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强健的身体,是事业和创造的基础——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

作者:张翼星 发布日期:2019-01-25

编者按: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大一直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结合,方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是蔡元培校长反复阐述的教育理念。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翼星老师,耄耋之年,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给大学生们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学校和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要充分重视体育,加强锻炼。

 

同学们:

今天写信与你们,是想谈谈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这是多年以来令我关心并心存积虑的事情。2011年4月24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北京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结果,约有四分之一男生体测成绩不合格,理科学生的及格率更低于文科学生。后又从新华网上看到,学生在军训期间患病就医的人数甚多,甚至出现心肾衰竭的现象。近年来,我间或去校医院查体、看病时,也见到不少青年学生挂号看病。见到这些状况,我不禁思考:现在社会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简直不可与上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状况同日而语了。可是,为什么今日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似乎反而不如那时了呢?我自己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上大学的。我的体质虽不算强健,但上学期间也基本没有患病就医。只是那时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我是南方人,用凉水洗手刷碗后,经寒风吹袭,手背易生冻疮,两只手冻得像肉包子一样。除一般查体外,我只到校医院因冻疮而上药、换药过几次。那时政治与学习生活比现在紧张得多,又经常下乡、下厂劳动,却很少见同学患病的。

那么,在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学习环境、氛围相对宽松之后,为什么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却反而呈下降趋势呢?经过前后对比和一番思考,我觉得有两方面重要原因,提出来与你面谈,也供学校领导和广大同学参考。

一是学校领导对学生的体育、体质是否重视?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结合,相辅相成,方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是蔡元培校长反复阐述的教育理念。是的,针对教育领域的缺失,他曾经特别强调美育的重要性,深入阐述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感,促进德育和智育,促成“完善人格”的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他还亲自开设美育课。不过,人们可能不大了解,蔡校长也同时十分重视体育。1917年,他刚到北大不久,便向青年学生指出:“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重要之事为运动。”[1]1923年又指出:“各学校应一律提倡体育。”[2]1930年,在《怎样才能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一文中,蔡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要求的首要一点,便是:“狮子样的体力。”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这句话无论任何人都是承认的,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这已经把体力、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位置提到了顶点。他要求青年学生“以健全的体力,去运用思想创造事业。”[3]

反观今日的大学,虽然一般都在一二年级设置体育课,每周只上一次,要求不高,测验与考试不严,大都能轻松通过。大学生平时很少有自觉锻炼身体的,一当需要付出较强体力时,许多同学就感到难以承受。体育课期终测验,要求在单杠上连续做几个引体向上,不少同学都难以完成,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这也是军训期间患病者较多的重要原因。在德、智、体、美四育中,体育往往被看作次要的、附属的一育。校领导不倡导、不示范,教师不严格、不规范,学生也就更加不重视、不锻炼了。有关方面不惜降低高考标准,选择招收各类“特招生”,进行专门训练,以便在各类竞赛中争夺奖牌、名次,不遗余力地争得学校“荣誉”。风气已成,难以厚非。但广大同学的健康、体质问题,却是能否培养高质量人才,能否使青年一代承担未来事业和创造重任的关键问题,忽视这个方面,却有更大的失职之嫌。最近,有重大成就与贡献的物理学家张首晟在国外坠楼身亡的事件,引发我们深思。虽然事件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明,但他的科学天赋、创造能力与他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显然出现了巨大反差,不能不让我们扼腕叹息。

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北大校长是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他是坚持体育锻炼的长寿之星(101岁)。他的显著特点便是特别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但经常进宿舍、到食堂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而且反复介绍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70多岁了,有时在校园内与学生交谈之余,还不忘伏在地上做几个俯卧撑的示范动作。那时清华与北大有两位令人尊敬的“马老”。清华是马约翰(体育教研室主任),北大便是马寅初。正是在他们的倡导下,大学校园内形成了蓬蓬勃勃的锻炼身体的热潮和风气。北大校园内,那时的“棉花地”(现在的五四运动场)上,每天下午4时到5时之间,到处是从事各种体育锻炼的人群。每天清晨,未名湖畔,伴随绿树丛中的朗朗读书声,便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跑步者的踢踏声。然而,好景不长。曾几何时,这种读书声和跑步声,逐渐地消失了。那时的盛况与风貌又是多么值得留恋和回味啊!

二是当今大学生能否养成自我保护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先谈谈我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我自幼身体不好。据一些亲属回忆,我三岁时患了一场大病已奄奄一息,险些夭折,幸好我父亲是一位中医,经他多方医治无效,却在万分焦虑中突然想起一药方,立即开方抓药。首服一付中药,便见好转,再连服三付,即已痊愈。从小学至中学,我自知体质有些先天不足,不如别的同学。在亲人嘱咐下,便比较注意身体的保护和锻炼。1950年,我在长沙雅礼中学上高中三年级,朝鲜战争爆发,政府号召抗美援朝。激于爱国热忱,我报名参军,查体时说我心脏有杂音,且体重不到90斤,未被通过,后转入机关工作。1954年我自机关考入北大哲学系,仍经常有些心率过速,大一上体育课,老师要求全面锻炼,有时要练体操中的跳马动作,我有些紧张,跳不过去。那位姓张的老师(很惭愧,我没记住他的名字,听说原是燕京大学的体育老师),非常细心地关爱学生,他亲自给我测心率后,便把我安排在“减轻组”上体育课(不必练跳马),并教我循序渐进地锻炼身体。从此以后,我便更有信心,更加自觉地锻炼身体,每天晚上11点准时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参加早操和晨跑活动。每天下午有约半小时的球类或社团活动。把学习生活安排得比较有规律、有节奏,并且自觉地抵制了各种不良习惯的影响,如抽烟、喝酒、熬夜、贪睡、暴饮暴食等。这样,我便比较顺利地度过了不平常的大学本科五年的学习与生活,经受了多次下乡下厂的繁重体力劳动的锻炼,也经受了某些政治风浪的袭击。我的心理是基本平稳的,不但心率过速的现象逐渐消失了,身体反而变得逐渐强健起来。

