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研究初探

作者:杨爱民 发布日期:2018-05-01

摘要:基于工作实践,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发展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总结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构建普惠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普惠性

 

一、研究背景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回顾三十余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历史,从提倡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到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理工文科教育基地)的设置,再到提出“211工程”和“985工程”、提出人力资源强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以及中发16号文件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际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无不反映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

随着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出台,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深入,并成为重要研究领域。基于现有文献,有做国际比较的,分析英国、美国、芬兰、以色列、新加坡等科技创新型国家的高校创新创业组织,也有回顾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组织的历程,还有研究者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与原有高校内部的效能关系。

如果运用新制度组织理论,在当前的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利益环境等因素下,都会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哪种方式最适合?是由一个单位去扁平化实施,还是多部门组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共享共建共赢,乃至一个部门横向协调带动多个部门,亦或者强调个人领导魅力,作为总协调人统筹各个部门。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分析

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之前,有必要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要注意区分高校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这两者的关系,以避免混淆。高校创新创业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它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肩负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任务;高校中服务教师完成此任务的组织链条,包括人事部、科研部、科技开发部、实验室设备部、大学科技园(产业办)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新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肩负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将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目前的一些研究者,经常将这两个组织链条混用,本是调研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链条,借鉴到国内时,却莫名地迁移成创新创业教育组织链条。

在各种文献中,学者们对创新创业教育各执己见、众说纷纭。笔者基于实践和思考,认为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其一,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简单的创业教育。虽然勤工助学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之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创业教育就理解为就业指导或者勤工助学指导,或者只是岗位培训,或者商业活动培训。其二,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简单的科技创新,而忽略了思想创新、意识创新。其三,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活动,仅面向少数学生,片面突出创业教育。笔者以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创业组织的模式建构。

综合目前国内比较一致的认识,笔者认同以下论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是素质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素质教育是人人皆可享受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辨别机遇能力,遇见能力,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它同时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育重点应该是学生的人格品质,头脑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当前“双一流”建设契机,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教育目标,首先要关注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发展有较长历史,笔者截取20世纪80年代至今加以研究。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校园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女排精神、深圳速度、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典型,都潜移默化影响那个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品质,爱创敢拼,坚忍不拔的榜样力量深深植入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品格中。那个时期,国家政策先后出台勤工助学、科技创新活动等文件,校内的勤工助学指导,挑战杯系列赛事的辅导,可以看成当时校园内创新创业教育的雏形,这些组织主要是勤工助学活动指导中心、团委科技创新部等,关于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事迹也悄然带动学生,如王选先生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徐光宪先生用于稀土工业生产的串级萃取理论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当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关注点,当时活跃的学生现如今已多成为企业界,科技界以及管理界的中坚力量。

第二,21世纪初到2015年,教育部先后颁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12)等文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大学开始出现创业学院的校内组织,侧重于学生课内知识直接转化为创业实践。这一时期,形成了初步的适合不同类型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载体更为多元,开创了融合专业教育模式、跨学科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后,受制度环境的影响,也引导职业类型高校以创业型大学作为发展导向。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38%的高校设立创业学院;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6年浙江有99所高校建设创业学院。

这一时期,组织形式主要是单独或挂靠的双创中心、双创学院(使用学院的名字,却大多是行政协调机构,准确地说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平台,并不是一个学科为导向的学院),那么如何融合原有职能部门力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基础,而不是单纯以文件为导向建立相应机构,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第三,2017年10月以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陆续出台的教育综合改革文件,在提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同时,还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如“互联网+大赛”的红色之旅项目,被媒体称为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个时候,需要出现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组织架构模式,同形势发展相适应。

四、一种新模式的思考——普惠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创新驱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与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如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i-lab)、斯坦福大学

OTL模式、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三方模式、威斯康辛大学的WARF模式、帝国创新服务公司、剑桥企业有限公司等。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有机生态体,除了高精尖科研项目外,还会重点扶植民间创新力量。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对青年人才提供普惠性支持。这些政策为普惠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的革新指明了方向,要激发高校全体学生的热情,给他们以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普惠支撑。

2017年2至6月,笔者通过访谈和座谈形式,先后与近500人进行交流,还走访了15家部委,重点了解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过程,同时与各种社会组织及基金会进行了广泛探讨。期间,在与北京大学46个院系负责人的沟通中,大多数人对校级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表示认同,笔者还征求了一线教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意见,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各单位普遍认为双创教育体系非常重要,学校层面专设一个联络点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此背景下,普惠性创新创业教育以任务为导向,将成为高校内学生创新项目和资源融合的枢纽和成长平台,具备平台服务、资源融合、项目孵化、评价监督等四项基本功能。

该组织定位为平台型组织,在发展的过程将建立起合作伙伴联盟以最精简的机构服务学生。其核心能力不在于科研力量,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能力。让学生借助这个平台,从我们党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与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把个人的创新创业实践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普惠创新中心设置两级组织,由书记和主任两个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体的决策和管理,下设行政部、资源部、创新发展部和创新转化部四个科室。普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主要实施者是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应是具备丰富学生事务经验的骨干,同时要具有德育职称(德育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善于开展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案例教学,充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突破性解决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凭借多年的行政工作经历,进一步去协调各方面资源,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笔者认为,这些人可以主要来自学生工作干部队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学工干部基本以硕士毕业生为主,也有一些是博士研究生,他们有研究能力和教学经历,可以胜任未来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课程,以及为学生提供项目指导,是可以信任的一支骨干队伍,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以德为先的特点凸显。

 

 

作者简介:杨爱民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机构筹备组副组长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