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05-01

摘要: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与发展路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互联网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的育人方向,在此过程中,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由此北京大学提出了“网络新青年”的特定概念,作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特有内涵的载体。在本文中,我们立足新时代青年定位和培养方向,着眼于青年成长环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网络新青年培育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以回应“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

关键词:网络新青年;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青年群体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要求,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高度对青年一代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从高校的事业发展上说,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新一代成为当前育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

立足于网络社会基本特征和当代青年成长特点,我们以全环境育人理念作为工作指导,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本质和青年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网络新青年”作为具体目标和指标的人才培育方针;在北京大学网络育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网络时代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和网络新青年的指标理念本质上是相通的,在通过对互联网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共同默契、融汇和吸收的基础上,网络新青年培育养成之路成为了培养网络时代青年理想、青年本领和青年担当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时代新人和圆梦新一代的创新探索之路。

一、新时代与新青年:圆梦新一代

青年人是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将来社会的主人,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诞生了一批以青春之力量冲破历史网罗、为民族和国家谋福祉的进步“新青年”。陈独秀提出“新青年”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1]。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指明了青年一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的青年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青年教育工作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也面临着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并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内容作出部署。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从体制机制、育人理念、教育方式、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提出了包括“网络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体现了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新思路。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历史上,北京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他们成为了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圆梦的时代,北京大学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的重要使命,北大青年更需不忘初心跟党走,争做圆梦新一代。在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中,党委书记郝平指出,全校师生员工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其中,贯彻“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大学的首要任务。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项目建设,北京大学力争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品德、渊博学识、健康体魄、坚定意志,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互联网与新青年:网络原住民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一跃成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网民群体的国家。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手机网民占比达97.5%,移动网络促进“万物互联”。当代青年群体亲历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历程,成为中国第一批“网络原住民”群体。由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所标识的时代动力与特征,成为影响青年成长成才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器物层面而言,互联网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革新与进步。网络信息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增高,以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事物,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解放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前景可观。互联网对青年群体最直接的影响,同样在于其生活环境的网络化。无论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网络原住民”一代始终是首批用户兼深度用户。对于各类互联网新兴事物,青年网民既是使用者,也是创造者与传播者,双创文化的发展及各类资源的支持赋予了青年学生强大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网络知识素养的重要性。器物的变革推动了制度、文化的创新,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生产、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传统文化在新兴平台中焕发活力,青年网络文化成果不断涌现。

从行为层面而言,互联网的发展全面改变了青年群体在社交、学习、娱乐等方面的行为模式。网络首先扩展了人们社会关系的边界,突破了社交互动的时空间限制。因此,青年群体更加习惯于在网络中寻找具有相同志趣的网友,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与表达,利用网络发展并维护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同样突破了时空间限制,知识的普及完全可以跨越课堂或书本的界限,这种变化极大赋予了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传统的二元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的发展同样伴随着商业化、娱乐化元素在于青年日常生活的渗透,各类网购应用,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等文化产品成为了青年学生“消磨时间”的利器,从网络语言的发展中,便可以发现网络文化强烈的商业化、娱乐化特质。行为模式的改变同样隐含着异化的风险,如网络社交带来的人际关系泛化,信息爆炸带来的阅读碎片化,网络生活泛商业化、娱乐化等问题。

从理念层面而言,互联网时代展现的时代精神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思想市场的繁荣与混乱同样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开放、平等、多元、共享是互联网的本质精神,这既体现在互联网社会全新的商业、组织模式中,也体现在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中。在互联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思想的开放和文化的多元是基本特征,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和平等的互联网赋权一起,推动了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转变为主动自我教育的一方,主体性地位更为彰显。而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境内外各类思想观念同样借助新闻热点、网络讨论等形式,与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互动交流甚至是激烈冲突,对于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挑战。

三、创新人才培养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青年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和目标指向有了新的变化,由此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式随之发生改变,综合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行为特征和时代发展方向,网络新青年成为新的培养目标和理念。

1.   创新人才的基础环境与基本能力

网络社会是新时代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环境,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包容、传承、共享。

开放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公共互联网信息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和开放的,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拥有技术和思维优势,能够充分获取互联网信息,把握时代方向,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开放环境有助于培养开放心态,青年能够融会中西文化,培养全球化人才。

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不同内容的碰撞和交融成为常态,逐渐发展出包容的社会环境,而充分包容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心态有助于保护创新人才的创新勇气、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同时,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样文化,包容心态使得青年能够以更加多元的立场看待问题。

