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作者:李 祎 姚 畅 陈 虎 发布日期:2020-04-12

摘要: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优秀创新人才是北京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北大2009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文章基于现有数据对北大基础理科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基本情况、基础理科学生发展情况与人才选拔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北大的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校乃至全国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未来,北大将以“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为契机,持续改进基础理科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带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基础理科;拔尖计划;人才选拔;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基础理科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起,北京大学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先后分别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环境等领域开展基础理科拔尖学生选拔与培养实验计划,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笔者对北大基础理科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相关院系进行了访谈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了院系在基础理科人才培养方面实施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通过已有数据对基础理科学生发展情况与人才选拔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一、北京大学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与特色

 

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和根本任务,在本科教学中,始终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教育方针,一方面将融通识教育理念于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改革和重构专业教育模式,建立“核心课+跨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和精神。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北大将基础理科本科生定位于处于学习和实习阶段的学者和研究者,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型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应国情和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基础理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

经过多年改革实践积累,北大的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是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学术传统,坚持多样性与相对开放模式下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覆盖扩大化、学科自主化和育人全面化。根据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规律,开展了大实验班、小实验班、动态实验班等探索;适当扩大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受益范围,采取学生动态进出机制;充分尊重各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鼓励各院系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培养;通过课堂学习和“第二课堂”等途径实行全方位育人,让基础理科学生在学术共同体中全面发展,自由成长。

二是激发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基础理科学生培养成为价值引领、专业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和天下胸怀,培育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人生目标;另一方面,灵活多样的本科培养方案也给了各专业充分的培养自由度,将培养过程下沉到专业院系,调动专业院系积极性,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开展基础理科人才的培养。

三是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通过名师上讲台、前沿讨论班、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方式,营造师生共同探索科学未知前沿领域的学习氛围,将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理科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挥北大学术研究优势,让学生体验研究型大学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前沿性。通过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师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前沿研究,学习交流协作,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术志趣。

四是系统改进教学、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的学习成长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促进传统讲授式教学向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转变,鼓励混合式教学,通过自主学习、课堂研讨、小组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造力。改进学业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主动、深入学习。

 

二、北京大学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探索

 

(一)探索多元评价与录取制度,实行科学的学生遴选方式

优质生源是培养基础理科创新人才的最基本条件。在学生遴选过程中,北大始终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和潜能的深度考察,把是否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否满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作为衡量生源质量的根本标准,实行分类招生、精准选拔。

面对新高考改革,学校特别强调物理学科对于基础理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上海博雅”和“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中专门设立了单独的笔试和面试,在“科学素养面试”中侧重对物理学科知识和思维的重点考察,有效地将北大的人才选拔理念融入高考改革。改革前后5年学生在校成绩统计显示,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的入学新生(2017级和2018级)与高考改革前入学的学生相比,各专业的平均学业绩点均有显著提升,改革试点省份入学学生的在校表现持续领先。

“拔尖计划”各项目根据学科特点探索科学的学生遴选方式,在培养过程的不同阶段设置了多元的选拔模式,实行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吸纳选拔有兴趣、有天赋、愿意投身学术事业的优秀学生参加项目学习。

(二)创新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分层次、高水平、促交叉的培养

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在系统梳理并凝炼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各自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积极探索研讨型小班课程的建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探索科学领域的尖端问题。例如,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对所有专业核心课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小班课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物理学院建立了包括灵活课程、科研训练与实践及全球课堂“三位一体”的广义课程和培养体系,打通本-研课程,加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联动衔接。

学校对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鼓励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例如,北大“应用数学暑期学校”邀请了国际知名教授学者讲授国际应用数学的前沿课题,设置了以交叉学科的应用数学教育为根本的研究方向,旨在培养交叉学科青年人才。

(三)改革教学管理,全面建立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

各院系建立本科新生导师制度,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程、新生训练营和著名学者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新生教育和学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及早熟悉专业领域,为后续学习和专业选择打好基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3+3导师制”特色师生制度,建立包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三个方向的老中青教师导师组,以“三对三”分组形式对三名学生联合执导。生命科学学院成立“鹿鸣书院”,按生命科学与不同学科的交叉方向,融课堂教学、小班讨论、师生交流、学科交叉、创新实践、思政教育为一体,探索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四)配备一流教师,将基础理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充分发挥北大学术和科研优势,通过名师上讲台、高水平前沿讨论班、本科生科研训练、“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等方式,不仅将校内的院士、千人学者、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吸纳到培养队伍中来,还邀请到国内外顶尖学者为学生讲课、讲座、指导科研等。

环境学科组建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学者、杰出青年为主的97人校内外教学团队,让学生在大师的熏陶和培养中了解学术前沿。物理学院实行科研团队责任科学家负责制和主干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制,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科维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前沿交叉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也通过前沿讨论班、科研导师等形式投入到拔尖人才培养中,有效带动学生在学术的最前沿开展探索。

