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文章从第二课堂的概念出发,对第二课堂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意义、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文献综述,结合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现状,立足北京大学工作实际,全面分析和诠释了北京大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工作格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不断巩固和提升第二课堂的平台育人效果;围绕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不断推进和促进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发展,细化育人目标和任务,厘清手段和方法,增进第二课堂的感染性和针对性;以一线辅导员工作队伍发展为牵引,为第二课堂育人效果的巩固和实现“打桩强基”;以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为新动能、新增量,助力第二课堂教育内涵发展、跨越发展。文章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第二课堂为阵地促进新时期新阶段“圆梦新一代”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第二课堂;德智体美劳;青年学生;立德树人;实践
《新词语大词典》中解释到:“第二课堂”,亦称第二渠道,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1]
一、相关文献综述
笔者以“第二课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主题检索,检索出期刊文章6073篇,硕博士论文113篇。以“高校第二课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出期刊文章2134篇。以“第二课堂全面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出期刊文章1696篇。以“高校 第二课堂 全面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出期刊文章648篇。以“第二课堂 德智体美劳”为关键词,检索出期刊文章0篇。可见,第二课堂建设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但是针对“第二课堂”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目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界的空白。
在目前的学术成果中,学者专注于高校第二课堂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第二课堂建设的建议手段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一)高校第二课堂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情况下,大部分学者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可在学生成长成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付婧一强调,第二课堂有丰富性、灵活性、合理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高校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2]邓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第二课堂的参与程度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同伴关系。[3]钱海峰等提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延伸,是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最有效和最可行的育人模式,是培养健全人格与提高素质都不能缺少的环节。[4]
(二)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学者发现,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着内容单一、与第一课堂资源配置不均、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彭巧胤提出,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等问题制约着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5]
(三)推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建议手段
创新第二课堂开展手段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另有部分高校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出发,主动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工作方法。
1.部分学者关注第二课堂的工作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在提升第二课堂育人实效中的关键作用。牟洪涛认为,在第二课堂中,要注意分层次、分类别引领青年发展,要表扬激励参与校园活动兴趣高的群体,鼓励引导关注但不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的群体,预警、强制管理既不关注也不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群体。[6]
2.一些学者强调要建立更合理的评价体系,尤其是量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彭巧胤建议在第二课堂设置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队伍建设,将课程工作的成绩和教师工作量挂钩,实现多劳多得。[7]
3.部分学者提出,除评价体系外,还要注重第二课堂建设中的其他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第二课堂管理水平。牟洪涛强调,做好第二课堂建设,关键要抓好学生毕业的关键时间点,突出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优势,做好学校第二课堂专职部门和兼职部门的有机结合,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8]
4.部分学者强调互联网手段、家校合作等对于第二课堂建设的推动作用。陈欢提出,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明确第二课堂互动范围,构建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社会多元资源,建立学生学习社区,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建立线上线下交流学习机制,有效利用课余时间。[9]
二、当前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目标有待明确细化
同第一课堂专业教学相比较,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多变,没有清晰明确的计划,没有明确完整的育人方案与制度流程,大到几百支团队暑期实践,小到辩论比赛、歌咏比赛、话剧比赛,活动的效果和意义更多依赖于组织者和主持者的综合素质和过硬能力。常规来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往往还惯性参考往届经验和做法,到哪个月份,到哪个节点,就开展哪些活动,但对于活动开展原因、受众群体需求、活动成果再挖掘等方面都存在笼统和粗放的特征特点;尤其在新形势下,传播渠道、沟通模式、互动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时代变迁、代际差异、话语演变,新的问题与新的需求不断涌现,新的方案与新的机遇也孕育其间。
