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新时代五四精神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作者:苏晖阳 邱胤越 发布日期:2020-01-17

摘要:四运动爆发的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五四精神依然重要。新时代五四精神研究要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五四精神研究的研究思路和顺序而言,对五四运动史和五四精神史的整理研究是五四精神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五四精神的纯思辨研究目标在于得到学理支撑,从五四精神中凝练可以指导当下实践的新思想、新理论是五四精神研究的最终目的。就五四精神研究的方法论而言,引入概念史和观念史方法、历史语境法和多元学科背景研究等范式可以让研究可能的成果更丰富,利用大数据方法和历史定量方法可以让研究可能的成果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理论实践关系;方法论

 

 

一、五四精神在当下的研究价值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只有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发现规律,才能从中汲取改革前进的动力。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应该置入于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特别是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民斗争史中来理解。

中国近代的革命史是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大背景。在思想上,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古老中国的可行方案之一,五四运动为未出生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的思想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受到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的相当影响,最终以革命的形式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将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五四运动中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近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整地理解五四精神,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史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

二、当代五四精神研究价值观指向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要以指导当下的实践为最终目的。在西方“价值中立”的学术研究思潮下,目前的中国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术研究应该独立甚至“脱离”于政治,用纯粹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研究,以保持学术的“纯正性”。事实上,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离开实用导向,研究结果距离实际应用有远近之分,但研究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也不出此外。

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实践的导向,但也不能纯粹用以为现有实践“背书”,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是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五四精神研究,需要首先辨明中国目前的突出矛盾,再从五四精神中寻找、阐述、发展可以指导实践的思想理论。中共十八大后,新时代的实践为五四精神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新的基础。如何正确地以五四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让青年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需要通过研究五四精神来解答的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历史构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故事的宣传是在中国共产党主流话语体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主流话语体系的逐渐固化,革命故事的感染力也会趋于减弱。在新时代,以伟大斗争精神重新阐释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的革命性同时代性相结合、相统一,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既有利于保存革命的优良传统,又有利于以革命之精神动员新时代之中国建设。简言之,研究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民族神魄的新时代五四精神是当前思想理论界的重大课题。

探索中国理论,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进入新时代,国内形势有所变化,但国际局势变幻更为剧烈。中国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成就证明了中国道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经验,中国也要乘势而为,对国际热点问题的“破局”探索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达则兼济天下”,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也要推动百年来中国青年学生的不懈奋斗的理论化,为解决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创造力,拓宽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总而言之,研究五四精神的总体方向是以指导实践为目的,实践以解决时代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归依。在五四精神和青年问题视域之内,中国当下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保持对世界开放的同时更好地把青年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央。要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地将中国实践中总结的理论向国际社会推广,扩大中国的国际“朋友圈”。五四精神中蕴含着指导中国当代实践的理论财富,引导着学者研究五四精神的方向。

三、五四精神研究的可行方向

五四精神研究的基础首先应该是五四运动历史和五四精神历史的梳理与挖掘。新时代五四运动的历史学术研究方向,应该朝着构建一个更丰满的五四运动史为目标进行展开,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五四运动史的研究

就历史研究的内容而言,在研究议题的范围上,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性研究需要兼顾全国层面[1]或各地的五四运动变迁史,以历史学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逻辑开展研究。

以五四运动本身而言,京沪是运动中心,但研究的进步意味着要转移地理的中心点,关注更广泛历史场域中五四运动变化,走出京沪两地,考察五四运动的历史地理因素,将五四运动置于各地的具体经济文化环境中加以考察。

在研究议题的选取上,五四运动研究在追求包罗万象的整体论述的同时,也应该注重通过一个角度切入的专题性问题研究。[2]研究层级的下放,意味着五四运动作为政治革命本身并不是研究的重点,但构成了研究目标必要的前提和语境。离开五四运动,不能理解这一时期中发生的更广泛的社会变迁的诸多议题,亦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构建五四运动历史及其重大意义。

(二)五四精神史的研究

哲学史是哲学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对于任何一种思想来说,它的流变过程同样是构成它本身不可忽略的部分。研究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除了以坚实、丰富的五四运动史为基础,关注五四精神史的流变也是研究的重要板块,社会文化史研究[3]、概念史研究[4]等新的领域即是五四精神研究的新方向。中国学界研究五四精神的主流立场,是随着现实政治环境的改变而转移的,这并不意味着五四精神研究是现实政治的附庸,而是研究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必然要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改变作出一定的反应。

