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高校校史是高校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留存的重要文化资本。北京大学的校史承载着120年形成的光荣传统。文章在思政工作视域下探析校史教育新理念,提升校史教育定位,完善校史教育体系,探索进一步发挥校史育人功能的工作方法,从而服务学校思政工作大局,为培养社
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校史育人;思政工作;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日趋科学化、精致化和人性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必须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高校校史是高校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留存的重要文化资本。作为“留史、资治、育人”主要单位,北京大学校史馆以“五二”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结合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在高校思政工作视域下探索校史育人新理念,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北大精神,传播北大文化,传递北大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一、校史育人在思政工作中的现状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因西方列强入侵而被迫发生剧烈转型,同时也“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近现代化史的序幕”[1]。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部分官僚和知识分子大多将兴办新式学堂作为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方法。从普遍性来说,“(高校)校史不仅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就其地位和重要性而言……一部大学史,就是半部近现代史”。[2]
高校开展校史研究工作起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经30年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史研究业已形成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局面。有学者指出,“大批校史的出版无疑丰富了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从大学校史入手,就有可能形成当代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些成果“丰富了中国史的研究内容,形成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3]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20年间,在长期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大学形成了“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紧跟党走的传统”“与工农结合、服务人民的传统”“民主与科学的传统”“改革和进步的传统”。[4]这些光荣的革命传统体现了校史的特殊性,是北大人代代传承的精神品质,也是实现校史育人最有力的武器。
目前,学校已经认识到校史教育在思政工作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校史馆通过举办展览、开展讲座、编撰书籍等形式,不断挖掘学校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和发展故事,向在校师生传播校史文化。2017年,北京大学下发《关于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分解方案>(三—十)的通知》(党发[2017]41号),要求“在教育部规定的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北大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利用好北大的校史资源,编写符合北大校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教材”,“用北京大学百余年来爱国进步的历史、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北大人跟党走的历史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足见学校认识到校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校史育人在思政工作中的问题
总体而言,校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尚处在十分边缘的地位,信息传播、资源调度能力较弱,因而对高校师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校史育人功能仍有待进一步发挥。校史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仍有很大空间,以校史馆为代表的校史工作单位参与思政工作水平亟待提升。具体而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在思政工作体系中缺位
根据统计,2016年校史馆全年接待总量为19924人次,在校师生参观者为4334人次,占总量的21.8%,其中3881人次为新生入学教育时参观;2017年因下半年闭馆改陈,半年接待总量为6142人次,在校师生(含后勤职工)参观者为103人次,占总量的1.7%;记录显示,参观主体大多为校际合作交流团体和培训学员,师生自发参观者极少。由此可见,当前校史馆更多的是承担了对外交流和展示的责任。
同时,受限于本单位职能,校史从业人员尚未明确自身思政教育工作的责任,总体上缺少对学生管理和思政工作情况的了解,也缺乏参与学校思政工作的意愿。由此造成了校史教育在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的缺位问题。
(二)与思政工作实践脱节
受到思政工作体系缺位问题的影响,校史教育与思政工作实践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史研究成果在向实际思政工作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滞后和阻碍,校史教育与思政工作缺少有效互动。一方面,校史馆工作人员长期专注于研究、办展和藏品管理等基础工作,缺乏与学生沟通和接触的机会和思考成果转化的主观动力;另一方面,辅导员即使能够认识到校史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但对校史最新成果了解较少,难以有效利用最新的校史素材开展工作。
二是校史教育形式与内容上存在滞后。当前,高校开展校史教育主要有举办展览、举办讲座、编撰书籍等传统方法。然而,在“互联网+”语境下,各类信息层出不求,开展思政工作的方式也日益科技化、精致化。“酒香也怕巷子深”,固化的形式缺乏对广大师生尤其是“95后”群体的吸引力;同时,由于校史研究成果转化渠道受阻,校史教育素材内容单一,且往往被视为“老生常谈”。因此,方法和内容上的缺乏,导致校史教育形式单一,较难适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模式。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校史育人理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七育人”长效机制。北京大学素有“空气养人”的说法,“校园氛围对于每一个在北大学习的人来说,其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的。”[5]每一位北大人自入学以来,就时刻受到校史文化影响,因此促进校史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融合,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的有效手段。
(一)以思政工作为基本导向,提升校史教育定位
1.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建设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介绍、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线索,北京大学的校史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融入北京大学的血脉。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一手材料,是弘扬马克思主义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力素材。以校史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挖掘校史中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有利于引导师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发展脉络,认真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
