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基层组织是学生工作组织性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提升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的活力,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重要抓手。文章从基层组织概念的剖析入手,探讨伴随学生的发展变化,学校学生基层组织出现的覆盖率不足、组织先进性不足和战斗力不足等问题。并结合北京大学实际,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际现状,结合学校学生特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学生基层组织;薄弱环节;对策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1]基于高校的分析背景,基层组织应是为完成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服务于育人需求而成立的,具有特定宗旨和目标的学生群体。具体而言,可包括党支部、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社团、宿舍,甚至某些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成立的线上群组等。本文重点围绕党支部、班级、团支部进行分析阐释,探讨如何破解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困局,激发传统基层组织的崭新活力。
一、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覆盖率不足
党支部、团支部与班级作为基层学生组织,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共同承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如何明确三类基层组织的角色分工与工作侧重,关系到基层工作的组织效率与教育成果。以北京大学本部为例,截至2019年3月,在校学生共35780人,其中学生党员共11898人,学生团员共20785人。由于三类基层组织的构成群体有一定程度的重叠,部分基层党支部容易出现党支部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党支部缺乏“存在感”,难以进一步团结学生。这种存在感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党支部活动与团支部、行政班级活动高度同质化,没有充分凸显党组织的先进性。部分基层党支部活动组织形式单一陈旧,如博物馆参观、知名企业走访等,与团支部、行政班的活动组织方式相似度较高。有的党支部,为了吸引党员参加活动,选择郊游、“轰趴”等娱乐性较强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活动的出勤率,但活动政治站位不高,没有体现出党支部的作用。在这种同质化甚至娱乐化的活动中,党支部鲜明的政治性被削弱,其存在也变得“面目模糊”。
二是党支部的工作被部分党支书理解为单一的组织工作,支部功能实际上被弱化为单一的组织职能。活动缺乏“辨识度”、工作定位不清晰,也形成了“反向激励”,让部分基层党支书忽视支部生活本应具有的丰富性。比如,党支部会议更多关注发展党员和党员评议等工作。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阵地。目前,以班级为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普遍延续班会、宣讲、参访等形式开展。随着近年来高校中多元文化思想的激荡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变化,班级开展活动容易陷入“走形式、走过场”或“流水线操作”的窠臼。因此,在班级组织中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将班级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需要更加强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高校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最基本、最直接的平台,肩负着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的重要作用。面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青年成长发展的新期盼新需求,高校共青团必须要在青年思想引导、成长服务、能力培养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承担起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和任务。但当前高校团支部还存在着思想引领不足、建设力度不足、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需要释放基层活力与积极性。2019年1月召开的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对加强团的基层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和全面部署,力争到2022年建团100周年时,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基本扭转,团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只有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团组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通过创造性工作增强发展活力,才能焕发共青团的生机活力,才能发挥基层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先进性不足
党组织作为凝聚基层最优秀青年的政治组织,对党员的先进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加入党组织,意味着党员要比普通群众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也要求党员时刻保持“四个意识”,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但在基层党组织中,由于其群众基础各异、组织形式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党性修养不足、“四个意识”不够,党员骨干的先进性有待提升。先进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党员在党支部中的主体性不强,缺乏对党员身份的自觉以及对政治的敏感性,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部分基层党员将组织流程视为“走过场”,在加入党组织后甘当“小透明”,学习工作表现与非党员同学并无二致,对政治的理解甚至堪比“吃瓜群众”。在面对组织的政治工作要求时,反应慢、抱怨多,甚至和组织谈条件、耍脾气。这些都说明部分党员缺乏政治自觉,未能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学生党支部书记经验不足、理论储备不够丰富,在支部生活中团结、引领青年的作用有限。学生党支部骨干,由于自身年龄阅历的限制以及课业实习的压力,虽然充满热情,但对党的组织工作的理解仍然需要加强。在工作上,往往只能做到完成“规定动作”,因循既有的工作模式,组织效果不够理想。比如,在理论学习时,往往只是就重要文件本身进行阐发,难以帮助基层党员深入领会党的精神。
