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后真相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汪 帆 姚静仪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围绕校园公共议题的网络讨论呈现出“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共同价值观的建立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培育,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在现实管理服务中提升教育引导效果。

关键词:后真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价值

 

一、网络与“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一词在2016年被《牛津词典》定位为“年度词汇”。《牛津词典》给该词汇的定义是“关于或指代这样的情形,即诉情感和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容易塑造公众舆论。”“后真相”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人们感性超过理性、情绪先于事实的认知弱点在公共舆论塑造的历史中并不罕见。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则为“后真相”作为一个时代的来临提供了基础条件。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得普通民众有了在公共空间更加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然而,伴随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下人们针对公共议题的判断不时呈现出缺乏基于客观事实的理性辩论的情况,各种极端观点在互联网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公众议题的非理性讨论和各个社会群体的分裂也在互联网环境中愈演愈烈。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则成为了2016年“后真相”的标志性事件。

网络环境是如何塑造“后真相时代”的呢?首先是网络媒体的“信息茧房”效应与随之而来的偏见强化效应。相比于传统媒体的编辑推荐,网络算法推荐在用户感知上更有优势。网络媒体的算法推送会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捕捉其兴趣领域和观点偏好,再向用户推荐个性化、定制化资讯,增强其阅读兴趣。如此一来,用户获得的信息实际上是经过筛选和过滤的,用户并不能全面听到关于某一议题的不同声音,而是困在信息的茧房里难以挣脱。信息来源的窄化极易造成用户的认知偏狭,使其更容易被情绪化的片面新闻信息所驱使,对特定议题和整体社会的判断更容易趋于非理性[1]

其次是网络媒体的监管困境与随之而来的假新闻泛滥。社会化传播者的大量出现和市场诱因容易导致假新闻问题。草根新闻在社交媒体的技术支持下迅速发展,新闻的来源五花八门,内容真实性难以保证。在市场环境下,“标题党”现象屡见不鲜,几乎成为商业媒体吸引眼球的常规策略,使得新闻容易陷入低俗化吸引眼球的境况,从而失去一部分真实性。自媒体人在当下新的传播业态下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整合、评论表达角色,在舆论生成和引导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出于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也容易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2]

针对网络引发的“后真相”问题,一部分人主张让社交媒体平台摒弃以商业利益为驱动的算法,并保证算法输出的透明化,建议平台企业开发一个基于公共利益原则的数据接口,将必要的公共信息、广告信息和审查信息向社会公开;另一部分人主张以“事实核查”的方式来减少假新闻,目前各种谣言揭露平台在网络传播中确实在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两种方案当然都有助于缓解问题,但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一种方案因与传播业市场规则不合,很难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第二种方案则往往面临着谣言数量多、核查难度大的困境。

“后真相”,通俗地说,就是:真相如何实际上并不重要,人们只愿意选择自己偏好相信的信息。这背后是人们理性思考的缺失,是基本价值和社会秩序共识的消失[3],是与真相的背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加剧了由“后真相”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但要解决“后真相”问题,关键点之一在于培养寻真的意识和存真的能力。

二、“后真相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兴而重要的阵地,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难以回避“后真相时代”的种种问题,由于工作对象群体的特殊性,其面临的困境甚至更为突出。

第一,网络的公开性和大众化使特定事件的所有环节都有可能被公之于众,这使得某些环节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更加明显。因此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大众对于网络事件的应激性反应进一步助推网络舆论风波。情绪在前、事实在后、理性缺失,人们急于宣泄情绪、表达意见,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占领道德高地,这是人们在面对网络热点事件中比较普遍的应激性反映,是“后真相时代”大部分信息受众的通病。在热点事件出现后,大量自媒体将情绪化的呼吁和表达与不完整的新闻事实混合在一起,获得不少读者的共鸣与支持,容易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在此过程中,事件相关方的矛盾被激化,成为事件解决的不利因素。

