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非典型追星现象的问题分析和学工启示

作者:付晓飞 发布日期:2020-01-20

要:追星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但每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标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文章以在选秀节目《创造101》中王菊意外走红现象为切入点,引出非典型追星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进而详细分析青年亚文化现象,最后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思考,充分论证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多元的意义和联系,提出高校相关学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非典型追星;青年亚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多元;高校学生工作

 

 

诗人陶渊明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一千多年后以如此特别的方式被反复提起:一夜之间,一大群自称“陶渊明”的网民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口号为一个叫王菊的女子全网呐喊。

 

一、王菊的走红现象

王菊,选秀节目《创造101》的一位参赛选手,微胖、黝黑,有着一张算不上漂亮的“路人脸”。节目起初,王菊并不起眼,网上讨论者寥寥,但这个在《创造101》的审美体系中属于绝对异类的偶像却总能逃过被淘汰的命运。好运气自然引来非议,一些人开始指责王菊并不适合成为一名女团成员,还有人把她的照片做成各式各样的表情包进行恶搞。王菊随后在节目中反击,并宣称“美的标准不是去迎合别人的口味,不是由别人定义,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创作歌曲的时候,她写下她中学时期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她说:“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对于女性来说,我觉得太重要了。”她还在拉票的时候说:“有人说我这样子的,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在我这里标准和包袱都已经被我吃掉了,而你们手里握着的,是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

这些金句迅速点燃了网络舆情。在互联网上,不同群体开始为王菊疯狂投票,把王菊送上了《创造101》的人气榜。“菊话宝典”、“菊式文化”、漫天的口号让大众再也无法忽视这批“菊内人”。小众发酵,圈层渗透,一时间各方力量裹挟而入,“制造王菊”,成为101女团至今最令人难忘的意外事件之一。

 

二、非典型追星的概念和特点

非典型,顾名思义就是和正常现象不一样的,是非主流的、不常见的。非典型追星族和一般的追星族不同,他们所追求的偶像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具备不一样的气质和特征。他们可能是原来不追星的、沉默的一帮人。与典型的追星族相比,他们的行为模式也有所不同。

以王菊为例,路人第一眼不会喜欢她,因为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和其他竞争者相比王菊缺乏成为偶像最基本的特质——美貌。像王菊这样非典型偶像,黑粉总比粉丝来得快且多。面对黑粉,王菊的粉丝没有进行谩骂,而是主动向黑粉道歉,并请求对方为王菊投票,从而对路人对王菊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一般粉丝是不会允许任何人没有理由地谩骂自家偶像的,王菊的粉丝能够与众不同,令大众感到新奇或有趣,这也是非典型追星行为的特点。

 

三、非典型追星的现象分析

(一)非典型追星现象的成因

伴随多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追星”现象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而非典型追星现象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非典型偶像自身分析

风格独特,抓人眼球。不少人将王菊的风格归结为欧美风,与《创造101》中的其他女孩甚至和很多时下的流量女艺人都不一样。另外,王菊本身性格突出,足够差异化,正是她这种抓人眼球的外貌和特立独行的气质,吸引一批粉丝的追捧。

思想独特,与普通偶像相区别。王菊不泯于众人,思想独立,有态度但并不锋利,尽显了她精神独立、勇敢自信的一面。她所营造出的独立女性的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甚至吸引很多从未追星的人。

路线独特,具有很强的争议性和话题性。王菊在节目中充分自黑,言语直接,曝光不断增多,这也是她吸粉无数的原因之一。王菊的语言和行为体现了她鲜明的个性,而观众们恰恰想要看到不一样气质和特征的选手,有了差异,节目就有了一定的话题,而王菊的形象正好符合争议性和话题性的标准。

2.从非典型追星族分析

笔者在所在院系的学生微信群里,曾经调查过为王菊投过票的人数,结果是高达百分之六十的比例。进一步调查大家的投票原因,除了想打破规则,恶作剧地看一个非主流的“女团形象”上位的原因之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她身上,学生们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她不够出色、长相一般、家境一般,但是她勤奋自信、追求独立,这些都像极了我们校园里普普通通的学生。其实他们真正指向的不是王菊,而是那个不够好的、平凡的自己。

