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增强批判性为抓手,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作者:李 健 张英琇 发布日期:2019-11-26

摘要:思政课的建设性与批判性,即立与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从手段层面来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增强建设性离不开增强批判性,增强批判性是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有效抓手。在内容层面,思政课既要加强对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也要加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的批判性反思,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批判性分析。在方法层面,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而做好这一切的关键则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思政课;批判性;建设性;内容;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提出的关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可以说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建设的方向性指引。“八个统一”既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互相联系、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指向。

作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既要做好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工作——这是“立”的层面,同时在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时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通过对错误的批判达到建设的目的——这是“破”的层面。在思政课统编教材中,由于体例、篇幅等各方面的限制,内容重心必须放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论述与弘扬上,对于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批判则难以充分展开,因而立的成分远大于破的成分。如果教师局限于教材,只讲正面的、建设性的内容,那么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表面,而难以入脑、入心。而且,这种缺乏批判性的讲授还有可能被一部分学生看作是照本宣科甚至“歌功颂德”,从而产生负面教育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批判性为抓手,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学生通过充分的比较和鉴别,在理论与事实层面牢固树立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要以增强批判性为抓手

思政课的建设性与批判性,即立与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同服务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任务与使命。从目的层面来说,立字当头——破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立,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从手段层面来说,则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没有破也就达不到真正的立,没有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正确的思想往往很难真正在人的头脑中扎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导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可以说,在思政课的实践中,增强建设性离不开增强批判性,增强批判性是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有效抓手。

首先,鲜明的批判性是履行思政课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思想性不可或缺的元素。新时代的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风险,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和风险尤为突出。要保障社会主义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就必须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作为关系着亿万青少年铸魂育人重任的主阵地,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导向,必须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和思潮展开批判——这也是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思想性的必然要求。不破不立。当前一些思政课之所以效果不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批判性,只讲正面的、正确的东西,从而导致学生觉得平平淡淡、印象不深,觉得宣教的成分大于说服的成分,甚至内心存在一定抵触,从而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毛泽东曾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3]思政课建设同样如此。

其次,提高批判性是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部分思政课之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不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批判性不强,既缺乏和错误思想的斗争,也缺乏对学生关心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剖析与评价。一方面,理论批判性不足导致教学过程的引导性和启发性不强,学生难以通过正反两方面思想的对比在学习中充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难以获得足够的认识冲击和情感触动,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现实批判性不足导致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和体验结合不紧密,讲授内容有流于空洞、曲高和寡的倾向,课堂亲和力不足。通过提高批判性,让学生在正反观点和思潮的交锋中受到启发,感受到思想的魅力,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剖析中激活自身的实践认知,这将有效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最后,富有批判性的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们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深度认同。思政课教学所希望学生产生的不仅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在具体政策、观点上的认同,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深层次思想认同——只有这样的认同才是全面、牢固和持久的。而要形成这样的认同就必须在富含批判性的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的基本方法,从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转到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有了辩证思维为基础,学生们就不容易陷于某些局部的事实和道理,陷于眼前的某些社会现状,而能够从整体和长远方面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从而在深层次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二、增强思政课批判性的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

那么,应当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批判性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内容和方法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从内容维度来说,增强思政课的批判性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加强对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的批判,旗帜鲜明地亮出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第二,加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的批判性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第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批判性分析,帮助学生从历史和逻辑层面全面、深刻、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当然,这里所说的批判不是全面否定意义上的批判,而是辩证分析意义上的批判。“把对理论的批判、现实的批判以及自我的批判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既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的需要,也是主动与错误观念、错误思潮进行交流、交融、交锋,积极主动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的必然要求。”[4]

首先,真理越辩越明,正确的东西就是在和错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当前世界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的大时代,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然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攻击,而今天的青年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到这些观点和思潮,也很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作为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错误思想,而应该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5] 同时,也只有经过斗争之后所确立的思想认同才是真正牢固的认同。“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内外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也层出不穷,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应当敏锐把握社会动态,对其中影响较大的思想保持重点关注,深入剖析其理论根源和现实基础,帮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形成正确的、稳固的、经得起考验的意识形态认同。

