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新生心理教育对大学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从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新生的心理发展任务入手,为新生教育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同时提出了新生教育应该遵循的方向和原则。
关键词:新生;心理教育;心理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
在人生的每个转折阶段,人类个体尤其渴望重建在母亲身体中孕育和母亲悉心照料时曾经拥有的与他人之间的紧密联结感。新生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新生的心理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大学四年的生活定下了一个基调,对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新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理论依据?新生心理发展的任务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其背后是否具有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依据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新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那么,新生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挑战就是,在大学这样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体系当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体验和认同自己存在发展的潜能和价值。大学新生需要在大学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关系当中,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的人际环境当中,不断地得到确认、反馈和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整合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人类发展观,提出了自己对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模型的理解。弗洛姆认为,人类并不具备以预设程序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人类的本质不是预先决定的,而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进程当中,缓慢发展的。人类个体的生命发展历程,是从完美和谐的母体环境,进入到一个孤独的、没有明确位置的外部世界的过程。人类心理发展的突出维度是体验和意识到人类个体的本质是孤独的、不确定的,生活充满了令人目眩的自由和充满焦虑的隔离感[2]。
弗洛姆的心理发展理论模型,为新生心理教育提供了具体的解释和依据。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个理论对于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首先,适应和发展是人类的基本命题,并且,这种适应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个体需要在环境当中逐步实现。其次,孤独、焦虑和不确定是人类个体的基本体验,能够成为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样的现实状况正是人类生命的现实,并且是在实践过程当中被证明,人类个体能够学会如何有效有弹性地适应新环境,并且得到新的发展和成长。第三,人类个体在心理适应的过程当中,需要类似或接近于母亲般的关怀、鼓励和支持,类似的支持环境对于处在环境巨大转换节点上的新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新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既然新生心理教育必不可少,那么,新生又面临着怎样的心理发展任务呢?新生教育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呢?心理学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新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即将迈入青年早期。新生主要面临着两大心理发展任务:一是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二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3]。
(一)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
在努力探索和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当中,年轻人一直在努力探索、思考和发现“我是谁”“我该如何更加清晰地界定,何谓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我’”,这个过程充满了焦虑和不确定,但是这段自我探索、自我界定的过程,对于年轻人的心理成长意义重大。他们会慢慢学习到更多有助于发展自我,开发潜能的沟通能力、理解洞察能力等一系列的心理能力,他们对于不确定和焦虑感的耐受力也在提升,同时也慢慢地走向成熟,能够更加稳健、更加清晰明确地探索和发展自我,以及对自我进行接纳和认同[4]。
青年学子慢慢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内在心理结构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多地体验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的”“我能够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接纳和认同”“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我也需要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在这个心理发展的过程当中,他们逐渐放弃对外在人物的依赖和依附,并且能够将这些重要人物的特质内化,成为激发、鼓舞自我成长,人格独立成长的资源[5]。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青年学生不断地经历失望、希望、不自信、自信、不确定、确定,并使他们真正地相信,自己是能够长大的,是能够继续往前走的。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耐心、鼓励、支持和陪伴。父母和教师的过多指导和控制,反而会带给新生外在的反抗和内心的纠结。青春期没有完成的议题也会在这种情况下更猛烈地表达出来,外在行为的对抗可能表现为跟权威对着干,而内心的纠结可能一方面会怀疑自己,感到内疚;另一方面坚定地要按照自己想的去尝试,去努力。
(二)建立亲密关系的挑战
从青少年阶段开始,年轻人就面临着逐步明确性别认同,探索和发展亲密关系的心理发展任务。新生进入大学之后,需要真正地离开家庭和父母,还有之前熟悉的小伙伴,需要面对一种绝对的分离。这是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时刻,但对很多新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哀伤与痛苦体验的过程,有些人会在这个阶段遭遇极大的适应困难,甚至因为无法适应而崩溃[6]。因此,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心理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心智模式,这是一种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朝向真诚地关心他人的感受,颇具同情心的充满关怀的心智发展的状态[7]。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别人,并且别人的想法和需求跟自己是不一样的,别人需要被理解和尊重。这样一个心理发展上的飞跃,其实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丧失。离家所带来的痛苦,深刻考验着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个时刻,年轻人会很自然地想在家庭之外寻找一份亲密的关系。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年轻人能够真正地面对现实,舍弃掉心目中对自我、他人的理想化,并且承受和修通这种理想化遭到破灭时深重的失落感。年轻人需要重新调整对自我、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期待、选择,也需要能够接受和容忍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有差别的,是不完美的,有些机会会错失,有些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其实一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困难,但是在进入大学这样重要的转折点上,这些困难会显得更加难以应对。深深的失落感考验了一个人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内疚以及怀有感激之情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个体生命早期是否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有关[8][9]。
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个体才能具备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个体在现实当中建立可靠健康的亲密关系才具有了现实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旦遭遇了亲密关系的失败,则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撼动他们的情绪状态,甚至呈现出在性格和人格层面的创伤。
三、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一)理解、尊重新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在大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生也会非常困惑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的问题和困难,他们会感到焦虑、紧张、担心和郁闷,无法理解曾经积极向上的自己,在成功迈入大学校门之后,为何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甚至产生怀疑、自责,也会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感到压力重重,失去信心。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视角,去深刻理解“新生心理适应存在的必然性”,带着好奇,带着谦逊,尝试理解新生在这个特定阶段所经历的异常复杂的心路历程。作为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我们既要关心和重视新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成长,又不必过分担心和着急。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探索、理解和尊重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二)新生需要被关注、关心和鼓励
新生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新生需要来自同学、朋友、师长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关心和鼓励。新生离开了众星捧月的高中时代,难免体验到失落感;新生离开了熟悉的父母家庭,难免体验到孤独无助。新生需要在大学崭新的环境里体验到来自学校、学院、系里、班级、心理咨询中心及各个新环境里的支持和关爱。而新生的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也需要信任和鼓励。
(三)新生需要在新的环境、新的团体里激发内在的自我肯定和力量感
通过对新生心理适应模型的解读,对新生心理发展任务的阐述,我们作为教育者,也更加明确了新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需要从各个层面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在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为新生的顺利发展提供和开拓有营养、有助益的成长环境、人际环境,为新生的内在自我的成长发展提供舞台、载体和助力。
作者简介:房 超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督导师 讲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美)Jay R. Greenberg. Stephen A. Mitchell.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M]王立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5][6][8](英)Margot Waddell.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M].林晴玉,吕熙宗,杨方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7](美)David J.Wallin.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M].巴彤,李斌彬,施以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9](美)亨利·马西,内森·塞恩伯格.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M].武怡,陈昉,韩丹,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