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雪花一代”——浅谈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

作者:王剑 发布日期:2019-01-25

摘要:文章以网络热词“雪花一代”为切入点,探析群体性标签之下当代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概念、机制及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着重论述了加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建设的路径,即引入积极心态改善抵触情绪,培育坚韧性格增强自身建设,推动“管理服务、宣传引导、救助帮扶”体系化建设,将深度辅导作为平台,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雪花一代;心理适应性;积极情绪;坚韧性格

 

一、“雪花一代”的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喜欢用代际划分群体,如国内我们常听到的“70、80、90后”,国外常用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千禧一代”等。

“雪花一代”是2016年柯林斯词典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热词之一,指代在2010年成年的青壮年,与以往几代人相比,他们被认为适应能力更弱、更易生气和相对自恋。[1]该词源自西方父母喜欢用“美丽而独一无二的小雪花”来称赞孩子的习俗,又因为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发生的校园抵制公开演讲事件,“雪花”被保守派用来嘲讽凡事都爱抗议的年轻自由派,后来逐渐扩大为了青年一代的群体性标签。

这个现象不单出现在西方社会,在东方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同一时期,日本将在宽松教育方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称为“宽松世代”,其典型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强,不接受批评,爱逃避负面评价”,台湾地区则称年轻人为“草莓族”,强调了他们脆弱、承受不了压力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需要理性地去看待群体标签存在的限制和问题,即任何群体内部必然存在分化,个体的差异性容易在贴标签的过程中被削弱;另一方面,笔者更多地想要依托“雪花一代”的标签,去探讨其背后反映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些共性特征,如适应力差,抗压能力弱,易抱怨、生气、逃避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信息时代的来临给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网络化布局的校园生活,使教学内容、校园通知甚至是生活所需用品在非人工传播渠道下传送成为可能(尤其在重点大学),辅导员逐渐沦为教师群体和管理群体之外的边缘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看似近,实则远,并且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距离不断拉伸。

 

二、现象的原因分析

 

“雪花一代”的出现既部分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也是代际评价的必然产物,需要辨证客观地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抗压力弱和偏激易怒等客观问题。他们普遍生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长在物质丰裕、社会阶层稳定、科技发达的年代,遇到的现实压力远小于父辈们,但与之相应的缺乏目标等心理问题更多地显现了出来。“4+2+1”的家庭结构、隔代抚养、家长过高期许和补充心理等因素,使得溺爱型教育方式在我国现有家庭教育中较为常见。[2] 早期原生家庭的一系列行为,如过度的关心爱护,承包预防可能出现的苦难,以及默许纵容所犯下的错误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塑造。同时,高等教育在新生适应期也存在部分缺位的情况。相关学者在分析法国“五月风暴”产生的原因时,就将其部分归纳为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期未能及时建立起正向的价值追求以及高校培养理念的滞后。[3]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深度介入和及时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雪花一代”也是代际更迭过程中产生的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随着时代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基本社会化的进程也在转变,使得不同代人在社会拥有方面以及价值理念、行为取向的选择上,出现差异、隔阂和冲突。[4]这种隔阂和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存在,也会随着它的继续发展而更加明显。同时,不同代人社会地位的悬殊,也让话语权和评价权更多地掌握在资历更深的老一代人手中。因此,“一代不如一代”等带有主观偏见的代际评价才会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三、心理适应性的概念、机制及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理适应性,是指在一定的人格特征配合下,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5]它是基于环境变化或者外界刺激而产生反应,并重新构建动态平衡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超过所能解决的范围时,容易出现消极甚至不恰当的举措,如逃避、破坏等。如何看待心理适应的机制和本质,以及如何辨识学生们可能遇到的潜在挑战,就成了改善和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首要环节。

心理适应的机制可以分成“认知调节—评估(外部、内部)—态度转变—行为选择”四个步骤。其中,按照现有的认知模式评估外部环境对自身带来的影响的过程,称为同化;采用归因法更多关注自身,并通过调整现有的认知模式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称为顺应。[6]整个过程是通过认知调节和评估,引发出情感的变化,再激发态度的转变,最终落到具体的行动上。

当前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具体可分为以下六类:一是价值导向类,对大学和专业学习的意义存在疑惑,对未来的发展表示迷茫,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感到无力甚至激进。该类问题多发生于大一期间,伴随着其他类型的问题,会在高年级中不断深化。二是学业科研类,对学习方法和授课方式的不适应,前置学历带来的学业基础的差异等问题。三是校园生活类,涵盖饮食的适应、住宿环境的管理、兴趣爱好的发展、空闲时间的安排等。四是人际关系类,既包含与班级同学、宿舍舍友、高中同学的相处模式,也存在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五是情绪管理类,如亲密关系的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六是职业发展类,多表现为对未来就业方向的迷茫,对出路的担忧,集中爆发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期间。

