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基于不同综合素质测评的医学生发展现状研究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

作者:于 晨 廖紫君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文章从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获得奖学金的分类状态入手,研究在校期间不同综合素质测评水平的医学生所聚集的习惯特征及学生发展状况,并阐明其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素质测评较低的学生和未获奖的学生在许多行为特点、师生互动、环境互动上均落后于获奖学生,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引导。

关键词:综合素质测评;获奖;医学生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关注重点也从量的扩增转变为质的提升,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目标和核心任务。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1]

医学教育本身具有独特性,如学制长、课程多,临床实习压力大,实验实践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等[2],社会尤其媒体舆论对高校培养出的医学生是否真正符合社会要求的质疑也越来越多。随着国际医疗行业信任危机及我国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频现,如何教育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生,培养符合社会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疗工作者,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3]。基于这一现状,发掘综合素质测评水平较高医学生的优秀习惯特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等杰出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改革依据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本研究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综合素质状态入手,研究在校期间不同综合素质测评水平的医学生所聚集的习惯特征及学生发展状况,并阐明其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以期对现行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读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11份,收回问卷211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1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95.26%。通过excel进行数据录入后,通过软件SPSS2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

(一)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201人中,男生94名,占总人数的46.8%,女生107名,占总人数的53.2%;专业以临床医学为主,共84名学生(占41.79%);学制以八年制为主,共119名学生(占59.2%);年级以五年级学生最多,共66名(占32.84%),且以共青团员(占61.19%)和班委(占30.85%)为主,汉族学生占93.81%。

(二)不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学生的综合表现

此次调研中,综合素质排名为班级前10%和11%—30%的学生各为68名,分别占总人数的33.8%、33.8%,综合素质排名为班级31%—50%的学生32名,占总人数的15.9%,综合素质排名为班级后50%的学生33名,占总人数的16.4%。

不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的学生其行为指标主要为班级活动数量、计算机考试、英语水平、创新成果数量、创新成果最高级别、社会实践数量、学习成绩排名、学习(工作)时间、选修双学位、发表作品数量、文艺演出次数、每周体育锻炼次数、生病住院和职业规划。由表1可知,比较后发现不同综合素质测评的学生在创新成果数量、创新成果最高级别、学习成绩排名、学习(工作)时间、选修双学位、发表作品数量、文艺演出次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综合素质排名越高的学生,其创新成果数量越多、高级别创新成果越多、学习成绩排名越高、投入学习时间越长、选修双学位的比例越高、发表作品数量越多、文艺演出次数越多。

表1:不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的学生综合表现*

综合表现

条目

前10%

11-30%

31-50%

后50%

  χ2

   P

 

创新成

果数量

0

33

49

25

31

23.853

<.0001

 

1

27

13

6

2

 

 

2

7

6

1

0

 

 

>3

1

0

0

0

 

 

创新成果

最高级别

 

国家省市级

13

3

0

0

31.217

<.0001

校级

10

10

1

0

 

 

医学部级

16

13

5

4

 

 

院级

22

23

15

16

 

 

7

19

11

13

 

 

学习成绩

排名

 

前10%

39

4

0

0

122.174

<.0001

11-30%

23

46

3

1

 

 

31-50%

3

15

23

4

 

 

50-75%

3

2

5

19

 

 

后25%

0

1

1

9

 

 

学习(工作)时间

 

<2h

11

13

2

10

8.240

0.041

3-5h

17

20

10

12

 

 

6-8h

19

14

11

7

 

 

8-10h

13

13

8

3

 

 

>10h

8

8

1

1

 

 

双学位

21

14

4

2

10.012

0.019

47

54

28

31

 

 

发表作品

数量

0

54

59

32

30

8.729

0.033

>=1

14

9

0

3

 

 

文艺演出

次数

0

20

31

16

21

9.998

0.019

1

20

19

6

5

 

 

2

16

8

4

5

 

 

>=3

12

10

6

2

 

 

                           

*表中只列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三)不同学生的情绪行为差异性分析

根据高校评定奖励奖学金的一般规定,评选获奖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分数和排名,故是否获得奖学金和获得奖学金的等级即是根据综合素质测评而来,对不同获奖状态学生的行为和学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即是对不同综合素质测评的医学生进行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201人中,获得国奖和特等奖的学生19名,占总人数的9.5%,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103名,占总人数的51.2%,未获奖的学生79名,占总人数的39.3%。对此部分人群进行分类,按上述获得奖学金进行分层将本次研究调查人群分为三类,将获得高奖的学生归为“1类”,即获得国奖和特等奖学金的学生;将获得普通奖学金的学生归为“2类”,即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的学生;将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归为“3类”,即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

在本次自设问卷中人格、情绪相关测评共包含有14个评测指标,评价分值为1—5,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以此分级,研究调查发现三类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分在专业了解性、学习目的明确性、学习效率、学习方法、考前突击情况、对成功的渴望度、性格外向性、易相处性、情绪稳定性、好奇心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面情绪(焦虑和抑郁)方面,不同获奖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总体都比较正常。

