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以颓废、绝望和麻木等词语传达出来的丧文化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情绪状态是一致的。而丧文化中所蕴含的意外的情绪唤起、习以为常的逻辑关系的反转,以及对于歧视和反歧视等自我印象管理方面的放松又具有自我控制资源保存的作用。文章还对有关自我控制资源的长效保存机制进行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丧文化;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自我损耗;资源保存
曾几何时,劳累奔波了一天,躺在床上,读上一篇传统的“鸡汤文”是很多青年人消解压力和焦虑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近几年,互联网开始兴起了“反鸡汤”风。与“爱拼才会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传统“鸡汤文”不同,表达颓废、麻木、绝望、悲伤甚至虚无等消极情感与黑色幽默的“丧文化”,以文字、漫画、影视创作为载体在社交网络传播,在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中激发广泛共鸣,产生较大影响。如“生活就是到处碰壁”“条条马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等都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在日常交流中,他们还喜欢用马男波杰克、咸鱼、葛优躺等“丧”特征的表情包。该类现象不仅出现在网络上,也逐渐渗透到青年人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中。
一时间这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有学者认为丧文化现象的背后,是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种精神诉求和社会心态的映射[1]。是青年人处在高度自我关注与高度自我不确定性交互作用下,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应对意义的“防御性悲观”,此外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物质焦虑和价值观迷失也对此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杜骏飞[3]则认为网络流行的“丧文化”具有习得性无助理论所阐释的表征,其心理诱因来自生存环境和生活压力。除了颓废、麻木之外,“丧文化”同时也蕴藏着自我强化、狂欢、戏谑、
抗议、消解、反思、自我否定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总之,丧文化中所包含的多种维度被不同程度地感知。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中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视角来理解丧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其心理功能。
一、丧文化现象背后的自我损耗本质
自我通过各种方法来实施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控制,这种控制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盛的基础。心理学中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自我控制感对于成就、幸福感、身心健康与满意度的决定作用。当个体具有高自我控制感的时候,充满希望、乐观、幸福、高效等正性能量,相反,当个体自我控制感弱或者缺乏的时候,则充斥着焦虑、抑郁、绝望、无助等消极能量。后者,在心理学上是个体处在自我损耗状态的指征。
自我损耗是源自于自我控制的资源(能量、力量)模型的概念。该模型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Baumeister和其同事于1994年提出的,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从“能量”的角度探讨人的自我控制问题。在认知心理学发展的时期,对于自我的研究多采用认知的视角,自我控制被看成是一种信念、判断或态度。将能量概念引入到自我控制领域中,引入了自我控制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事实上,自我控制的资源力量模型视角下,个体自我控制的信念再强大也抵御不了不断受挫、目标遥不可及的现实所带来的自我耗竭。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的主要观点如下[4]:
(1)任何有意识的自我控制都需要消耗心理资源。Baumeister特别强调,力量模型中的资源(resources)、能量(energy)和力量(strength)三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2)自我控制所消耗的心理资源是跨领域的,就是说,所有自我控制行为的执行(包括冲动压制、情绪调节、人际互动以及判断和决策等)都会消耗同一资源库中的能量。(3)资源库中可利用能量的多少决定了自我控制的成效。由于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所以每执行一次自我控制,都会使资源库中的能量相应减少。力量模型将这种控制力量被削弱的现象称为“自我损耗效应”(ego-depletion effect)。由于资源被共享的特点,某一领域的自我控制努力在消耗了能量以后,其他领域可供支配的自我控制能量也会相应减少。(4)自我控制力量的机制类似于肌肉的使用:肌肉力量会因为反复运动在短期内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能再次恢复,自我控制的力量有着类似的消耗和恢复过程。
实验证实,当个体处在自我损耗的状态时,对冲动反应的抑制会减少,比如会吃更多的垃圾类食品、喝更多的酒、出现更多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和不安全不适当的性观念等。在人际关系方面,当个体处在自我损耗状态时,更容易出现破坏人际关系的行为,如攻击、欺骗和作弊行为等。当控制力量充足时,自我有能力通过掩饰等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外在形象或人格特点更符合社会期许,而当处于损耗状态时,自我的掩饰能力下降,某些人格特质(特别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负面的人格特质)就会外显。当处于损耗状态时,自我对于歧视态度的掩饰能力也会降低,而被歧视方应对社会刻板印象以及社会排斥的有意识活动在自我损耗的时候也减少。
由于自我损耗的时候,个体无法有效展现自我对于自我冲动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有效控制,焦虑、抑郁、无助、迷茫等情绪就会出现。而“不要认为自己累得和狗一样,你错大了,狗都没有你这么累”“咸鱼翻身了,也还是咸鱼”等丧文化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底色和自我损耗状态的情绪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认为丧文化文字下的个体状态正是自我控制的损耗状态。不难想象,一个人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会说出“生活就是到处碰壁”这样的丧文化式话语。
二、丧文化对自我控制资源的保存功能
(一)自我控制力量模型中的资源保存途径
尽管自我控制力量模型认为人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然而也并不意味着个体在这种珍贵的能量资源面前完全失去能动性。比如研究发现当个体在经典的双任务范式中,得知自己还需要完成第三个任务的时候,个体会有意识地在第二个任务中减少资源的损耗,表现为第二个任务的绩效减低,第三个任务却没有显著性的和其他对照组的差异。研究者们认为这是个体有意识的进行资源保存。
