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 长效机制探索

作者:董晓华 发布日期:2020-01-14

摘要:思政课教学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渠道,承担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承载着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功能。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长效机制探索上,本研究着眼于专业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队伍积极配合,建设“教师—辅导员双师制度”的设想,努力寻找适合北京大学学生特点和学科结构特点、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在教材、教师、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三观教育;“三进”;长效机制

 

一、北京大学思政课现状

(一)开课情况

北京大学现有思政课程,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本科生必修政治课外,由学生工作部主持,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青年研究中心、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开设的思政课程也已经覆盖所有院系,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在院系层面,部分院系根据学科特色,积极开设适合本院系学生与学科特点的相关课程,增加了思政课程的多样性,比如,元培学院和哲学系(宗教学系)由教职老师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院系学工老师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考古文博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则开设了与必修思政课教学目标相似的课程;考古文博学院的“成长成才”课程由教职老师和学工老师共同开课,包括理论和实践内容,每学期均有开设,为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重点问题指导;国际关系学院的“中国对外关系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由专业教师授课,分别在春、秋两学期开课;经济学院的“政治经济学”(上、下)是学院必修课,“《资本论》选读”则是经济系必修课,均由专职老师任课;光华管理学院的“沃土计划”是一门思政实践类课程,由学院教师和学工老师共同开课,“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则是由专任教师负责的全院必修课程。这些课程从学科特点和中国现实需要出发,紧密结合具体问题,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存在的困难

1.思政课专职师资短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师43人,分别承担本科生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同时承担全校文科院系硕士生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生政治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的教学。老师们担任课程多,尤其是2018年秋季学期以来,随着思政课学分的增加,课程教师压力增大。

2.思政课教学形式有待丰富

在北京大学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以理论讲解和研讨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随时代科技应运而生并符合新世纪学生特点的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未完全普及,或者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影响了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思政课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足,尚未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深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了解社会变化。现在已经有老师开展课堂展示、课堂辩论赛等新颖的课堂讨论和学生参与形式,但深度广度不够,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有待提升。

3.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北京大学思政课面向全校所有学科院系,授课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与学生们多元化的专业背景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存在“学生不愿学、老师不好教”的问题。随着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思政课讲授的内容如果不及时更新,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单纯讲授理论或者以历史事件和理论产生的背景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学生了解的现实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差异性内容有较大隔阂,课堂教学难以深入学生心里。

 

二、教材建设是思政课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石

(一)教材的重要性:“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事权”

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曾经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充分代表了教育界对教材的重视。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教材管理有关工作,2017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认为:“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提出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并明确国家教材委员会的职责是: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教材工作,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坚定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方向。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从治国理政高度来看,建设什么样的教材和教材体系,实质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事权。”[1]

(二)思政教材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注

党和国家有着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从未放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作出部署。2004年4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开“马工程”工作会议,标志着“马工程”正式启动。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精心组织编写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2005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一级学科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根据中央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全面开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及使用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体系的演变[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形成了三个方案,即“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

1985年8月印发的中发[1985]18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标志着“85方案”的形成。“85方案”有三个特点:其一,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即成立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并设置相应的办事机构,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辑及审定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和进行其他组织工作。其二,组织编写多本教材。即分别适应供理、工、农、医和文科等不同类型院校使用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教材。其三,组织编写并推荐示范性教材和教学纲要。

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诞生。“98方案”做出的调整主要有两点:其一,国家示范教材与地方推荐教材并行。由于开放教材编写权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至各著名高校,都编写了各自的教材,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其二,组织全国范围优秀教材评选。2000年下半年,教育部社政司主持对各省省编教材和教育部示范教材进行了一次评审,共7门课程182本教材参加评审,有33本教材被评为优秀教材。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标志着“05方案”的诞生。“05方案”最早是在北京大学等部分院校开始试点,从2006年起全面铺开实施至今的。该方案最大的变化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部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其特点也愈加突出:其一,高规格。由中宣部、教育部负责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亲自审定教材编写大纲。其二,重学术。教材由学术带头人任首席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组成编写课题组,集中编写。其三,有权威。只有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唯一指定教材,不再允许其它机构和高校编写教材。其四,有配套。贯彻“05方案”,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教育部还组织专家编写和制作了“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学读本”、“重点难点解析”和“精彩课件”、“精彩教案”、“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性教材系列,在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现状

“05方案”严格规定其它机构和高校不再有教材编写权,其优点是突出而明显的。全国统一编写教材,能够做到集中国内最好的政治、思想、学术和师资资源,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便于对教学进行评估,结束了教材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杂乱状态。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一门课只有一本指定教材,其存在的不足同样突出而明显:其一,教材适用性减弱。全国各个层次的大学生使用同一教材,难以满足不同层次院校大学生的需求,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大学生的需要。其二,教材使用稳定性降低。“05方案”实施以来,注重了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内容的及时更新,修订频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接受、消化和理解。其三,“重教学、轻教材”现象普现,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所致。其四,缺少教材使用的调研、监管和评估。特别是对一线教师、学生使用教材情况调研严重不足。

