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创新活动载体 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以北京大学离退休教职工金婚庆典为例

作者:安钰峰 发布日期:2019-01-25

编者按:

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高校而言更是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学术科研、教书育人及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和资源。北京大学于2018年9月份举办了离退休教职工金婚庆典,初衷就是通过该项活动展示金婚老同志真情相待、严谨治学、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弘扬金婚家庭孝老敬亲、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引领明德守礼的校园风尚,从而助力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活动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充分展示了老同志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大学校本部有离退休老同志5600多人,他们拥有智力优势、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这些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在积极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以创新的思维,从全新的角度展现老同志的独特优势,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作出贡献,是高校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使命和有益探索。北京大学举办离退休教职工金婚庆典,初衷就是通过该项活动展示金婚老同志真情相待、严谨治学、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弘扬金婚家庭孝老敬亲、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引领明德守礼的校园风尚,从而助力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

金婚庆典于2018年9月1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以“执手话情深,偕老忆初心”为主题,分为“金婚之喜”“家风之美”和“天伦之乐”三个篇章。40个金婚家庭和约200位师生在现场一起庆贺,金婚专题报道同时在网络上推出,引起了在校师生和全社会的强烈积极反响。很多现场观众热泪盈眶,仪式前的走红毯环节和仪式中的视频播放环节多次引发经久不息的掌声,专题报道“催泪!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真正的北大爱情!”微信阅读量迅速达到31.2万,微博阅读量达到48.8万,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击量超过65万。北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在北大官微留言发表感想,认为金婚庆典展现了“重情的北大”,令人“感受到了北大的温度”,更是认为老同志们的感情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遗产”,是“对学子们最好的婚姻教育”,肯定了金婚庆典在为老服务、营造正向校园氛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弘扬正能量、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金婚夫妇的坚贞感情有助于青年师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金婚是指结婚50周年。已达“古稀”“耋耄”之年的老同志能够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这本身就是坚贞爱情的明证。老人们回忆自己多年来的相携相守,从日常生活中的互相理发、打针,到遇到人生难关时的坚持、牺牲和互相扶持,都令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质朴和纯粹。一对老夫妇提到,结婚多年两个人从来没吵过架、红过脸。另一对老夫妇,先生因为眼睛黄斑病变,双目几近失明,多年来一直是太太搀扶着丈夫四处走动。老先生深情地说:“她就是我的眼睛。”在现今充斥着“快餐爱情”“闪婚闪离浪潮”的社会中,老同志们相濡以沫的真情陪伴、互谅互让的真心相待让青年师生纷纷感叹“又相信爱情了”,领悟到人生和爱情的真谛,体会真情的可贵。

在谈到如何纪念金婚和金婚感想时,一位老同志说已经把自己的部分代表性论文集结出版,书的扉页醒目地印着金婚纪念,另一位老同志正在整理几十年来的见闻和感想,准备撰写一本回忆录。老同志们还风趣地说要和老伴一起度过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并有信心地认为他们的切身经验和感受,将引领下一代、更年轻的下一代,迎接各自的“锡婚”(结婚10年)、“瓷婚”(结婚20年)、“珍珠婚”(结婚30年)、“红宝石婚”(结婚40年),然后在今天这样的金婚大典上相聚。老同志们渊博学识和独特纪念方式令青年师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米寿、珍珠婚……都是头一次听说,看来自己的知识库要更新了,都不如80多岁的老人家”“纪念金婚采取出书的方式太酷了”“我们只知道纪念日要买买买,相比之下太肤浅了”。这种教化更加直接,也更容易入心。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他们在变化的工作状态和社会环境中保持着不变的真情”这个问题时。老人们都表示,是信任、宽容、理解和默契。参加庆典服务的学生志愿者和一位观礼的教师都眼含泪水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觉得在老同志质朴和纯粹的感情面前,自己曾经因为一些物质上的东西产生对爱情的迷惘,实在是很惭愧。老同志们对感情的深刻理解使青年一代感受到,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使爱情持久保鲜的秘诀,而不是相貌、财富、地位等外在的东西。这有助于使青年进一步去思索真情的内涵,而不是流于表面或者沉陷在急功近利中。这种真情既是针对人生的伴侣,也可以博化到对于自己理想的专注和坚守,有助于使青年一代形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金婚家庭的优良家风有利于引导青年师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金婚庆典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弘扬金婚家庭的优良家风。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同时,家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每一个家庭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的重视始终如一,多次强调家风的重要性,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金婚家庭勤俭持家、孝老敬亲、注重子女教育等优良家风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的。

