人民群众对于新文化和娱乐方式的辨别程度低而接受程度高,逐渐丧失对本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自信,反而对不符合国情的外来意识形态多加推崇,这种“泛娱乐化”浪潮冲击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信仰体系。

(二)“泛娱乐化”浪潮瓦解历史,消解信仰

“泛娱乐化”趋势导致部分没有底线、低俗刺激、纯粹取悦受众的娱乐内容和形式的出现。近年来,随意篡改历史、丑化革命英雄、恶搞红色经典、宣扬非道德的意识理念等现象层出不穷[8]。追根溯源,是缺少对历史、信仰的敬畏之心。可能就是因为无知无畏、轻慢以待的心态,直接影响了整个生活的规范和精神质地。

(三)“泛娱乐化”消融着一切事物的深刻性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重压力导致人民群众急需释放和宣泄的渠道,而文化传统的深层次特点不能满足当代人对于浅层次感官刺激和快感的追求。在新媒介日益发展和商品经济逐利本质的双重驱动下,社会逐渐浮躁,价值取向逐渐转为娱乐至上。在这种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个人既不理解也无法真正懂得的东西习惯于否定其价值,将其变成娱乐,从而隐藏自身逐渐丧失掉深度思考、独立辨识的能力的现实[9]。虽然个体在不断的发笑中获得了片刻的放松,然而喧嚣与浮华终归无法掩盖精神的贫瘠与空虚。快餐式的所谓文化享受与歇斯底里的释放只能留下心灵的疲惫和落寞的叹息。人们会发现嬉戏的笑料、震耳欲聋的音乐歌舞所带来的迷醉过后,一种彻底的“空”伴随着新一轮的高强度工作将自己重新推回厌倦烦恼的窒息中。

 

 三、“泛娱乐化”对当代青年的消极影响

 

“泛娱乐化”浪潮席卷社会,处于新时代的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青年人,特别是新一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个人主义浓厚;目标高远、自信心强、功利倾向明显;生活多样、热心公益、团队精神薄弱;适应力弱、依赖性强、心理问题凸显的群体特征 [10]。一方面,青年人广泛接触并且热衷也善于利用时下各种媒体工具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青年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进一步构建和形成时期,心理尚不成熟。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年人最容易受到娱乐浪潮的影响,认可并沉醉在感官的痛快之中,进而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

(一)“泛娱乐化”导致当代青年主流价值观的错位

青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差,加之信息的提供者参差不齐,这对青年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将造成巨大的影响。“泛娱乐化”中存在诸多的恶搞、负面、混乱元素,这些元素严重偏离了主流价值取向,甚至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在此影响下,青年群体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被侵蚀与错位。

(二)“泛娱乐化”导致青年群体理想信念弱化

当前网络和娱乐节目中充斥着大量鸡汤、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念,营造出享乐、放纵的社会氛围,青年群体长期沉醉于虚拟的娱乐环境之中,在形形色色的娱乐主义中更新自我存在感,不再追问形而上的理想信念,转而痴迷于形而下的“愚乐”[11],民族情怀瓦解,社会责任感丢失,理想信念甚至被公然嘲笑,青年的追求进步意志在“泛娱乐化”进程中渐渐消沉,丧失掉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标,更多关注个人短期利益,报国为民演变为自私自利。例如,近年来北京大学未名BBS论坛上的十大热门帖多为求职、征友、吐槽等话题,而渐渐缺少了社会民生、国家发展等话题的讨论。

(三)“泛娱乐化”消耗当代青年的时间和精力

“泛娱乐化”的趋势逐渐蔓延到全社会,使得全社会陷入“全民狂欢”的困境之中。大众视域中的“快乐”是建立在放弃意义追问和现实思考的前提下,没有理性的光芒,没有诗意的缠绵,而只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12]。而当狂欢过界,过度的商业演进消费了使用者的注意力,特别是正值成长、学习阶段的青年群体,消耗了其在有难度学习、经典阅读、深度思考、独立见解等方面的耐心和精力[13]。据了解,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综艺节目的“宅男宅女”大有人在,他们线上玩转抖音、快手、B站,线下追星应援。据调查,每年因为学业原因被退学或者最终无法按时毕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娱乐”,无暇顾及学业。