新时代的五四精神史的研究,需要把五四精神纳入社会史范畴、概念史范畴[5]、历史语境范畴、新文化史范畴、图像展示范畴等方法论领域。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传统,是将两者置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中,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范式来诠释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历史。[6]研究范式的发展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三种主要思潮交流交锋的环境下的必然产物[7]

(三)五四精神的思辨内涵

五四精神思辨内涵的三个不同面向,是其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性、对于民主科学的求真性和在思想文化上的创新性。[8]任何思想的目的都是指导实践,但基础在于思想本身的辨明。从思辨的角度研究五四精神,目的在于夯实其学理性,为实践需要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既要把握爱国性的本质,也要探索新时代爱国的时代表达方式。爱国性体现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妥协地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国、弱国,而是一个应该承担起国际责任的大国。时空转换之下,爱国的形式一定会发生转变,说清楚爱国性从本质上包含了时代性,是新时代五四精神纯思辨研究的方向。

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中挖掘梳理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科学真理的光辉典范,鼓励当代青年学生求真务实。破除迷信、勇于怀疑、追求科学真理和民主自由,依然是这个时代需要发扬广大的特质。说清楚求真性从本质上超越了时间的变化,是新时代五四精神纯思辨研究的方向。

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是要以五四精神为本,提出适应于新时代实践的新理论、新思想。[9]没有五四精神对民主、科学的宣扬,没有五四精神对大众的启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难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说清楚五四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必然联系,是新时代五四精神纯思辨研究的方向。

(四)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的五四精神有理论也有实践,有发展也有反思。正是在经受了实践的锤炼和检验后,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才愈加光辉。[10]求用,即是追求理论的实用意义;求实,即是追求知识的客观真实。时代的突出矛盾决定了五四精神研究的研究方向,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必然要对实践提出直接的方案。

第一是践行五四精神的爱国精神。研究的目的要在于从五四运动的历史和五四精神的发展两方面,呼唤其青年学生最质朴也最深沉的爱国之心。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个人和国家的互相成就,其最终的可能在于爱国和爱己的统一。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精神中寻找启示,回答好新时代青年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相统一、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相统一的时代问题。[11]

第二是保持五四精神的进取动力,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勇于质疑、理性求知、实证求真的科学精神引发了近当代中国社会的广泛深刻变革[12],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精神中寻找启示,回答好新时代青年科学技术进取创新、文化理论进取创新的时代问题。

第三是继承五四精神的青年活力,焕发社会朝气。[13]要用富有逻辑的道理代替空泛的口号,鼓励青年继承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勇于做时代的弄潮儿、先行者,在开拓前程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精神中寻找启示,回答好新时代青年建设国家冲锋在前、奋斗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问题。

第四是发挥五四精神的民主价值,汇聚社会力量。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要沿着五四精神和当代政治实践两个主要背景,探索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效民主制度。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精神中寻找启示,回答好新时代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时代问题。

第五是弘扬五四精神的理性思维,坚定科学信仰。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越辩越明。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就要从五四精神中寻找启示,回答好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问题。

四、五四精神研究的科学方法

学术研究除了树立正确的学术志向,打好坚实的研究基础,选定对实践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掌握研究的方法是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必要工作。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新的方法论也在不断产生,特别是将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架构引入五四精神研究,也是在方法论上的一种创新。

(一)概念史和观念史的方法

发掘已有文献、研究中的概念,通过概念史、观念史的研究,厘清五四精神内核的流变,对于纯思辨的五四精神研究极有意义。对于不同时代的阅读者和接收者来说,文本并不是固定的,甚至是因人而异的。在不同的时代,对五四精神某一面的宣扬和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由此传达出不同的政治意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五四运动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价值,形成了独特的“五四”话语体系。[14]因此,在进行五四精神的概念史和观念史研究时,必须进行历史性的考察。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要利用概念史、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发现五四精神的细致变化中的全貌。[15]

