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育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作为创建“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文章对如何理解“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五位一体关系,如何更好地实现劳动育人,做好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劳动育人;后勤育人;后勤管理服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对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做了系统、全面、明确的解答,特别是在“劳育”方面,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古往今来,各国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是具有正确劳动观念、一定劳动技能、良好劳动习惯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造型人才。而我国一直沿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家“双一流”建设也更加关注劳动内涵,更注重弘扬奋斗精神,更加突出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劳动思想之溯源探讨
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一词,横观国际发展,古希腊伊孛认为“人们的真正财富是劳动的本领”[1];近代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认为“劳动是美德的源泉”;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劳动是幸福之树”;现代哲学家罗素认为“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劳动,体现为劳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社会关系、个体素质诸方面自由、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对劳动的敬重、崇尚比比皆是,管仲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调按劳分其所得,体现对劳动的重视和推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先秦诗人的《击壤歌》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对劳动的热爱,体现了人民大众对于通过劳动获得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195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劳结合的思想[2],主张青年发展之路要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在不同的学历层级教育阶段要给予学生劳动的机会,引导青年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培养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行市场经济,鼓励多劳致富、能者多劳,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劳动之风,形成热爱劳动、鼓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劳动、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发展,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鼓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不仅自己要做好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什么劳动观、弘扬什么劳动精神、劳动的重要意义等做出了纲领性解答,特别是对青年的培养、大学生的培育提出来明确的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力行即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用实际行动检验所学,脚踏实地、点滴努力、实干奋进。
二、育人环节中“劳”与“德智体美”之关系
德智体美劳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与否的五个维度,也是人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五个重要方面,高校育人环节中需要统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位一体”的融合,发挥集中组合的力量,避免单独开展、独育偏颇的现象发生。
(一)“劳育”与“德育”之关系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努力让当代大学生既勇于批判又敢于担当,既可以据理力争又可以明辨是非。高校既是一座象牙塔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之一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力量,帮助人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而思想品德的塑造与劳动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影响。
思想品德的形成来源于劳动。劳动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劳动过程中会形成人们普遍遵循的规则,以便提高劳动效率,部分规则成为了有形的规章制度,部分规则作为人们彼此之间无形的意识认同,便形成了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工具发生着变革,劳动关系也发生着改变,思想品德的内容也会发生细微变化。思想品德对于劳动有精神指导作用。社会大众通常在评价一个人思想品德较好时,其中便涵盖了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是在劳动中不断锤炼,可能是在脑力劳动中也可能是在体力劳动中,通过劳动的初衷、过程、效果、评价来对思想品德做出一定的判断评价。
高校的“德育”和“劳育”工作密不可分,彼此影响,后勤保障服务单位应当通过加强学生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来不断提升思想认知能力、是非明辨能力。
(二)“劳育”与“智育”之关系
“智育”是指高校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伴随社会劳动关系的变化,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劳动合作越来越密切,而劳动的基础是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劳动技能和专业特长。
“智育”和“劳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两种关键方式,也是广义劳动形式的两种体现。“智育”偏重于人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养成、能力培养、行为塑造,主要的方向和目标是开发大脑功能、提升智力水平、培养专业技能。从某个角度看,脑力劳动受体力劳动的启发和引导,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日常劳动过程中碰撞产生和发展的,汉字便是这一过程的真实写照和反映;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是在劳动中不断迸发和产生的,劳动过程中孕育着改革和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育”则侧重于培养人的动手能力,主要方向和目标是培养熟练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效率,体力劳动也受脑力劳动的指引和约束。体力劳动使用的劳动工具是科学技术发明和改进,运用的劳动方案和技术是人类智慧的总结和汇总,劳动效果的评价是改进人类思想的外在表现。
高校作为社会高端知识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和输出方,“智育”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内容,让当代大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同时需要优化“劳育”的时间和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用实践检验所学,为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劳育”与“体育”之关系
“体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质、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强健的体魄。在德智体美劳中“体”和“劳”二者关系是最密切的,具备优质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有利于提升劳动技能;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有助于锻炼体质,提升身体素养,锻造强健的体魄。
