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文章介绍了学术信息资产的定义、背景及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划与实施概况;提出学术信息资产作为大学科研架构和科研能力组成部分的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的规划思路、创新实践和建设成果。
关键词:学术信息资产;机构知识库;期刊数字出版;研究数据管理;学者主页
大学以科学研究为要旨,科学研究以学术交流为基础,重新评估并进一步重新塑造我们所处的学术交流生态环境成为图书馆业界的重任,而构建大学的学术信息资产(Scholarly In-formation Assets)体系既是打造创新的学术交流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为图书馆赋予新的价值,拓展新的功能,塑造新的能力,最终成为我们所服务的大学的科研架构与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的关键。
从学术信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一种“学术信息”(Scholarly Information)至少包括四种类型:(1)学者在学习、研究和教学中利用的出版信息与资源;(2)以教学为目的所创作各类资源,如讲义、讲稿、笔记等;(3)在研究过程中创建的学术信息,包括研究数据、学术会议记录、调研数据等;(4)学者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图书、研究报告、专利、数据集等[1]。
“学术信息”是传统“图书馆馆藏”的补充。从机构资产的角度,学术信息是一种资产,应与大学的固定资产、人力资产、声誉资产等一样,纳入大学资产的管理范畴,而一个具备完整的收集、保存、管理、服务和评价等核心功能并嵌入到大学管理框架和科学研究流程中的学术资产体系,是构建良好的学术交流生态环境的基础。
近年来,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开始进行学术信息资产体系的规划与实施,通过机构知识库(学术论文、著作等)、数字出版平台(学术期刊)、研究数据管理(研究数据/科学数据)、学者主页(学术画像)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对海量的多种类型的学术信息资产进行有序收集和汇聚,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平台,构建了学术信息资产体系。图书馆在其中不仅扮演着积极倡导者的角色,也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方。如,自21世纪初以来,由特定学术机构或学术联盟共同建设,供用户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的机构知识库已经规模化。根据开放获取机构库名录OpenDoar的最新统计,遍布全球的机构库已经达到3805个。[2]由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在1995年牵头成立的Highwire出版社从帮助纸本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型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学术期刊出版平台。2014年,Highwire出版社完成了从大学图书馆所属的一个分支机构向商业化的转型,并推出基于开放框架的下一代智能出版平台[3],目标是以更为卓越的用户体验传播数字学术资产,加强期刊读者、编者、作者的互动与融合,同时保障利润的稳定和提升。
以Highwire出版社为典型代表,国内外大学图书馆持续地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的演变,进而在学术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英国皇家研究理事会发表了题为《科学是一项开放的事业》的研究报告,强调数据密集型、数据驱动的科研已然成为新型的科研方式,研究数据的产生和积累呈指数级增长,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再利用[4]。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资产的重要性受到关注,对于科学数据/研究数据这一新型的学术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根据Re3Data数据仓储目录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注册的数据仓储已经达到2241个。[5]美国哈佛大学由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图书馆和计量社会科学研究所共同合作建设的Harvard Dataverse面向全球的科研人员开放并提供有效和全面的研究数据共享和保存解决方案,已经拥有3000多个数据空间、8万多个数据集合、47万多个数据文件,这一体量大、质量高的研究数据资产的下载使用量已经超过520万次,实现了数据共享与跨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使用,迎合了科研人员的数据监护、数据重用的需求,同时鼓励和激励科研人员共享数据[6]。
哈佛大学学术资产体系的另一个亮点是“哈佛学者”(Scholars at Harvard)[7],它是一个面向哈佛大学的学者、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开放的学者个人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网站构建平台,用户可以灵活展示与其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内容,实时维护学者的学术画像(Scholar Pro-file)。由用户维护的网站内容往往具有更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更加有利于追踪学者和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项目动向、社会贡献等信息,提升学者和科研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对学术信息资产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补充和完善。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开始规划和构建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以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为开端,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开始逐步启动并阶段性完成了数个以主要学术资产类型为对象的内容建设和系统平台建设模块。即: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对象的机构知识库、以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期刊网数字出版平台、以研究数据为对象的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学者的学术画像为对象的学者主页。
一、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PKUIR)——学术成果
