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新时代高校大型文艺晚会的实践方法初探——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晚会为例

作者:李杨 杨偲劢 陈秋昊 发布日期:2018-10-28

摘要:大型文艺晚会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在高校庆典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晚会(以下简称“校庆晚会”)是学校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晚会的筹办背景和指导思想,梳理了晚会的编排思路和工作方法,总结了新时代高校大型文艺晚会的重要特点,为未来筹办此类活动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大型文艺晚会;校庆

一、校庆晚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历史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征程。2018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明确了高校工作的两条标准,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和高校师生提出了系统的、鲜明的要求,为拥有120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校典礼活动具有呼应时代主题、传承大学精神、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1]作为北京大学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校庆晚会需要立足时代大背景,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原则,以庄严温馨的氛围,深刻丰富的内涵,严谨灵活的手段,完成“展示历史、展现成就、展望愿景”的基本任务。基于以上目的,晚会确立以下三条指导思想。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二”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首倡“爱国”,爱国的情感是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2]

北京大学草创伊始,首任总监督张亨嘉在就职演说中要求“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大进步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1984年“小平您好”的由衷呐喊,无不表达了每一代北大人的爱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自身力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把握北大历史精髓,激发广大师生校友“家国天下”的理想主义情怀,以历史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发观众精神共鸣,从而引领北大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以求新精神为主轴,全面展现北京大学历史传统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但会有第一个北大。这既是对北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嘱托,也是对北大求新精神的肯定。

北京大学“是常为新的”[3]。在求新求变的历史进程中,北大形成了“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紧跟党走的传统”“与工农结合、服务人民的传统”“民主与科学的传统”“改革和进步的传统”[4],始终走在时代变革的前列。这些光荣的历史传统是北大人代代传承的精神品质,在师生校友中有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以“求新精神”为主轴,全面展现北京大学历史传统,有利于把握北大发展脉络,集中体现北大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强化学校与师生校友情感纽带,从而鼓励北大人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三)以校园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作用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5]它涵盖了校园生活各个维度,是校园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北大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文化育人”历来是高校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在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正在于‘德’”。[6]

以校园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把握北大共同记忆,在宏大叙事的同时突出个体关怀,使晚会既有“英气”也接“地气”,从而提升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团结广大师生校友,共同支持国家和母校未来发展建设事业。

二、校庆晚会的具体实践

(一)编排思路

1.整体策划

好晚会如同好文章,需要主题明确、立意高远、结构完整、线索清晰,有情绪变化,有起承转合。基于前述三点指导思想,晚会工作组确立了坚持爱国主义主基调,紧扣“求新”这一关键词,以北京大学发展史上关键事件及其精神意蕴为主线,从整体结构入手的晚会策划思路,具体如下:

百廿常新的主题设计,取鲁迅先生“北大是常为新的,是改革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历史论断,开宗明义地点出北大120年历史最鲜明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的立意设计,筛选北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26个创举,彰显北大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坚持不懈的首创精神与敢于实践的勇气,印证“百廿常新”主题。明、暗两条线索设计,其中以历史脉络作为明线,以北大重大历史为节点,串联学校发展脉络,既是对优良传统渊源的梳理,也表达了对北大和北大人未来继续引领社会发展的期望;以理想主义作为暗线,解释求变常新的原因:北大历史上的种种求变创举,并不为标新立异,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基于家国天下的理想主义情怀开展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运动。

篇章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篇革故鼎新,北大是革命先锋、改革闯将。创建以来,北大总能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革除故弊,探寻新知。常新之义,起于新、成于敢、难于常,革故鼎新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概括与肯定。第二篇与古为新,当标新立异成为社会主流之时,北大人又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初心:欲流之远者,必溯其源,“古”是“新”的源头活水。好的传统不应弃之敝履。“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彰显了北大在求新求变中的反思。第三篇守正创新,守正,意味着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北大人要坚守百年优良传统,遵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要求北大人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