从审美方面讲,如今大众的喜好已经变得逐渐个性化和多元化,审美的包容度也在不断提高。非典型追星族有着独立的审美和判断,在对偶像的追求上,颜值不再是唯一标准,或许王菊的风靡本身就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审美。

从心理需求方面讲,此类追星族可能觉得大众口味的偶像不能符合他们的品味,感觉那样的偶像有些虚幻和遥远,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出现一种有独特个性、标新立异且贴合现实的偶像。突然间,像王菊这种非典型偶像的出现,会让他们觉得这正是他们所认为的偶像的样子。而王菊的身上所具有的对典型艺人和偶像的某种反叛特质,符合非典型追星族的心理预期。

(二)非典型追星现象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社会,“追星”具有一种调和作用,它可以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和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追星的各种行为就好像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一样,彼此分享着喜或忧,把彼此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看作是一种反馈,并通过偶像身上投射出来的种种理想表征来满足自我需要。非典型追星族亦是如此,在偶像的身上寻找认同感,渴望像偶像一样成功,渴望自我需求的实现。

 

四、非典型追星与青年亚文化

纵观近几年选秀题材的综艺节目,不管是从人物挑选、选秀规则到最后的评选,能够成功的都是高颜值的选手阵容、迎合观众的角色设定,而《创造101》节目中王菊的的出现与走红则展示了当代青年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和发展亚文化的一种途径。不管是对主流文化的对抗式解读,还是基于原有审美疲劳的“戏谑式审丑”的再造,都体现了在这个时代下,他们彼此之间分享信息、交流情感、建立社群,强化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特点。

某种超越常规现象的出现,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缘由。在主流文化面前,反对并不意味着是真的反对,很多人恰是为了随主流而反,他们并不是反对美,而是反对主流审美。“当时你不知道自己心里美的标准是什么,做自己就是我自己的信条”这句话也成为王菊自身反对主流审美具象化的表达。王菊自身想要和别人不同,受众也想要和主流大众不同,所以王菊的出现显得非常恰逢其会。颜值不是天生正义,所以并非人人如此,喜欢美丽未尝不可,那么“土丑”就一定被人所厌恶吗?由此衍生出的抵抗心理,使得更多人倾注更多关注给王菊,支持王菊成为反主流的一种发声行为。

亚文化(subculture)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相对、包含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之中并试图与之相区别、由某一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和行为方式;二是共享某种亚文化的人群或社群。可见亚文化群体是一种拥有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具有其他一些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的群体。亚文化是一种介于主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一个文化存在形式。反文化是对主导文化采取直接的激进对抗,特别指那些富有政治性和革命性的行动,如1968年的巴黎五月风暴,是对主文化的替代。亚文化虽然与主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对抗,但在激烈程度上远远无法与反文化相提并论,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反文化是对主文化的全盘否定与替代,而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局部否定与补充。

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态度。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与其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青年亚文化具有显著的三个特点,分别是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化:抵抗性体现在对主流文化的否定与挑战,风格化体现为标新立异的审美形式,边缘化表示选择亚文化的青年群体多处在边缘或者弱势的位置。

 

五、青年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思考

结合非典型追星现象,从王菊等非典型偶像成功吸粉和王菊粉丝等非典型粉丝被社会接受的现象可见,每个人、每个青年,都有选择、跟随和引领文化的权利,但更有保护、支持和弘扬文化的义务。要使青年亚文化在高校中焕发生机、朝气蓬勃,学生工作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了解深入、引导包容。要坚决秉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倡导文化多元。