(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记录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同第一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点名考勤、课外作业考核、期中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成果等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记录评价体系相比,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因不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纪律性,在记录评价体系发展领域具有“先天不足”。积极建立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学时、学分等量化折算方法,从源头上解决学生重视不够问题,从基础上解决活动不可计量记录问题,从操作上解决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不能评价、不能记录问题,以记录评价体系来发挥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价值牵引,更立体和全面地呈现教育活动的写实性、客观性、启发性、比照性。通过学分学时引入,由记录评价体系带动和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发展、科学化发展、人性化发展。
(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社会需求性、能力匹配性、服务精准性有待提高
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符合实践地的社会需求,又能够锻炼提升青年学生能力是体现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第二课堂开展教育活动,要增强设计性和组织性,围绕社会需求性,立足学生能力匹配性,内涵式提升实践的服务精准性和精准度,做好主题的深化,形式的精化,流程的细化,提高第二课堂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围绕教育目的,各类实践活动要主动探索青年学生能力发展路径、素质培养路径、思想提升路径,增进第二课堂应对社会需求,满足能力匹配性,确保服务精准性的“供给弹性”。
(四)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第二课堂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大多数以新闻稿、图片、报纸等传统传媒形式进行宣传和展示,缺乏对活动要素、活动价值、活动参与率等数字数据化的捕捉和整理,从而造成深度研究和全面分析缺少逻辑材料和研究素材。通过问卷调查,科学研判哪些活动类型和活动形式是青年学生所喜欢、所期待、所需要的,更无从谈起。完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工作,以数据为基础,动态化监测和评估第二课堂质量,这些都会对巩固和提升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工具保障。
(五)第二课堂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发展好、实施好、体现好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和教育目的,关键在人才工作队伍和工作力量的保障,这就需要努力带领出、锻造出、培养出一支政治站位高、理想信念强、业务水平硬、作风扎实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加强对人才队伍培养培训的支持力度和考核力度,立足青年群体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主题和培养内容,充分调动好人才工作队伍的学习主动性、研究主动性、担当主动性。
三、北京大学第二课堂教育育人的主要做法
(一)全过程:立足阶段性特点,开展针对性服务指导
立足学生特点,着眼年级任务,从学生不同阶段核心需求出发,开展有层次、有重点、有区别的实践指导服务,形成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指导教育服务体系。
1.本科一年级:以军事训练为重点,奠定人才培养工作基础
2018年,北京大学果断改革军事训练安排,2018级新生、2017级学生分步启动军训,并确定在未来将军事训练靠前安排在新生入学伊始。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北京大学参训新生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融入其中,贯穿始终,把领悟和思考“新时代圆梦人”的内涵和要求作为个体学习和集体实践的中心主题;通过连、班等编制为承载,集中进行组织生活、共同学习、协同操练,对青年的思想培养、习惯培养、作息培养、体能培养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军训的主体,都是故事的主角,讲好自己的故事,当好剧中主演,呈现各自风采;用学习效果表现素质涵养、用意志水平展示敢当敢为,用团队精神践行大局意识,用综合操练诠释认真态度;努力把青年学生身上的稚气、娇气、懒气,甩出去、抛出去、扔出去,换来一身正气、文气、勇气,为随后的大学生活赢得更多的精神力量准备,获得更充足的优秀习惯储备,应对未来困难更好的耐心与能力的战备。
2.本科二年级: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助力人才培养工作推进
大学二年级,青年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已经较为适应,对学习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和训练,第一课堂任务逐步递进,对第二课堂拓展视野、提升素质的需求较为迫切。在这一阶段,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焦点问题,开展系列研讨和探讨,围绕基层一线,组织以暑假实践、寒假实践为重点、为主渠道的育人工作,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将青春理想、青春激情、青春力量融入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3.本科三年级:以实习科研为依托,实现人才培养工作跨越
大学三年级,专业方向基本明确,研究方向基本确立,专业知识学习日益深厚,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理论学习前提,不少青年学生围绕课题成立课题组,在师长的带领下,从事比较深入的研究。全国挑战杯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项目为同学在提升规范研究能力、学术攻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等以专业实习、就业见习、科研实践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习科研项目,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舞台。
4.本科四年级:以就业创业见习为导向,检验人才培养工作成果
大学四年,是本科阶段的结束更是新阶段的开始,青年学生面临着就业、出国、攻读研究生等多个方向选择,也是检验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果的收获阶段。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及各业务中心,以毕业生教育为主线,以廉洁教育、就业教育、出国教育等为维度,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指导和引导毕业生熟悉和掌握国家政策,鼓励和激发毕业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深入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解读、毕业工作服务、经验能力帮扶、问题需求调研、综合信息发布等多举措,高质量地完成毕业生工作。
5.研究生阶段:以专业提升为抓手,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衔接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针对研究生群体思想相对成熟、生活压力相对多元,在育人需求上更倾向于接受专业科研训练和就业实践锻炼的特点,学校着重从研究生学术道德、专业素养、科研精神以及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狠下功夫,开展了以研究生支教团、博士生服务团、研究生科研实践为代表的系列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注重强化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全方位:以构建平台为依托,编织立体育人网络