表2:不同获奖类别学生的人格、情绪差异性分析

得分(均数±标准差)

1

2

3

F

P

专业满意度

3.37±1.30

3.52±1.07

3.11±1.14

2.980

0.053

专业了解性

3.68±0.95

3.67±0.90

3.19±1.05

5.970

0.003

学习目的明确性

3.63±1.12

3.77±0.95

3.11±1.09

9.310

<.001

学习效率

3.05±0.78

3.46±0.88

3.09±0.95

4.350

0.014

学习方法

3.47±1.02

3.63±0.97

3.04±1.02

8.050

<.001

考前突击情况

3.47±0.90

3.76±1.14

2.91±1.38

18.093

<.001

对成功的渴望度

3.89±1.33

3.63±1.03

2.99±1.13

9.790

<.001

性格外向性

3.53±0.96

3.49±1.06

2.82±1.01

10.130

<.0001

自控力

3.63±1.01

3.27±0.90

3.09±0.95

2.790

0.064

易相处性

3.63±1.16

3.89±0.92

3.10±1.22

20.176

<.001

情绪稳定性

3.00±0.82

3.43±1.03

3.03±1.15

3.690

0.027

好奇心

3.63±1.21

3.88±0.98

3.18±1.20

9.360

0.000

焦虑感

3.32±1.00

2.99±1.06

3.08±0.96

0.850

0.429

抑郁情绪

3.05±1.22

2.74±1.12

3.05±1.12

1.930

0.148

               

进一步对有差异的项目进行两两分析发现,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性、学习效率、学习方法、考前突击、对成功的渴望度、性格外向性、易相处性、情绪稳定性、好奇心均低于获奖的学生;尤其是对成功的渴望度条目,获得奖项越高的学生的渴望分值越高。

(四)不同学生的学生发展情况差异

不同获奖学生的学生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在调查研究群体为医学生的前提下,其学生发展的差异有别于其他院系的学生,问卷中包含互动、学生参与度和学生成长度三个维度以及各个维度下评价更加精细的指标来对学生发展情况做一个评价,按获得奖学金不同分为三类(同上),其学生发展情况见下表3

表3:不同获奖类别学生的学生发展差异性分析

条目

得分(均数±标准差)

1

2

3

F

P

互动

与任课教师互动

7.26±2.56

7.59±2.30

6.71±2.06

3.510

0.032

 