事实上,在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中,研究者们发现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响到这种能量资源的损耗或者保存[5]。比如,(1)情绪和动机:个体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控制力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个体正常的情绪体验被压制或夸大后,会导致明显的自我损耗。另外情绪的正负效价不同,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也不同。积极情绪因为具有能量激活效应,所以会增加自我控制力量。比如研究中观察到被试们在完成任务之一后,看一段喜剧电影或收到意外的礼物,其损耗程度就会降低。动机也对自我控制有着重要的调控意义:当缺乏足够的动机时,即使具备充足的控制力量,自我也可能出现控制失败的情况;反之,如果具备足够的动机,即使处于损耗状态,自我也有可能做到良好的控制。比如当被试意识到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会带来好处的时候,以及完成这个任务非常重要的时候,或者给予金钱以及其他奖励的时候,这些提升的动机都能够有效抵制任务一导致的自我损耗。(2)自我控制训练:力量模型将自我控制力量类比于肌肉,肌肉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加强壮,自我控制的力量是否也能通过锻炼得到提高呢?Baumeister等人认为,有规律的自我控制训练不但可以达到拓展资源库,抵制损耗的效果,而且其所带来的自我控制力量的提高是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领域的自我控制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其他领域的控制力量。(3)逻辑推理训练可以增加自我控制力量:研究者曾让被试们阅读10个有争议的陈述(比如,“安乐死应该被允许”,“带有暴力的视频游戏应该被禁止”)。被试们被告知写下他们的对这些陈述的不同意见在空白纸上,持续45分钟左右。被试们在逻辑练习组收到的指导语让其避免无意识地写,要求在他们的写作中注意推理和逻辑连贯性,以及来考虑相反的讨论。作为对比,在没有逻辑条件的被试们被指导来自发地写,不管什么出现在脑海中以及不要关心逻辑连贯性。研究支持了练习逻辑推理可以提升自我控制的假设。(4)对歧视的掩饰:研究发现,当个体需要克服固有的特质和行为倾向,将理想的形象展现给别人时,会导致明显的自我损耗。反过来,当个体处于损耗状态时,自我呈现(self presentation)的效果也会随之变差,某些负面特质(如焦虑)会更加突出。还有研究发现,仅仅是对自我形象的积极幻想,也需要耗用自我控制力量,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更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预期更加的悲观。值得一提的是,歧视对于自我控制力量的影响是双向的,不仅是歧视一方,被歧视一方同样会产生损耗。导致歧视双方产生损耗的原因是不同的,歧视方是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态度,被歧视方则主要是应对来自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和社会排斥。因此当个体主动放弃对歧视和反歧视的掩饰时,有限的资源获得暂时的保存。
总之,积极的情绪和足够的动机,以及减少对歧视和反歧视的社会管理有助于帮助个体减少资源的损耗,通过逻辑推理以及其他形式的日常自我控制训练可以增加自我控制资源。这些都是试图在减少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那么,之前我们提出,丧文化现象不仅是人们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状态的呈现,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存资源的努力。丧文化现象中有哪些成分是可以起到这种所谓的资源保存作用呢?
(二)丧文化中的资源保存效应
1.意外、高唤起的情绪成分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以及“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洗洗睡了”此类型的丧文化段子,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成语中利用反转手法,让人在思维流中产生意外感,与千篇一律的鸡汤文所带来的基线水平的情绪不同,让人有着为之一振的兴奋、意外等情绪唤起,这种激活水平较高的情绪对于处在损耗状态的资源有着提升至少是短时提升的效应。
2.逻辑推理的练习
因果关系是人们认识事物、世界的认知之间的粘合剂。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人们控制感的基础。“条条马路通罗马”向人们展现了某因到果的路径以及个体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而“条条马路通罗马,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在不排除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看到了某种外在因素的存在。可以说,一些内容的丧文化挑战了既往的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因果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在“破与立”相结合中重新建构出人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控制感。
3.减少对歧视和反歧视的掩饰
“废柴”“咸鱼”等词语的盛行,似乎与符合社会期待的正性形象大相径庭。在鸡汤文盛行的期间,每一个人好像都会觉得有了那么多的宝典,成功还不是囊中取物?但长期的自我呈现的正面管理以及积极的自我幻想无不在偷偷地持续性地损耗着人们的自我控制资源。无论是反讽,还是主动地污名化,都反映了个体对于各种不符合社会期待的形象或特质的掩饰的放弃。“废柴”“咸鱼”的自称强力地削弱了所谓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因掩饰这种差距而来的反歧视的各种意识活动也随之偃旗息鼓,有限的资源得以保存。
三、丧文化的局限性和自我控制资源保存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尽管丧文化现象体现了自我损耗的个体本能自发地一种防御反应。但这种效应的时效是有限的。特别是社会期许的自我呈现的放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反生产力的。这些说明仅仅依赖丧文化中的意外的情绪唤起、因果连接的反转、主动性污名化等并不是应对自我控制资源耗竭的根本途径。如何在力量模型的框架结构之内,建立个体行为与目标之间的正反馈,形成稳定的成功预期,以及通过各种练习或者奖励机制来提升个体的资源库,也许才是更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有人说丧文化现象是青年人对世界的一种温和反抗。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确定以及社会阶层上升通道愈发狭窄并逐渐呈现关闭趋势,而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脑力工作者”愈发贫困化、草根化,而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因为过多的“不可抗力”而无法扭转等外在因素,都对个体发挥自我控制力量设置了无形的天花板,在巨大的外力因素影响下,个体无法有效获得自我控制资源的保存和恢复,悲观、无望等消极情绪弥漫也是有其必然性。因此,除却心理学上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提升和策略性保存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外,如何在社会系统中,建立合乎人性的竞争、发展机制,对自我损耗所带来的丧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预。
作者简介:汪春花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干部 讲师
参考文献:
[1]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2]蔺芳,王志杰,周培京.“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22-24.
[3]杜骏飞.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J].编辑之友,2017(09):109-112.
[4][5]于斌,乐国安,刘惠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07):127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