(五)为学生参与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持

各院系改革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提升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如物理学院改变对实验课程的定位,实施了“科研模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探究和研究为内容的“综合物理实验”和“创新平台及前沿物理实验”,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4位长江教授、3位国家杰青、3位国家优青、19位国家青千)投入实验教学,使得同学们自主研发设备并进行原始创新实验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

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顶尖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活动。自2010年以来,“拔尖计划”共支持学生赴国外大学进行暑期科研实践100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

(六)开展高水平国际化培养,让学生接触国际前沿研究,拓展学术视野

学校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资源和优势,将其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项目聘请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著名教授学者来北大开设研究型学习研讨班,同时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合作,暑期选派优秀学生前去进行科研实习,指导学生实践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各院系和教师也充分利用在本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资源,与国际一流大学和实验室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实验室研究、暑期学校、国际学术会议等,有计划地选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拔尖计划”共资助学生1245人次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

 

三、北京大学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首先,形成了一支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引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带动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支队伍面向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他们的带领下,北大基础理科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日益活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就产出了较为优秀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基础理科院系学生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核心期刊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比2010年增长150%以上,基础理科院系学生论文发表数占到全校本科生论文发表总数的78%。

其次,构建了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通选课、通识核心课为主体的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宽口径、厚基础、分层次、多方向的培养,在加强专业核心课的建设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需要跨院系选修专业核心课替代专业选修课程。

再次,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科研潜质、高远科学志向的青年学者。2009—2018年,北大“拔尖计划”共培养正式毕业生560人,除4人选择进入科研类企业、研究所工作外,均选择继续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深造。这些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和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思维,颇受国际一流大学和著名学者的认可。

最后,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北京大学基础理科建设在高水平学术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探索对全校整体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的“小班课教学”改革、导师制改革、灵活的培养方案、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制度、荣誉学位等都与基础理科积极探索的成果有关。相关特色活动如数学国际暑期学校、化学全国暑期学校、物理CUPT学术科研竞赛等,也对全国范围内其他高校的基础理科建设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四、北京大学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北大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卓著,但在调研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学生选拔方面

通过分析历届“拔尖计划”同学的录取方式,我们发现77%来自竞赛保送和自主招生,竞赛保送总占比54%。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尤其明显。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生在高中就已接触了相关学科,有较好的知识积淀和学科兴趣;另一方面,竞赛生养成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科研训练在后续学术研究中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成绩的区分度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水平大学选拔的精度。此时,如何保持学科竞赛的传统优势,改进选拔招录机制,选拔出有学科特长和科研潜力的学生仍有待深入探索。

(二)师资投入方面

基础理科院系引进了高水平师资,但部分院系仍存在师资投入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在前沿研究方面,要把学生带上更高的学术平台需要更多顶级的科学家和更系统的教学团队。因此,有必要组建专家团队来进行系统设计、系统教学和系统培养。目前,第一批“拔尖计划”人才已经博士毕业,如何设计快速通道引进这些人才并投入到新一轮的人才培养中,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课程建设方面

基础理科院系实施了分类授课、精准培养,但目前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仍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课程质量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难度,另一方面还需要课程的吸引性和前沿性。本科教育除了要提供高标准的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之外,也需要高标准专业基础上的通识教育,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交叉学科学习。因此,如何加强课程设计,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2020年,北京大学将以“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为契机,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改进基础理科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带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改进招录机制,挖掘学生潜力

拔尖学生的培养机制有其长期、系统、多层次等特性,需要配合高考改革改进自主选拔招录机制,把是否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否满足学科快速发展的需求作为衡量生源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精准选拔。重点着眼于研究大学学科与高考选考科目的关系、中学生成长记录如何使用和推广、创新型人才综合评价维度和标准等问题,拓宽选材渠道,探索最符合规律、最体现学生真实水平的测试方式,提高综合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精准性和公平性。

(二)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探索

加强顶层设计,为“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学生提供开展学术研究(Research),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条件(Internationalization),开设适合拔尖学生成长的各类课程(Course),营造优良环境(Environment),即RICE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激励高水平名师和科研平台投身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深化拔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探索多样化、灵活度高的书院制度。

(三)改进监控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质量监控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院系教学管理者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强化对教学工作过程的监控和改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动态教学质量监控数据系统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对学校、院系、专业和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系统反应,对毕业生建立全面科学的追踪测评体系。

(四)发挥引领作用,培育优秀人才

顺应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拔尖计划2.0”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具体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发挥学校基础学科传统优势,进一步拓展学科覆盖范围,建设高水平学科。

 

 

作者简介:李 祎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    副研究员

      姚 畅 北京大学教务部干部    研究实习员

      陈 虎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助理、基地办公室主任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