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郑唯实 发布日期:2018-10-28

摘要: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打造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间骨干力量,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培育“双带头人”,要注重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估、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履职能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雁阵还需头雁领”,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的“掌舵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应有之义。

2017年8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项重点加以强调,并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1]

随后,中共教育部党组进一步出台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为“双带头人”的培育谋划了路线图。“双带头人”制度从高校党支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抓住了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推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阻碍需要克服。本文将对此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发挥“双带头人”的感召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一直是高校党建的重点工作,党支部书记要想有效地凝心聚力,单纯依靠支部书记这个“头衔”还不够,个人威望和魅力必不可少。在高校,学术水平是一个教师个人威望的重要来源,一个人品好、业务精的教师党员,将受到师生的一致尊敬,并能够产生很大的号召力。一个有感召力的支部书记,可以有效凝聚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并能吸引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有利于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

基层党支部建设长期存在“党建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党支部书记如果不是学科带头人,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发言权就相对较低;学科带头人如果对党务工作不了解甚至不支持,支部活动就很难开展。“双带头人”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党建、科研的齐头并进,有机融合:抓教学科研时,能够有效贯彻党立德树人、党管人才、发展青年党员等方针政策;抓党务工作时,能够找到思想、政治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契合点,提升支部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党组织选拔党性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并给予激励和培养,“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相当一部分“双带头人”的“党建带头人”角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需深化

有相当一部分党支书对基层党建认识不足,不能承担起“党建带头人”的角色。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繁重,面对基层党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越来越多的任务,许多“双带头人”党支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党支书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甚至认为支部活动只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开会、活动”的载体。第二,支部生活多是依文件照本宣科,毫无吸引力。第三,党支部活动多、学习少,缺乏“党味”。如此以来,党的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难以保证,党员的政治意识、思想境界难以提高,更不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在高校的权威。

2.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有热情,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指导,也很难承担好“党建带头人”的角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党支部书记虽然认识到党支部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性,但工作方法老套,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二是党建业务有待熟悉。绝大多数“双带头人”党支书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党员管理、党组织生活、思想政治工作等党务工作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完成支部工作,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的缺位甚至失范。

(二)相关原因分析

1.“双带头人”教学科研任务重,党务工作激励少

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支部书记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此外开展组织生活、发展党员、党员信息管理等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而学术带头人本身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学术事务非常繁忙。教学

科研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平衡是“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现实角度看,科研工作成果与科研经费、职称评审、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相挂钩,这些都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教师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好教学科研任务。相比之下,高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激励:党支部书记很少能够参与系或科室的重大事项决策,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对教师未来发展的帮助作用不大,教师党支部书记多为奉献型工作。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也会导致老师们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不高。

2.支部设置有待改进

伴随着学科发展、科研事业的需要,学术团队、研究中心、学科组大量涌现。相比传统的系所、专业,学术团队内部的师生交流更加直接、充分。

就支部设置而言,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党支部采取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即依托系所、专业设立支部。但从便于开展支部生活的角度考虑,纯粹以系所、专业设置党支部的传统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系所、专业的规模一般较大,如果没有教学研究需求,教师之间的联系往往并不是很紧密,在此基础上设立支部并不利于凝聚人心,开展活动。如果能依托新型学术组织设立支部,利用学术团队内部“人心齐、人气旺”的优势,更有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依托学术团队组织支部建设,团队内的非党员教师也更容易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党组织。

3.对“双带头人”队伍的培育与引导还需加强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需要教学科研、支部建设“两手抓”,面对“双重考验”,如何平衡好两方面的关系,实现业务和党建之间的共同促进,是所有“双带头人”必须应对的挑战。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双带头人”队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性,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加之“双带头人”群体本身具有知识层次高、工作任务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高校都会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但针对“双带头人”队伍的高层次、个性化培训还较少。“双带头人”的成长需要党组织的培育和关怀,只有培育好“双带头人”,才是抓住了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

三、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加强“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双带头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励他们做好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开展支部建设的能力。有效解决党支部书记“想干、愿干、能干”的问题。

(一)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估、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相比教学科研工作,支部工作的考核量化指标相对较少,而与缺乏考核评估相对应的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因此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首先,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准确客观的考核评估,是激励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基础。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学制定岗位职责和目标,将支部工作拆解细化,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基础性工作,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设立具体的年度或季度工作目标,使下一步的考核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工作考核,结合工作目标以及实际工作成果,以打分或评星定级等方式,客观全面地评定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成效。三是推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既有助于高校全面了解教师党支部工作,也督促党支部书记对支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增进支部间工作的交流。

其次,健全党支部书记工作激励保障机制。可以从待遇、奖励、提拔使用等方面入手。一是参与决策,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讨论决策,在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发挥政治把关作用。二是提拔任用,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时,应当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经历作为重要条件加以考量。三是工资待遇,各高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向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放津贴补贴。四是奖励表彰,定期开展优秀教师党支部和支部书记的评选表彰工作。

最后,科学利用考核结果,实现奖惩分明。在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采取多措施激励的同时,针对考核结果并不理想、工作状态不佳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末位淘汰。通过奖惩分明的制度,使支部书记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起到激励先进的效果。

科学的考核与完善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将充分调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工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双带头人”履职能力

一名教师党员要想成长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既需要本人的积极进取,也需要党组织的培育关怀。高校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针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发展的各个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首先,关注和培养“双带头人好苗子”。院系党组织要及时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发展状况,重点关注政治素质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基础好的党员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可由党委组织、教师工作部门牵头,科研、教学等部门参与,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党组织谈心谈话,培育“党建带头人”;组织教学科研项目、打造学术发展平台,培育“学术带头人”。两方面相互促进,及时把政治素质好的骨干教师培养发展为党员,把专业基础好的党员教师培养发展为教学科研骨干。此外,注重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其次,“双带头人”培训工作中,党性教育是核心、能力培育是关键[2]。针对教师党支部书记不同工作阶段的实际需要,可分级分类实施培训。

新上任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缺少党务工作经验,培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把增强党务工作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帮助党支部书记了解党务工作的自身规律、基本工作方法,就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党组织生活、党支部选举等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培训。帮助党支部书记迅速进入状态,打开局面。

对于已担任党支部书记一定年限的教师,需要更加高层次、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内容可以更加侧重于提升领导力、加强党性修养等方面。除了传统的授课培训,还需搭建更多的交流锻炼平台。如组织“双带头人”工作沙龙,结合支部建设、管理技能等课题,在探讨中交流工作经验,共同促进。高校各级党组织也可结合科研合作、扶贫攻坚、部门挂职等工作,积极为党支部书记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最后,“双带头人”普遍工作繁忙,需要在学习时间上给予党支部书记更多的自主权。建议利用网络培训形式,搭建“课程库”,课程的内容应尽可能丰富,容纳政治理论、党建实务、支部建设、活动创新、管理能力等方面。推行“网上学时累计制”,教师党支部书记可以在课程库中“按需选课”,达到规定的学时即可。网络“课程库”给予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时间的自主权和培训内容的自主权,将大大提升党支部书记自觉参加培训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打造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已成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突破口,被中组部、教育部列入2018年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教育部于近期启动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工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出台了《北京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支部书记考核激励办法》,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双带头人”需要激励,重在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高校党组织应扎实推进,久久为功,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充分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作者简介:郑唯实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组织部干部 管理研究实习员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8/t20170823_311692.html.

[2]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