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知行合一:新冠疫情阻击战中的高校人文教育与实践

作者:蒲 清 发布日期:2020-04-12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在特殊的疫情时期,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独特智慧入手,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实践合二为一,使德育的思想贯穿整个教育实践,突出学生主体思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常态保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及疫情的最终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冠疫情;知行合一;人文教育

 

2020年初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阻断了无数游子的回家路。封城、封路、封桥等应急措施接踵而至,疫情以强劲的势头迅速遍布全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1]教育部于 1 月 21 日启动了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发生疫情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严谨周密的防控方案,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切实做好开学师生返校预案及相关准备工作。由于高校具有人员高度聚集、社会联系广泛、以集体活动为主的特殊性,寒假结束学生返校后,高校势必将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一旦疫情在学校蔓延,将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此特殊时期,高校应当及时合理地调整疫情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围绕 “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并以“知行合一”的人文理念带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学校教学活动及疫情消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及应用

 

(一)“知行合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命题,对明朝中后期国民和后世学者在观念上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有关“知行合一”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可参照成果,李井琦[2]的《知行合一观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从知行合一观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的契合入手,认为在借鉴过程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注重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相结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对如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规范的道德行为做了充分阐述。张英奎等[3]的《高校“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经管类大学生为例》从构建“知行合一”的经管类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入手,设计了适合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从提升经管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实践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实践成果。张燕[4]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论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分析了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症结所在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影响;并阐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现实启示:要加强知行一体的学校教育;强化真知真行的自我认知教育;注重知行功夫的实践观教育;做好知行本体的社会教育。

(二)“知行合一”的思想意蕴及内涵

王阳明心学中的核心命题之一是“知行合一”。[5]这个命题在朱熹和陆九渊的著作中已经出现,王阳明的“心即理”不仅沿用了这个命题,更是对此做出了创新和拓展,使之真正成为心物交融的存在论哲学,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奠定了人不断完善自我,成就完满道德人格的哲学基础。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学说深信不疑,他按照朱熹的说法,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不但什么也没有寻找到,反而大病一场,由此他开始反思,豁然顿悟,世界万物的理无需向外面去寻找,而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是人先天就有的道德意识;行,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践履[6]。王阳明认为知与行就是一件事,虽然从两个方面去做了解释,知行合一需要人们做到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在王阳明看来,“行”是人们在“知”的指导下做出的实践活动,“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行”又是“知”的检验标准,是“知”主客观完成的统一,有“行”则必有“知”的指导。此外,王阳明还指出,如果知与行分离,则势必出现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的现象,要做到统一,就必须承认在知的起心动念处,便是行了。发心处不善,就需要立即把这个不善念克服它,需要彻底的向善,随后去行动。阳明学说充分地张扬了人的个体价值,每一个人都应该反身而诚,回归自己的本心。

 

二、疫情下的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给了我们重要启示:面对危机和重大灾难,不同的人和群体,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态度,而这种态度和接下来的行为,决定了这个群体和人是谁,以及它所处的人生高度。新冠肺炎的肆虐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站在生命的边缘审视生命的高度。它提醒我们,只有经历过死亡威胁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人为什么活着、如何有意义的活着;它同样提醒我们应当更深刻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它更警示着我们,世界万物,以人为本。生命和健康,不仅属于每个人,也属于全社会和全人类。

(一)疫情下的人文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它显现了官德、商德、医德、师德等一切职业道德范畴的镜像,映照出平时看不真切的社会和生活的病征。抗击新冠,给了医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一个直面残酷、展示善与美的历史瞬间和升华境界的机会。在抗击新冠的战场上,白衣战士面对死亡的危险,义无返顾,承担超负荷的工作,毫无怨言;民间志愿者、海外华人、各大学校友会、知名企业争分夺秒,捐资捐物;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始终坚守一线,彰显出人道主义的光芒。社会各界对医生职业的尊重也达到从未有的高度,它唤起中国人对于医生这一群体敬重的良知。

人们唯有在面对灾难、面对死亡时的反思才会更加深刻。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公民?如何让历史不再重演?经历这次新冠疫情,结合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的实际,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人文教育,积极思考大学生群体应该有怎样一种觉醒和觉知,才算做到了人文修养的真正提升;以及大学生应该怎样做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带着这样一种探寻知与行觉知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人文精神里的敬天爱人,敬畏自然,可被视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推动因素。