与此同时,各类问题也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同一类问题在不同阶段,有着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学业为例,大一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方法的适应,大二则是专业课程的接触,大三开始着重于学业规划和科研认识,大四则是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困扰。抓住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发展和变化的视角,连贯地看待相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工作的效果。

 

四、依托思政教育加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建设

 

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适应性问题,亟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选择更有力的落脚点、采用更成系统的工作方式进行解决。

引入积极情绪是心理适应能力建设的切入点。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展—塑造理论,快乐、好奇、满足等正向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多巴胺水平,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并增强行动的倾向性,进而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7]更重要的是,积极情绪还具备及时中止消极体验的功能,让个体能更快地从负面情绪和压力中恢复过来。因此,积极情绪的引入,是认知调节过程中最有效的举措之一,能极大地改善原有不适应的状态,并促进评估、态度转变,乃至行为落地等各个环节。

培育坚韧性格是心理适应能力建设的落脚点。能力的习得是高校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如果遇到不适应,最好的方式不是需要依靠外力去改善,而是依托自我调整最终形成新的稳定且正向的结构。因此,坚韧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包含的维度非常多元,既包含了涉及三观立场、稳定性和理性程度等个人素养的内容,也包括求助方式、调节能力、自我学习和激励等应对方式方法。它是一种控制自身行为,以果敢和正面的态度,参与问题解决的姿态和做法。

构建三个体系化是心理适应能力建设的着力点。一是建设互联共通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学工、教务和后勤的信息沟通和配合,理顺从入学适应、选课指导到校园生活等各项内容,形成规范化、流程化、可操作的文件制度,让大一学生能更顺畅、更迅速地适应新生活。结合“新生引航工程”和深度辅导工作,对共性问题和重点事项进行集中说明、详细介绍,对个性矛盾和隐私事项进行一对一交流、具体解决,形成兼顾宽领域和厚基础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二是加强正向宣传和教育引导的体系化建设。留心和挖掘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注重青年学子的精神世界,根植一种顽强拼搏的坚韧性格,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明确向上向善向好的理想追求。发挥好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在座谈交流、实践走访和志愿服务中,深化自我认知,强化朋辈互助的意识。三是设立分层次、分类别的救助和帮扶体系。基于不同的现实情况,分成需要介入和不需要介入两类,并基于深入的了解,确定是否需要引入更加专业的机构,如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机构,来解决更加复杂的心理问题。同时,依托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联系家庭、社会和学校,提供全面的、强有力的保障,各主体肩负带有差异化的职责,家庭侧重于情感联系和维护,学校侧重于现实问题解决,社会提供医疗帮助和可能的经济援助等。

依托辅导员作为心理适应能力建设的连接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提到“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陪伴成长和引领发展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而辅导员又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属性,天然地与学生们联系在一起。在新生报到、入学教育、日常管理、班团建设、心理疏导、危机应对等各个环节,辅导员都参与其中,成了学生在校期间不适应状态最初、最全的“感受器”。同时,日常接触培养的熟悉度和年龄相仿带来的亲近感,也让他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便于后续开展情绪管控和心理疏导工作。

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适应性问题是一种必然状况。只是每个人的程度和状况有所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都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调节进行解决,不需要过多的介入和干预,但是也存在部分情况难以依托个人力量进行改善,这时辅导员和专业咨询师的介入就显得非常重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情绪波动,注重能力和性格的培养,这样才是治标又治本的举措。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在后喻文化背景下,面对知识获取的便捷、价值观的多元和言论传播方式的变化,教师权威存在消解的风险。这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人的道德品质、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王 剑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 助教

 

 

参考文献:

[1]英语热词:脆弱的“雪花一代”(snowflake generation).http://edu.qq.com/a/20161223/019153.htm.

[2]杜学敏,杜敏佳.溺爱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1-2.

[3]赵长林, 常荷丽. 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危机——对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的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 2007(5):77-81.

[4]王黛丽.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代沟“现象研究[J].科教文汇,2007(18):36-37.

[5]袁方舟,方乐,潘运,等.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负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111-115.

[6]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19-23.

[7]王艳梅,汪海龙,刘颖红.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