其次,不自满,不护短,正视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摒弃“低级红”“高级黑”。思政课固然应当坚定不移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应该对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也是一些社会思潮得以流行的现实土壤。如果思政课对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那就会自说自话,不可能真正使学生建立认同。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上同样适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不怕批评,它是批评不倒的。共产党、人民政府也是这样,也不怕批评,也批评不倒。”[7]思政课要敢于和善于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做好自我批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性质、根源、程度和发展趋势,将它们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和中国的国情中进行全面分析,既不讳疾忌医,也不妄自菲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态度都是片面的和形而上学的——从而在辩证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信仰和追求。

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进行批判性分析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做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体现,是维持主流意识形态生命力的保证。“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8]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套现成的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并没有也不可能终结对所有社会问题的认识。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必须立足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进行批判性分析,帮助学生从历史和逻辑层面全面、深刻、辩证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人们问: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末,能不能对它加以批评呢?当然可以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如果可以批评倒,那末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9]

增强思政课的批判性既要在内容维度下功夫,也要从方法维度进行考虑。

第一,批判不能采取“扣帽子”式的简单做法,不能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批判。“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10]这就要求思政课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既有鲜明的政治评价,也有透彻的学理分析。对错误思想的批判不等于简单否定,要进行辩证分析,讲清楚错误的实质、危害和产生的根源,否则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但是这种批评不应当是教条主义的,不应当用形而上学方法,应当力求用辩证方法。要有科学的分析,要有充分的说服力。教条主义的批评不能解决问题。”[11]

第二,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这种文化环境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思维型教学文化’。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思维文化’。……在这种‘思维文化’中,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迫使他们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12]倘若学生没有批判性思维,那么即使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批判性再强,其效果始终是要打折扣的。学生可能今天接受了对某一个观点、某一种思潮的批判,但对于换了面目的另一种观点和思潮却同样欠缺鉴别力。只有学生在不断的思想交锋中逐步培养起了批判性思维,他们对于错误思想的免疫力才是持久的。“正确的意见如果是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13]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上,关键是要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重视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对教材和教师所讲内容提出问题和质疑,增强课堂的对话性。教学目标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学生接收到了多少知识,而应该放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真正掌握了多少关键性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善于采用辩论、小组讨论、展示与答辩、自由提问、案例剖析等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深入、全面探究,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斗争中形成“真知”,掌握以辩证法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

三、增强思政课批判性的关键在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4]要增强思政课的批判性,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关键同样在教师。只有教师在立场、理论、视野、教学方法等方面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条件,增强思政课的批判性才有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信仰坚定,立场鲜明,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只有教师本身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课堂上旗帜鲜明地对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才能以一个建设者的心态对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批判性分析,以批判为手段达到建设的目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在生活中展现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应有的人格和品性,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追求体现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对错误思想的批判才能更有说服力。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理论自信,功底扎实。“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信仰,还要有底气,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理’直,意味着理论性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有了理论的清醒,才能有课程的自信和批判的底气。‘气’壮,意味着给思政课增加底气和勇气。”[15]只有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从容地直面各种错误思想并加以批判,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习和研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行家里手。

再次,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视野开阔。要进行有效的批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对社会现实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要对历史有深刻的认知;不仅要对中国的事情烂熟于心,也要关注国外的各种情况;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思想,同时也要熟悉错误思想的来龙去脉。简而言之,古今中外都要在思政课教师的脑中。只有通过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有效的批判,从而真正把一些问题说清楚、说明白。因此,教师必须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及时了解国内外的重大变化,同时也了解学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改变。

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方法得当,技艺高超。对于思政课来说,是否具有有效的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最后一公里”。再好的内容、再精妙的理论,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最后能吸收的也是微乎其微。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话语、教学媒介、课堂管理、师生互动、考核方式等方面主动改进、积极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对错误思想的批判不能代替学生自身通过辩证思考而完成的批判。只有以有效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才能既在知识层面接受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同时也在思维层面掌握批判错误思想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思政课建设来说,批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和鉴别,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破立结合,批判的目的指向建设。要以增强批判性为抓手,推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培养学生成为拥有批判性思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清醒而自觉地投身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简介:李 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张英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1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3][5][6][7][9][10][11][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280,232,280,231-232,279,233,232.

[4]王韶兴,檀培培.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内在意蕴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

[12]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15]吴潜涛,陈越.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