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圈层文化发生机制与认识视角研究

作者:周培京 叶茂源 发布日期:2020-01-20

摘要:每个人的社会交往和心理需求都有其独特性,以此为纽带的圈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多数人除了自身的家庭属性、职业特质、社会地位,还可以按照各自的文化志趣,被分为不同的文化圈层,成为重要的个人社会特质。高校学生作为典型群体,在文化圈层上呈现出参与度广、类型多样等特点。文章就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圈层文化的表现、发生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圈层文化;发生机制;认识视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深度浸透,青年群体内部自发形成的许多青年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生力量,拥有相同文化爱好的群体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圈层。高校圈层文化既是高校青年的文化爱好,也是高校青年的心理情感寄托,准确把握这一文化现象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以正确的视角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对于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做好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圈层文化参与者的现实情况和心理动态,我们选取了追星、游戏、动漫等圈层文化的参与者,通过半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获取了一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证材料。

 

一、何种表现:圈层文化的承续与表征

首先,要准确把握圈层文化的现象表征与问题实质,清楚地认识到,圈层文化并非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产物,与历史传统存在文化层面的承续关系。

(一)圈层文化概念

圈层”的定义发源较早,最早是一个地理学概念,“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将其引入并改造用来分析经济社会关系”[1]。将圈层引入到人类社会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形成圈层的主导性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亲缘、地缘到业缘、趣缘的变化过程,“史前时期的圈层建立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农业社会的圈层则是由亲缘和地缘关系共同形塑的;在工业社会,业缘关系成为新的主导因素;而在初步迈入后工业社会后,趣缘关系则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当下,价值观、共同爱好等趣缘关系成为社交媒体中圈层建构的主导因素”[2]

由于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交流手段便捷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文化志趣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主导型力量和圈层的核心要素,文化圈层成为最为重要的圈层之一。根据已有研究,当前比较明确的“圈层文化”概念指的是在同一圈层中,“圈层因一致爱好结合而成,与圈外人群喜好度偏差很大,有着精确化的定向喜好”[3]

(二)圈层文化的历史传承

虽然互联网是圈层文化崛起的重要背景和直接推动力量,但圈层文化并非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现象,而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

一方面,如前所述,圈层现象始终存在,经历了从亲缘、地缘,到业缘和趣缘的变迁;另一方面,以趣缘为核心的圈层也早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就以学术和政治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虽然跨越地域和时代,但依然存在思想上的交融和承续;同时期的希腊阿卡德米学园,以学术为导向,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也是依据同样的文化志趣和政治理想形成文化和政治团体,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互联网时代圈层文化的理解不能孤立看待,应当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历程中进行认识,在圈层的逻辑之外,看到其文化逻辑和心理情感逻辑。

(三)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表现

在当前的圈层文化中,高校青年的圈层文化是最多元、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崛起,与网络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关系密切,除了传统的文化圈层,还包括新兴的网络亚文化圈层。而因为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普遍深度卷入,网络亚文化圈层成为校园中覆盖人数最多并具有相当创造力的圈层,不断进行主动创新,迸发出十足活力。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生社团是观察青年圈层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其中既有青年天文协会、机器人协会等以学术科创为核心的社团,也有学生书画协会、中乐学社等以传统文化为要素的文化艺术类社团,与此同时,也有元火动漫社、风雷街舞社等带有明显亚文化色彩的社团。从学生社团这一正式学生兴趣团体中,就可以看出圈层文化在校园中发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学生通过共同的文化爱好进入同样的社团,在校园环境中创造和繁荣圈层文化,构成了校园中圈层文化“正式机制”的部分。访谈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现象。

学生丁:元火动漫社……有很多部门,不同分工。组织这些活动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谁愿意付出就会纳入核心结构。

除此之外,更多的学生发展自身爱好,并通过网络沟通和线下交流的方式,形成校园圈层文化“非正式机制”的组成部分。其中颇为典型的是二次元文化、电竞文化和粉丝文化,这几类活动本身发展便高度依赖互联网,而文化连接更是主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

根据访谈,当前校园圈层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传播度较高的亚文化均已在校园中形成了文化圈层,参与者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进行连接,往往对这些文化爱好进行时间精力和金钱倾注。