依据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工作实际,北京大学准确把握关键节点,围绕不同功能定位,陆续打造了“九大平台”,以点带面,形成实践育人的全方位格局。
1.实践教学平台——在知行合一中树立理想信念
通过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进本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两大亮点: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造教学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例如,“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设计了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等诸多实践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选修其中两项,完成一学年的课程要求后,方能获得实践学分;二是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考古文博学院为代表,针对该院学生大三期间要到野外实习的特点,专门成立学生实习基地临时党支部,消除党建盲点、开展思想引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助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2.学术科创平台——在学研结合中培育创新精神
北京大学已精心打造出一套成熟的学术科创工作体系。该体系现已涵盖“挑战杯”系列赛事、北大讲座、交叉学科论坛、科学营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旨在推动学术和科技创新;研究生会主办的“学术十杰”、博士生论坛等品牌活动,则大力繁荣了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挑战杯”系列赛事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大学校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比赛。“学术十杰”评选活动是对燕园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是百年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和实力体现。“学术十杰”评选活动旨在展示学生们是如何铸造他们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展现百年北大如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接班人。
3.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利用假期参与的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科技发明、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活动。1982年,北京大学在中国大学中首开先河,创造性地推出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37年来,北京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稳健发展,已成为校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精品学生活动。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不“走过场” 不“凑学分” 实实在在丈量祖国大地》,点赞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的高校学子,报道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特别赞扬了光华管理学院推动的“沃土计划”。历经6年多的打磨,“沃土计划”进入快速成长期,品牌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到13个:重庆、福建泉州、甘肃玉门、河南新县、广东南沙、湖北荆州、湖北咸宁、湖南长沙、山东济宁、江西赣州、青海海东、云南腾冲,云南弥渡;参加学生从最初的20名到近150名。
4.志愿服务平台——在爱心奉献中倡导自我教育
1993年11月23日,十几位北大学子在校园内义务扫雪,为了以组织为依托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开拓志愿服务事业,他们发起成立了高校第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北京大学爱心社。2002年,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逐渐完善了注册认证、项目管理、评优表彰等一系列志愿者工作制度。
北大的志愿服务类社团,立足志愿服务的理念,广泛开展各种服务,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校园,各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开展公益宣传、法律咨询、校园环保、赛会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者成为燕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社区,志愿者更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将志愿精神植根于生活中最平凡最细微之处。中国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法律援助者协会前会长蒙晓燕,身患白血病而开创中国民间骨髓库事业、阳光志愿者协会发起者和负责人刘正琛是其中的代表。
5.扶贫支教平台——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品格
从1998年起,北京大学秉承“爱国、进步、民主、进步、科学”的优良传统,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了由团中央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建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北大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20多年间累计派出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分赴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宁夏、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开展300多次支教扶贫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将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视为志愿公益和基层服务工作的创新点,依托学校、服务地、共青团、社会公益组织等多个平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了一批关注度高、持续性强、意义广泛的品牌项目。新疆分团发起的“言传远疆”项目,紧密结合服务地双语人才优势和公益组织技术设备优势,向南疆地区远程输送汉语教育资源,累计受益千余名民族学生。青海分团发起的“西部愿望”游学团项目已经成功举办26期,共有400余名学生、5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为期1周的游学项目,并通过游学报告会覆盖辐射西部当地学校约5000名同学。
6.就业创业平台——在实践体验中树立择业观念
在就业见习方面,学校从引导学生投身西部、服务基层的角度出发,主动与各重点地区和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和城乡基层地区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全力打造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博士生服务团”“青年公益接力计划”为代表的品牌活动。并通过组织“职业发展志愿者”项目,提高学生求职技能,实现就业互助与共同发展。