传承精神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是在以传承优秀传统为基础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也应当在传承的社会环境中融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传统智慧推动时代创新。

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互联网得以全球应用和发展升级的驱动力。伴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的深度融合,共享和开放精神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要求每一个参与者以客观、公允的视角和持平、协调的方法去看待世界、解决问题,以推动各方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世界大同。

而随着成长环境的改变和价值导向的更新,创新人才基本能力的内涵也应当相应更新,以应对新的时代挑战,其基本内涵是阅读、表达、逻辑、批判转化能力。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意味着能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效甄别、筛选信息,从而习得知识;同时也意味着能够在系统、完整的阅读活动中提升素养,获得代代传承的智慧养料。新形势下的青年阅读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即意味着培养主动、全面、有效地掌握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而非被动接受信息与知识的灌输。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降低了发声门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能否快速、有效地传播信息决定了表达的效果,因此对青年的口头和书面以及网络表达能力,包括吸引他人注意力、调动听者情绪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只有全方位地利用表达工具,展示自身的思想观念,才能进而掌握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性,掌握社会话语权。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对现实世界的真假、善恶与美丑做出正确的认识,进行有益的思考,进而发挥自身主体性,提升自我、改造世界。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青年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变化尤其剧烈,他们开始遭遇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行为方式、新的思想观念、新的价值取向的复杂影响和成长挑战。他们在传统教育中所习得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能直接适用于网络环境,并有可能导致在认识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偏差。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完善和历史进程的推进都依靠于转化创造能力。互联网时代庞大的信息量和强大的信息革新能力,使得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批判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环境与突围方向

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环境特征:开放、平等、虚拟、共享。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将教育过程置于开放环境中,外部信息的影响更为显著;网络赋权的特质则推动网络平权的发展,从而改变了教育过程中的关系格局;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下环境,青年对互联网的依赖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和提供了新的虚拟环境,同样也对线上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是知识共享的过程,而互联网共享、开放的特征使得知识共享不仅发生在师生之间,而同样也发生在同辈之间,甚至实现由学生向老师的逆转过程。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环境的变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应当有所革新,主要体现为教育环境革新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革新。

传统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关注到了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载体,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场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除传统的现实教育场域外,网络虚拟空间也成为重要的教育场域,带来了育人主体的多元化和“传道”途径的多样化。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的发展不断使得既有现实教育场域的各种边界变得模糊,打通了各种边界之间的区隔,包括教育与非教育的边界、教育“等级结构”的边界、教育行动者之间的人际边界、教育时间的边界、教育空间的边界等。因此,在传统的三全育人之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高度注重育人环境的前置性地位,努力实现植根有形物质世界的现实教育场域与依托无形网络社会的虚拟教育场域相贯通的全环境育人。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分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网络赋权则颠覆了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主客观关系,青年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并且进行逆向反馈,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主体,青年主体性得以激发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青年主体性,重视并引导青年在自我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释放正能量,充分获得实践探索体验,得到更多的自育激励。

3.   网络新青年的基本内涵与培养目标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化,加之人才培养导向的革新,我们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新青年的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新青年的基本内涵通过三个基本维度得以确立,即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全球、虚拟与现实。网络新青年不是网络时代凭空产生的概念,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培育网络新青年的基础首先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免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网络新青年作为创新人才,也应当放眼未来,以时代发展为导向,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中国新青年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传统,决定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新青年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关注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而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则决定了网络新青年也应当是深受全球文化影响,体现价值和文化多元化特征的新青年。因此,网络新青年应当扎根中国、放眼全球。

网络新青年以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基本成长背景,与传统人才培养不同,互联网虚拟环境是网络新青年成长的主要环境,虚拟环境的熏陶成为青年价值观念和能力素养的重要来源;而青年成长离不开现实环境,从现实环境中真实感知、获取灵感、树立理念,则是网络新青年的成长的根本途径。

青年学生如何合理界定和正确处理自身与网络世界的关系是网络新青年培养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这是面对互联网伴随青年学生成长、融入青年学生生活、影响青年学生思想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对人与世界关系这一终极问题应有的新思考。由此,2014—2017年,我们分别提出以“融入·节制·创造”为核心的网络文明观、以“自信·自省·自育”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观、以“自主·自律·自新”为核心的网络人生观和以“创新·责任·共享”为核心的网络青年观,从多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回应。

 

 

执笔人: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周培京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实习助教

                王志杰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兼职干部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新青年[J].新青年,1916:1.

[2]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