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分析

作者:许 申 发布日期:2018-10-28

摘要:发展高知识群体加入党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医学院校作为“高知”人员相对密集的社会组织,在发展高知识群体入党的工作中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得知,由于医学院校“高知”非党员群体工作时间分配困难、倾向认为基层党组织理论教育缺乏吸引力以及入党程序“烦琐”等问题,造成了“高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入党的动力。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基层党建;高校;医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也日趋明显。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实践者和开创者,高知识群体在推进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吸纳高知识群体入党的工作:2004年6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可见,中国共产党已经将高级知识分子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将吸收高知识群体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予以实施。然而在现实工作中,“高知”群体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1],发展他们入党既是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育、医疗行业专业性强,是高知识群体相对集中的行业,在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的工作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一、概念界定和问题描述

高知识群体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并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社会群体,是以创造和传播知识、信息和理论为职业的社会群体,[2]如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院所、文化艺术团体、宣传舆论媒体等。从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知识储备来看,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社会上通常将拥有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位以上的个体归到高知识群体这一范畴中。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时可以发现,高知识群体对待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求真性,即执着地追求真理;(2)知识性,即外部思想文化的本身必须是基础扎实、体系全面的知识,能够在内容上征服他们;(3)专业的一致性,外部思想文化与接受个体本身的专业知识体系要保持一致,不能过于偏离接受者的价值体系和方向。[3]这充分体现了高知识群体的一些特点:该群体在接受新事物,特别是新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批判性和自我意识性。由于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有质量上的要求,发展党员的模式也相对严格,入党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也带来部分个体价值观的偏差,党内存在腐败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4],导致在发展“高知”群体入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问题

针对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的入党情况,一个基于经验的认识是:他们中愿意入党的,在学生时代就入了党,没有入党的在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会选择入党。仿佛以就业为起点,形成一个医学背景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的“洼地”。这也使得发展高知识群体入党成为医学院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党建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在医学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积累的案例、所作的调研,对在医学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的高知识群体的入党意愿进行分析,力求对他们有一个较为理性和准确的了解,以利改进和加强工作。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以某高校医学部(学院及附属医院)作为调研范围,以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群作为调研对象,根据实际高知识群体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出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7份,有效问卷297份。调研对象的一般特征描述如下。

(一)年龄结构

从统计结果看,医学院校“高知”人员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28岁,最大的60岁,年龄分布相对集中在40岁至50岁之间,占全部抽样个体的68%,平均年龄44.7岁。与年龄相一致的是,该群体工龄较长,平均20.7年,说明“高知”身份是需要较长工作经历才能获得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人员进入医学院校的平均工作年数约为16.2年,与平均工龄十分接近,说明医学院校的“高知”人员基本以医学工作作为终身职业,职业流动情况较少。

(二)学历结构

参与问卷调研的人员学历如下表所示,有56.4%的人员为博士,23.9%的人员为硕士,19.7%的人员为学士。同时,这部分人员中50%以上有出国留学或工作的经历。高职称、高学历,同时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是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1:某高校医学部副高以上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

 

学历层次

合计

学士

硕士

博士

专业技术职称

正高人员

21.3%

27.5%

51.3%

100.0%

副高人员

19.0%

22.3%

58.7%

100.0%

合计

19.7%

23.9%

56.4%

100.0%

 

(三)工作情况

受职业特点的影响,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而高知识群体作为工作经验最为丰富、工作精力和体力都相对较好的群体,在工作单位都承担着重要岗位的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该群体中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人员占94.6%,其中36.6%的人员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29.4%的人员每周工作时间甚至超过60小时。

通过问卷反映的信息可知,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多为拥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知识分子群体,且多数的人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大多处于年龄、经验和体能的最佳时期,是事业发展、成果产出的关键时期,也是业务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

三、高知识群体的入党意愿相对较低的原因分析

从统计的结果看,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的总体入党意愿较低,与文献的结论一致。有28.2%的人员对入党表示完全不考虑,有12.9%的人员选择了表示基本不考虑;而选择愿意或较愿意入党的人为22.6%,还有36.3%的人员对入党一事表示无所谓。

(一)高知识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党组织

作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绝大多数的人员都有机会接触党组织,并被鼓励申请加入共产党。根据统计,有27%的人曾经提交过入党申请书,有22.8%的人员参加过党校学习,65.6%的人员曾经遇到党员同志鼓励他们申请加入共产党。可以看出,高知识群体有机会接受入党教育,且部分人员曾经有入党意愿和行动;医学院校基层党组织对高知识群体入党的工作是重视的。

(二)“重业务、轻政治”的评价并不准确

按照文献总结得出的结论,影响高知识群体入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重业务、轻政治”,但是医学院校的高知识群体并不符合这一推断。由于工作的特点,他们需要接近患者,接触社会,对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较高的关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研的高知识群体对待政治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详见图1。该项评价为5分档:从1分到5分分别代表不同意、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及完全同意。3为中间值,代表无明显的偏好,大于3表示同意,小于3则表示不同意(下同)。他们对“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等主要的社会政治热点问题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认同度,这种认同度甚至超出了对“尊重个体的独立思考权利”等指标的尊崇。因此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群体,他们主观上是关心政治的。

