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作者:贾方健 发布日期:2018-05-01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经常遇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这就要求事件的处置方式应当灵活,不同问题应当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因此,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研究十分必要。文章结合实际处理的各类学生危机事件,从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的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构建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体系。

关键词:心理危机;类型;缘由;处理机制

 

研究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首先应划分清楚危机类型,其次要对危机产生的缘由进行探究,不同的危机类型及缘由常常有不同的应对举措。

一、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处在心理危机的状态时,常会在言语、外在行为、情绪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笔者总结工作中实际处理的案例,将心理危机事件根据危急程度划分为三类,分别为轻生类,亢奋型精神疾病类及抑郁型精神疾病类。

(一)轻生类

有轻生想法且已经有十分危险行为的类型,比如在社交网站发表言论“不想活了”、寻求自杀,在网站发帖询问自杀方法,向周围人流露愿意离世等等,有这种行为的可归类为轻生类。

(二)亢奋型精神疾病类

学生情绪躁狂,表现为多动,不能控制自己情绪,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表现出不可压抑的兴奋,对于自己讨厌的事情又表现不可压抑的愤怒,行为举止超出寻常,有时候又突然变得稳定,但是想到一些事情相关亢奋的行为又被激发出来,这种行为归类到亢奋型精神疾病类。

(三)抑郁型精神疾病类

这类危机学生主要表现为沉溺于痛苦的经历中,对世事悲观,不能对任何事提起兴趣,表现焦虑与孤独,时常感觉疲惫不堪,有时可能外在表现很善谈但其实内心十分痛苦,这类学生整体表现为消极的情绪,这类学生归类到抑郁型精神疾病类。

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缘由

(一)个体方面

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以下简称物院)为例,本科生与研究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原因各不相同。本科生方面,危机学生的产生往往伴随专业课成绩的不理想,在论文调研访谈中了解到,这类危机学生在中学时代因为成绩优异成为师生亲友中的佼佼者,未曾在学业上有太大的挫折,而进入物院后,因为周边优秀学生较多,自己曾经不怎么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的状态,转变为付出很多时间学习却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绩。这导致一些学生开始怀疑自己能力,表现为失去信心,不敢参加一些校园活动,随之沉溺于游戏或者自我世界,不愿与人交流。这类本科生中的危机学生多产生于大一、大二学生之间,由于初入大学校园,学习模式与中学出现较大不同,超出自己预期,准备不充分,再加上自己不成熟的人格心理往往导致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和心理危机的产生。

研究生危机学生多出现于高年级博士中,这类学生往往伴随着科研成果一般、论文未能及时发表、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在本论文研究的案例处理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因为不能很好地将自己从接纳知识传授为主的本科阶段向主动钻研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过渡,在低年级未能有较好及持续的科研成果,到了高年级面临毕业时压力陡增,随之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带来抑郁或者精神分裂等病症。这类学生一旦产生问题,其学业往往难以持续,而且持续时间越长其压力越大,越不利于病情好转,往往会出现不能顺利毕业的结果。

(二)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严重不良的家庭氛围,因父母离异或其他因素造成缺失家庭温暖的成长环境,以及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等等,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缺少后期心理辅导干预的情况下,很多孩子成长初期的心灵创伤很有可能在其成年后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除了破裂的家庭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圆满的家庭里,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文化背景下,很多家庭因为唯孩子成绩是从,将成绩放在首位,这也带来父母与孩子情感沟通缺失的问题。

作者在处理案例中发现,出现问题的学生与父母之间常存在不好的家庭关系,表现为平时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少,特别是孩子与父母情感上的互动较少,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外在表现是否优秀,没有走进孩子内心与之交流,生活中只是在提目标,一味提倡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要坚强,而不是去安慰他,不去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在孩子失败时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没有看到其为之付出的努力,不能及时正视孩子的失败,这造成孩子与父母逐渐出现隔阂,让孩子感受到孤单,久而久之,过多的心理坎坷不能排解最终造成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等问题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贫困的家庭背景致使一部分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易表现出不善交流、个性孤僻和不合群的特点。[1]

(三)高校方面

之前高校教育中片面重视知识忽视实践的状况有所改变,专业设置不断完善,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这让学生在校园内有较大机会多方面的锻炼与发展,个性化教育不断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增多。个性化的教育有其好处,可以让学生成才的可能性增加,而非局限于某一方面,但同时,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目标的缺失,集体获得感的减少等。本论文研究中,发现一些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对未来充满疑惑与疑虑,不能确定奋斗目标,纵然在个别方面个人有了一些发展,本人也不能从发展中体会到快乐,反而因为缺少组织与集体的温暖,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孤独感。