(二)历史语境的方法

将五四运动置于宏观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在历史场景中重建五四运动的史事面貌与思想价值。传统研究中,对五四运动的全貌论述较多,这一点对于突出五四运动的革命意义大有裨益,但同时也可能忽略了其他有意义的历史素材,没有将其纳入历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16]特别是五四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等官方史观有更紧密的联系,导致研究者往往沿着同样的历史脉络进行重复梳理考证。新时代的五四精神研究,要眼光向上,通过国际形势的变化,研究五四运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三)引入多元学科理论的方法

将五四运动置于相应的学科需求中进行研究,包括社会史、微观史、地域史、个案史、生活史等等,通过边缘性问题的研究丰富和还原完整的五四精神及其现实体现。对“五四”的认识一直遵循着两条路线,一条是官方的,一条是民间的,后者往往是对前者某种形式的批判。官方对五四运动的定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是非常有影响力的。[17]要完整地理解五四精神的全部内涵,则必须从五四运动中不同类别的社会群体间接或直接参与五四运动的研究中不断援引新的研究范式和学科理论进行研究。

(四)大数据等定量分析的方法

利用好新的研究技术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定量历史分析等新技术、新方法,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进行实证分析。大数据不仅使碎片化的信息价值化,而且极大拓宽了信息来源,增强了信息的“社会能见度”,提供了满足社会对个性化信息需求的能力。定量分析在近年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蔚然成风,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定量研究本身的局限性,根据相关性的结果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因果逻辑机制,必然要求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在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质性分析的理论体系研究,以宏大的理论视野敏锐地观察现象之间的关联,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地阐述和解读。

五、结语:五四精神研究在当下的基本研究路径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漫长过程进入一个关键点的时候发生的,是近代中国人文化自觉的一个典型表现。[18]五四运动从文化运动走向政治运动,从单一的思想启蒙走向全面的社会改造,从追求西方民主政治转向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艰苦探索的历史过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在中华文明史上亦有划时代的意义。

与时代同行是任何理论生命力的源泉,与人民共情是任何理论得以存续的基础。在当代强调革命传统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想象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五四运动历史和五四精神历史的研究和梳理对于进一步研究五四精神必不可少,站在丰富完整史料的基础上,方能从思辨内涵和时代价值两个方向进一步拓展五四精神研究的内容与外延。

从思辨内涵上,五四精神的诸多内涵既有统一的神髓,也有存在着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张力。不同政治环境中,出于不同政治动员之需要,所强调的五四精神的若干面向是不同的。这一现象也自然引申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任何理论不通过实践改造世界都是无谓的。

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方法论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极大地便利了研究者进行五四精神研究:概念史和观念史范式的应用让五四精神概念流变与迁移的呈现成为可能;宏观视角和历史语境的开拓与创新重新定义了组织史料的方法和五四运动之于大历史的位置;五四研究下沉于多元学科背景为一个更丰富的五四叙事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历史定量研究有助于增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的客观性与说服力。

五四精神是具有无穷发展潜力的研究主体,五四运动以其巨大的政治和文化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百年来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前进方向。五四精神的价值不会消逝,它随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不断开拓前进,五四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也因为学界的研究而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简介:苏晖阳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邱胤越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PPE)2017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徐文彬.郭若平.近二十年来五四运动研究的学术纹路——五四运动百年纪念[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9(03):81-112.

[3]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凌承纬.中共概念史研究学术历程的回顾与反思[J].中共党史研究,2017(11):54-63.

[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J].社会科学,2001(07):2-7.

[7]刘黎红. “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天津:南开大学,2003.

[8]郭辉.精神内涵再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四记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5):117-125.

[9]金民卿.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及其在新时代的科学传承[J].中共党史研究,2019(05):8-16.

[10]刘进田.五四运动百年来我国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构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5):8-13.

[11]吴文新.五四运动视域下的初心与使命——学习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讲话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7):32-38+108.

[12]让科学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J].科学与社会,2019,9(02):1-3.

[13]张立文.继承与发扬——五四运动对现代青年的启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4):1-5.

[14]信元.关于五四运动内涵认知的历史演变[J].党的文献,2019(03):90-97.

[15]李宏图.观念史研究的回归[J].社会科学文摘,2018(02):21-24.

[16]黄力之.以大历史观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19(06):31-37.

[17]余艳红.近三十年学术界反思“五四”述评[J].学术界,2011(04):210-220+289.

[18]马俊峰,王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依然是当今的重要任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5):1-7+168.

[19]龚书铎.发扬五四精神 不断解放思想[J].求是,2009(0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