在创业教育方面,以理念普及为根本,以技能掌握为目标,于2011年首次开办“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暑期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普及创业创新理念。设立创业导师计划,聘请校内外资深专家及杰出创业者担任。
7.勤工助学平台——在岗位锻炼中实现绿色成长
勤工助学作为一个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生活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好扎实的思想准备,提升实践能力,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大学联动校内各单位,重点拓展校内岗位,强化学生岗前培训,优化岗位服务流程,多年来开拓了家教培训、礼仪服务、校园引导参观、图书馆助理、教室协管等多个富有北大特色的勤工助学项目。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家教、实习等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在中国银行、北京现代、北大方正、深圳产学研中心等机构建立勤工助学实践基地,每年勤工助学岗位已惠及1000余名同学。北京大学勤工助学的发展总体具有学校主导性、系统性、科学化和长期性。勤工助学已从基本层面上的经济帮助,逐步上升到心理帮助、思想帮助和精神帮助。
8.骨干培训平台——在深度调研中提升思想高度
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高校优良学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打造坚实、可靠的学生骨干队伍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同时也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骨干培养模式、机制和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带动性和示范性,这对学校培养优秀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9.海外实践平台——在国际交流中拓展思维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国青年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北大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海外实践平台,如以实验室实习为主的summer intern项目、以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为主的暑期项目、以实践为主导的国际企业实习项目、以国际论坛、研讨会为主的短期交流项目等,为在校生提供充足且多样化的机会“走出去”。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创了北大学生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组织和培训学生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进行暑期海外实践实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三)全员育人:完善体制机制,扩大育人范围和覆盖面
1.理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实现组织“全员育人”
在学校层面,依托学校素质教育委员会,建立全校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实践活动”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意见,指导全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在机关层面,形成了以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为核心,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部、总务部、研究生院、医学部教育处等协同开展的格局,各部门各司其职又分工协作。
在院系层面,发挥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跨学科类、深圳研究生院等各个学部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学部内的互动和协同,强化跨学部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围绕学生党建工作,组织部和学工部深度合作协同;围绕学生资助工作,资助中心和基金会合作协同;围绕就业创业工作,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校友会合作协同;围绕网络思政,青年研究中心和宣传部、网信办合作协同;围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中心和北大六院合作协同。
2.探索组织育人品牌,实现工作“有效覆盖”
学校创新组织工作方法,形成了以“专业性、示范化”为特点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努力降低实践门槛、切实增强活动吸引力,真正实现“有效覆盖”。
一是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在体验性基础上突出专业性。经验表明,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的实践活动,非但难以实现育人功能,且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积极性。为增加实践深度,增强育人效果。学校在暑期实践、社团实践工作方面,都配备了专业指导老师,实现对实践活动和实践过程的全程指导和深度辅导。
二是创建党建团建就业等领域的品牌活动,例如,党员就业示范班、“春燕计划”、“新燕计划”、“鸿雁计划”等。以“鸿雁计划”为例,该项目是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自2015年起实施的一项实践育人特色品牌项目。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共建关系,选拔优秀学生党员骨干,经过一定培训,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地方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基层调研、见习,提出解决方案。
四、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探索新时期新阶段“圆梦新一代”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不断巩固和提升第二课堂的平台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10]在青年第二课堂成长方面,总书记明确提出:“青年学习,必须求真学问,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挖掘人的潜力”“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1]。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大会讲话精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2018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着眼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共青团深化改革,推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课程化。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整体设计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活动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高校学生参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
