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王 菲 邓安琪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群体竞争压力倍增,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切实提升就业能力是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理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高校就业工作者的视角分析就业形势现状,提炼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三条就业能力提升路径,为高校管理者和就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工科;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各项促就业、助创业的政策相继出台,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成功解决了6500万青年人的就业问题[1]2014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201710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再次彰显了中央在解决好就业问题上的决心。

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820万,将再创历史新高[2],“大学生”已占据全国就业主力群体的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声音不绝于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对立现象也时有发生。岗位需求和大学生自身实际能力不相匹配,是大学生群体在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社会、成为实干家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以所在单位培养的就业主体人群——理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阐明该群体就业现状及特点,继而定义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就业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就业能力提升的三条路径,为高校管理者和一线就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由表及里——从就业特点聚焦就业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以来,革新和改造技术的意识日渐强烈,个人对生产技术的掌握自然成了社会的需要,由此催生了社会对理工科人才的高度需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响亮多年,理工科大学生也一直维持着就业上的相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速加快、增量渐大,学科专业设置、学历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大学生们的就业正面临着新压力和新挑战,理工科大学生也是如此。调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薪资水平、晋升空间等统计数据中的表现已不再独占鳌头,高校就业工作者应充分了解现状,多积尺寸之功。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对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就业群体的深度访谈,总结了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普遍特点。

首先,从就业过程上看,设高期望容易、适应现实落差难。职业期望是指个体对于就业的态度和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3]。北京大学的理工科毕业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生存需求较弱,但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越大,其职业期望就越高。高期望本是好事,但也可能一叶障目,导致学生盲目自信,轻视求职过程,就业主动性差,忽视自身就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小差距的事实。具体的表现是开始求职晚、择业标准高、精力投入少、求职技能差,随着招聘进程的推进,工作机会没有如预想中的纷至沓来,难免产生心理落差。

其次,从就业结果上看,找到工作容易、找到满意工作难。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期间遇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阵痛,但健康发展的基本面和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十分巨大[4]。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局势也有保证。由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符合数字经济时代下重点产业的要求,所以就业范围更广,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找到工作并不难。但与此同时,如今学生对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找到满意的工作才是求职目标,其中,衡量工作是否满意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收入、升迁机会、同事关系、工作环境等。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虽然呈阶段性上升态势,但总体满意度不高,20142015届毕业生均为60%左右[5]

最后,从职业发展上看,适应工作容易、职场快速成长难。学生们在就读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锻炼掌握了一定的本领,多数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工作。但就理工科本科生而言,在校期间接受的是融合了专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的基础教育,以学习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术训练,后续职业发展中所需要的纵向深入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容易陷入停滞不前的“瓶颈期”。对理工科研究生而言,情况则恰恰相反,他们潜心研究,熟悉专业领域,能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但他们长期呆在学校,实习实践经验不足,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对职场的运行规律了解不充分,自我定位不准确,从而难以得到均衡发展和快速突破。

基于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职业规划、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切实提升“就业能力”,是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就业能力”的系统化研究与规模化实践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深度挖掘——就业能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贝弗里奇最早提出“就业能力”这一概念,即个体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90年代中后期,西方学界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高校就业课程和职场培训。在我国,郑晓明最早定义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6]。随着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除求职过程本身外,职业的长远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相对应地,高校的就业质量评价也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评价体系。从能力结构组成的角度上,余新丽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其他职业相关能力的整合[7]。综上,本文将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定义为一种个人能力,是个人关于选择职业、保持职业和获得职业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广义上包含获得工作的能力、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三部分。

有很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朱国玮等将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归纳为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特征、自我强度特征、团队能力特征、权力渴求特征、社会学习能力特征5大因子,含技术专长、自控力、影响力等15个具体要素[8]。彭树宏构建了含获得就业和维持就业两个一阶因子,知识、责任心等9个二阶因子的结构模型,并对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实践活动、专业学习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9]。为探究理工科的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我们将半结构化问题应用于对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求职人群的个体访谈中,用以了解决定“就业能力”强弱的核心因素。常用的问题有:“您认为理工科学生求职成功最需具备的特质是什么?”“您认为学校充分培养了这种特质吗?”“您认为理工科学生职业发展好坏的影响因素有什么?”“您对学校和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何建议”等。在文献研究、理论梳理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本文将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层次——个人、高校、用人单位及宏观。具体包括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方式、职业指导、评价反馈机制、宏观经济形势等9项。