 

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网络育人体制机制

网络新媒体去中心化、匿名化、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点导致高校网络形势错综复杂,网络育人的高校建制亟待落实。北京大学自2001年成立专门实体机构青年研究中心,具体负责网络社区发展指导以及师生网络沟通渠道建设。中心一直从学校传统和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网络舆情风向标、预警器、减压阀的作用[14],健全学校网络育人的体制机制,包括成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从宣传渠道上来讲,北京大学近年来不断夯实全媒体阵地,加强对校内BBS、树洞、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监督,在合理的引导下,一批优秀的自媒体平台脱颖而出,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生态。

(二)加强高校学生美育教育

在当今“泛娱乐化”浪潮席卷中,青年群体逐渐迷失,信念体系坍塌,高校应该建立一系列美育课程对青年进行引导,使其重塑审美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体系,发挥美育体系中的不同课程的特点,让青年在艺术作品中培养健全人格与心理,促进青年和谐全面地发展。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逐步培养用心感悟、独立思考、深入感知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在授业老师的引导和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学生应当逐步建立合乎主流价值观的审美趣味,摒弃社会常识和潮流中的糟粕,抵制庸俗、消极的疯狂娱乐文化,形成审美态度的自觉。北京大学近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体育、文化、艺术等多维共建的美育教育体系,打造了一批诸如西方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学原理、中外建筑赏析等精品课程,在课程中探索实践青年美育教育。

(三)打造实践育人新途径,突围“泛娱乐化”潮流

“泛娱乐化”潮流中,青年群体习惯于拿来主义,从网络上不加辨别地获取所有信息,这就导致了青年群体与实际相脱离,不接地气,不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因此,高校要想在“泛娱乐化”的浪潮中突围,务必要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开拓实践育人路径,充分整合实践资源,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实践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例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创新性地推出“知行·同行”计划,在时间地点集中、学生覆盖面广的专业教学实习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带领下,深挖实习地的思政教育资源,开展思政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实习内涵,实现思政教育滴灌式融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五、思考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突破与普及,信息消费趋势愈演愈烈,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精神生活贫瘠的大背景下,“泛娱乐化”趋势的到来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娱乐是一种表面化的生活方式,与灵魂相隔,与梦想无关,更无法解决精神困境的种种问题。娱乐是乌合之众制造的文化假象[15]。当代青年由于时代发展的烙印而形成的群体特点,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泛娱乐化”的漩涡之中。高校作为网络育人的主阵地,要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青年,搭建完善的网络育人体系教育青年,依托创新性的实践育人路径,强化育人效果,将青年从时代漩涡中抽离出来,脚踏实地,树立主流的、本土的、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简介:关汉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黄 鸿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严忽铭.娱乐时代的大学美育浅议[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7).

[2]田恬.信息消费市场的失范与规范研究[D].湘潭大学,2016.

[3][11]牛瑞,徐仲亨,钟周.浅谈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价值引领工作的开展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6):325-327.

[4]金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倾向批判[J].新闻爱好者,2011(01):21-22.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4.

[6]刘雪玉.泛娱乐化时代的网络恶搞[J].东吴学术,2017(03):99-105.

[7]黄艺.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2):106.

[8][12][15]丁国强.泛娱乐化时代[J].领导文萃, 2005(05):172-175.

[9][13]蔺芳.浅析以“直播答题”为代表的泛娱乐化趋势及教育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8(12):12-15.

[10]朱昱熹.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路径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6(02):45-48.

[14]蒋广学,张勇,周培京.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探索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8(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