而且,当今在校学生时代特征鲜明突出,呈现出意识身份多元化、行为模式差异性日益增强的态势。在“团青不分”的客观形势下,团员和团支部的先进性较难体现,团员意识比较淡漠,团支部影响力不突出,部分团支书有职无责、有职无权、有职无事。要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探索适应青年成长发展的新期盼新需求,全面提升团员先进性,突出团支部存在感、影响力、引领性,推动共青团组织建设做稳、做强,推动共青团事业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战斗力不足
党支部作为基层战斗堡垒,要求其组织应严密高效,并具有较强的政治动员能力。一方面,党组织应对其成员具有相当的约束力与驱动力,另一方面,党员应积极参与、坚决落实,并主动配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但在多元价值的冲击下、在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基层党组织出现存在感不足、先进性不足等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趋于涣散,工作效果无法保证,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微信群等线上组织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织涣散的风险。微信群有利于组织生活形式的丰富,有的党支部要求党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理论学习线上“打卡”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个别基层党支部,则滥用线上平台的便利条件,在发展党员时进行“线上投票”。表面上,线上沟通“简化”了组织流程,但是缺乏严肃、正式的线下活动,无疑将一定程度上导致党组织涣散。
二是党支部生活形式还不够丰富,活动内容缺乏学科特色。部分基层党支部的活动形式老套、定位不明。也有部分党支部,照本宣科,机械地完成组织工作的要求,组织生活仅仅就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进行学习,将党的教育和学科教育割裂开来,没有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无法入脑入心。
三是学生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足,甚至将组织生活视为学习工作的负担。线下活动无人参加,重要会议缺席严重,部分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活动缺乏足够重视,个别党员甚至私下里将其称为“走形式”。即便勉强参加,往往也不能做到积极参与。
与党支部、团支部相比,班级又有其特殊性,班级成员多是基于年级的行政划分而集聚,而不是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相对而言更缺乏凝聚在一起的先决条件。从整体来看,班级建设薄弱环节的形成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网络信息时代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等原因的影响,也和高校制度设置、组织建设惯性和学生群体特征等有关。
高校学生作为班级组织的主体,理应在班级事务管理、班级活动组织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去。班级建设要关注成员的参与度、活动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但现有高校班级建设大多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和班级骨干等负责组织开展,以至于部分同学对于班级的建设目标、班级事务的认知不够清晰,班级主人翁意识不强,这也是班级活动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主体性缺乏还表现在,在老师和学生骨干“包管包带”的情境下,班级成员甚至是班干部容易出现创造性不足的问题,集体组织因此缺少应有的活力。
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为高校带来更加多元的价值观和文化,也催生了更多样的思想和视角。这一方式为班级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班级建设带来更多挑战。同时,“90后”乃至“95后”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主体,更有“00后”陆续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学生的个体意识和集体观念与以往有较大差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可能会影响传统的班级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思政教育功能减弱,因此亟需思考和创新更多贴近当下大学生需求和兴趣的班级建设方式和思政教育模式。
现实中不少学生常表示在班级中找不到归属感,或者很少有机会与班级同学相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班级建设中,集体凝聚力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班级作为开展日常组织、教育工作的基本载体,承担着以“小群体”的方式进行学生思想引领、朋辈价值观影响和塑造、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业与实践开展等重要模块的育人任务。除了微观层面的班级内部凝聚力建设,跨班级、年级、学院、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往往也都离不开学生对所在班级的认同和归属。
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建设是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团的基层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显得较为软弱涣散。由于与班级建设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团支部还存在着思想引领不足、建设力度不足、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急需激发活力和调动积极性。团支部是共青团在基层存在的基本形态,加强团的基层建设,必须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理念,全面加强基层支部建设。
作为北京大学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制的特殊性及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学生党团班建工作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
医学生培养计划年限长、课程多、时间安排紧、考试及科研压力大,就业难度也日趋增加。以上原因使医学生多忙于眼前学业及临床工作,无暇顾及其他,并有部分同学认为,“只要专业业务优秀,是否了解党的理论知识无所谓”。因此,存在着医学生党团理论知识学习不足的现象。同时,由于医学生的培养体系特殊,本科时为年级大班授课,数百人难以确保组织活动质量;而研究生以后又是以个体在临床科室轮转为主要学习形式,由于空间相对分散、临床工作辛苦,更难聚齐同学参加活动,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坚定、组织观念比较淡漠。
二、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困境的成因探析
