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刍议高校校园疫情安全防控——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曹 璐 发布日期:2020-04-12

摘要:2020年开年,中国便开始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同防疫,高校校园疫情安全防控是当前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状况,分析高校校园安全防控的特点,汲取以往高校校园疫情防控的历史教训,梳理和总结北京大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为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校门管控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患者。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检疫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出现,使得整个武汉措手不及,加之其顽劣的传染性与潜伏性,迅速地由武汉蔓延到整个湖北、乃至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短时间内,全国上下同心战“疫”,坚决战“疫”。

北京大学作为学术的高地和一流人才的汇聚地,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为了维护这一方神圣净土免受疫情的肆虐,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北京大学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安全保卫方面出台各类相关制度和措施。学校相关部门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要求,紧密围绕学校精神、指示和部署,采取安稳防控措施,确保平稳渡过疫情。

 

一、高校校园安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吸引全国上下所有人的眼球,媒体报道、朋友圈线上分享、家庭成员讨论都全部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范围、数据变化、周边发病情况展开。政府、企事业单位、工厂纷纷改变复工时间和复工后模式,餐饮、酒店等服务业、娱乐业第一时间暂停服务,尽量减少密集聚集、降低并控制传播速度,全力以赴配合、支持抗战疫情。

在国内,高校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科研场所,学生所有活动基本可以在一个园子内全部完成。与普通的园子所不同的是,高校校园的宿舍、教室、食堂、实验室等都是人员聚集的封闭式公共场所,病毒传播方便至极,而且园子中往往还有家属生活区的存在。就内部而言,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如有一个人被感染,没人戴口罩、甚至防范意识不够强,病毒将在校园内肆意传播。若病毒潜伏期为三至七天,发病前两天是病毒传播为最严重的时期,届时校园内病毒传播将无法控制;从外部来看,若校外参观或因公入校人员是一位密切接触者,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校园,此类输入型传播将直接带入校园,其在园内人员聚集的封闭场所将传播更为快速。基于上述高校校园的疫情传播特点,疫情防控期间,必须有效控制高校“新型冠状病毒”的输入型感染源进入校园和内部传播,严格校门管控,努力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二、高校校园疫情防控的历史教训

 

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事件,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也曾在全国各地一度引发恐慌,该事件给高校校园安全敲响了警钟。“非典”期间,对全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2003年,北京两所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以及一路之隔的北方交通大学,经受了“非典”的严重袭击。两所学校的所在地——海淀区皂君庙一带,当时一度成为北京居民谈虎色变的区域,那年4月下旬两校一同成为重灾区,两个学校都经历了典型的“非典”袭击全过程:轻忽—蔓延—传言—恐慌—防疫—隔离—停课—善后[1],直至5月中旬两校疫情才大幅缓解。可以说,两校成为当时“非典”危机校园安全防控失败的典型案例。

总结两校应对“非典”的经验教训,尽管两校一开始就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但校内各单位在事件应对、重视程度等方面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应急事件处理所需的系统性、专业性、责任心、执行力等方面相差甚远,且面对高校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校内各部门无具体的应急机制、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公共卫生类疫情方面的危机处理应对方案。两校防范“非典”失败的案例说明,疫情在高校校园里的传播主要分为校外输入和校内传播两个途径,可见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中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必须有应急机制和应对措施,避免病毒源由校外人员带入,尽量减少校园内部传播。此外,师生的积极配合也至关重要,要从讲大局、讲责任、讲规矩方面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北京大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校园安全管理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高校少数师生不幸被传染导致众多师生产生担忧和恐慌,给高校的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初期,正值全国大、中、小、幼学生寒假,尤其是全国高校学生纷纷返乡回家过年,但仍有部分学生因返乡路远、实习实践、专注学业等特殊情况留在学校。鉴于上节所述校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以及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日益加剧,北京大学对各校门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从普通模式切换到紧急模式,以“责任到人”为原则,以“看好门、守住地、管住人”为标准,疫情解除前各校门严密管控,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校园安全管理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恰逢中国农历春节,全国大、中、小、幼的老师、学生也正享受寒假时光。北京大学作为北京游的热点“景点”之一,校外欲进校参观、探亲等人员数量日益增多,因空间有限始终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入校人数、参观时间并设置团队和个人的专属预约通道和入校通道,对参观人员逐人进行人身安检和开包检查,以满足校外人员入校需求。学校要求师生遵守学校规定,自觉配合门卫管理,积极主动使用人脸识别设备或主动出示本人本校证件通过查验后入校;如有朋友或家人同行,可以持校园卡、校友卡的师生、校友带领不超过3名亲友入校。入校车辆须持有本校教职工车证可进入,若开车入校办事,需提前预约,无预约车辆不可进校。

