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使命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辅导员工作必须明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及重要意义。新时代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要有新担当,要在遵循科学的育人工作规律中担当,在切实加强辅导员作为骨干力量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中担当,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平台和主阵地的作用中担当,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引向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担当,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努力提升工作效果中担当,在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与管理中担当。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新使命;新担当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这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做出的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时代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显著标识,构成时代划分的根本尺度。社会主要矛盾不变,则时代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代必发生变化。这就在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根本性的客体尺度之外,为时代划分提供了以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为衡量标尺的主体尺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7年10月实施的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站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新的历史方位为高校指明了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使命与担当。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使命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明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为谁培养人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我国高校培养的人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如何培养人
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工作就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辅导员工作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辅导员工作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积极健康心态,对大学生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辅导员工作还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学生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立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确立的时期。辅导员工作要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更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担当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遵循科学的育人工作规律中担当作为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史及高校辅导员工作历史来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辅导员工作的落脚点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要真管用。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出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即遵从主体客体认同规律,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也就是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意图被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使学生对一定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辅导员老师的认识能够比较接近和一致,出现双方认识上的近似性或同一性;要遵从大学生思想渐进变化规律,大学生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变动性,辅导员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在量变、质变的循环往复中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变化;遵从事理同向统一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所讲的道理如果与社会主流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统一,就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如果道理与事实不统一,学生就会入耳不入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遵循齐推共管并进规律,辅导员工作必须与全员形成合力,齐推共管并进,要从精神物质、直接间接、整体个别多种方式协调推进;遵循宏观微观交融规律,辅导员工作必须把解决大学生整体全局性思想问题同解决局部学生个体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是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辅导员工作针对性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进入大学后,他们先要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完成个体从依赖父母的半独立状态到除经济之外的生活各方面的完全独立状态;个人的心理及思想日臻成熟、成人,面对最现实的问题和目标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个适合并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社会工作岗位,成为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尊重其成长的基本规律,即思想发展规律、学习研究规律、心理调试及人际交往规律等。依据大学生学习及成长的阶段可分为阶段性规律即:适应融入、努力探索、拼搏选择、坚持确立的规律。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并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按照阶段规律循序渐进扎实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期间还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热点、难点等问题的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则是辅导员作为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传授思想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育人的实质是将所教思想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学生的同时,引导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完善自我、为人民谋福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过硬本领。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切实加强自身作为教师的素质建设中担当作为
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进入大学,大学生会面临诸多人生课题,他们不十分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及选择,学习目标不清晰,由于受市场经济趋利性价值观的影响,都会遇到角色转换与适应不顺畅、专业学习有困难、交往障碍或情感困惑、择业就业迷茫等问题。辅导员作为思想理论课教师,在课程育人中要挖掘工作中的育人要素,切实构建辅导员作为教师角色的教师素质体系。辅导员作为教师要守好工作育人这一段渠、种好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田,使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还要挖掘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育人元素,深入挖掘辅导员所开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纳入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作为职责要求内容融入整体辅导员工作制度和具体操作环节中;辅导员工作要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辅导员作为教师的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当然,辅导员作为教师还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交叉与积累,高校也必须加大对专职辅导员工作队伍的培训与培养,要像关心教学科研骨干的成长一样关心专职辅导员教师工作队伍的建设,落实专职辅导员教师、干部双重身份,并在工作实际及待遇中兑现,帮助他们逐步消除工作能力恐慌的心态,最大限度调动专职辅导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还应从辅导员的师德、能力、学风抓起,完善辅导员工作中的育人环节,要有关键点的考核,将学生认可作为辅导员评优的前提条件。使辅导员工作牢牢把握大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在不同阶段善抓不同的教育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和道德知识体系建构,立德树人,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自身素质。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平台和主阵地的作用中担当作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心有信仰讲信仰,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关键在教师;辅导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兼职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在以科学的理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方面下功夫;要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体系,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学科学术中辅导员工作的话语体系,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让学生听了真管用,努力在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立体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的建设中担当作为。特别要努力钻研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自身作为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注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与期待,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塑造,锤炼大学生意志与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课堂引向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担当作为
