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跨文化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推介现状与思考 ——以北京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作者:任燕飞 康 涛 发布日期:2018-10-29

摘要:文章从跨文化视角出发,以孔子学院在欧洲地区的文化推介为例,综合现有的相关文献,简要阐述孔子学院在文化走出去的具体实践与思考。同时,结合北京大学承办孔子学院具体实践为佐证,提出精准文化推送新思路,为以孔子学院为基础的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实质性方案并探索文化走出去可行路径。

关键词:跨文化;孔子学院;文化推介

 

“跨文化”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跨文化交际”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1959年出版的名为《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出,英语表达为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者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在中国一般译为“跨文化交际”。霍尔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使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1]。文化间有差异就会有摩擦,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用外国友人可以接受、认同的方式推介中国文化。

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中国文化进行推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孔子学院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下面将以孔子学院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推介中国文化具体实践为例,简要阐述孔子学院在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与思考。同时,结合北京大学承办孔子学院具体实践为佐证,提出精准文化推送新思路,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实质性方案并探索文化走出去可行路径。

 

一、文化形式区分比较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文化流传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中国文化传递到海外是孔子学院的神圣使命,孔子学院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打开解读中国的窗口。在文化推介品牌项目方面,国家汉办2016年数据显示:129个国家350多所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孔子学院日”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500多场次,受众达50多万人。组织30个中国高校学生艺术团和专业演出团,分赴35个国家122所孔子学院(课堂)及周边地区开展文艺巡演活动201场,观众达15万人。115国16万名学生参加了“汉语桥”中文比赛活动。其中,108个国家146名选手来华参加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89个国家451名选手来华参加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本文主要以北京大学承办的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及兄弟院校承办孔子学院为例,展现孔子学院文化推介现状,并探索“文化走出去”可行性路径。

(一)常规文化活动

孔子学院举办的常规文化活动包含了文体比赛、诗歌朗读、美食品鉴、影视观赏等多种形式。2009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了英国教育部“体验动感中国”春令营和夏令营,组织来自全英数百所院校的450多名大学生赴中国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2012年9月,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为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了书法课。4月,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举办了“塞尔维亚第四届中学生中华知识竞赛”。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立命馆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包括汉语演讲比赛、中国古典文化讲座、中国电影放映会、中国乐器演奏会等。2018年度,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先后主办了19次文化活动,包括泰国青少年象棋公开赛、泰国大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文学院书展等。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孔子学院十周年庆系列活动——“北大精神”书法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时俱进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关注中国文化,深受广大学生推崇。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2015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共计6次,到场人数高达1040人,随着希伯来大学在中国学研究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其所开展文化活动的影响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二)传统节日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对于传统节日的阐释也是孔子学院文化推送的重要内容。每逢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来临之际,孔子学院都要主办各种庆祝活动。2011年6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品美粽,话端午”茶话会。2013年,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举办了“春节的祝福”茶话会。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和北欧中国商业联合会一起,举办了新春商务宴会庆祝春节。中秋夜,中国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单戏”项目传承人沈晓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为当地观众演出木偶戏和手影戏;2016年,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猴年春节晚会,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迎春活动、孔子学院留华毕业生2016新春联欢会。

(三)特色文化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主要指以“文化周”和“文化日”的形式展开的活动。2011年2月,利物浦孔子学院举办了系列的“中国新年文化周”庆祝活动。2012年11月,首届卑尔根“中国文化日”活动在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以及卑尔根学联的通力合作下圆满落幕,通过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体验,大大加深了挪威各界人士尤其是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直观印象和了解。2014年6月,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组织面向少儿的“中国文化周”。2016年6月,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共同主办“辽宁文化周”展览。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与希伯来大学亚洲学系学生会合作“中国日活动”,参加人数达400人。