2.弘扬家国天下的“北大精神”,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质并被普遍接受和践行的价值观。《北京大学章程》指出,“北大精神”即“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爱国主义是北大精神传统的核心”[7],120年来,虽然几经变迁更易,但“北大精神”始终作为价值认同,团结着广大师生校友奋斗在国家需要的各个岗位上。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成果,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政治史中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坚持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校史是“北大精神”的具体反映:草创伊始,首任总监督张亨嘉在就职演说中即要求“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大学的进步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和劳工运动,涌现了82位革命烈士(不含燕京大学烈士)[8];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1984年“小平您好”的由衷呐喊,无不表达了每一代北大人的爱国情怀。
以校史为基本内容,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师生内心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广大师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3.汇聚特色鲜明的北大记忆,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园地
每一代北大人均有属于自己的母校记忆,这种记忆一方面来源于薪火相传的“北大精神”,另一方面即来源于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色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9]。
在时间层面,通过梳理学校各历史时期的科研教学、食宿出行、文体活动、社团实践、社会服务等诸多物质文化生活,形成涵盖政治、道德、学术、实践、创业、文体、网络、社团、院系、组织等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在空间层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校园形态是校园功能的具体载体和历史体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校园文化发展变化过程,甚至体现社会时代背景。
通过对两个层面母校记忆的梳理与展示,建设北大人的校园文化园地,有利于唤醒北大人的青春记忆,团结广大师生校友,共同支持母校未来发展建设事业。
(二)以校史育人为核心目标,完善校史教育体系
1.校史研究是校史教育的基础
全面系统地梳理校史资源,确保大学理念精神以及大学发展战略共识的形成具备深厚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基础,避免“北大精神”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建设以正史为主线,人物史、学科史、院系史、活动史等专门史为支线,回忆录、口述历史为辅助的校史体系,不断深化校史研究、推出校史成果,全面夯实校史教育的物质基础。
此外,在对校史进行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注重从小处着眼,从生活史入手,深入挖掘学校发展过程中师生校友和普通员工的感人经历和生活事迹,令校史既有“英气”也接“地气”。通过宏观背景下的微观记录,对在校师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而拉近思政教育与师生的距离,引起大家的共鸣。
2.校史活动是校史教育的手段
以灵活多样、寓教于乐且富有实效的活动为载体,主动吸引广大师生校友了解校史、研究校史、传播校史,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校史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主动适应教育对象特点的重要举措。开展活动时,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两项基础工作,秉承“分类开展、因地制宜、把握节点、注重实效”理念,在力求达到传播校史知识、传递母校情怀、传承北大精神的目的的同时,加强“学校—师生—校友”三者间的联系与感情,鼓励在校师生建功立业,服务社会,鼓励校友回馈母校。
3.校史社群是校史教育的保障
随着移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受众群体不断被解构、分化为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个体又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要素打破固有壁垒结合成为新的群体,并对原所在群体产生影响。社群具有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认同,社群成员在共同意识基础上形成较为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北京大学的校史社群,是指以北大精神为共同价值,以校史为基本内容,以行政助理、志愿讲解员、校史文化社团为运营主体,以历届师生校友为成员,以校史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的校园组织。建立校史文化社群不仅能够解决实施校史教育时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更能基于北大校史文化认同,在思政工作中提升自我教育、朋辈教育效率。
4.校史传播是校史教育的渠道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自媒体力量的壮大,在冲击传统纸媒、展览、书籍话语权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认知方式。因此,一方面,要依靠校报、校刊、橱窗、校园电视等媒介开展校史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和中老年群体中的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以“两微一端”为平台,以图文资讯、短视频、直播为方式的传播渠道,逐步建立校史传播的融媒体网络,打通校史研究成果转化、传播通道,不断提升校史教育影响广度和深度,切实令校史贴近在校师生生活,增强校史教育感染力、传播力。
5.校史场域是校史教育的方向
“场域”最初为物理学概念,后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其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行动者和机构在这些关系中的位置使其得以拥有不同类型的资本。”[10]其中,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
目前,北京大学12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由此产生的各类文物是校史馆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校史展览是校史馆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校史教育基础信息来源。然而,校园空间是高校历史的物质基础,校园形态变化是校园发展历史的外部反映。建设校史场域,即是将校史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融入到校园整体环境中,将学校的发展建设史融入到校园形态变迁中,从而突破馆舍限制,增强校史教育的具象性、趣味性和浸入性,真正使校史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四、结语
“校史之于学校的重要性,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没有国史,国家就会缺少根基,失去灵魂;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起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11]作为北京大学120年校史的记录者、研究者、展示者,校史馆不应仅局限于校史研究、文物征集、展藏品保存、联络校友等“术”的工作。英国学者肯尼斯•赫德森指出:“博物馆不能被认为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宝库,而是最广泛意义上强有力的教育手段。”[12]为此,在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今天,校史馆应当以校史育人和思政工作为切入点,以更高的使命感、责任感,承担起保存遗产、探究历史、展示风采、实施教育、传播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梁千里 北京大学校史馆综合办公室干部 研究实习员
参考文献:
[1]王集权.中国高等教育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43-44.
[2]张克非.校史研究的进展、问题及突破[C].//刘海峰主编.中国大学校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11-12.
[3]王杰.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4).
[4]闵维方.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J].高校理论战线,2011(9).
[5][9]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5-6.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7]胡少诚.基于北大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兼谈《北京大学章程》的价值取向[J].北京教育(高教),2015(3).
[8]北京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北大英烈简介[M].北京:北京大学印刷厂,1995:116-124.
[10]Pierre Bourdieu, Jean Claude Passeron: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heory,Sage Publication Ltd.,1990,25-41.
[11]蒋利华.简议高校开设校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
[12]〔英〕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