“阳明心学”强调 “人须在事上磨练,熬得住方成大器”的实践原则,在现代的语境下,就是人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在历经世上繁杂事务磨练的过程中,人的内心难免会有煎熬的感受,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熬的过程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在超常的磨练中愈发强大,是不动声色的蓄势待发,是默默无闻后的一鸣惊人。在逆境中,愈挫愈勇,屡败屡战,不急不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内心永远不会被击垮的人。对大学生的教育亦是如此。就知行合一的认知而言,大学生们受限于认知能力尚不完全,往往停留在较为抽象的概念层面去理解,而缺乏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因此,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知与行的具体性和丰富性,从而在身心而一的维度获得真知。这就启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实践教育的重视,教育工作者应尽力加强课内和课外的活动,把事事处处在磨练的功夫贯穿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落实到严谨自律的学习中、落实到关注生命的悲悯中、落实到尊师重道的传统中、落实到孝敬父母的真情实意中、落实到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中、落实到家国情怀的生命观中,也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反思,从而深化其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体认,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在行动中最终得以贯彻和执行。尤其是本次疫情,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不幸感染的患者和亡者的痛苦与挣扎,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辛苦坚守,国家领导的真切关心,都是一本本生动的社会教科书,引发学生去深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关爱生命?如何作为个体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北宋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就是人民,人民都是我的父母同胞,物跟我都是同类——这是中国人的生命观。关爱疫情中最需要帮助的人,也就是关心自己的家人,中国人历来对每个生命的关联都非常重视,而关联最紧密的就是家人,随后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生命的关联就是这样一个整体。

(二)人文教育与人文实践

多年来,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较重。从教育的层面来谈,那便是社会普遍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品、人格和道德相对不上心。社会往往比较重视“成才”的激励,而对“成人”和“做人”的培育却相对忽视;比较重视“模范”“典型”的培养宣传,对“非典型”的一般个体缺乏“规范”;对“看得见”的硬件建设比较重视,对不容易看见的“软”项目却相对忽视;对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比较重视,对人文教育却相对忽视。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中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构成民族特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也是个体人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冠是“危”更是“机”,抗击新冠的斗争,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增添了新品格;抗击新冠的案例,为人文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社会课堂;抗击新冠的实践,给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带来了宝贵的启示。疫情蔓延时期,很多医学专业的师生已经奔赴前线,成为病患者坚强的守护者。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还没有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阻击疫情时,保护好自己,关爱好家人,就已经是在为这场“战疫”作贡献。大学生也应该借此宝贵的时期,做一个合格的“修行者”,在文学经典中陶治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哲学经典中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辨能力;在伦理经典中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自主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通过师生线上切磋琢磨、教学相长。

 

三、疫情后知行合一的实践

 

灾难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提醒。全民族静下来,则是一个国家深度思考的开始。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各种矛盾的频频爆发,停滞的社会步入一种空前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危机、意义危机和生存危机中。危机背后折射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人与社会、人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的行动力,看到了万众一心的凝聚力,看到了无数普通人的伟大,并觉察了自己的生命状态。王阳明强调修身养心,倡导以人本为指归,让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自己的尊严和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实现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这有利于我们化解精神危机、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强调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行为,将实践领悟理论化,做好学问家,更要做实干家,有利于化解人生意义危机。阳明心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可以借鉴吸收的文化资源。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从历史一路走来,至今时代已经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尤其是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它以独特的智慧针砭时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具体体现在:

(一)顺应而行,德育贯穿整个教育实践

王阳明从“致良知”的德育目标入手,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强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开悟程度”,采用启迪引导、环境陶冶、顺行道情等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慎独、明辨,“各得其心”。针对当前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知和行脱节严重,就需要高校打破思想模式,加大研究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创新内容形式,使得学生更易接受。充分利用社会调研、青年志愿者活动、专题讲座等社会活动,全面、客观地将之运用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增加工作方式使用的实用性和契合度,进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加强其社会责任感、道德感以及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减小知行差距,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坚持人本思想,突出主体思维

王阳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夫学贵得之心”,引导学生摒弃盲目推崇圣人和权威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胆略。这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学生盲从先贤之道的陋习,从而解放和开拓了学生的思想。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人本思想,尊重个性发展。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问题是考量方式比较单一,重点还在学校和社会。思政教育呈现机械化的特点,容易一个问题,一个口径,一种讲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脱节,教育效果会大大降低。由此,加强学生对 “知”和“行”的有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顺应时代要求,改变强制性、单一性和机械化一刀切模式,加强“以生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需求、理想愿望、思维情感以及其他合理的需求,通过愉快、自然的教育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强调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王阳明非常重视德育环境的培育,他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志舒畅的环境中观察和体验内心的感受,并通过环境育人的方式熏陶使得学生的修养和学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行合一。文化、儒雅、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优秀的氛围中无形地受到熏陶,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品格,从而拥有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为疫情期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对 “知”和“行”的有机结合,改变强制性、单一性和机械化一刀切模式,加强“以生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思维情感以及其他合理的需求,将“知行合一”汇入日常工作之中去引导、教育学生,才能促进他们真正全面地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蒲 清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项目官员 讲师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1-22/9067594.shtml[EB/OL],中新社.

[2]李井琦.知行合一观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4).

[3]张英奎,林思梦,刘传宇,李冬冬.高校“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经管类大学生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8).

[4]张燕.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9.

[5]孙敏明.以王阳明心学提升当代大学生人生境界[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6).

[6]吴剑文.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J].大众文艺,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