近几年,各大媒体曝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游成为热门,部分黄牛党冒充两校师生,试图租用校内证件或假证件带人混入校园,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北京大学严格要求本校师生,不可以外借、出租校园卡、本校机动车通行证等校内证件,不可以使用本人校内证件带领无关人员入校,不可以使用办证车辆从事载客入校等非法运营,并对此类严重违规人员采取依法送交公安、城管部门处理。应当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校园安全管理的“普通模式”,既保证本校师生进出顺畅,又满足参观人员对北京大学的向往之情,实现了参观人员的“北大梦”。

(二)“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校园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高校校门管理不仅涉及一所大学的形象,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内容。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校门管理更不容忽视,是疫情期间校园安全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中指出严格管控学校校门,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学生公寓封闭管理。北京大学严格执行北京市对所有返京人员的隔离要求,为减少更多校外人员入校,降低输入型传播入校的概率,北京大学对校门管理进行三轮递增式的严控调整。

第一轮,暂停一切与学校无关的人员入校。关闭访客预约系统、参观人员网上个人预约和团队预约入口,取消当月22—28日已预约成功名单并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预约人员,以短信形式询问14日内来校参观的武汉籍人员的身体状况。暂停校友持校友卡入校权限,暂停本校人员持证接人入校的权限,校内各门无北大证件人员坚决不得入校。此外,暂停校外车辆预约入校,无证的临时后勤保障车辆须由各单位指定联系人报备后入校,加强合作车辆、后勤保障车辆入校管理,非教职工车证车辆通过指定校门入校。非湖北籍学生返校后统一在学校隔离观察区隔离14天后方可回宿舍。

第二轮,保障疫情期间服务好师生的同时做好有效防控,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和疫情的事态发展,在当月的几个时间点,对学校校门进行了封闭措施,减少校门的开放可调配保安员支援开放的其他校门,以方便后勤保障车辆、服务师生的行政人员和车辆入校提供保障工作为原则,保留7个校门的开放,实现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影响校内工作正常运行,并购买相关测温设备等防疫设备,监测入校人员健康和保安员防疫保障。调整车辆出入校门的管理,根据车门功能和需求划分,对合作车证的车辆增设分门入校权限,后勤定期保障车、生活业务服务类单位车辆由指定校门入校。