首先,要做到坚定文化自信。在青年亚文化问题上秉承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文化是非问题上有原则、有底线,切忌某些组织扛着“亚文化”的旗打着“反文化”的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强调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地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渗透进每个中华儿女的生活,规范和引导着我们的为人处世,它能给予我们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生长在华夏大地,成长于中华土壤,经历了种种民族机遇和挑战,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后仍然屹立不倒,中华文化已经证明了其核心内容绝对的真理性和正确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我们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坚信和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任何违背中华文化核心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文化”组织或活动终将被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所碾压。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师生更应该肩负起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的文化责任,坚定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这给北大尤其是北大学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北大在内的中国高校要坚决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划清亚文化和反文化的界限,对抱有不安好心、有悖于民族利益和民族团结的反文化行为零容忍,为青年亚文化筑起一道铁一般的防线。

其次,要做到倡导文化多元。在青年亚文化上,要允许和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文化多元化,要支持和鼓励不违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创新,如小众文化和边缘文化等,不断推进青年亚文化在正确的道路上蓬勃发展,使其为中华文化这座恢弘大厦添砖加瓦、为中华文明这团燎原大火添柴加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辨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确,中华文化深刻意识到“开放包容则兴,自大封闭则衰”:在唐朝,中国被各国崇拜远超其他两大超级强国,因为中国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而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宗教强烈排斥;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空前繁荣,迎来新王朝的崛起和兴盛,而反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就了僵化的汉代经学和死气沉沉的汉代思想,让兴盛的王朝堕入唯我独尊的泥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一国两制”的天才构想,再到“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面对各种外来文化、新式文化,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华文化有能力充分展示其伟大的理性包容力和融合创造力。其实文化多元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自信之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彰显了中华文化超凡的格局和充足的自信,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底气和气度。时代和国家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有明辨是非、取精弃糟的文化判断和文化认识。

没有校训和校歌的北大无疑是将文化包容和文化多元做到极致的高等学府,北大师生更要有足够的气度去接受亚文化、足够的能力去发展新文化。聚焦学工,我们在学工战线应该在思想道路正确的大前提下,鼓励和支持青年充分表达其思想、展现其风格、发挥其特点、引领其时尚,在不触犯底线的基础上允许最大程度的文化认知自由。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和文化群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为各种包括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思想意识、文化活动、审美形态、潮流时尚等保驾护航,为青年亚文化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笔者提出几个具体的工作思路:

(一)从自身出发,主动提高文化价值修养和文化价值判断力,真正发挥思想引航者作用

高校学工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主动认识和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核心内涵和价值,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积极参加思政讲座、培训和座谈等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文化价值修养和文化价值判断力,让自身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去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

(二)线上线下多渠道了解社会青年亚文化聚焦点,把握校内亚文化舆情

在线上,我们要主动关注互联网上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态势,善于捕捉亚文化热点,及时分析社会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思想动态。如在线上可以针对性关注短视频、微博等社会性社交文化,尤其是要主动关注校内论坛和校内微信群、QQ群等的内容,对社会亚文化特别是校内亚文化做到心中有数。在线下,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舆论动态,召开学生干部学生舆情部署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对存在隐患和问题的青年亚文化进行及时疏导和上报,对符合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亚文化予以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三)承认青年亚文化消费主潮地位的事实,为青年学生提供有更多讨论和思考空间的活动

青年亚文化已经客观存在,我们不应进行围堵和限制,而应当加以引导。当前高校青年学生并非辨别能力薄弱,而是在当前各种媒体文化蓬勃发声的时代,他们缺少集体讨论、思考的空间,导致没有足够的机会培养自己批判思考的能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提供这样的机会,如以社会时事为教育素材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深入青年亚文化背后,了解青年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

作为高校学工老师,我们要通过对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调查分析,了解亚文化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背景,尽早把握青年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个别性问题可以单独沟通教育,普遍性问题应该进行集体引导。针对当前数字化媒介流行的趋势,适时制作符合青年学生心理和口味的文化产品,将教育内容与数字化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以他们的话语体系,讲述我们想要传播的能量。通过正确新颖的引导方式让每个青年学生成为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高校青年教师的时代使命。

 

 

作者简介:付晓飞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团委书记 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