综上所述,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典型代表的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在日常承担学生工作职能时,出现了覆盖率不足、先进性不足和战斗力不足的问题。无论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为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而设立的。那么,不妨从协同配合的视角来对党支部、团支部、班级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职责定位不清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2]。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支部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当前,部分院系存在党支部、团支部、班级设置不规范、定位不清晰等薄弱环节:研究生群体中团支部设置不健全,作用弱化,辐射带动效果有限等;博士生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支部存在支部生活开展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部分院系班团一体化①推行不到位,存在着团支部和班级定位模糊、职责混同等现象,甚至出现了党、团、班组织简单合并化、功能同质化的倾向,弱化了党支部在基层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在高校班级管理与组织过程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常受到重视。通过班干部的选拔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促进同学间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共同进步,有效推进班级组织建设和日常活动开展。但是,由于班级设置差异、班干部角色分工模糊等原因,目前班级活动大多依靠学生骨干开展,“骨干作用”的发挥成为集体管理与组织的主要力量,多数非骨干学生在班级组织建设和集体活动中的参与感不强。更多班级成员的主体性意识较少得到激发,在班级活动中显得比较被动,进而也对集体凝聚力产生一些影响。这一现象因为受到院系风格、专业差异的影响,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院系之间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二)协同机制不畅
在校院两级层面,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的归口部门都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党支部在校级的管理部门为党委组织部,在院系的指导和业务归口多由专职组织员统筹,部分院系则是由专职辅导员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在校级的管理部门为校团委,在院系层面接受院团委的领导;班级在校级层面的管理部门为学生工作部,但在院系层面则接受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管理,班主任参与指导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多级管理部门的层级设置和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在党、团、班组织协同机制作用发挥上存在着较大制约。
(三)顶层设计不足
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和先锋队,团支部是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助手和后备军,班级是覆盖全体同学的最广泛的基层学生组织,虽然在目前的工作开展中已经进行了一些协同开展工作的设计与探索,例如,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等,但在顶层设计机制上仍然存在着制度上、体制上的欠缺。在校级、院级层面上目前尚未开展党、班、团协同机制的制度设计与顶层统筹,缺乏全局性、统筹性的指导政策与实施建议。
奖励与评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北京大学为例,就班级管理相关政策而言,学校设立了若干校级集体奖励,如“班级五•四奖杯”“示范班集体”和“先进班集体”[3];各院系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院级奖励或称号嘉奖。制度层面来看,通过对班级建设的综合评价对班级组织进行考量和鼓励,仍然偏向结果导向的评判标准。但在班级日常工作开展中,评价标准还不够明确,过程性评价相对不足。此外,也缺少比较具体的班级建设指导意见,更加细化的激励政策和层级式的评价机制,往往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骨干的经验、能力和作用发挥。一些院系在班级推优中可能出现“轮流坐庄”情况。
三、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困境的对策探究
(一)明确协同目标
要坚持将党、团、班协同机制构建的目标统一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上来,切实发挥各级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的团结带领同学听党话、跟党走的作用,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为助手、班级为抓手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实现有效覆盖、辐射引领。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切实推动党、团、班协同运作,形成合力。
也要注意不能将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的职能混为一谈。党支部应注重突出支部工作的政治性,将政治性作为党支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与团组织、行政班级等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其有着更为鲜明的政治性。所谓政治性,就是要用明确的政治纲领,影响党员、团结党员、塑造党员,让党员和党组织同呼吸、共命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支部应该敢于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开展支部生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支部成员的学习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将凸显政治性、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避免将活动搞成类似班级团建的那种“合家欢”,更不能为了吸引青年,让活动无原则地娱乐化、消费化。党支部活动应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让支部工作真正拥有辨识度和存在感,通过对政治性的强调,让党员在学习、实践、思考中,形成对党的新认识、对自身的严要求、对群众的正能量,以及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对党员政治责任的担当。
