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在当前环境下,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成为青年人的主要信息来源,相比之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官方媒体在青年人的视野中已经暂时缺位。如何发挥以《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官方媒体在对青年人教育宣传中的作用,是文章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日报》青年节社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其用词变化,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人民日报》与青年人对话的方式和内容都有相应变化;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保持着相对稳定。
关键词:《人民日报》;话语分析;青年节;对话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入驻,网络成为青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青年人接触到的意识形态、思想宣传来源更加多样,当代青年人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前无古人”。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青年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警醒意识不足,这可能使得一小部分青年人在信息大潮中迷失方向,造成令人痛心疾首的不良后果。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主流宣传在青年人生活中的暂时缺位。
5月4日是五四运动纪念日,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纪念日,每年5月4日前后,各大媒体都会以各种方式铭记历史,激励青年。这些五四青年节纪念评论文章,传达着传统主流媒体关于青年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方面的思考,也表达着主流媒体对青年人成长的期待。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在历年5月4日当天及前后发表的青年人评论文章的话语分析,分时段探究文章的表达方式,总结表达特征。同时,结合当前的青年人群体特征和媒介环境,提出对传统主流媒体在与青年人“对话”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建议。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在5月4日青年节当天或前后一天内,为纪念青年节、五四运动发表的社论文章,共45篇,共计92176字。
本文主要通过话语分析体系中词频分析的方式,研究不同时段文章中的用词变化。在研究中,除借助专业词频分析软件之外,考虑到相同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表意可能有所不同,特配合进行人工搜索和人工数据修正,尽可能增加数据可信度。
(二)历史分期
本文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时间,分为四个时段,即:
(1)1949年—1965年,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7年—1999年,徘徊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4)2000年—2019年,新世纪时期。
二、《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用词的历时变化特点
在对四个历史时段进行基础用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部分关键词进行纵向分时段对比分析,在关键词的选取中,以各时段的高频词为依据,并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可以反映《人民日报》对青年受众态度和引导方向的词语。在关键词的计算中,采用“每千字词频”,计算公式为“每千字词频=关键词出现次数/本阶段文章总字数*1000”①。
除关键词纵向对比之外,也考察了直接引用的来源、青年典型形象等指标。
(一)青年人变被动为主动
青年人在话语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可以体现出媒体对青年群体的态度。青年人由于年纪小、阅历浅,在一般的社会环境和话语习惯中,往往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引导”的位置。对以青年人为宾语的“教育”“培养”“引导”“教导”“培育”(此类词在此处称为“被动型动词”)的词频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被动型动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被动型动词的使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青年人在话语中地位的弱化,即他们逐渐不再只是被教育的对象。相应地,在发现青年人的被动地位逐渐减弱的同时,对青年人在文章中的主动地位进行了探究。通过统计以青年人为主语的“创新”“创造”“开创”“创业”(此处称作“主动型动词”)等可以体现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词汇词频进行统计,得出下图:
图2:主动型动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从整体来看,主动型动词也呈现出上升态势,进入新世纪之后,真正成为高频词。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推移,居高临下地“教育”“培养”青年已逐渐从话语体系中退出,鼓励青年开创事业成为文章关注的重点,这也意味着青年人的创造性特质得到充分重视。
(二)化“严厉”为“温和”
《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中表达的对青年人的态度,还体现在对青年人“说话”的语气中,语气可以在情态动词中得以体现。“必须”“一定”“应该”“应当”等都是常用的情态动词,表示一种强烈的祈使语气。对《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中的“一定”“必须”“应该”“应”的出现次数进行叠加计算,得出下图结果:
图3:情态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由上图可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定”等情态词每千字词频最高,例如:“我国这代青年一定要成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的最忠诚、最坚决、最能干的一支队伍。”[1]这类表达使得读者有紧迫感,激励作用强,同时也有被强制感。到新世纪之后成为低频词,弱化了语言表达中的强制感,与青年人对话的方式更加趋向温和理性。
(三)青年特征愈发明显
在用词中,是否用青年人熟悉、喜欢的语言“说话”,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文章中的常用名词中有两类受到关注,一类是不以青年人为针对性目标对象的时代词,例如“革命”“改革”“发展”等;一类是以青年人为针对性目标对象的,例如“青春”“理想”“梦想”等。对这两类词的考察,可以体现出报纸与青年群体的贴近程度。
通过统计,“革命”一词的分时段词频如下:
图4:“革命”一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整体看来,“革命”一词的词频呈先上升后迅速下降的态势,受国家政策和整体宣传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最高,后来迅速降低。“革命”一词虽然仍出现在国家话语中,但已渐渐退出了《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的话语体系。
由于“革命”的时代性过强,笔者又统计了第三、第四时段中“改革”一词的分年度词频,结果如下图:
图5:“改革”一词分年变化图
改革开放之后,“改革”从来都是国家话语中的“热词”甚至“烫词”。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改革”虽然出现在了绝大多数年份中,但多数年份仅出现1次或2次。
相应地,一些能够体现青年人特征、贴近青年人话语体系的词语,随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在了《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中。在此,以形容青年人最常用的“青春”和“理想”为例。此二词的分时段词频统计结果如下二图所示:
图6:“青春”一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图7:“理想”一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青春”一词古已有之,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它从未出现在《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中。进入新世纪之后,“青春”迅速成为文章中的高频词。“理想”一词也是与青年人成长高度相关的词汇,但在改革开放前,每千字词频仅有0.26次和0.1次。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成为高频词。