2.节目编排

节目是晚会的基本内容,也是编排思路的具体体现。就个体而言,每个节目需要既符合晚会基调,也要拥有艺术观赏价值;就整体而言,节目之间既需要符合晚会主线,也要建构内部逻辑关系。为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主创团队从爱国情操、理想情怀、爱校情感入手,力求赋予每个节目文化意蕴(详见下表)。

在爱国情操层面,主创团队选取如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选段、四手联弹《保卫黄河》、原创歌舞《我的1898》等节目,着力强调了北大师生在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上的独特地位,响应了“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的时代号召。

在理想情怀层面,主创团队选取如诗朗诵《诗和远方》、《聆听青年》、歌曲《大学人》、歌剧《青春之歌》(选段)、舞蹈《理想在前》等节目,着重表现北大人的坚守与初心,鼓励广大师生立德树人,培育英才,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在爱校情感层面,主创团队选取歌曲《老楼》《青春大概》、魔术《百廿荣光》、诗朗诵《舌尖上的北大》、歌舞《燕园情》等节目,用具有鲜明集体记忆的“经典校园作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校友情感,集中表达对母校的热爱。

此外,主创团队还增设了“高君宇”奖颁奖、北京大学山鹰社珠峰登山队互动两个现场环节,在致敬先贤的同时,展现北大优秀师生代表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气质,充分实现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取得了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晚会以全场观众齐唱《歌唱祖国》作为结尾,当主持人说出“祝福母校,祝福祖国”的时候,一面十数米宽的巨幅国旗在舞台上冉冉升起,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视觉效果重新点燃全场气氛,使观众的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校庆晚会节目编排一览表

             

(二)工作方法

1.开展深入细致的资料考据和调研讨论

校庆晚会自筹备工作启动伊始,就受到师生校友的广泛关注。为突破自身局限,广泛搜集、筛选编导素材,工作组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讨论工作。主要工作方向有三点:一是爬梳重大历史事件,理清晚会线索;二是寻找典型集体记忆,提炼文化内涵;三是收集优秀作品信息,丰富节目储备。

筹办期间,工作组共召开各类座谈会、专题交流会30余场,访问各年龄段师生校友270余人,收集各类优秀艺术作品100余个,整理校史文字资料近10万字、图片视频资料约3T内存。通过调研,工作组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筛选出26个重大事件节点,基本理清了晚会主要脉络,掌握了节目编排方向,为晚会顺利举办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保障。

2.建设高效通畅的工作机制

(1)建立专项团队

根据任务需要,晚会工作组构建了主创团队与编导团队的二级架构。主创团队是工作组的决策机构,由校内部分专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骨干构成,具体承担策划、统筹职能;编导团队是工作组的执行机构,主要成员是来自各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文艺骨干,以小组形式具体负责节目编排、稿件撰写、宣传设计、视频制作和后勤保障五类工作。

(2)配套专项制度

根据团队构成,工作组配套了三级例会制度等专项机制。一级例会是把握政策、互通信息、确定框架的重要平台,主要功能为向上级领导汇报晚会筹备进度,接受学校最新工作安排,研讨晚会宏观架构等;二级例会是开展工作的中枢系统,主要功能为讨论晚会具体策划原则,汇总整体工作方案,梳理重大事件线索,筛选晚会节目并讨论文化意蕴、规划编排方向、敲定内容细节;三级例会是业务组内部会议,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及优秀素材的搜集、挖掘工作。

(三)工作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艺术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高校晚会舞台表现形式逐渐显露出难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趋势。为在实际工作中呼应“常新”主题,工作组在不断丰富晚会内涵、营造活动氛围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党委要求,提出了“拓展舞台”的创新理念,并开展如下尝试:

第一,短时系列演出。随着校庆日益临近,校庆气氛愈加浓烈。为满足广大师生近距离观赏节目需求,工作组于4月25日至27日三天,开展了校庆室外短时系列演出。节目类型丰富多样,坚持互动性原则,从而吸引了大量师生、游客围观。部分晚会节目亦在此期间以公开彩排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并征询编排建议。以歌剧研究院《我爱你中国》为代表的节目,借由“两微一端”渠道迅速传播,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二,场外预热。在校庆晚会开场前1小时,主创团队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呼啦舞蹈团、北京大学学生交响乐团、风雷街舞社和留学生代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上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活力的户外表演,迅速推高了现场观众热忱,营造了较为浓烈的庆典氛围。

第三,开放舞台。校庆晚会除了以“四梁八柱”理念搭建舞台外,还依靠3D投射技术和节目设计,打破了传统舞台界限,将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整体作为表演空间,促使观众与现场氛围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热情,提升了观看体验。此外,还积极协调设立第二现场,让远在珠峰的北大人与校长和观众互动,为母校送上来自雪山的祝福。

第四,平台直播。近年来直播平台的发展为晚会扩大影响范围,增加观众群体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统计,除现场2000名观众外,逾300万人次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PKUTV等平台同步观看了校庆晚会直播,共襄百廿盛举,进一步传播了北大文化,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校庆晚会的主要特点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主创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文艺晚会基本规律,力争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

如与弥渡县长互动环节,在上承原创歌剧《青春之歌》、下启民族舞蹈《娉娉然》的同时,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弥渡县扶贫的成就,突出展示了学校在当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在歌曲《创想新时代》中,主创团队巧妙地把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大考察工作实况回顾融入节目,深化了对“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理解,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和信念。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

“校史之于学校的重要性,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起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7]而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主创团队一方面重视校史资源,通过节目编导集中展示北大光荣厚重的历史传统,同时不囿于北大过去的辉煌成就,而是通过回顾历史,探索事物的发展轨迹和背后的人性闪光,从而提炼文化内涵,汇集精神力量,将视角聚焦在关切时代变迁、畅想未来发展之上,集中讨论北大历史与时代和未来的辩证关系,以鼓励北大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专业性与群众性统一

“百廿常新”主题宏大,内涵丰富,筹备时间紧、任务重,表演难度高、体量大,极大地检验了各工作组的专业水平。但单纯依靠主创团队闭门造车,晚会效果同样难以打动人心。为此,工作组充分发挥北大综合性大学优势,一方面以前期调研成果为切入点,成立由各年龄段师生校友、学校各职能部分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构成的顾问专家团,通过他们分享知识体系、生活经历和主观感受,获得了多项珍贵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工作组通过公开招募、重点邀请、定向咨询的方式,广泛吸收各年级、各院系、各专业在校生参与晚会筹备和节目编导过程,充分发挥北大学生在文学、音乐、美术、形体、设计、摄影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才华和创意,极大地丰富了晚会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晚会精彩程度。

(四)原创性与经典性统一

北大拥有浓厚的原创文化,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原创文艺作品。校庆晚会所有作品均由北大师生、校友在不同时期创作、改编,主创、编导团队及现场演职人员也均由北大师生、校友组成,是一台真正的“北大人的晚会”;同时,这些作品大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传唱度,如《光明行》《黄河大合唱》《未名湖是个海洋》等,在师生校友乃至华人世界中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些“经典原创”使校庆晚会成为了“百分百的原创晚会”,有力地塑造烘托了晚会“百廿常新”的主题。

 

 

作者简介:李 杨 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杨偲劢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

     陈秋昊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彦,吕晨飞,等.高校典礼活动的教育内涵与文化意蕴探析——以北京大学三大传统典礼改革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3]鲁迅.我观北大[J].北大学生会周刊,1925-12

[4]闵维方.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J].高校理论战线,2011(9).

[5]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

[6]李杨.高校共青团文化育人工作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J].北大青年研究,2014(2).

[7]蒋利华.简议高校开设校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