加强支部工作的纪律性,明确学生党员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一方面,党支部要建章立制,完善支部活动的考评、反馈机制,对优秀支部予以多种形式的激励,对工作落后的支部进行教育、改进;另一方面,党支部要对党员形成约束,并对支部成员的活动表现进行记录。在院系层面,可考虑在求职政审等环节,要求党员所在支部书记参加,将党员对组织纪律的遵守情况,作为用人单位参考。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应积极参与党支部活动,让基层党员感受到组织对支部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生党员形成对组织生活的严肃态度和敬畏之心。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应以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真正将基层党员组织起来,让基层党员在支部生活中学会政治规矩,加深对“听党话、跟党走”的理解。
(二)抓好关键少数
基层组织学生骨干是一支在学生中有着特殊作用的群体,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桥梁,是学生行为举止的表率,肩负组织凝聚、影响带动的重任,特别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朋辈示范的天然优势,因此,对基层组织学生骨干的长线培养尤为重要。基于文献梳理和实践调研,既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我们认为学生骨干的培训要围绕三条主线开展:
一是学习要好。面对知识迭代加快、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环境,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学生骨干”的理解,经常偏重于“骨干”,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份定位,从而造成不少学生骨干在社会工作事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却忽视了专业学习,最直接表现就是学习成绩偏低。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面向青年一代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期望,关于如何求真,他强调“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如何引导学生骨干不负大好学习时光,我们认为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鲜明导向——学生以学为主,一名优秀学生骨干的评价标准,首先是专业能力,这是最基础的。为此,需要将学习成绩纳入学生骨干激励/考核体系,在制度上提供保障,从思想上教育学生骨干,提高重视程度、激发内在动力。具体举措方面,甚至可以组织骨干学习小组等,要让学业上的比学赶帮超成为风气。
二是政治要强。学生骨干的最根本作用,应该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的坚定支持者和一线宣传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实现在青年群体中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航,因此其政治素质是最核心的。特别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复杂和激烈,各种错误思想都在努力拉拢青年学。,与此同时,面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阵痛,学生群体内部也存在一定思想认识分歧,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学生骨干的政治理论素质要求更高,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要能在实践中经受风雨考验。
围绕真学、真信、真用这三个递进层次:首先,在学生骨干的能力培训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内容的学习,特别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在新时代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要在政治理论宣传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学生骨干最了解学生群体,要做“宣传员”而非“传声筒”,要在形式创新方面开动脑筋、大胆创新,要在讲信仰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信仰。最后,要自觉主动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行,从而激发理论的现实生命力,以党的政治主张作为个人成长的内在支撑。
三是思维要新。回溯改革开放40年,革故鼎新、求变图强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面对“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新任务,只有坚持创新与超越,才能打破各项改革中的壁垒。由社会到学校,学生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方式方法、手段途径都需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人而异,必须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这对学生骨干的思维逻辑、思维层次、思维认识水平都提出挑战,只有打破陈旧思维大胆开拓创新,才可能不断积累创造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特色。
具体工作实践推进过程中,比如就业、资助、心理、网络等,必然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此时能够及时掌握和运用新的信息点甚至知识,还只是“术”的层面,学生骨干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新”与“旧”相统一的高度,厘清其中的“道”,包括认清历史发展的脉络、逻辑演进的线索、动力机制的形成等,要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不断训练个人思维能力,使其与工作需要充分匹配。
(三)加强顶层设计