学生戊:之前组织过一个线上与剧组人员互动的机会,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群体活动,主要是资讯共享……更多的是通过微信沟通。

学生丁:每月为二次元花费在200以内。

学生丙:高中没有对偶像花钱,现在有钱花。2年快接近1w,保证生活,花钱较多。

 

二、为何形成: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形成机制

高校圈层文化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其发生和特点形成具有独特的机制和路径,可以从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加以把握。

(一)高校青年圈层文化形成的心理机制

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发展繁荣,只有进行跨越地域和时间的交流,才能够具有生机和活力;同时,爱好相同文化的群体,也有心理需求和动力进行交流。整体而言,高校青年思想活跃,创造性强,通过网络赋权掌握了丰富有效的交流手段,激发了强烈的交流欲望,尤其是对于小众的亚文化,爱好者对于形成文化圈层,加强亚文化交流,具有更为强烈的心理需求。

根据访谈情况,可以对高校青年圈层文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加以认识。

学生甲:孤独地探索“新世界”(注:游戏世界)会很无聊,需要队友,就像现实生活中需要朋友一样。

学生乙:我玩这个一部分是社交属性,一部分是获得感、成就感。

学生丙:入了饭圈后,有更多的情感悸动、链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情感沟通和社会交往需求是许多学生参与文化圈层的重要动力,参与者在小众的文化圈层中寻找同伴,既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又能避免身处小众文化的孤立感。

(二)高校青年圈层文化形成的社会因素

1.互联网提供垂直交流的基本手段

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54亿网民中,20—29岁的青年网民群体占比最高,为24.6%;学生群体同样占比最多,达到26.0%。[4]高校学生对于互联网接触时间早、程度深,运用网络原住民的独特能力和思维优势,为构筑层次丰富的互联网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互联网化的交流模式、生活方式也在多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高校青年。

当前信息接触与使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借助互联网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的优势,人们可以轻松实现以兴趣爱好为连接的交流与聚集,这也构成了网民互联网使用行为中重要的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圈层形成与交流的时空、职业、年龄的限制,为圈层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垂直交流的基本手段,由“90后”“00后”等网络原住民为主要构成的高校青年是圈层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结构

与互联网发展同步,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有了巨大进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9.58%,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重塑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需求在多元化和高级化中呈现阶层化和群体化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模仿式、排浪式的大众化消费时代基本结束,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小众化、品牌化消费。”[5]社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人们文化心理的变迁,差异化、个性化的小众文化兴起,是圈层文化形成的重要社会背景。

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当代青年的成长,成长期的可塑性使得青少年易受新兴事物的影响,游戏、动漫等数字产品构成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娱乐手段。此外,新型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中,青少年缺少同龄人的陪伴,都为高校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解、沉迷这些数字娱乐产品创造了条件,也使得青少年更愿意独处,通过互联网获取心理满足,这为圈层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内容和结构基础。

3.全球化便利多元文化交融

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的多元文化交流密切,高校青年有机会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媒介接触多元文化,还能直接与来自文化背景各异的各国、各地区人员进行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开拓了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眼界,也为他们在选择兴趣爱好时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化背景。许多圈层文化都直接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如二次元文化、宅文化等。也正是部分外来文化较为小众,才促使其爱好群体选择圈层化,以共享信息、满足文化需求。

全球化进程还带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人们较多接触与接纳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以外的文化形态与内容,培养了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青少年更有勇气去选择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非主流的兴趣爱好,被社会接纳的可能性也更高,成为小众亚文化圈层形成的重要社会心态基础。

 

三、如何看待: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正确视角

通过把握高校圈层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形成机制,本文将回到现实问题,尝试提出看待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适当视角,以理顺圈层文化与育人工作的关系,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一)圈层文化是人正常的文化心理和交往需求