因此,“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推广、使用上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等方面积极性,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3]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1.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社会需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社会需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总结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作为中国人,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生,都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教材要建设,形式要丰富

首先,人们通常认为,教材就是指教科书,稍有延伸还可以包括教学参考书。事实上,教材可以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应该说与教学相关、服务于教学目的、利于师生使用的呈现形式都可以视为教材体系的内容。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进的教材可以是多样式的呈现,俗话说“好看、好听、好用”,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可充分利用声、光、电等技术进行制作,通过自媒体等形式进行传播。

其次,强调系统性。即系统地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性、政治性、学理性等,完整而准确地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价值和重大意义,包括理论价值、政治价值、学术价值、实践价值以及世界意义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的前提。

再次,组织编写示范教材。示范教材要求政治意识强、学术水平高、易教利学。可以借鉴“05方案”组织编写教材的经验,同时避免出现之前出现的问题。在全国统一教材基础上,允许各机构及高校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即针对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和升华。同时,加强适用性。允许适应不同层次高校师生的教材辅助用书的编写和使用。

又次,丰富教材的形式。即立体化、多层次地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引入思维导图、大数据、云计算、手机APP、二维码等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教材更加鲜活、立体,适应多时空、广领域、大范围各界人士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引入动态评估体系,及时对教材进行反馈,注重效果导向,不断提升教材使用水平。

最后,组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各级竞赛,不断推出优秀讲义、教案等。

总之,虽然从根本上说,教材的编写由中宣部、教育部统筹和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进教材,基层工作人员的发言权和自主权非常有限,但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教材,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是可以有所为的。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辅导员角色分析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优势与特点

1.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更好把握思政课教学方向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辅导员每天工作在学生第一线,能够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因此,辅导员无论是否授课,已经在实质上参与到思政教育过程中。

2.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有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时经常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指导的工作,使得辅导员可以将学生活动中开展的比较有特色的党团日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北京大学开设了由学工部和校团委负责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少授课的辅导员将观影、辩论赛、情景剧表演、校友讲座、优秀学生分享、线上互动等丰富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3.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与关切,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更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生活、学生思想。课题组调研采访同学对思政课看法时也了解到,不少辅导员能够从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入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三贴近”的特点使得辅导员能有效地利用以上的优势因材施教,将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等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育人任务,解决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

4.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趋势使参与思政课成为必然

教育部历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都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多项工作职责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些既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也正是因此,有学者提出,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辅导员工作要“课程化”。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等相关工作,为辅导员建构了从事务性、常规性工作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通道,有利于增强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三进”工作的现实困境

1.辅导员相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在聘用辅导员时非常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政治素养考察,重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抗压能力等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在专业背景上考虑到学校的综合性大学专业多样化的特点,理学、工学、人文社科、管理类等各专业均有考虑。大多辅导员入职后积累大量学生工作实务经验,学校也多次组织针对辅导员的思政理论培训,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学习,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难以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回答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2.辅导员时间投入有限

辅导员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白加黑”、“5+2”、电话24小时开机、有事随叫随到……这是高校辅导员平常的工作写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求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还要求能够结合大学生面临的思想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的事务性、常规性工作特点导致他们很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理论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上来。面对“00后”新生代学生思维活跃、思考深入的特点,辅导员如果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将无法胜任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

3.激励和保障机制不足

目前学校一部分院系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专职辅导员已经参与到思政课授课及相关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但调研过程中也发现,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有所欠缺,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辅导员们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程建设的经费、资源库等相关支持有所欠缺。第二,教学工作量没有纳入到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导致激励不足。第三,缺乏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共同教研、交流授课经验的机制。第四,没有严格执行对课程质量的监督和考核。为此,在实践层面如何激励辅导员讲授好思政课程,需要学校统筹专业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促进两个系统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探索建立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1.探索专兼结合模式

在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专职的教学人员承担,由二级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管理。然而,正如前文所阐述的那样,集一个学院的师资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师资力量显得不足。尽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后,各高校纷纷加强了理论课师资力量,但由于种种原因依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补充师资不足的困扰,也活跃了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内容,为辅导员队伍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锻炼平台。

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校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已有辅导员担任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教学。但如上所述,辅导员的精力主要用于以“育人”为中心的日常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钻研。故在此借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兼顾学习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共同培养需要,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型要求,普遍设立“双导师制度”,本研究提出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辅导员双师制度”。

这一模式由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知识的系统讲授,配合理解、运用、实践理论知识的需要,由辅导员负责设计组织课堂讨论、主题辩论赛、课件大赛、成长沙龙、以及必要的出访参观等活动,完成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知行转化。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合作,让教师得以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辅导员承担提升课程实践性和趣味性的任务,保障了在教材知识得以系统、精准地传授给学生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强化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参与学习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目的。

2.建设第二课堂

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中,实践类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突破了传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界限,将学生参与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考评的主要依据,让“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极大地丰富了思政教育体系。例如,北京大学的实践类思政课程分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爱乐传习”三个模块,分别要求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纪念“一二·九”运动师生歌会。