在校级层面形成党、团、班协同机制统筹小组,实现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的联合管理职能,定期组织协同工作推进会、交流会,不定期开展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党团班协同专项教育工作、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等工作交流会;院系层面建立党委书记、院长牵头,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协同工作小组,对接校级统筹小组落实相关工作,确保党团班协同机制落到实处。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思政教育进入班级,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是做好班级建设的根本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建设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以班级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合适时间、事件节点,如与党支部、团支部联合学习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讨论近期国际、国家、社会、校园热点话题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适应群体特点,做好顶层设计”是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策略。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为“95后”“00后”,社会思潮多元化和“互联网+”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当前学生们个体意识强、开放程度高、成功欲望强、思想变化快、获取信息量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文化新人类”。具体到北大学生,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青年群体之一,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有着独特的特点——更高的自我要求、更果敢的判断力、更远大的思想抱负、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反对教条式的管控。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摸清学生群体特点,抓好顶层设计,形成完备的制度公约和丰富的活动方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色分类引导,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对大一新生倡导集体自习、学业辅导,弘扬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组织职业发展、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对毕业年级学生把握好情感需求,做好离校前的爱校荣校教育、进入职场前的职业教育,升华学生对班集体、对学校的情感。
(四)坚持协同创新
一方面注重统筹教务、学工、团委等多部门资源,为党、团、班协同机制提供相应保障;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对照学校中心工作和青年学生的需求,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党团班等基层学生组织职责划分不够清晰等问题。
“拓展团建形式,联动线上线下”是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策略。随着青年特点变化和网络影响,传统形式的班会、春游、聚餐等集体活动吸引力逐渐减弱,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创新团队活动的形式,注重内容建设和文化建议,如建立班级手册、班级日志、班级主页等,通过设计班徽、班歌、班旗、班规等方式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识别体系,也可通过加强和培育学习文化、生活文化、寝室文化、文体文化等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立,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让良好的班风和班级文化成为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与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班级也应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主题网站、即时互动交流工具、视频音频资料等多种资源、平台和载体,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线上虚拟和线下现实双阵地,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医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增加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形式,可以考虑“一帮一带结对子”的形式,以跨年级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团的理论知识、进行组织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
建立高校团支部工作考核评选体系,旨在以有效激励为重点,表彰先进、督促落后,带动大多数基层团支部提升工作与建设水平,不断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切实提升团的组织力,确保共青团牢牢扎根在青年之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重点应落在“激励”和“带动”上,切实激发团支部自我奋斗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与自我奋斗相结合。要严格遵照党章要求,主动融入党建工作格局,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以自我奋斗的精神,积极创新思维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完善运行机制,锤炼严实作风,扎实推进基层团支部考核评选工作。
以评促建,重在建设。要以评比带动基层团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团支部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规范团员发展、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要以评比释放团支部活力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既善于把握基层团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着眼全局长远规划、整体推进,又善于区别院系的客观差异和不同青年群体的阶段特点,立足实际科学分类、精致指导,优质高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为基层团支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坚持眼光向下,将资源随责任向基层与一线转移,实现荣誉与经费的双重激励,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董怀智.新形势下大学生班集体建设[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99.
[2]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8-10-28.
[3]北京大学学生奖励评选办法(2018-7-3)//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2018:114.
[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9(1).
课题负责人:张新平
课题执笔人:张莹、袁燮扬、刘家玮、王艳超、邓安琪、王丽雅、张勇、姜雪、张新平
课题组成员:张新平、李晓鹏、王宜然、王艳超、邓安琪、刘家玮、孙永臻、汪卓群、罗登科、何滨、李晓丹、姜雪、张莹、王丽雅、张勇、朱湘仪、袁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