庆典视频展现了十余个金婚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画面中的居室,没有一处是豪华的。很多知名老教授的居所,都十分简朴,如同细心的网友留言中所说“没见到什么家具,背景都是满满的书”。但是他们生活在其中那种舒适、坦然的状态,展现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位现场观礼的青年教师感叹:“一直以来都因为房屋窄小愁苦得无法安睡,日思夜想怎么赚钱,甚至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的专注度,现在看到老人们的生活状态,一下子觉得释然了。还是应该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本来非常热爱的学术中。”

金婚家庭和睦的氛围,以及老同志对于子女的言传身教,也给大家很多启迪。一对老夫妇的女儿在采访中饱含深情地回忆,父母都是老党员,他们数十年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那种对党、对国家的忠诚深刻地影响了几位子女。另一对老夫妇的女儿也谈到,自己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几十遍修改稿子的场景,父亲对于学术的严谨至今都影响着她本人的科研态度。一位老先生自豪地说起自己的数学家老伴:孩子们最崇拜他们的母亲,她从没有专门讲过大道理,但是以身作则。庆典现场发言的子女代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父母待人温和宽厚、对待子女理解宽容、对待学生支持爱护、对待学术严谨求实、对待事业积极进取的品质深深影响着他,塑造了他的幸福人生。很多青年教师推荐自己的孩子参加金婚视频的拍摄,现场还有老师带着伴侣来观礼,都表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有利于自己的家庭和谐,更启发了自己该如何教育子女。

金婚老人不仅具备热爱生活、积极向上、风雨同舟、相亲相爱的高尚品德,更是传递着孝亲敬老、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的优良家风,为后辈树立了榜样。倡导这种家风,能够帮助青年一代建立健康的社会交往模式,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建设他们的家庭。而家庭的稳定和有爱,会扩展到整个社会,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金婚老人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青年师生的家国情怀

 

一位金婚老人充满感情的话给无数现场观众和线上网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颇具代表性:我和老伴结婚50年了,我俩是金婚,我来北大60年,我和北大是钻石婚。老人们在讲述自己金婚感受的时候,言谈间也都充满了对北大、对祖国、对他们奉献了一生的事业的热爱。一位老人在谈到自己参加国家重点实验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激动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露出孩子一般的笑容。另一位老人深情地说,自己出版的每一部学术著作,都凝结着老伴的支持和奉献。他们都谈到,做人和做事是自己最为看重的两点,数十年来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做人,并且能竭尽所能为国家做点事情,感到非常幸福,也非常感谢爱人和家庭为了自己事业发展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并且勉励年轻一代要把小爱变成大爱,要从家庭到家族、民族和国家。

这些话引发了网友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很多人留言说,金婚老人们“随着时光真正变成一坛绝世美酒,谢谢他们为中华穷尽其力”,“他们是中华的脊梁”。参加庆典服务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在彩排时和典礼现场都反复表示,老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老人们相比实在不值得一提,要在今后和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年轻的时候,老同志们怀着对北大的无限热忱,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进取,为学校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热血和力量。离退休后,老同志们依然心系学校,以老骥伏枥的进取精神继续老有所为。他们融小家于大家、化滴水入洪流,将对爱人、对家庭的小爱升华为对北大、对祖国的大爱。他们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的为人处世态度,在不同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小家庭为了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建设作出的支持、贡献、乃至牺牲,都激发着青年的“家·国”情怀,激励他们去理性地处理“小我”和“大家”之间的关系,积极投身伟大的事业,把个人的成长融汇到社会和国家的前进洪流中。

金婚老人们的动人故事和宝贵精神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北京大学举办的金婚庆典以金婚老人们的鲜活事例弘扬高尚情操和优良家风,展现老同志风采,传递正能量,充分展示了老同志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载体,打造品牌,把老同志当中蕴藏的宝贵财富挖掘好利用好,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作者简介:安钰峰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