201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积极参与开放获取运动,针对开放获取的绿色路径——机构知识库,进行全面的建设预研,并确定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目标为:“作为支撑北京大学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收集并保存北京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为北京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系列服务,包括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和开放共享。”[8]201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承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三期“机构知识库建设及推广”项目,在系统平台、数据内容、政策标准、宣传推广以及合作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作为我国高校第一个合作开发、集中管理、保存并展示我国高校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的机构知识库,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开放获取进程。北京大学图书馆继承CALIS三期机构知识库项目的建设成果,开发了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最新的为3.0版本)。2016—2017年,在学校科学研究部的牵头组织下,图书馆与计算中心合作,以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系统和数据内容成果为基础,参与北京大学科研信息综合管理系统(SCIMS)项目建设,承担其中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和专利等模块的功能开发和数据内容建设任务。至此,机构知识库作为机构的科研架构和科研能力的核心组成要素,实现了为科研、教学和管理提供情景敏感的支撑和服务,为机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驱动作用。
PKUIR目前收录了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报纸、图书等6种类型的学术成果。PKUIR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术成果管理和评价、科研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设计制定了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元数据标准,并建成涵盖159个二级单位的机构字典。丰富完整的元数据字段和不断完善的机构字典保障了数据的高质量,而完整、准确、标引丰富的高质量数据也为科研成果管理和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目前PKUIR已按照学校管理部门、院系、学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各种数据服务。
二、北京大学期刊网(PKU-OAJ)——学术期刊
据统计,北京大学所属各院系和研究单位编辑出版的中外文学术期刊、集刊和内刊等合计超过100余种,其中不乏在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卓著的高质量学术期刊。2011年12月,北京大学先后有7种人文社科期刊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根据要求,获得资助的期刊必须遵从开放获取要求,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提交期刊论文的全文数据。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统筹安排、社科部和科研部牵头、各期刊编辑部配合下,责成北京大学图书馆承建“北京大学期刊网平台”项目。希望通过PKU—OAJ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开放获取运动金色路径——开放获取期刊,在北京大学的最佳实践,最终促进并繁荣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PKU-OAJ的具体建设目标是:(1)有效提高学术成果从投稿到出版的全流程的信息传播速度,促进学术交流;(2)全面提升期刊和文章的可见度、可发现性和可获取性,推动开放获取;(3)通过整合的规模效应彰显北京大学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机构声誉;(4)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和完善期刊资源的长期保存机制;(5)以北京大学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资源为基础,尝试新技术应用,探索高校学术期刊在整合平台、内容建设、数字出版等方面的解决方案。[9]
自2013年立项以来,图书馆完成了期刊网平台建设、内容建设、版权肃清、相关政策研究、期刊采编系统建设、DOI前缀申请等系列工作,于2014年9月发布“北京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网”,并随着更多期刊的踊跃加入,于2014年11月更名为更符合期刊网涵盖的学科范围与定位的“北京大学期刊网”。
PKU-OAJ目前共整合了北京大学各研究单位出版的,涵盖人文社科、理工科、医学类等学科的中外文学术期刊、集刊和内刊共114种,实现了北京大学学术期刊的集中整合发布、检索和获取,并为其中23种期刊提供独立的主页。2016年,PKU-OAJ在学校立项并得到经费支持,在期刊编辑办公自动化、校对工作自动化、内容建设、内容展示、相关接口开发等方面取得进展,极大地提升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已有9种期刊以期刊网为编辑出版平台,23个期刊编辑部安装黑马校对软件。至此,PKU-OAJ不仅是整合了所有期刊的检索与发布的服务平台,还成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平台。在内容建设方面,PKU-OAJ承担加入平台的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回溯工作。
学术期刊是大学的重要学术资产,PKU-OAJ的建设,构建了北京大学学术期刊资产的整合机制和统一的检索、发布和获取平台,同时为期刊编辑部提供了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部办公的工作平台,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学校的学术期刊的管理职能。基于此,2015年3月学校正式责成图书馆作为北京大学门户网站学术期刊模块的管理维护单位,可以说,PKU-OAJ的建设和实施是图书馆在功能转型和服务拓展方面的创新。
三、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科学数据/研究数据
科学数据(也称研究数据)指科研人员通过观察、探测、实验、建模、仿真和调查等形式收集的,用于验证研究发现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出学术成果的完整事实材料和数字产品,例如:文档、数据文件、问卷、模型、算法、软件或代码、图片、音视频资料等,包括在科研全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数据和全部数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数据描述为“公共财产”(Public Assets),并应该面向公众开放。近年来,科学数据的价值日益得到关注,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开放共享已然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洲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国家层面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2018年3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指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撑。”[10]高校是科学研究活动密集机构,制定完善的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规划建设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基础设施,提升研究数据作为重要学术资产的意识,鼓励研究数据的共享和重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早在2014年初即启动研究数据管理项目,2015年12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管理科学数据中心、北京大学科研部、北京大学社科部联合,发布“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规范产权保护”为基础,以“倡导开放科学”为宗旨,鼓励研究数据的发布、发现、再利用和再生产,促进研究数据引用的实践和计量,并探索数据长期保存,培育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该平台为研究者和科研团队提供研究数据的管理、发布和存储等服务,鼓励研究者开放和共享数据;为数据用户提供研究数据的浏览、检索和下载等服务,促进研究数据的传播、重用和规范引用。系统平台选用哈佛大学开发的开源软件Dataverse。项目根据多学科研究数据管理服务的需求,完成平台功能设计和二次开发,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数据在线浏览和统计分析、数据在线格式转换和子集拆分、数据可视化展示、数据变量搜索、数据关联出版物链接等功能。目前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的注册用户数超过1万位,涉及超过200个学科领域,仅2018年上半年的访问人次已经超过7万。项目未来规划为面向全球、全学科的国际一流数据平台(对标哈佛Dataverse);成为中国最专业、最优质的管理科学数据平台(对标ICPSR);推动中国科研数据的开放、交流与共享,支撑基于数据的研究和决策;保障科研项目的成果完整性,实现研究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重用。
