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从辅导员角度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吕丽 发布日期:2019-11-28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稳定的系统工程。“稳就业”受到了中央高度的关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复杂,呈现出应届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一线城市岗位饱和且二、三线城市需求增长,“就业难”与“择才难”矛盾并存的特征。“结构性失业”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校辅导员作为帮助学生就业的引导者,应当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应聘技能,从而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加强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性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政府逐步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抓住重点人群,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积极就业政策。就业政策的重心应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转变,从而达到面向不同就业群体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扶助的目的。知识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就应从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变革实习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和提升中介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

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级政府为此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就业机制,更加强调市场导向、国家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从中央到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始终位于有关部门就业工作的首位,一系列覆盖面广、支持力度大的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今年我国就将就业优先的政策首次置于了宏观政策层面,多项稳就业措施相继出台,如实施减税降费、高职扩招、职业培训、援企稳岗等,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多管齐下——建立健全就业形势监测分析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生效、加快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上半年中也密集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用企业招聘周”等。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上半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7万人,截止到6月底,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1081万人。

与此同时,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之一的高校也积极通过开展就业求职知识讲座、监督学生实习等工作来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同时加强校企沟通合作等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尽管短期内某些行业、区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但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大量的就业机会依然存在。大学生只要认清就业形势,理性面对就业大环境,关注身边就业小环境,善于利用各项就业帮扶政策,积极把握就业机会,就一定可以走上理想的职业之路。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终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该如何看待就业问题,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值得每一位大学生认真思考。

一、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2019年9月26日回答外媒记者有关就业的问题时说到,就业是个国际性的问题,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9亿的劳动力,就业更引人注目。就业的发展状况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结构。张纪南指出,针对今年的形势,中央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的首位,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合力,企业和劳动者自强不息,中国的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这也是很不容易的。2019年,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之最,达834万人。在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前提下,政府事业单位提倡精简机构,企业也减员增效,造成人才需求量下降,社会提供的有效岗位显然不足,就业形势很不乐观[1]

准确分析就业形势,把握职场动态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特点。

(一)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压力显著增加。2004年我国本科毕业生达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比2017年的795万人增加25万人。在就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2017年还要严峻。不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820万人,就业率为91.5%。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其中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自主创业比例为1.8%,正在读研和准备考研的比例分别为16.8%和3.3%。由于就业不易,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参加工作,选择读研的比例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增加了0.4个百分点。

(二)二、三线城市择业机会增多

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工作,二是升学进修。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把原因推卸在人才过剩上。

找工作是一个发现自己、探索职场的过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有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首选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作的比例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就业区域选择严重失衡。

从就业现状来看,高校毕业生择业竞争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这主要是由择业观念所造成的,目前大多数毕业生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选择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人还是较少,结果造成在局部地区择业竞争激烈[2]

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届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部分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2019年应届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北京(14.7%)、上海(6.8%)、深圳(6.1%)、成都(5.5%)、广州(4.6%)、郑州(4.0%)、天津(3.6%)、杭州(3.3%)、西安(3.3%)、南京(2.8%)。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改变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各省区市相关配套政策则更多。2018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中强调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一二三产业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实施好“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从事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扶贫开发等工作,到社会组织就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萧鸣政教授认为,由于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活成本过高,不少毕业生都选择了在二、三线城市就业。尤其是对于从二、三线城市走出去的毕业生,回到生源地就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服务家乡的效果。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毕业生是大学的主要“产品”,如果大学的“产品”在市场上找不到买家,就意味着就业困难。有的毕业生慨叹“找工作难,难于上青天”,也有很多用人单位对人才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就业难”和“择才难”并存?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

(一)“就业难”与“择才难”并存的原因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很多企业普遍出现“择才难”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与企业“择才难”的因由并不相同。

一方面,“择才难”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自给的矛盾造成的。劳动人口的增量随着人口结构变化逐年下降,而经济快速增长则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工尚未成为城镇居民,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健全,面临周期性失业风险,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人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因为市场供大于求,而是来源于就业意愿与技能、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找工作难”是毕业生的口头禅,“找人才难”也是常令用工单位头疼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双方都不太了解对方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不能有效地对接[3]

(二)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

结构性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和观念等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或出现供需错位的状况。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而有的岗位却招不到大学毕业生,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即为结构性矛盾。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而造成的观念性结构失业;二是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对大学生的技能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大学生又不能适应这些要求而产生的技能型结构失业;三是大学生的地域分布、流动与岗位的地域分布不对称所造成的地域性结构失业。

大学生作为高端年轻劳动力,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尴尬的处境。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能提供的多数是低端就业岗位,而这些岗位的收入与待遇又无法被大学生所接受,但目前产业结构并不能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高端的岗位。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27%,第二产业占比为28.10%,第三产业占比则最高,为44.90%。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虽较高,仍无法为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提供足够的高端岗位,我国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有大量技术性较低的岗位存在[4]

我国一些高校还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培养的问题,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适应社会能力弱,职业知识、能力及素养等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此外,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毕业生,而高等院校提供的这类人才有限,不能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这就形成了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

三、辅导员角度如何帮助学生应对问题

解决当前的就业矛盾,首先必须解决劳动力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国家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加强“供给性改进”。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多数学生尽管已经参加了许多招聘会,但是仍旧没有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地去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而是多以“广撒网”的形式投简历,并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目标。另外学生们的理想就业地多为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盲目怀着“精英人才”的情结,很少考虑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结果当然是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企业对此也是有苦难言。

由此可见,大学生转变陈旧僵化的就业观是当务之急,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就业观,它主要包括两个具体层面:一是要树立全新的个人发展观,即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提下努力寻求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干的事业平台,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实现真正意义的个人发展;二是树立“先立足,再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生存才是硬道理”,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位,现实就业[5]

(二)帮助学生提升应聘技能

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应聘经验,所以对于整个应聘流程比较陌生,同时在求职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扬长避短,让招聘者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大学生提升应聘技能,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审视自我,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性格特征、优缺点、能力、价值观以及自己的社会属性。

大学生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简历的撰写需要简洁精炼、坦率真诚、重点突出,可适当引用专业术语,使简历更显深度。面试同样也是在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面试比笔试更加灵活,不仅考核业务水平,还可以直接观察到应聘者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面试礼仪,着装大方得体,同时需要自信沉着、条理清晰、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

(三)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1.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提升

不少大学生存在虽然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动手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要建议大学生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就业所需的沟通表达、组织管理、分析决策、人际交往等各项能力,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越来越被重视的就业素质。

2.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求职压力、情感压力等各种压力,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自身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首先要注重帮助培养良好的心态,使其能正视压力和打击,寻找合理的发泄渠道和冲突解决方法。此外,大学生入职前还要帮助他们完成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包括实现从个人导向到团队导向的转变、从情感导向到职业导向的转变、从思维导向到行为导向的转变、从理想期望导向到期望现实导向的转变等。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复杂而严峻。面对“就业难”和“择才难”的结构性供需矛盾,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扮演好自己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知心人”和“领路者”的角色,从供给端发力,推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针对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足、自身素质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困难,高校辅导员应当对症下药,做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提高应聘技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身价值,实现自我发展。

 

 

作者简介:吕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

 

 

参考文献:

[1]徐善玉.我国大学生就业趋势探析[J].新课程(中),2013(1):72-73.

[2]柴剑峰,张红霞.“人才争夺战”:二三线城市如何留人?[J].四川省情,2017,188(09):40-42.

[3]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117-118.

[4]陈龙鑫,陈玲灵.刍议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J].长江丛刊,2017(15):165-166.

[5]李军华,邱飞,戴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