(四)专题文化活动

提升文化品质,诠释文化内涵,给世界更多的文化滋养与中国智慧是孔子学院在主办各类文化活动时的主要命题。在中国文化宝藏中,精神层面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更加深邃且弥足珍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了中国人的政治哲学。2016年,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在继承往年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举办京剧——“梦想与生活”系列演出以及女性视角绘画展等;4月,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先后举办专题活动“以诗为媒:中国诗词系列鉴赏会”“八音和鸣:中国器乐美感与实践”“雅俗对话:从民间到文人”专题音乐会,“享受乒乓生活,共赴健康之约:中国国球乒乓球宣讲会”。2017年,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宣纸上的北大精神”书法特展;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主办“翰墨绘丝路”书法巡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与时俱进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关注中国文化。

(五)学术活动

高端论坛和学术活动是诠释中国文化、挖掘文化内涵的最好形式。2018年,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涉及宗教、节日、历史、旅游、成语等多个系列的26场讲座,参与人数达945人次。2017年年底,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俄大学生论坛”。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翻译系在校中国学生和孔子学院俄罗斯学生,孔子学院院长、教师共计50人参加此次活动。论坛主题为《18世纪中俄文化》。论题包括诗歌、文学、服饰、建筑、教育、家居、戏剧、绘画、宗教等9个方面。中俄双方学生通过包括上网查询、共同讨论等多种方式和渠道,确定汇报内容。与此同时,论坛还安排了参观博物馆、中俄文化体验活动、书法习练和俄罗斯绘画等内容。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依托其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和汉学研究资源,共举办10场讲座,包括《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系列讲座,中国古典思想系列讲座以及中国文化、政治和法律系列讲座,吸引了大批当地民众。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研究、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国际关系、食品安全对于中国农业的挑战、中国法律基础以及作为社会管理方式的国家制裁等5次会议,参加人数多达183人。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中国留学预备讲座和以“中日学术交流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的研讨会。

二、精准文化推送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政治架构、不同文化圈,在跨文化语境中推介中国文化,一定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认识多种文化、群体文化以及自身文化的特征是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充分考虑所在国的国情、文化差异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首要前提。通过国别区域研究,不难发现推介中国文化在具体实施方案上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在日本和西班牙推广文化活动为例,同样是中国书法推送,在日本,书法活动走精英路线;而在西班牙,就要走平民路线。

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对日本文化有深远影响。两国在文化背景上有许多相似性,这为中国文化在日推广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性。然而,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使得文化推广的相对简单行为复杂化。考虑到日本左翼的激进行为,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宣纸上的北大精神”书法特展没有过度宣传。为拉近距离,增加文化融合度和亲切感,作品内容涵盖三个方面:北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早稻田大学精神。特展期间,顺访东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和武藏野大学孔子学院。在日书法巡展偏重学术研讨和技艺切磋,主要邀请对书法有研究并造诣深厚的高校教授和社会精英人士,活动以座谈、笔会的形式进行。尽管受众人群不多,但是邀请的专家学者都是日本学界和书法界的知名人士,社会精英的认同度和引领作用不容小觑。

西班牙是拉美国家文化核心。民众热情好客,爱好和平,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感知力。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以书法为媒介,介绍推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书法巡展先后在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马拉加现代艺术中心和瓦伦西亚历史博物馆进行。书法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展览、笔会、沙龙等形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充分考虑西班牙文化特征。在展出作品中增加了西班牙著名诗人瓦洛卡的诗句,在篆刻展示中增加了西班牙重要地名和城市,以上内容有效拉近了西班牙民众与中国文化的距离。在互动环节中,许多当地民众积极参与,体验用毛笔书写汉字的独特感受。在西班牙的书法巡展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和孔子学院学生。不仅如此,巡展活动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瓦伦西亚省第一大报纸东风报,电视台瓦伦西亚之路均做了主题报道。

基于跨文化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推介首先要对双方的文化背景、历史、特质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寻求两种文化的契合点从而推介自己的文化才更行之有效。精准文化推送是本文综合北大各孔子学院在文化推介的具体实践中得出的有效路径。孔子学院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海外基地和先行者,担负着加强中外人文双向交流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在孔子学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之际,在中国文化自觉、自信之时,开辟文化走出去新天地,让中国文化之花通过孔子学院之蔓盛开于世界之林,和而不同,芬芳与共。

 

 

作者简介:任燕飞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项目官员 工程师

         康 涛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