第三轮,为保护校园内安全无疫情,避免学生外出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携带者,为更好地保护已在校学生,结合以研发的系统和设备,调整现有管理模式,正式启用人脸识别闸机刷脸入校,暂停不必要人员入校。首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程度与全国疫情人数不断变化,人员管理由学生白名单模式(各单位提供已在校的未离京和留学生学生名单)转为取消所有学生入校权限,特殊情况须向学生工作部请假后出校,并在规定时间内回校,已在校学生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出校,擅自出校者将不能再次回校的模式。以避免大量外地学生返校,尤其是疫区或经过疫区的学生回校,降低输入型风险。其次,除了已在校学生,后勤单位、保卫部等较多保障人员为保障未离京学生在校正常生活牺牲春节回家的时间,疫情期间此类保障人员都冲在第一线服务师生、保障校园。学校根据疫情日益发展的严重趋势,校内多家单位商议决定,在不影响校园各类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减少各类服务人员进出校园,实行双向管理,严格入校管理,加强出校管理,在各校门启用临时出入证白名单和禁止出校名单(各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凡在临时出入证白名单的员工可通过人脸闸机刷脸入校,凡在禁止出校名单中的员工不得私自出校,否则不得入校。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保证师生安全,暂停全部非居住主校区内的家属持家属证入校。境外输入型传播高峰期,相关单位协商制定境外返京人员信息统计、报备流程,及居住主校区内境外返京人员的申请、审批、接送、消毒、合理等全线细致化操作流程。此外,根据疫情特点,研发并设计相关系统和设备,提高入校测温质量并保障人员入校畅通。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校园疫情安全防控三轮“紧急模式”的开启,既保证疫情未蔓延至校内,又保证师生及园区家属正常生活。可以说,防疫高峰期安全防控实现全面、有序、可控的局面。接下来,高校将陆续迎来复学返校高峰,北京大学将结合自身特点从管理、服务、保障等各方面继续做好返校后的安全防控工作。

 

四、经验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年份的一个重大灾难,全国上下都承受艰巨的压力,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北京大学及时调整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效果,为实现校园安全作出了贡献。归纳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制度全面加强

根据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据巨增的趋势,结合落实北京市的部署和教育部的要求,为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减少交叉感染,避免输入型传播,在全面掌握教职工寒假期间出行情况,以及加强对本单位留京留校教职工、保安员、物业人员等的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建立了相关的应急措施和管理机制并积极推动各项安全工作措施。校门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执行更加严格的校门管理制度、请假销假制度、相关部门24小时值班消毒和疫情监控等各类制度,且对返校人员实行严格的隔离观察措施。同时,保卫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关注疫情发展,根据疫情走势调整防控工作措施,积极面对疫情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二)措施落实落细

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目标,学校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坚持24小时战时状态,周密部署、积极工作。负责安全保卫部门班子成员主动担当、靠前指挥,轮岗在岗带班,安保干部从维护师生根本利益的高度,以身作则到校门一线值守,将可能发生在校内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在校门处理结束,并解决因要求入校而发生的纠纷、矛盾,每日值守值班同志上报校门工作信息汇报。值班人员做好24小时值班,电话回复、解答疫情期间相关工作的疑问。因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不需现场处置的工作,值班同志遇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对接,通过电话、视频方式进行沟通,通过电话、线上传达工作措施和制度,实现疫情期间线上办公。

(三)管理协调顺畅

疫情期间,保证校园内安全稳定,避免疫情向校园蔓延离不开各方面的工作,应对疫情发展各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至关重要。社会学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或者说一个组织,面对外来的危险的时候,内部成员的团结程度、凝聚力程度空前地提高,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命运,有共同的责任感[2]。“非典”期间,中央财经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的典型案例,提醒我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重袭,校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各方协调、配合的必要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北京大学校园管理模式经过三轮变化离不开校内各单位之间同心协力、资源共享,随着疫情数字的变化校园管理更加严格,坚决将不该入校人员拒之门外,真正实现将可能的输入型拒之门外。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不互相扯皮推诿,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并动员员工执行学校要求树立大局观念,全面做好防控工作。

校园内的安宁离不开校园管理模式的先进性,更离不开校门管理的合理性,尤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社会蔓延的当下,严控校门管理就是截断疫情入侵的重要途径,不给病毒机会,校园内才会更安宁。全国人民心系湖北、情牵武汉,北京大学校园安保人员也一直在行动,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同战斗,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所能。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于冬天,也一定将随着春天的到来慢慢结束,迎接平安、和谐、健康、有序的中国。

 

 

作者简介:曹 璐 北京大学保卫部校园秩序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非典袭击北京两高校始末[EB/OL].人民网-江南时报(2003-5-13).http://news.sohu.com/37/77/news209217737.shtml.

[2]陈昌贵.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校管理新机制[J].高教探索,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