1968年12月的一天,我漫步到海淀新华书店,当时店内书的种类、数量很少。我在一个书柜的旮旯里,翻出一本小册子,是讲自我锻炼、自我拉筋与按摩的。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据说是从《易筋经》中提炼出的几个简要的拉筋基本动作;第二部分是自上而下的全身自我按摩。每个动作都有图像和文字说明。我好奇地买了这本小册子,回到宿舍便“按图索骥”地做了一遍,做完感到全身比较舒服,而且觉得练习这套动作,有几个优点:第一,不受场地和其他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可练;第二,动作简单,费时不多,做一次不过十分钟,易学易练,便于坚持;第三,全身筋骨得到拉动,身体各部分(包括五脏六腑的位置)受到按摩或拍打,因而对保持健康和防病抗病确有益无害。因此我一直坚持,从1968年到现在,整整50年了,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一次,晚上睡觉前做一次。在锻炼过程中,结合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吸取某些合理因素,对原有动作又作了连续的调整和补充。但这种锻炼从未间断。有时因特殊原因落下一次,我也另找时间补上。有时出差开会或讲学,在旅途的火车或飞机上,我也找合适的地方或座位,不声不响地做了。此外,我还经常做家务劳动,喜欢散步,常与邻居朋友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交流思想、关心他人。

现在我已经86岁了,每天还能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包括读书、写作、讲课和家务劳动等)。66岁退休后,又在北大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工作了11年。并且出了几本水平不高的著作和译作。总算发挥了一点余热。我至今血压、血糖、血脂基本正常,心脏也属正常范围。因此,我还想继续发挥点余热,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状态,首先,是与我坚持身体的锻炼密切相关的;其次,便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养成一系列比较合理、卫生的生活习惯。

同学,我听说现在的大学生,除体育课以外,平时基本不锻炼身体。的确,我走在校园内,所见运动场上和未名湖畔,除了少数几个玩球的以外,很少见到跑步或进行其他锻炼项目的。而且,不知从何时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和习惯,就是不按时作息,起居无常,一般都晚睡晚起。有人说,不到零点以后,没人睡觉。真的普遍这样吗?乍听之下,真让我有些吃惊和不安。的确,我在教学调研组工作时,也听过第一、二节的课,我住在承泽园,总要步行,在早上8点以前赶到教室。上课后,常见不少同学姗姗来迟。有的同学进教室后,也是呵欠连天,或精神不振,有的公然伏在桌上睡觉。有的同学甚至干脆不选或不听第一、二节课。显然这样晚起贪睡,不但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风貌,而且有损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效果。我还听说,有人为这种习气辩护,认为这正是北大自由散漫的传统习惯的表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北大的传统风习是: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以自由发表,并且允许互相争辩、共同讨论;同时,非注册上课的同学,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进入教室听课。绝不是学生可以自由迟到或旷课。我翻阅过一遍《蔡元培全集》,知道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多次出现由他亲自署名的学校布告,布告中点名xxx同学等人因经常迟到或旷课而给与警告或除名处分。可见蔡校长对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是要求很严的。

同学们,一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我个人觉得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是卓越领先的科学(学术)水平,三是不断涌现的创新人才。这三个方面,都与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还有道德意志、审美情感)密切相关。大学是从事科学研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镇。大学生和青年一代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民族振兴、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重任。强健的体质,是事业和创造的基础,既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从整个一代人来看,更关系到时代的担当和民族的重任,绝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小事。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小事,形成精神不振的风气,便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了。

同学们,鉴于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和风气,我说的话已经够多的了。最后,落实到三点具体的建议:第一,有关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大力倡导,以身作则,形成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习惯与风气。第二,最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身体与兴趣的锻炼项目(如游泳、某项球赛活动、太极拳、某项体操等,条件是:易练,易坚持,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持之以恒地长期锻炼,总会有效获益。第三,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定时作息,保证睡眠时间,原则上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贪睡。早晚两次认真刷牙,勤于洗澡和换洗衣服,按时用餐,食不过饱,绝不暴饮暴食。这些卫生习惯,看来无关紧要,实际上关系到你一生的身体状况,到中老年时期就会显示出来。青年时期不注意,往后就会后悔莫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对青年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同学们,我也知道,某种风气、习惯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很快就能转变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想,只要领导重视,大力倡导,同学中有人站出来,积极带动,大家一并努力,风气也是可以转变的。合理的、科学的、健康的一面,时代和民族所需要的东西,总会占据上风的。

同学们,以上就是我急于想说的话,可能有不正确、不恰当的地方。既然说出来了,就供你们批评、参考吧!

 

张翼星

2018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