1:某高校医学部高知识群体对自身政治意愿的评价

(三)对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活动缺乏动力

如图2所示,在9项反映工作情况的指标上,绝大多数医学类人员对“工作占据了我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表示认同,平均值达到4.47,其次是“与周边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和最大的愿望是“干好本职工作”;而与之相反的:对“每天都能有充分的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工作之余还有适当的时间参加社交活动”“希望有升职的机会”三项有较低的认同度。说明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业务工作,而非用于生活或社会活动。同时在对部分医疗行业管理人员的跟踪访谈中,还提到高知识群体是否具有党员身份并不影响他们在业务工作乃至管理工作上的发展。上述因素在客观上使得高知识群体在选择入党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动力。

2:某高校医学部高知识群体对工作情况的评价

(四)入党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

本文研究进一步对9个可能影响高知群体入党意愿的问题进行排序。从图3可知,工作繁忙导致“高知”人员无暇参与党组织活动是高知识群体最为认可的一个因素;其次,“对党的理论、准则没有理解到位”“党内存在腐败问题”“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过于呆板”“个人年龄偏大”“党的宣传难以引起共鸣”等也是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3:影响某高校医学部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的因素分析

作为有着较高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高知”人员通常具有三性(求真性、知识性、专业的一致性),因此对思想文化的接受往往是一个相对批判的过程,当党的基本理论在表述和演绎中与“高知”人员的既有知识体系不能完全一致时,较容易使他们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出现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不强,甚至腐化堕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客观上会给高知识群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心理冲击。此外,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宣传方式比较严格,程序较长,例如按照党章的要求入党必须经过至少40学时的专门培训,同时要经历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一系列培养考察过程,历时至少两年,这也使高知识群体对加入党组织一事较为犹豫,认为心理成本较高。

四、总结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关心政治,关注国家大事,但是由于时间分配、党的理论学习及加入党组织过程严格等问题,使他们对于加入党组织一事处于相对消极的状态。

时间分配问题是医学院校发展高知识群体入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一方面,发展党员的程序严格,过程较长,而过多的业务工作使得已经在一线岗位上承担相应职责的“高知”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党的理论和知识,客观上难以对他们进行程序化的培养和考察;另一方面,是否党员身份并不影响业务工作和个人事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他们接触党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的动力。

党的理论教育也是影响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党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处在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逐渐被扬弃,而反映当前社会需要的新的理论被不断补充进来。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党的理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当群众对党的理论产生片面的理解时,是很难将其发展为党员的,也难以保证入党动机的纯正[5]。本次问卷结果显示,不少受访者都曾关注过党组织,但是因对党的理论、准则没有理解到位而没有选择申请加入共产党。

此外,共产党对党员管理的要求较高,党组织活动的形式有待创新,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得高知识群体对入党一事往往存有一定的疑惑。针对上述影响“高知”群体入党意愿的因素,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

首先,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从高知识群体的特点出发,向他们介绍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真正地了解党、认同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懂得党的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其次,注重发展“高知”党员方式上的多样化。在严格坚持标准的基础上,针对高知识群体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以党校培训为主,同时合理运用履职考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个别谈心等方式,建立适合医学院校党员发展的动态培养机制,既能按照要求完成培训时间,又能结合实际灵活地进行教育和考察,达到培养的目的。此外,应充分认识、运用高校创先争优等活动的价值及影响,通过有效的宣传途径,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力的同时,影响和带动“高知”群体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这也是发展“高知”党员的重中之重[6]。力争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机制,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既积极争取,同时也宁缺毋滥。

再次,注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思想引导和关怀。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重视发展“高知”党员工作。关心、关注这个群体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充分体会党组织的温暖,体会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事迹,在帮助他们在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政治上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注重党员队伍廉洁性。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并及时、有效、公开地处理党内腐败问题。这些措施将有效地提升党外人士对党的信心。需要指出的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对发展新党员有着重要作用[7],如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在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和推动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当前,党对高知识群体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视,并提出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创造有利于他们发挥才干的公平公正环境。如何拓展基层优秀人才发展空间,如何畅通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的渠道,这些仍是医学院校党委增强改革意识、破解难题、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本次研究主要以非党员高知识群体入党意愿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分析的依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当前医学院校高知识群体在入党意愿方面的问题,但是定量研究无法直接反映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仍需要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剖析,以期得出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作者简介:许 申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组织部干部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陆高峰,郭文献,王长峰,等.高知识群体入党透视[J].廉政瞭望,2006(9):12-13.

[2][3]陈秉公,陈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知识群体”中引领的规律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9-11.

[4]黄海波.“双高”青年知识分子入党动机探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3):75-77.

[5]李永军,王俊卿.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J].党建研究,1994(12):32-33.

[6]杨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凝聚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9):31-33.

[7]徐磊.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专题调研报告——以苏州市教育局系统发展党员工作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