人的文化心理需求是多层次、个性化的,圈层文化的形成也是人正常文化心理需求的表现。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爆发,也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些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为人的文化心理需求的满足创造了条件。而高校青年群体相较而言更容易掌握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与高效的信息检索能力,更容易借助互联网满足自身个性化的文化心理需求,融入相应圈层。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亲缘、地缘、业缘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满足了人的社会交往需求,形成了各历史阶段的主流圈层。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互联网成为主流信息渠道的社会背景下,基于一致爱好而形成的圈层文化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满足社会交往需求。在访谈中,多名受访者多次强调了社会交往的属性在自身融入圈层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兴趣爱好构成的圈层连接了青年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社会交往活动推动了圈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当下亲缘、地缘、业缘不显现的条件下,高校青年群体尤其需要在兴趣爱好的圈层中找到自己的社会归属,在圈层交流中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

(二)高校青年圈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

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文化需求推动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直接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学生自发形成的优秀圈层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育人工作者在开展育人活动时,不应忽略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心理与社会交往的特点,要重视圈层文化对于构成和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育人活动也要遵循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学生成长规律,理性看待圈层及圈层文化的形成,尤其注重引导优质圈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对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访谈调研中,多数受访者都认可自身所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的圈层文化,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共同价值观的背景让他们更加认同校园范围内形成的圈层,对校园外的圈层认同度不高。这表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完全有条件将圈层文化合理引导,让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要辩证理性看待高校青年圈层文化

高校青年圈层文化有着兴趣导向、自发形成、线上协作等特点,这都决定着圈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高校青年圈层文化向积极的价值取向发展,有利于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满足高校青年在学期间的心理文化和社会交往需求;向消极的价值取向发展,则容易造成低俗内容泛滥等危机,可能增加高校青年的心理危机和社会交往危机的风险,对学生价值观念造成较大冲击。这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辩证理性地看待高校青年圈层文化的发展,从价值引领、制度建构、环境创造等方面进行引导。

1.加大支持,鼓励积极的圈层文化发展

要主动了解和融入高校青年圈层文化,深入其中发现问题、探索需求,在圈层管理中探索指导老师与学生骨干结合的组织模式,结合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圈层文化进行价值引领。要注重引导圈层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结合《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现行规章制度,探索圈层文化的制度创新,鼓励和保障青年学生融入和发展价值取向正面、积极的圈层文化。同时要为积极的圈层文化发展创造物质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将当前高校圈层文化在线行为主导的形势往线下引导发展,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帮助积极的圈层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局中,便于管理也有利于为高校圈层文化积极、正常发展保驾护航。

2.强化教育,反对消极圈层文化蔓延

面对高校圈层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消极圈层文化,育人工作者要坚定立场、及时介入,运用好必要的教育手段与管理手段,避免消极圈层文化蔓延扩散,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局。为了避免形成消极圈层文化,要强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兴趣爱好,把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要重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学生面对丰富复杂的信息环境时的信息甄别能力,提高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空间发表言论、社会交往时的理性表达能力,提高青年学生应对圈层内部不良情绪、不发信息泛滥时的应对处置能力,通过发挥学生主体性,从根源上防止消极文化蔓延。

3.正视现实困境,因事而化

也要看到,育人工作者在青年圈层文化的治理与引导方面仍存在着现实的困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方面,要突破“圈外人”的困境。圈层同质化、私密性强,思想教育难以渗透圈内,再加上圈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主要借助互联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者常被隔离在圈外,不了解圈内的情况,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6],形成“圈外人”困境。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高校圈层与社会圈层联系状况。高校圈层在业缘和地缘因素的影响下,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与外界圈层的有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存在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通过圈层纽带侵蚀校内风气的风险,在校园与社会边界逐渐模糊、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也要把握好校园中的文化圈层与社会文化圈层之间的联动关系,及时掌握校内外圈层文化互动动态,引进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繁荣,防止负面文化侵蚀。

 

 

作者简介:周培京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叶茂源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01):2-7.

[2]刘明洋,王鸿坤.从“圈层传播”到“共同体意识”建构——基于2011—2018年“十大流行语”的话语议程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9(09):56-62.

[3]赵冬梅.圈层文化语境下哔哩哔哩网站的广告形态探究[J].声屏世界,2019(06):44-4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第18-19页.

[5]龚维斌.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特点及风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

[6]刘牧时.“青年圈层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