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要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刻把握改革发展战略和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明确当前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监督保障。
关键词:纪检监察;监督;改革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中国发展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随着党和国家的现代转型,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政党执政和廉政治理的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是学校专责监督机关,只有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并紧紧围绕学校核心任务和时代使命,找准定位,理顺职能,才能做到明确方向,精准发力,才能切实发挥好从严治党的监督责任,有力监督保障学校新时期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指出,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1]。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教学科研之重镇,是国家民族之颜面,纯洁风气之模范,应以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作全社会价值引领、规范运行和监督治理的表率。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资源体量大为提升,学科学术广泛交融,人才流动加剧,高校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在当今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人才摇篮,高校在加强育人质量推进内涵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阳光高校廉洁校园、依法依规加强监督约束等方面,必然面临更为紧迫的时代要求。
高校纪委担负着协助高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责任,是维护校园良好政治生态、保证校园风清气正的重要组织保障。从纪委履行职责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央巡视及地方纪委专项巡察工作及有关实践总结,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纪委职能定位不明确。因长期以来治理体制等历史原因,一些高校纪委存在职能定位泛化的问题。在学校的治理中,纪委往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的部门或借助纪委的权威和影响推动工作,或通过纪委分解风险责任;纪委为显示自身重要性,乐于参加各类评比检查“刷存在”,从而承担了不少职责外的业务,导致职责边界模糊,甚至疏忽了主责主业,“种了人家地,荒了自家田”。
二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学校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管党治党不够自觉,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的事,不是党委的事”,“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党委班子对党建缺乏重视,重教学科研轻党风廉政,只图快速发展疏于规范治理,管党治党责任存在逐级弱化问题。
三是监督责任存在短板。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到位,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方面,纪委“单打独斗”或“大包大揽”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手段不多,方法不新,招数不实,措施不硬,导致监督乏力;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敢较真碰硬,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还未根除;高校纪委对同级党委的依附性和从属性还比较强,同级监督作用发挥尚存困境。
四是队伍建设水平难以适应新要求。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纪检监察干部有更强的政治定力和更加过硬的业务本领。目前,不少学校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结构、业务素质等与新要求尚不匹配,干部培养培训、轮岗交流力度不够,还有的纪检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足,缺乏“啃硬骨头”的勇气。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新时期纪委履职的严重制约。
二、深刻把握北京大学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机遇挑战
当前,北京大学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历史使命,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加强运行监督,学校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逐渐优化,各项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内外要求与自身治理能力之间愈发呈现张力,其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此,应当把握好以下关系。
一是平衡好外部期盼与自身利益诉求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各项工作更加注重规范,更加从严从紧。而高校作为以教学科研为核心任务的事业单位,必然有其突出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把中央的正确决策转化落地时,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变“一锅煮”为“分餐制”,变“大水漫灌”为“精耕细作”,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做好结合的文章,避免简单套用。此为学校对外关系层面需正视的现实环境。
二是平衡好发展需求与自身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正在“迈向一所伟大的大学,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不仅仅止步于“一流”的大学。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已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征程,提出将学校中长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全面融入、主动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从
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4]。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对于学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依规扩大办学自主权以及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此为学校管理架构改革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是平衡好改革创新和强化监督约束之间的关系。巡视“综合会诊”有力印证,高校绝非净土,高校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2017年上半年,第十三巡视组也深刻指出我校在程序规矩、制度执行、机构编制管理、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在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改革、释放活力的同时,也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体现监督约束的要求,蕴含健康发展的基因。此为保障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深刻把握改革发展战略和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纪检监察职能定位和改革方向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在进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实践,这将对新时期国家廉政治理方式产生重大深远影响。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创新体制机制,以实现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是学校履行专责监督的重要组织,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纪执问题、纪律审查等重要职责。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目标任务,北京大学纪检监察机构如何履行好党章所赋予的职责、保障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在学校得到有效执行,如何在学校综合改革总体布局中落实好管党治党的要求、加强对学校治理和规范运行的监督,如何确保校内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干好事不出事、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成为摆在面前的时代课题。
一是在纪委的职能定位上,概括来讲应当就是通过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协助党委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确保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和学校事业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紧紧围绕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和服务综合改革及“双一流”建设大局,提高站位,谋划长远,协助党委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总体部署、任务分工和责任分解,坚决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二是在工作的目标思路上,基本方向就是要结合当前学校发展建设实际以及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找准履行职能发力点,明确推动工作落脚点,把握发挥作用关键点。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健全学校监督体系、改进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系统协调的政策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实施的原则要求上,总的来说就要深刻把握改革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和把握高校规律,科学设计,稳妥推进。具体而言,其一,结合巡视整改的要求,紧扣从严治党、创新驱动的时代特征和廉政环境变化的时代要求,明确当下纪监察体制工作的短期适应性调整问题。其二,分析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综合改革中的方位,注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统筹协调和配套,形成合力。其三,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特点,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把握原则、明确界限,又区分情况、分类施策。
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和关键环节
根据以上方向和路径,当前我校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应重点把握以下关键举措和环节。
(一)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工作体系
一是推进学校监察委员会建设。结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依据学校章程,明确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运行方式,依法推进监察全覆盖。二是推动设立二级纪检监察机构。在人、财、物配置集中的产业、后勤等领域和部分二级党组织派驻纪检监察组或设立二级纪委,配齐配强专职纪检人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破解监督力量不足、监督不深入、监督范围狭窄难题。三是加强监督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相关制度,强化制度刚性执行,优化执纪规程和机制,提高议事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改进监督方式,聚焦主责主业
一是要持续深化“三转”,突出主责主业有“实招”。纪委要坚持把工作聚焦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来,坚持把职责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这一本源上来,突出主业,积极有为。二是要推动“四种形态”落地,改进监督方式创“新招”。要妥善处理好“森林”与“树木”之间的关系,突出新时期执纪特色,规范不同形态的转化标准和程序,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教育大多数,惩治极少数,确保执纪审查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手段,推进源头治理出“硬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增强再监督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深入开展效能监察,提高管理服务单位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探索实施校内巡察。
(三)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一是牢牢牵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牛鼻子”。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责任,细化“两个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主体责任全程记实制度。二是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党内民主生活、党政述廉评议的主要内容,把经常性检查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结果运用。三是完善问责机制,落实“一案双查”。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发现问题,既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又根据情形严肃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和选任标准,“苟非其选,器不虚假”。严把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和能力关,坚持以岗定责、按责选人、人岗相适,注重知识结构互补、年龄梯次合理、气质特征相容;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后备干部库,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持续有序发展。二是加强干部培养培训,打造过硬本领。健全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激励保障等机制,通过业务学习、轮岗交流、抽调办案和挂职锻炼等方式,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以担当诠释忠诚”。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守“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自律”的底线,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负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直面问题,靶向发力,提高政治站位,把握运用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协助党委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我校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时代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戚国伟 北京大学纪委办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2]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12-11-8.
[3]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17-10-18.
[4]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的报告.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