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3]高校辅导员工作一刻也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即面对其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辅导员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贯穿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辅导员工作才能真正落地。尊重理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打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局限,全面而有效地覆盖大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在不同学习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实际问题及需求,要深度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特别尊重与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实际,对经济、学业、心理、择业就业等有特别需要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做好引导与帮助工作,要突出实践导向,积极鼓励、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开展、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利用各时间节点通过多种形式,走向社会各行业领域,着力构建与思想理论课程相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改变空洞的说教模式,把深刻理论、抽象思想寄于具体实践、现实生活,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注重社会实践以实化人以践育人,指导大学生组织并参与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各类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工作应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小课堂拓展到生活与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道德培养只有落实在实践上也才是真知。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提升工作效果中担当作为
“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中国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必须承认大学生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成长成才已成为新常态。目前,“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进行社交的重要途径,成为大学生表达思想观点、倾诉心声的首选,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与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思政”的辅导员工作新方法,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的独特育人功能十分必要。高校要努力打造一个大学生新媒介,力争全使用、全覆盖、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全新媒体模式移动平台,将学生的专业慕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及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话题、学子之声等有机融合的高校学人平台,实现“课内外、网上下、校内外”多向互动,让大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辅导员工作要不断创新大学生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改变“单一”模式为“交互”模式,改变“大众”受众为“分众”受众,使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变得喜闻乐见、润物无声、亲切清新,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特别是针对当前的“90后”“95后”“00后”大学生与我国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的特点,他们作为网络的原住居民,网络行为特征明显,网络思维突出,他们对网络也比较依赖,他们的很多知识、思想都来源于网络的特点,辅导员工作要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辅导员工作既能做到“键对键”虚拟沟通,又能做到“面对面”现实详聊,做到线上线下共振,守护好学生的心灵。
(六)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与管理中担当作为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大学生服务、管理育人中提供有温度的管理与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辅导员工作中的管理与服务也绝不是单纯千条线一根针的工作,而是全方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嵌入、渗入式的。辅导员工作自始至终都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有温度的关爱之情。特别是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宿舍生活与服务管理、学生资助帮扶服务、大学生学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大学生体育活动服务管理等,都要本着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热情服务,将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成才的需求落到热情的管理与服务中。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借助并落实好助学贷款等国家帮扶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大学生救助制度,帮助有需要经济助力的学生完成学业。辅导员工作还要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工作文化氛围,密切师生、生生关系,彰显温暖的人文关怀。辅导员工作还要加强与用人单位间的零距离对接,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按照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培训,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立德树人不是口号,要切实落实,要将国家、学校对大学生的关心通过辅导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热情载体,就如同家人间的亲情一样,将国家、学校无私的关爱,融入学生的血肉之躯,无论学生走到哪里,无论走的多远,让学生都会记得曾经接受的思想教育与热情服务,让这种关爱热情无限延续,永不降温,不断得以传承与升华。辅导员工作切实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使国家、学校在每位学生心中燃起这把关爱与热情之火,使这种热情在历史的长河中自觉的进行温暖的流淌与传递。辅导员工作还要注意精心培育和组织学校会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职员工,共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大学生的日常、做在细微,做到每个学生心中,达到虚功实做。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每年适龄青年中有将近半数的人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基层基础性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是显见的。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展望未来,当代青年大学生将全过程深度参与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5]高校辅导员工作就是要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栽培学生。辅导员工作就是努力为学生解答并教会学生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要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现实困惑和具体难题。因此,新时代辅导员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展开工作,用心、用情找准解决学生思想与实际问题的着力点,将辅导员工作渗透到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贺 平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访问交流学者,山东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委员会成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正处级辅导员、山东大学(青岛)从文书院执行院长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锐.新时代的科学依据 [N].学习时报,2017-11-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5]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