1.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融入人才培养大局。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使共青团第二课堂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坚持服务学生发展需求。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务实、有效的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三是坚持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优势特点,依托校内、校外资源等将共青团第二课堂打造成为鼓励学生政治锤炼、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的载体平台。
四是坚持突出基层主体地位。以高校为实施主体,鼓励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内容设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模式。
2.主要内容
(1)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紧紧围绕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养成、政治觉悟提升、文艺体育项目、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实习实训、技能特长培养等内容设计课程项目体系。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学校历史传统,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安排,统筹设计共青团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融、互补互促。要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对能够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制定教学大纲,配备师资力量,规范教学过程,完善考核方式。对不宜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要规范供给标准,注重质量控制。要坚持开放包容、协同育人,充分吸纳团学组织、机关院系、社会机构等举办的,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科学反映学生成长状况的活动和项目。
(2)构建记录评价体系
记录评价体系是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牵引。记录评价体系应突出客观性、写实性、价值性、简便性,以科学的评价标准为依据,针对学生参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科学认证,按照学期、学年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反映。
(3)构建数据信息体系
数据信息体系是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支撑。要依托数据信息体系开展课程项目的发布、管理、评估,实现学生参与课程项目的记录、评价、认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数据信息体系与学校综合信息系统统筹连通。要建立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及时更新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机制,完善学生个人申报、班级团支部或院系团组织审查、课程项目主办方审核、学校团委评价认定等流程,实现逐级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把关,确保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4)构建动态管理体系
动态管理体系是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保障。建立学期、学年结果反馈和运用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科学评估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动态调整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促进第二课堂活动完善与迭代,为学校了解学生成长状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决策支持,为学生及时掌握第二课堂项目活动参与情况、促进健康成长提供动态指导。
(5)构建价值应用体系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升本推研、推优入党等的重要评价,积极推进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个人档案。要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具有规范性、公信力的科学参考依据,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连接。
3.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案例为例
宏观上,由学校学生工作分管领导牵头、教务专家和团学骨干构成的第二课堂指导委员会可主要发挥顶层设计并评估第二课堂架构的作用,借鉴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定期召开课程结构设计研讨会、课程质量评估研讨会等。通过增加课程供给设计中的智囊介入,增强工作运转的科学性。
中观上,以共青团为主的管理执行部门组建专门团队进行第二课堂的课程开发、运营及项目评估工作。这个专门团队建议由团委直管,对团委和教务处负责。主要进行课程审核、发布、推介、维护、管理等工作。
微观上,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针对参与学生,流程为学生自主选课、现场刷卡、课程评价、学分认定,形成事后数据记录与分析的数据依据。第二条主线针对开课组织,整体流程为提交课程、通过审核、挂网浏览、活动反馈。活动反馈时需要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名单进行核对及向系统提交名单以便系统认定学分。第三条主线针对管理机构,流程设计为学院一级论证、学校二级批复,课程管理、记录服务。这条主线上的关键环节是将过去线下的隐性行为显性化、标准化,将个体的动作转换成数据库中的数据。[12]
(二)围绕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不断推进和促进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发展,细化育人目标和任务,厘清手段和方法,增进第二课堂的感染性和针对性
在落实环节,要遵循教育规律、成才规律、发展规律,将重要的、核心的教育要素、教育素材、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统筹在一起,互动在一起。
1.坚持德育抓方向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组织环节方面,要通过思政课程、学术报告、文化交流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深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念方法的掌握,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始终、落实始终、体现始终,通过第二课堂这一重要载体平台,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青年学生自觉主动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坚持智育重能力
第二课堂要在增长知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青年珍惜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聚焦综合素质提升这一主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正如总书记所说:“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能力培养,需要立足时代,苦干实干,严谨务实,耕耘深做。能力培养,需要有专业的精神,匠心的追求,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3.坚持体育推普及