(四)社会方面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及知识渠道更加多元,文化传播的途径也日趋多样,大学生受社会影响也更深入。经济的发展带来学生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大学生作为青年时期的特殊群体,对自己有较高期望,对社会又缺少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当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与他们心中纯粹的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往往也带来了较多的心理焦虑与困惑。笔者还发现,一些社会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下会让不明真相的学生卷入其中,产生愤世情绪,久而久之堆积出心理问题,看不惯世事,对学习丧失兴趣,经常逃课、旷课,学习成绩逐步下滑,而学习上的困难吃力又导致其产生更大的厌学情绪,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其长远发展。同时,一些社会媒体对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过度渲染,致使学生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加重学生的忧虑情绪,动摇理想与目标。这些社会因素都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2]

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举措

(一)危机预警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症状因人而异,引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复杂多样,所以如何正确识别大学生每天反馈的各类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以达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建立有效预防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3]对于心理危机学生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心理危机预防与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应通过多渠道敏锐觉察学生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协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心理测评指标来评估危机情况,明确干预对象,对潜在危险尽早发现,防患于未然。

首先,做好新生入学心理评估工作。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要求每一位入学新生完成心理测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问题排查,对于需要关注的学生与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对接进行关注。

其次,完善机构,突破孤立看待个案的思维模式,将学生危机个体与学生的组织和团队建设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形成学生心理助理团队,有组织地开展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可有效减少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根据助理定期上交的排查报告列出需要关注的人员名单,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学院在接下来工作中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开展心理排查。此外,学院应定期组织心理助理碰头工作会,了解学生动态并交流一些事件的处理办法。同时,为了规范心理助理工作方法,学院还应邀请心理学研究领域专业老师给助理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心理助理工作技能,增强整个机构人员理论知识水平。

再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程或活动的设置。通过必要的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与疏导的能力,从自身解决危机根源问题。此外,教育学生能够识别身边存在心理危机的同学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这些学生一定帮助,这样可更好地扩大学院危机预防的工作面。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社工小组”等互助活动,观看心理剧等科普活动同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及社会接触,有更多的机会排解压力,解决困惑,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最后,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指标体系,即预警指标体系。本论文研究中,根据接触案例将预警指标分类为行为、情绪、言语、交际及家庭背景几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照相关指标提高警惕。行为方面,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立遗嘱,清理心爱物品,咨询自杀方法等;情绪方面,突然的沉默寡言或焦躁暴动,变得敏感、强烈自责等;言语方面,说一些不正常的话语而不自知,话语风格不同往常表现或与之前完全相反,如有抑郁病史者突然善谈,而躁狂病症者突然寡言等;与人交际方面,突然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外人与其打招呼时没有回应或者其本人反应迟缓,交际用语偏激而不注意长幼尊卑,有意激化矛盾等;家庭背景方面,家庭经济收入低下,父母婚姻破裂,家庭温暖缺失,幼年教育有阴影等。将以上行为列为预警指标,可有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

(二)危机处理机制

1.   处理机构

危机事件发生后首先要形成协同工作处理机构,机构成员应涵盖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班主任、导师、教务办公室、学校学工部门、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老师,由院系党委主要领导及学校学工部门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组长与副组长,其他部门人员为处置机构成员,这些机构成员为各类危机事件处理机构的常设人员,全面负责各类型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管理,全面规划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整合学校、学院各部门的资源,为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快速、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扩大化和严重化。[4]当前微信使用较为广泛,以上机构成员可以组群成立院系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机构工作群,日常可以在群内进行工作多方面的交流,事件发生后可以在群内及时沟通信息,而且还能通过群向各部门通报消息,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同时起到记录事件进展的作用。涉及重大事件还应涵盖保卫部、宿管中心、学校医院等机构人员,但是,考虑到学生危机事件的产生很多时候与家庭有关,在相关工作开展中是否将家长直接纳入工作群内需要慎重,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一些重大事件产生时,虽然第一时间需要告诉家长,但是同时需要建议家长不要直接与学生联系,以防激化矛盾,将事件严重化,有些事件发生后当事学生会明确提出不希望家长知道,这个时候本着对学生安抚的态度需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该信息,避免家长不知情与学生直接联系后导致学生对参与事件处理老师的不信任,出现沟通隔阂,造成沟通障碍等问题。在人员对接上,鉴于班主任与学生及家属沟通较多,事件发生后建议由班主任告知家长相关情况;学院学工办作为联系学生、学院各部门及学校部门的中间机构来开展工作,事件发生后学工办应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学校心理中心负责来安排学生心理评估事宜,并对事件中在一线处置事件的老师的行为方式给出指导建议;学校学工部来负责对接校外机构,比如对接医院、公安机关等部门。