以上用词的变化说明,《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已经不仅仅是国家借助媒体向青年人进行政策宣传和国家动员的工具,在国泰民安的时代,逐渐淡化了离青年人生活和学习较远的政治宣传,用符合青年人特色的词汇与青年“沟通”。
除去微观用词,在文章的宏观篇幅上,也体现出越来越贴近青年群体的特征。四个时段文章篇幅平均数和标准差汇总如图8。
由图8可以看出,第二时段文革期间的篇幅平均数和标准差均为最高,第四时段新世纪之后均数和标准差均为最低,同时,第三时段改革开放之后,文章的平均篇幅总体降到2000以下,有了明显降低。更加符合当代青年人“短平快”的阅读习惯。
图8:篇幅平均数与标准差分时段统计图
(四)以更自信温和的姿态面对“外面的世界”
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对国际社会的描述可以体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进而反映出国家面对世界的自信、友好程度。对文章中出现的负面外部描述(即对其他国家或其他社会制度带有明显贬低意味的表述),如“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殉葬者”“官僚资本主义”等进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
图9:负面外部描述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由上图可知,文章中对外部世界的负面描述呈现出先上升后迅速下降的态势。从最初的激烈对抗,到改革开放前后的友好交往。新世纪之后,负面外部描述完全消失在了话语中。
同时,言辞较为激烈的动词,如“打倒”“斗争”“斗”“反对”(在此简称为“负面动词”)等的使用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态势,如图10所示。
在话语中,面对外部世界时,媒体表现出自信和温和态度。这种态度也应用到对青年人的宣传和引导中。
图10:负面动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五)越发注重青年人意志品质建设和个人发展
《人民日报》在与青年人“交流”中,更加注重强调他们的个人意志品质和个人发展。选取“奋斗”“奋发”“奋起”“艰苦奋斗”等作为青年人意志品质的代表词,统计结果如下:
图11:“奋斗”等动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以改革开放为节点,这些词的频率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新世纪后成为高频词。直观反映出文章中和对青年人个人意志品质的强调。
同时,对以青年人为主语的动词,如“成长”“成才”等(此处简称为“成长类动词”)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图12:“成长类”动词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对青年人“成长”的强调呈现上升态势,与“艰苦奋斗”的变化趋势类似。这也体现出文章越来越侧重青年人的个人素养的提升。
(六)变化中的相对不变: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统计发现,虽然在其他用词方面多有变化,但“国家”意象(包含“国家”“祖国”“中国”“中华民族”“中华”)始终是相对高频词,统计结果如下:
图13:“国家”意象每千字词频变化图
“国家”意象出现在文章中的每千字词频大致呈先下降再上升态势,在第二时段文革期间达到最低,新世纪后最高,且一直是高频词。可以看出,“国家”始终处于被强调的重要位置,这与“五四”青年节的爱国主义传统相适应,也是通过媒体宣传对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表现。
三、主流官方媒体如何与青年人对话的探索
(一)坚持弘扬主旋律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爆炸,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形式日益成为民众尤其是青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些知名公众号、“大V”在青年人中更有着广泛影响力。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媒体中各类虚假信息、有误导性的观点正在污染网络环境。青年人辨识能力较低,被误导的可能性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主流官方媒体这一块宝贵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主流官方媒体在信息发布上有权威性,基础覆盖面更广,虽然影响力受到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但惯性仍在,仍大有可为。本文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始终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给青年人以正向指引,值得肯定。在与青年人对话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应始终保持初心,自觉承担起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排头兵的责任,弘扬主旋律,塑造正面形象,传递正向激励。
(二)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当代青年人是成长在互联网中的一代,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10—29岁网民占比49.6%,约3.83亿人[2],与该年龄段青年人口总数相当②。如此庞大的、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青年群体,要通过传统纸媒对其实现教育、引导的目的,绝非易事。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借助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才是明智之举。对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纸媒来说,一方面是借助当前媒体融合,将以往只发表在纸媒上的文章借助网络进行更大规模的传播,扩展青年读者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在话语表达上要大胆吸收互联网特色,在保持自身语言风格的同时,将互联网风格有机融入到话语中,写出青年人能读、爱读、反复读的优秀作品。
(三)坚持理性叙事
经过前文分析,随着时间推移,《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文章已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重动员、重呼吁,文革时重革命、重斗争,逐渐转变为较为平和、理性的引导和宣传方式,这与国内外整体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当前时代,革命时期的口号呼喊已经不再适应青年人的阅读需求,浅显的空话、套话已无法引起青年人的阅读兴趣。
因此,主流媒体应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固有“套路”,坚持理性叙事,深度剖析问题、挖掘内涵。在对青年人提出期待和希望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可操作、可落实,避免落入口号式激励的窠臼。
(四)了解青年,贴近青年
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的青年节评论文章已经越来越注重从青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以青年人熟悉的表达方式组织语言,这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传统主流官方的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并不占优势,部分青年人甚至对主流报纸带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同时,青年人在网络环境中已经逐步养成了“碎片阅读”的习惯,适应了“标题党”,这都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小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主流媒体要获得青年人的关注,就要在主题上引起青年人的共鸣。记者应当走入青年群体中间,从贴近青年人的角度与青年人展开对话。在话语表达上也要注意贴近青年人的生活,用青年人听得懂的话语说话,才能更获得青年人的认同。
作者简介:卢 敏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 助教
注释:(注释与作者简介之间空一行)
①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排除文章篇幅对关键词词频计算的影响,更具科学性。
②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0—29 岁人口共有3.36 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4.2%。
参考文献:
[1]又红又专后来居上[N].人民日报,1958-5-4(1).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