当前,网络与通信技术正在改变青年群体的生活交往方式,很多青年学生自称“佛系”与“宅人”,吃饭购物娱乐全部通过网络解决。近年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在提高青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完成打卡流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距离建立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珍视健康的风气和氛围,仍有较大距离。第二课堂在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设计方面,需要创新体育锻炼形式,聚焦提高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增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获得感和主动性。2019年,北京大学团委计划组织万人圆明园青年学生长跑运动,人均5.4公里,我参与,我光荣,我运动,我健康。在体育推普及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4.坚持美育强内涵
以美育人,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基础,美育不仅是感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同时也是综合教育。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趣味、气质与意向,温润着心灵与心智。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以抽象的世界象征性、现实表征性、个体特征性,表现对真善美的尊重和坚守,诠释不断突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和超越精神。通过不同的感官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培养健康的情趣。
5.坚持劳育见探索
总书记说的好,要在青年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成才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在劳育方面做了深入探索,每年9月至次年2月,考古文博学院学生成建制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田野一线挖掘劳作,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墓地探方,接受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师生们集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体用餐、上工、休息、劳动,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如自成一国的乌托邦,率先实现“共产主义”。同学们都适应并热爱这样简单、规律、充实的集体生活,在这里,同学们能享有最成体系的田野实践教学——田野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经历从田野到实验室的完整劳动体验。通过劳动,青年学生们从北大燕园专业课堂学习转变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野一线劳作,他们对专业的理解也从书本上的黑字变成了真真切切的一锨一铲,变成了真正的汗水劳作。
(三)以一线辅导员工作队伍发展为牵引,为第二课堂育人效果的巩固和实现“打桩强基”
高校一线辅导员工作队伍是实施和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和关键依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来提升和发展辅导员队伍。教育者先受教育,辅导员要强化业务素质和本领意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团结凝聚服务引领青年,不仅要旗帜鲜明,更要方法得当,话语得当,时机得当。辅导员要把握青年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识接受特点,把握青年学生行动行为表现特征,主动研究其思想、行动中的“最大变量”,主动占领“新平台新阵地”,主动引领“新潮流新话语”,主动用好“新方法新手段”。最后,辅导员群体要找准厘清青年学生思想困惑点、找准厘清青年学生情感的共鸣点、找准厘清与青年学生追求的交汇点,为第二课堂育人效果的巩固和实现“打桩强基”。
(四)以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为新动能、新增量,助力第二课堂教育内涵发展、跨越发展
立德树人者先立德、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以思政课创新发展为新动能、新增量,助力第二课堂教育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在当前尤为迫切和紧要。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八个相统一”,要求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事业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北京大学思政课一直勇于探索、不懈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在学校主管领导的主持和组织下,课程定位努力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方向,学工部、团委等第二课堂老师担任助教老师,聚焦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课外实践,林毅夫、郇庆治、潘维等名家名师走上讲坛,深度专题讲授。课程制定周详研习计划,结合小班教学、现场教学、一线体验、小组讨论、个体感受,遵循和贯穿教育规律、实践规律、认知规律,实地走访华为北京研究所,让青年学生对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了直面的感知,可见可学、可感可知。通过走访陕西梁家河,实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的足迹、奋斗的足迹,让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的时代厚重感、使命光荣感、责任沉甸感。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付婧一.第二课堂视域下提升高校育人实效的创新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
[3]邓晶.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以“985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例[J].高教探索,2018(1):11-15.
[4]钱海峰,王振伟,雷卫宁.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7(47).
[5][7]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6][8]牟洪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规范化发展过程中的“2234”关键点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8.
[9]陈欢.大数据时代高校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10]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 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9-8.
[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3.
[12]陶好飞,陈玲.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展与实践研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9(3):68-77.
课题负责人:户国栋
课题执笔人:户国栋、张妙妙、曹蓓、张婧、沙丽曼、卢敏
课题组成员:户国栋、张妙妙、张婧、张景怡、郝玥、沙丽曼、卢敏、李珣、商小琦、武达、江禾、王雨濛、高静、李妍、马丽晨、曹蓓、蓝丽娇、梁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