第三,信息不完全对称和沟通不充分容易造成误解,进而引发分歧和矛盾。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品质校园的过程中,学校从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尝试,在校师生势必从个人角度密切关注这些与自身权益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改革变化,由于信息不完全对称及沟通不充分,很容易产生误读,引爆网络舆论热点。“后真相时代”舆论分裂和极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有选择地接收信息并将其当做“真相”,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播开始之前的情绪和立场。因此在改革期间共识较难凝聚的情况下,思政教育的主客体若缺乏立场一致的沟通基础,改革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第四,高校学生处于“准成熟”“待成熟”阶段,易受误导。当代大学生以“95后”甚至即将以“00后”为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显示出非常独特的群体特点:熟悉网络、依赖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处于心理断乳期,稳定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同时也承受着源于学习成绩、环境与人际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由于缺乏相对应的网络行为教育引导,容易陷入关注焦点娱乐化、思维方式碎片化、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困境[4];有想法、爱创新、敢质疑,追求自由公正和更加完善的体制。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喜欢在网络世界发声;对现实世界中不完善的体制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较容易陷入“后真相时代”的情绪裹挟困境中,难以全面看待问题,作出理性判断。

三、如何在“后真相时代”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虽然网络时代高校公共舆论遭遇的“后真相”危机与象牙塔之外的状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相对于社会公共舆论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同样面临机遇,要适应网络环境、转危为机,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加强网络行为引导,培育学生独立理性思考能力

“后真相时代”的种种问题暴露了人们对网络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的不适应,我们发现,部分网民们近来在这种信息传播模式的适应过程中开始逐渐学习辨别真伪和矫正自己的网络行为。比如面对诸如“罗一笑诈捐”事件等“后真相时代”典型的网络新闻反转事件,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以“新闻等三天再看”的态度来冷静观望而不是盲目批判。

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敏锐地把握网络舆论进程的特点,掌握一些典型案例,从学生入学即对其进行网络行为的适当引导。一是要树立起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学生意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应负责任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提醒学生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应当保持独立审慎的态度,努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辨别能力,避免被“伪真相”误导,做到全面分析、理性判断;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分析网络舆论的问题症结关键,从而寻找问题解决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让他们明白网络并非总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大部分情况下通过线下的正常渠道更有助于高效解决问题。

(二)推进“四全”育人,致力于构建更能达成共识的平台和更能团结一致的价值

在“后真相时代”,建立起“从对立中寻找统一、从分歧中寻找共识、构建回归真相”的认识基础是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网络问题的解决还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群体间分歧的消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对于思政教育者来说,要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环境育人”,构建更能团结一致的价值。

首先,要夯实日常工作基础,重视与学生和谐互信关系的建立。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理性对话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其给予充分的引导,切实解决其现实困难,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感到疑惑的时候能够想到及时求助于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其次,要积极发动不同的群体一起参与思政教育,实现全员育人。我们要充分重视并发掘教研教师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影响力,让其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思政教育的内核融入专业知识教授的过程中,从专业的角度培育学生求真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好发挥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作用。最后,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和能力,能够跟进、同步甚而超前于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建立起沟通的技术基础和条件,实现网络和现实环境中的“双引领”。

(三)完善工作机制,注重日常管理服务中的决策科学和程序透明

很多与高校相关的舆论热点事件实际上反映了高校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缺陷。网络的全过程监督和针对事件的公开讨论有助于改善管理方式和促进科学决策,也对我们的教育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管理者应当有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更应当有全面周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人性的工作方式。

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者来说,让“真相”更加触手可及是其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消弭误解和分歧的基础。一方面,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者应当重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致力于改善工作方式方法,让师生能有合适的方式参与高校重大事务的决策;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网络时代的网民行为逻辑,利用好网络平台,明确工作立场、建立沟通渠道、推进信息公开、加强程序透明,以积极的、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代替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的被动应对。

互联网正在以空前多样的形式越来越深入地浸入公共空间的方方面面,现实环境与网络环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包括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内的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人员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对现实工作的影响。“后真相时代”的来临确实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我们深入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切入口,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水平、知识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完善品格、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调整、主动应对,正确看待网络舆论,认真开展研究,把握规律和问题关键,做好网上网下互动切换,重视在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切实呼应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感,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汪 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 助教

姚静仪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王舒怀.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特征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7(6上).

[2]张志安,李霭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J].新闻业,2018(1).

[3]王维佳.什么是真相?谁的真相?——理解“后真相时代”的社交媒体恐惧[J].新闻记者,2018(5).

[4]唐琳,许琛,徐昕.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