2.   处理预案

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为在关键时刻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必须反应迅速,协调一致,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预案体系。学院应结合实际,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在协同工作处理机构成员的配合下,能够迅速、有效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制定的预案要明确部门职责、资源调配和使用、常见事项处置办法等,相关文书制作出模板,在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及时处理。

根据笔者实际参与案例,不同类型的疾病应当设置不同的处理预案。对于轻生类危机事件,应该启动最高级别预案,处理机构多方成员一般均需参与,因为该类事件有其特殊性,预案设计中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在处置中,应在第一时间找到当事人,学校层面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课导师等比较容易与当事人沟通的人群尽快与当事人沟通,另外,还需要尽快将情况告知家属,在通知家属过程中,对于尚未确定原因的案件应只陈述事实即事件概况,不猜测原因,相关事由请家属与警方沟通,减少误会与纠纷。同时,考虑到有些情况当事学生问题的产生与家庭因素有关系,在联系家长的过程中应建议家长不要与学生通话询问具体问题,以免波动学生情绪,家长此时应当尽快来校,到校后再当面处理相关事情。

亢奋型精神疾病类当事学生发病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处理过程中应当谨慎,制定预案过程中应当考虑周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中的两条规定在处理该类问题时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一,法规第二十八条所述“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高校老师作为学生所在单位的管理者,这项规定赋予了老师们将学生依法送医的权利。同时,第三十五条所述“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这项规定可有效解决因监护人不配合带来的问题,在实际案例处理中如果遇到事件紧急而家属联系不到或者家属不配合、不明确示意同意送医的情况下,学校可依托公安机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送医。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有效借助精神卫生法可帮助应对并解决相关心理危机事件。

抑郁型精神疾病类学生在应对时应当做到平时有人关注,难时有人了解,病发后有人跟进的应对举措。这类学生情绪上表现低落,预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普遍的性格特征,根据疾病的成因不同制定不同的处理预案,危机发生后需要及时跟进,因为消极情绪往往会连带产生其他严重后果,比如自残或轻生,而且有时此类学生还会进行自我情绪的掩饰与伪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或者周边同学的反映。此外,应及时搜集当事学生背景信息,如在校表现、人际交往表现、亲属关系等等,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应的预案,避免出现事件处理时的方向性错误。

合理的预案一方面能科学规范危机事件应对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合理配置应对危机事件的各种资源,此外还能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于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

3.处置流程

其一,启动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先接报的部门要第一时间向学院报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组长根据事件性质,决定启动何种应急预案,明确哪些人员参与事件处理。

其二,先期处置。学院接报后要迅速派员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维护现场秩序,查实当事学生精神状况、事件性质、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涉及范围等基本情况,并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

其三,现场处置。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救助、保全等措施。处置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同学的影响,以免造成恐慌。

其四,网络处置。对于网络不实议论及留言应及时回复,减少不良影响,避免舆情扩大对事件当事人及其家庭以及学校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善后机制

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事后长期关注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在合适的时候给予相应程度的干预,也就是巩固突发事件后曾经的干预效果。心理创伤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持续过程,有些创伤留给当事人的可能是一种长期的隐藏伤害,而它随时可能转化为新的危机。对于一些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个体突发事件,学校应当协同家属两方一起开展工作,实行休学疗养或者家长陪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调节及恢复。

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危机事件,除了对当事学生给予心理辅导之外,对于周边同学比如同宿舍同学,同班级同学及同实验项目组同学也应及时开展团体或个体辅导,减少事件给其他潜在危机学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所有的努力是在减少危机事件发生,最好的处理结果是最后无危机事件发生。当前环境下,应尽最大努力做好学生前期心理干预,高校应主动联合学生个人及家庭等多方面做好全方位育人及引导,将工作做到前面,努力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才是最好的结果。

 

 

作者简介:贾方健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团委书记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田硕.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危机成因分析及干预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翁琳源.浅谈现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机制建设[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3]刘晓磊,肖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立体应对机制的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吕倜然,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置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