人类身体器官的形成、器官间的配合协调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例如,手是人类肢体组成部分中最灵活的部分,也是劳动的产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适应劳动环境和劳动需要的结果。“体育”培养过程中的部分项目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或简化劳动形式或改良劳动方式,是劳动项目的一个简略缩影。例如,百米赛跑或许是人类在追逐猎物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习惯动作,而在物质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该项目成为了锻炼身体、体育竞技的活动之一。
目前,高校育人过程中相对忽视“体育”的内容,大学生近视比例逐渐上升、青年亚健康状态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的突显暴露出强健体魄的重要性,显现出加强体育锻炼的紧迫性。将“劳育”和“体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劳动理念,激发其内在的主观劳动积极性,有利于改善现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劳育”与“美育”之关系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创造美”。劳动和美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彼此促进的,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美的存在、创造美的新形式,美学的思想体现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增加劳动的趣味性、吸引力,提升人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成为了欣赏美、创造美的主体,人体各器官形成并逐渐完善之后,开始萌发了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例如,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美妙的歌曲、动人的舞蹈、感人的影视作品等美学表现形式,他们取材于劳动,展现劳动之美。劳动同样需要美的元素存在,劳动工具在讲求实用的前提下尽量加入美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关系加强了对美的不同形式的认同感,增加了创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体现了美的不同向往追求。
高校中“美育”的培养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质,激发对美的向往和创造力,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目前,高校的“美育”更多是对理论的传授和论述,相对缺乏实践的机会和经验,而“劳育”则是实践美、创造美的良好路径,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讨论美、创造美。通过“美育”和“劳育”的融合,让生活充满美,也让美被赋予了劳动的内涵,更加有利于培养全面成长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三、北京大学后勤劳动育人之举措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劳育”培养任务的组成内容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高校开展“劳育”工作可以将学校后勤管理、德育工作、专业知识传授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专注于脑力劳动的同时体验体力劳动,培养能吃苦、敢担当的品质。
(一)强化育人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即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育人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三育人”科学揭示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本质属性[3]。北京大学提出,要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通过加强校园环境治理,提升校园品质,营造更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和文化品质形象。通过加强服务和管理工作,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激发学生活力,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维护、空间利用、基础设施改造、食堂监督等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校园安全、校园秩序管理等软环境建设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让学生在实践中确立科学精神。通过树立身边后勤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铸就理想信念。
(二)引导学生关注后勤服务,“体验式”参与体力劳动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民群体占比46.49%,体力劳动工人群体占比13.58%[4]。这两类人员占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而高校后勤服务人员中大部分也是如此,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默默无闻地服务广大师生,为师生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勤恳工作。为促进北大学子对身边燕园人的了解,共建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北大,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北京大学平民学校为平台连续多年组织“燕园变形记”项目。参加活动的学生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里,在对应后勤员工的指导下到其岗位上体验工作。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式”体力劳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群众生活疾苦,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后勤管理的点滴,感受后勤管理服务的酸甜苦辣,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推动高校后勤改革。
(三)发挥学生“智育”成果,贡献后勤服务现代化
高校育人的关键是通过适当方式有计划有安排地传授科学专业知识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生存技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脑力劳动对于体力劳动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北京大学万柳学区学生联合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开展了万柳中心花园植树活动、迎新活动、公共空间改造等多项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凝聚学生的活动。学生活动室改造项目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将部分空间重新设计装修,通过北大元素的手绘墙面改造和功能区域划分,形成了荷风柳苑目前学术讨论、心理咨询、辅导员工作室、厨房烘焙等独立功能区域。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在管理服务中开发脑力,发挥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培养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在管理服务实践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同时也加强了后勤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作者简介:张 勇 北京大学总务部副部长 助理研究员
任嘉庆 北京大学总务部办公室主任 讲师
参考文献:
[1]邓明.高校育人目标视阀中的劳动观[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陈谟开.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同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6):8-11.
[3]姜岩,孙仁帅.“三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43-44.
[4]李强.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N].北京日报,2015-5-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