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校园地理分布与综合性大学育成——论北京大学校区整合与综合性大学的实质化过程

作者:胡姮霞 发布日期:2018-05-01

摘要: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综合实力强大的高等学府。育成综合性大学要善用校园地理分布规律,努力避免校园碎片化、多校区化,力求集中连片。为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开展多校区对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影响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战略,着力对高校校区地理进行集中连片整合调整。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校园地理;校区;高等教育

 

大学校园是虚拟空间或移动空间所不能取代的,师生“面对面”创造、传授和交流知识的固定地理空间场所,是大学活动的物质基础结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学生规模扩张,我国大学校园空间出现井喷式增长。这种增长采取怎样的地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发展,成为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创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深远影响力。本文以北京大学为例,探讨校园地理分布模式与综合性大学育成的关系,试图从中得到一点的启示。

一、校园地理分布是综合性大学育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的使命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创造、保存、传播和使用知识。知识按照性质分成不同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不同门类。因此,学科是以知识创造、保存、传播和使用为使命的大学之核心。在我国,根据各学科比例情况,将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不同类型。其中,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综合实力强大的高等学府。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常常片面追求学科门类是否齐全,把学科门类齐全程度作为区别是否为综合性大学的唯一标准,致使高校学科门类盲目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式发展,“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十分突出。事实上,学科齐全仅为综合性大学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综合性大学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强大的综合实力。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分享知识、激发思想、促进创新,是一所大学增强实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投入和方法。大学实力的关键来源之一就是交流。与单科性大学不同,综合性大学具有跨学科交流、特别是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个优势,综合性大学才能够具有更加强大的实力。因此,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但无跨学科交流、特别是面对面交流优势,进而没有强大实力的大学,只能说是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而非实质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但各门学科教学、研究分别分布在相隔较远、没有联系的不同校区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众多单科性大学的名称和某种程度的管理统一,而非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

教师是知识创造、保存、传播和使用的根本驱动力。因而,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为了创造优势、增强实力,大学必须广聚和善用天下英才。然而,应该清楚的是,大学、大师非空中楼阁,大学、大师总要落脚到地。因而,地理空间或校园是支撑一所大学的基础,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支撑载体,不仅构成大学景观的核心,而且影响大学优势和实力,应当改变长期以来校园粗放发展布局的方式,善于认识、挖掘和发挥良好的校园发展布局对增强大学学术优势和实力、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校园地理分布可以分为碎片化、多校区的分散化模式和单一连片校区的集中化模式两种极端类型。集聚趋向增加师生面对面交流机会,降低交流成本,提高交流效率。这意味着,校园地理分布模式是影响大学学术实力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一所不同学科门类分别布局在分散的不同校区的大学,将一定程度上缺乏跨学科面对面交流的优势,不利于增强学术实力、促进学术发展,不利于育成实质性的综合性大学,常常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而已;而不同门类学科集聚于较单一连片校区的大学,则具有跨学科面对面交流优势,有利增强大学学术实力和学术发展,有利于育成实质性意义的综合性大学。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大学几乎没有多校区大学,美国虽然近些年来出现了多校区大学但其中一流综合性大学尚属罕见。因此,育成综合性大学要善用校园地理分布规律,努力避免校园碎片化、多校区化,力求集中连片。

二、北京大学校区整合与综合性大学的实质化过程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属于“戊戌变法”的仅存成果,最初兼具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双重职能,而且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宗旨出自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西幷重”是其中重要的核心,在这一理念的主导下,朝廷委派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曾出任多国公使的许景澄和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分别出任中学和西学总教习。京师大学堂在成就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奠基者这一地位的同时,也在学科配置上具有综合性大学的雏形,因而被认为系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从1898年,经过十余年起落沉浮,至1910年,京师大学堂在学科设置上已经初具综合性大学内涵,其中包括: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共七科,其下设十三学门,即:诗经、周礼、春秋左传(经科);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文科);政治、法律(法政科);银行保险(商科);农学(农科);地质、化学(格致科);土木、矿冶(工科)。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从京师大学堂建校之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所处的时代是一段乱世,因此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校区建设并未进行规划,而是利用北京城内已有的王室贵族旧宅,经过改造成为校舍。1898年朝廷首先将地安门内马神庙街和嘉公主府改建而成京师大学堂,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后,将北大设立文、理、法三科。1918年,红楼落成,从此,红楼校区成为北大的主校园。1920年,红楼校区称北大一院,为文科校区。马神庙公主府为北大二院,为理科校区。北河沿原译学馆称北大三院,为法科校区。此外,北京大学还包括从马神庙京师大学堂旧址迁入北京阜成门外罗道庄(今北京玉渊潭公园)的农学院,从马神庙京师大学堂旧址迁入西城端王府的北大工学院等。可见,早期北京大学校址散布在城内的马神庙、沙滩、北河沿等多处,形成三院五斋的总体布局。老北大虽然出现了学院分布,但属于见缝插针,零散布局,部分功能依托城市。

面对北京大学建校初期分散的校区与校舍,一个鲜明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即我们可以认为,这一时期固然从学校教育而设置的学科而言,无论京师大学堂还是北京大学均属于综合性大学,但从校区的视角审度学校属性,却无综合性大学之实。综合性大学不仅仅在于学科的设置,更为重要在于综合性的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建校之初,文、理、法以及农、工、医等学科均分散在各自独立的校区,各个校区内的学生由于距离的原因,所受的教育也是在单一学科背景下的知识,这样的教育与专科大学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这时的北京大学并非实质性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北京大学迁入原燕京大学校区,将原来分布在北京城各处的分散校区,整合在一个校园中,从此完成了从概念形式中的综合性大学到实质内容的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60多年来,北京大学在原燕京大学的基础上,校园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至1998年新增加的校舍建筑面积约有21万平方尺,相当于燕京大学原有校舍建筑面积的两倍。依托包含各个院系的校园,北京大学利用学科齐全的优势,不断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融,以及全方位教育的实施。尤其全校通选课的设置,跨院系选课系统的出现,以及各类学术讲座、沙龙、会议,均使综合性大学具有的资源优势,渗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实力得以不断增强,时至今日,北京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美国US News等主要世界大学排名榜中稳居前50名以内,而这一切的基础与统一的校园直接相关。

三、结语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兼顾区域均衡布局的要求,对仅有的少数高校进行了裂变式调整。经过这次调整,我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高等教育需要,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院校调整。此次调整以合并、划转、聚合为实质内容,以建设发展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大学规模扩张,多校区分散化发展已然成为潮流。本文分析表明,多校区分散化发展不利于跨学科师生面对面交流机会,制约综合性大学的实质性育成。因此,为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议开展多校区对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影响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战略,着力对高校校区地理进行集中连片整合调整。

 

 

 

作者简介:胡姮霞 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家具管理办公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