三、多方联动——就业能力的三大提升路径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是指通过协调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种因素,使其合理运行和发挥作用,来形成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线。本文重点关注个人、高校和用人单位三个层次,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以高校为主导优化培养目标与途径、以协同为方法促进终身发展与提升的三条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定位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

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最关键路径。就业工作者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强化自身主体意识,自觉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主动提高知识、技能、德性,做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者;另一方面要真正把握学生需求,有效地多渠道、全方位、全过程地提供精细化的就业服务与指导。首先,应尽早、合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探索内心、明确方向,为未来发展明确奋斗目标,为现实塑造提供基本遵循。学校各级就业部门应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不同形式进行引导和培训,在注重内容与方法结合的基础上,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其次,应倡导学生投身实践类第二课堂,力求知行合一。实践是大学生由学生到职场人,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从学校到社会的培训过程和衔接环节。然而现在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由于学业压力大、科研任务繁重,大部分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社会上的实习实践,因而我们应大力搭建校园内外、长短期结合的多样实习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适合的选择。再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技巧类培训,以加强应届生求职能力。如以就业工作坊的形式,邀请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或企业招聘负责人,为学生举办简历制作、笔试准备、面试技巧等专题培训,强化大学生求职活动中各种技能、技巧运用的指导,提高求职效率。最后,应发挥榜样力量,树立朋辈就业互助新方式。朋辈互助主要指在就业过程中学生自主发起的交流和互助,例如就业心得分享、就业信息资源共享等,这种方式更具亲和力,能有效提升朋辈间的影响力。在后续职业发展中,巧妙利用朋辈同龄人的榜样指引作用,促使大家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二)增强适切,以高校为主导优化培养目标与途径

以高校为主导优化培养方式,增强学生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适切性,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最根本路径。高等教育规模性扩张后,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逐渐出现了增速与质量上的不匹配,随着就业难的抱怨声一年高过一年,家长和社会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愈加关注,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很大压力。首先,应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教育。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学校应将理论知识、科研指导、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真正落实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根基牢固、有底气。其次,应强调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多是以短期培训或专家讲座为主,形式零散,体系不完整,在教学体系中并不占优。事实上,就业教育课程关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意义重大,应与“思修课”“形策课”一样,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自我优势分析和局限性判断、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择业技巧与决策等全面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有士气。最后,应坚持产学研合作育人的理念。与行业和企业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中高校可以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有的放矢地予以培养。也可以通过深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使其进一步在实际岗位上锻炼就业能力。

(三)构建机制,以协同为方法促进终身发展与成长

构建学生—高校—用人单位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与成长,是就业能力提升的最深远路径。高校就业教育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使其能在职场上有长远的发展。首先,学校可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效沟通机制,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追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问卷发放、座谈沟通等形式了解他们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收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意见。其次,高校也应建立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反馈制度,通过对校友的追踪调查,获取他们对于学校就业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职业发展的状态,并进行长期地跟踪、考察和分析,将上述意见用于调整在校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措施。最后,学校应和用人单位配合,对毕业生进行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意在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和企业应联合起来,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远离上班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陷阱,获得职场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简介:王 菲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讲师

     邓安琪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 助教

 

参考文献:

[1][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规划未来五年就业发展蓝图[EB/OL].http://qnzz.youth.cn/tegao/201710/t20171030_10937297.htm.

[2]教育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EB/OL].(2017-12-06).http://edu.people.com.cn/n1/2017/1206/c1006-29690218.html.

[3]华美花.硕士研究生求职能力、职业期待与就业焦虑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荆德刚.新常态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37-40.

[5]汪昕宇,莫荣,马永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J].中国劳动,2018(4):4-18.

[6]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91-92.

[7]余新丽,刘建新.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6(12):76-79.

[8]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64-68.

[9]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