与导师互动

7.21±2.66

7.95±2.18

6.82±2.41

5.400

0.005

与辅导员互动

7.58±3.10

7.00±2.58

6.46±2.38

1.890

0.154

与同辈互动

10.00±1.70

10.0±2.06

9.90±2.02

0.200

0.822

课堂

课堂笔记

3.42±0.77

2.93±0.83

2.81±0.82

4.250

0.016

课堂讨论

3.16±0.60

2.86±0.78

2.80±0.70

1.830

0.162

实践操作

3.37±0.60

3.15±0.76

3.05±0.73

1.480

0.230

课外

课前预习

2.00±1.00

2.15±0.87

2.11±0.85

0.230

0.798

课后复习

2.74±0.87

2.78±0.88

2.70±0.82

0.200

0.822

课后讨论

2.58±0.69

2.69±0.83

2.52±0.68

1.140

0.321

自行参与科研度

2.95±0.85

2.59±0.79

2.27±0.84

6.800

0.001

参加学术组织

2.74±0.87

2.53±0.80

2.20±0.91

4.800

0.009

跨专业

跨专业选课

2.63±1.12

2.50±1.04

2.22±1.01

2.270

0.106

选修双学位

2.32±1.38

2.27±1.26

1.70±1.07

10.777

0.005  

不同专业讨论

2.84±0.96

2.74±0.90

2.49±1.02

1.880

0.155

课余

参与社团活动

3.05±0.91

3.14±0.82

2.89±0.85

2.000

0.139

担任学生干部

3.47±0.61

3.05±0.97

2.87±1.03

3.030

0.051

参与社会实践

3.63±0.60

3.21±0.76

2.99±0.85

5.540

0.005

参与志愿服务

3.58±0.61

3.22±0.74

2.97±0.97

7.695

0.021  

参与文化艺术活动

3.21±0.85

3.00±0.90

2.71±0.89

3.610

0.029

参与讲座报告

2.95±0.71

2.84±0.74

2.85±0.82

0.150

0.861

知识活动

专业知识

3.32±0.67

3.05±0.62

2.89±0.68

3.760

0.025

操作能力

3.11±0.74

3.07±0.63

2.92±0.68

1.270

0.285

科研能力

2.79±0.98

2.75±0.68

2.49±0.77

6.568

0.038  

创新能力

2.74±0.81

2.80±0.68

2.61±0.74

1.560

0.212

前沿动态

2.58±0.84

2.76±0.69

2.54±0.76

1.990

0.139

综合知识面

2.89±0.74

3.02±0.63

2.75±0.78

3.400

0.035

认知思维

信息处理能力

3.05±0.52

3.07±0.55

3.10±0.71

0.090

0.918

发现与解决问题

3.21±0.63

3.11±0.59

3.08±0.66

0.360

0.698

批判性思维

3.16±0.69

3.02±0.66

3.03±0.73

0.330

0.716

自我认识的能力

3.32±0.48

3.20±0.60

3.16±0.69

0.450

0.637

价值观的确定

2.95±0.62

3.20±0.62

3.18±0.66

1.330

0.267

组织表达

书面写作

3.16±0.60

3.00±0.67

2.94±0.74

0.800

0.450

口头表达

2.89±0.66

2.95±0.68

2.89±0.77

0.200

0.817

沟通协调

2.95±0.52

3.15±0.62

2.95±0.75

2.200

0.114

外语听说

3.00±0.82

2.83±0.79

2.67±0.84

1.630

0.199

领导

3.11±0.66

2.87±0.67

2.91±0.66

0.970

0.380

抗挫折

3.05±0.52

3.06±0.70

3.10±0.63

0.110

0.898

分析

3.21±0.63

3.17±0.60

3.11±0.60

0.270

0.763

自我管理

3.16±0.50

2.91±0.67

2.94±0.76

1.010

0.366

自行积累人脉资源

3.11±0.74

2.93±0.76

2.78±0.71

1.780

0.171

道德

国际化视野

3.00±0.67

2.97±0.68

2.66±0.89

6.998

0.030  

政治参与度

2.58±0.69

2.44±0.86

2.30±0.85

1.040

0.355

诚信度

3.47±0.51

3.48±0.59

3.47±0.64

0.000

0.997

职业精神

3.16±0.50

3.22±0.58

3.16±0.69

0.240

0.788

由表3可知,本研究调查的201人中,学生发展的各条目中,与任课教师互动、与导师互动、课堂笔记、自行参与科研度、参加学术组织、选修双学位、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知识面、国际化视野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对有差异的项目进行两两分析发现,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获奖的学生相比未获奖的学生会更多地向任课教师和导师请教,在课外参与学术活动、讲座、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方面有差异性,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参与度在这几方面都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其中,国奖获得者参与度最高;而这三组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的其他方面、课余社会活动、知识活动各维度、认知思维各维度、组织表达能力各维度、道德各维度等方面,获奖和未获奖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三、讨论

(一)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励导向不足,需加强引导

学校综合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人能力、人文修养和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相应奖励机制进行奖学金奖励发放。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该校综合素质排名越高的学生,他们的创新成果数量越多、高级别创新成果越多、学习成绩排名越高、投入学习时间越长、选修双学位的比例越高、发表作品数量越多、文艺演出次数越多,但是身心健康对综合素质排名的贡献不大,即排名高低并不是由身心健康素质所决定。由此看来,目前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排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研、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差异上,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素质方面却没有差异,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激励作用的体现,其调动学生学习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较为有限,作为一名全面发展引领医学的医学生,恰恰需要对其增加身心健康激励的培养导向。

(二)医学生行为特点和能力个性化不足,需在精英教育的同时加强个性化引导

奖学金作为激励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手段和工具,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但就其实际效果而言,从上述结果来看,获奖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以及性格习惯,均起到了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和行动的作用,把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加以放大,形成实现培养目标的强大动力。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看,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育人导向是正向的、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对比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多是将学生的各项得分机械地加权汇总作为评奖依据,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被淹没在繁杂的指标体系之中,相比之下,本研究结果提示,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获得奖学金不同类别不会影响学生的人格情绪以及学生发展状况,这就说明北京大学医学部奖学金激励体系较为合理,但是其对医学生能力和行为的个性化引导不足,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在后续教育教学改革中,在强调精英化、标准化教育的同时加强个性化能力的引导。

(三)增加医学生的师生互动和环境互动支持,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知,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相比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高,自身行动力更强,其学习主动性和自身行动力体现在获奖的学生会更多地向任课教师和导师请教,获奖学生的师生互动更频繁,效果更好,更助力学生的发展。在课外参与、学术活动、讲座、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等环境互动方面,获奖学生比未获奖学生更有主动性参与环境互动,拓宽了自身综合知识面。故该结论提醒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激励和引导,增加学生和教师、导师、辅导员等的互动机制和频率,形成教学相长的互动有利机制。对于学校支持部门来说,也应该增加学生与环境互动的便利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合力提升对策。

(四)借力新媒体新技术,落实新时期全人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及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普及,微时代已经不期而至。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媒体,现在的校园新媒体、新网络联动平台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功能。结合本研究结果,目前基本每个医学生都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班级都有微信群,学校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所以多数学生希望结合微信平台和学校信息化工作系统等进行各种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特征,利用各种移动媒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媒介形式,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新时期的全人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于 晨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学生教育办公室干部 讲师

廖紫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014级直博生

本文系201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重点课题“基于奖学金获得者综合素质分析的素质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建平,马陆亭.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因素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132-135.

[2]郭永松.论创建一流大学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1,22(10):2-6.

[3]何显力,赵华栋,包国强,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中道德素质教育浅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