“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本身就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阵地”。实践类思政课程的开设,有利于统筹高校现有学生活动资源,将学生各类实践活动以课程形式进行有效分类,配备辅导员为指导老师,使得实践类活动组织性更强、更加高效,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3.建立保障激励机制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授课,尤其是作为实践类思政课的指导老师,需要学校在人事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比如,实践类课程如何计算课时,思政课教学是否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辅导员晋升是否考察参与思政课教学情况等。另外,对于积极参与思政课授课的辅导员,应当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对身份与工作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将思政课程建设与辅导员队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四、建立新思想进课堂的有效模式

(一)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全员育人”,除了专职思政课教师,其他教师对学生思政教育同样承担责任。思政教师偏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理解专业的价值和意义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院系辅导员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课题研讨、社会实践、辩论赛、课外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强化三观教育目标。

《意见》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因此,需要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修养,通过建立专题培训、社会实践、校外挂职等制度,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在课程启动前,学校要对师资进行集体培训,统一思想和认识,鼓励教师畅所欲言,为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建言献策;教师不仅要在理论知识层面提升并武装自己,更要在实践方面增强能力。建议学校提供机会和平台,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相关理论,到学校相关部门或者政府相关部门挂职锻炼,亲身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了解具体工作中的现实困难,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而且,教师到相关部门挂职不仅能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促进教师对理论认识的深度与广度的重新思考,增强理论对现实的回应能力。

备课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建议学校组织备课小组或者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一起讨论分享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规范教学要求,使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完善,避免教师经验不足或者个体差异带来学生理解上的困惑。辅导员加入备课团队,充分发挥了解学生情况的优势,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共性需求、思想热点、普遍困惑等信息分享给专任教师团队,使得课程设计更贴近学生需求和兴趣。

(二)积极建设“教师—辅导员双师制度”

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手段通常以教材讲授为主,教师按教学大纲讲课,学生在听课中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手段的好处是专任教师理论性和专业性强,能较快较全面地介绍思政理论;但局限是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主观投入度可能不够,“进头脑”程度不确定;专任教师时间精力有限,通常只在课堂上与学生接触。因此,根据《意见》中提到的“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理念,建议思政课建设“教师—辅导员双师制度”,专任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主要负责课堂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学生工作队伍作为“实践教师”加入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动员与管理方面的优势。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展“科研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思政课引入“科研式教学”模式,由教师牵头提出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思政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发现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调研,开展小组研讨辩论,最后撰写论文的方式学习思政课理论,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学生工作老师同样可以发挥组织能力优势,结合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协助专任教师组织学生团队,指导他们开展科研讨论。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贯彻“实践育人”思想,在思政课引入“实践教学”手段,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举行辩论赛,提高学生在辩论中甄别不同观点的能力;加强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社会团体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发挥辅导员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师”角色,由他们组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无论是“科研式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相比传统的课堂讲授,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学生在教学环节的被动局面,促使他们参与到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重点。当然这一思路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前提,鼓励教学相长,互相启发,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推进“文化教学”环节

根据《意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理念,课题组建议将思政课的教学场所延伸到教室之外,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比如,组织学生参观与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的纪念场馆;观看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展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重大历史事件和国家公祭仪式期间开展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或社会科学哲学相关的经典书籍读书研讨会;组织编排展演一批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舞台剧、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等等。

(六)建设网络课堂

《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让学生在线上观摩教学视频、阅读经典书目、观看经典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在网络空间组织学生讨论和互动,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通过线上平台参与讨论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七)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教师需要严谨而合理地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考核打分,避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虽然课程为同学们带来的收获不能仅仅依靠考试分数来计量,但是分数是教师掌握教学效果的必要工具,能够考察学生学习态度、付出的时间精力。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内容等的评估,也包括他们对考核分数公正与否的评价。

目前,思政课书面考试的分数占考试结果权重较高,本课题认为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能力也应纳入考核范围。在话语权分配上,思政课专业老师对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辅导员从学生的实践层面进行评价,课程考核标准尽量统一,避免因为考核标准不一导致学生趋利的行为。

考核学生的同时,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建设的考核机制也应该建立健全,以确保参与度高、付出大量心血和时间的辅导员得到肯定和鼓励。通过对他们的奖励表彰,引领辅导员队伍风气,逐渐营造辅导员积极参与、认真付出、长期积累,稳定发展的队伍建设目标。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认为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教材、教师、课堂组织形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考虑到教材建设是国家大事,重点回顾了思政教材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主动性,较少涉及教材内容。在讨论教师的部分着重于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程建设,以及与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协同,没有涉及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对思政课程接受的现状,我们提出建设“教师—辅导员双师制度”作为现有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补充,希望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一起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三进”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靳晓燕.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对话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N]. 光明日报,2017-7-14(6).

[2]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10).

[3]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5-346.

 

 

课题负责人:董晓华

课题执笔人:冯雅新、何瑾、陈艾、王宇凡、朱煜琪、潘靓慧、唐舒、石运佳、董晓华

课题组成员:董晓华、冯雅新、侯华伟、张进瑜、王宇凡、李钊、武娟、党珂、谢夏青、朱煜琪、李洵哲、潘靓慧、亓淑琴、樊志、石运佳、唐舒、陈艾、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