四、北京大学学者主页——学者学术画像
大学追求卓越的学术声誉,所依赖的是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学者。一方面,学术信息资产在以传统的学术成果类型如论文、专著、研究数据等来进行组织的同时,亟待以“学者”作为生产者为中心进行组织,以便全面、准确、迅速地追踪学者学术轨迹,提升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学术交流模式从传统的封闭,静态和线下向开放、动态、线上和多元的数字模式不断转型,学者的教学科研手段,学术交流的形式也在不断地衍生出各种创新模式,而衡量学者的学术成就,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的标准也更加多样化、多维度,在传统的学术成果类型之外,包括社会任职、参加会议、期刊编辑、奖项和奖励等都是构成学者的学术和社会贡献的组成。最重要的是,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机会,期待自己被发现,被看见,而学者主页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此需求驱动下,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启动北京大学学者主页(Scholars@PKU)的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以助力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传播为目的,应用先进技术建设整合创新的北大学者展示平台,帮助学者自主自助高度定制化建立个人学术网站,以学者为中心个性化、多维度地组织学术履历、学术轨迹和学术网络,自动关联学者学术成果,追踪学术评价,提高学者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者主页于2015年12月上线。该平台基于哈佛大学的开源软件OpenScholar进行二次开发,面向北京大学的教师和博士生提供个人简历、科研成果、教学课程、近期学术活动等内容的支撑模块。学者主页覆盖了论文、专著、网络文章、报告、软件等多达36种类型的学术资产,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机构库、研究数据平台和期刊网平台的学术资产类型。
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还在持续建设中,目前阶段性完成了机构知识库、期刊网、研究数据和学者主页的建设,与系统平台开发同步,逐步汇聚了丰富的学术信息资产,包括:(1)1949-2017年北京大学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元数据54万多条,全文30多万条;(2)含多个学科的研究数据,调查数据的234个数据集和1000多个数据文件;(3)23种学术期刊的论文元数据约5万条和全文数据3万条;(4)650多位学者的学术主页。学术信息资产体系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门户的“学术交流”板块下发布的同时,还作为学校的学术成果在北京大学门户的“科学成果”“学术期刊”等栏目下发布展示。在正在进行中的北京大学科研信息综合管理系统(SCIMS)项目建设中,图书馆承担了“北京大学科研门户”中全部学术信息模块的开发和内容建设工作,包括专利、学位论文和奖励等,标志着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产的建设方得到机构的肯定和认可。
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建设的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持续跟踪技术发展前沿和需求动态变化,迭代设计并开发完善各系统平台的功能;建立各系统的融合和不同类型学术信息资产的数据交互与关联;加强政策研究,推进政策制订和落实,包括学校层面管理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如“开放获取政策”“研究数据管理政策”等;通过体系建设不断寻求和促进机构内的合作,包括与管理职能部门、院系、教师等,强化图书馆作为合作倡导者和推进者的角色和作为跨界连接线的功能。
作者简介:周义刚 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中心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
聂 华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研究馆员
韦成府 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中心 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1]Melbourne's Scholarly Information Future — a ten-year strategy[EB/OL]. [2018-11-30]. https://library.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9/2054107/scholarly-information-future-2011-final.pdf.
[2]OpenDOAR Statistics - SHERPA Services[EB/OL]. [2018-11-30]. http://v2.sherpa.ac.uk/view/repository_visualisations/1.html.
[3]The Intelligent Publishing Platform Constantly evolving digital solutions | HighWire[EB/OL]. [2018-11-30]. https://www.highwirepress.com/products-services/intelligent-publishing-platform.
[4]Final report - Science as an open enterprise | Royal Society[EB/OL]. https://royalsociety.org/topics-policy/projects/science-public-enterprise/report/.
[5]Search | re3data.org[EB/OL]. https://www.re3data.org/search?query=.
[6]Harvard Dataverse[EB/OL]. [2018-11-30]. https://dataverse.harvard.edu/.
[7]Home | Scholars at Harvard[EB/OL]. https://scholar.harvard.edu/.
[8]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 首页[EB/OL]. http://ir.pku.edu.cn/.
[9]北京大学期刊网[EB/OL].[2018-12-01]. http://www.oaj.pku.edu.cn/OAJ/CN/column/column323.shtml.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17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EB/OL]. [2018-12-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4/02/content_5279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