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加快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突出位置。以高校为抓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发挥专业优势的新方向和教育改革适应“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新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新视角。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思想内涵,积极探究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多维路径,引导大学生塑造生态价值观,主动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和责任,对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教育;高校
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表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类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一代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高校人才,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诸多论点,提出了丰富而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读懂学透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从生态文明全过程育人、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建立多方协同合作制度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有效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传播作用和践行作用。
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内涵
(一)生产力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统一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是重大的理论贡献,该理论阐明了发展不是限制,而是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同时,绿水青山也不会自动变为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过程,本质上是“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要在现代化建设中用好生态环境红利,将其转化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对立关系,将生态保护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生命与环境共同思想体的自然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与其各自的生存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习近平同志基于人类文明发展史总结出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针对生命共同体来说,每个要素的存在都形成一种共生联系,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同时顺应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界在被人类同化,同时人类也被自然界自然化。这种体现了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是基于人类文明的高度,着重分析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1]表明了要加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学习,分析,认识,才可从根本上揭露生态问题的本质,从而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
(三)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以及非生命体与其各自的生存环境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民心民生和社会公平。一方面,当前时代,民生问题以新的新式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热烈期盼,殷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局部地区甚至呈恶化之势,失去了生态环境的保障,发展的质量将大打折扣,人民的幸福感也难以真正提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大计,决定了我国小康程度的全面性。
二、以高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抓手的重要价值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发挥专业优势的新方向
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文化,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过程中,高校具有诸多资源和优势。首先,高校拥有一支较强的生态文明建设科研队伍,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是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高校拥有一大批生态文明研究专家,对于推进生态文明相关学科体系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科学研究过程中造就的大批生态文明科学研究实体和平台,有助于科研方法和学术观点的创新。这些实体和平台除了应用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应用到社会相关行业中,做到经济效益提升与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共同推进。其次,高校大学生充满活力与激情,一方面他们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都肩负有特殊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行为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会影响身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是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源头。高校一部分大学生所在的院系专业与生态环保相关,同时很多大学生都是各种环保组织的成员,他们是目前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传播作用和践行作用,积极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二)高等教育改革适应“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新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实现人民生态素质和地球公民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国公民生态素养实际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布局对公民生态素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要进行个人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肩负着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又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生态问题作出时代回应。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态文明状况。因此必须将高校作为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新视角
德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4]。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理解生态理念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进而形成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环境责任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德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中包含的自然观、发展观、哲学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其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更注重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培育,从知、情、意、行等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不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渗入新的内涵,极大地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范畴[5]。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佳的契合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新的视角,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入手,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完善而成熟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保障。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适合学校学情的课程体系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6]。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即在学校原有的教育课程体系中再开发一个生态文明板块,将分散在其他各个板块中的生态环境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给予层次分配,设置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设置必修类课程。在这部分课程体系中可将普通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文明学等概论性课程列入,作为各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第二,设置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在这部分课程体系中可将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相关课程列入,供学有余力且对生态文明感兴趣的学生选修,以此来扩宽生态知识面,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当前,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环境相关课程,然而生态文明教育进程的推进依然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限制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因此,只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培养具有高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之一[7],才能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高校在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将培养“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观,生态科学素质和生态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生态习惯生态能力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注重全过程育人,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覆盖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渗透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二)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建设入手,大力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
将生态文明知识外化于实际行动,从而影响和带动社会整体的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落脚点[8]。高校要积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机会,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生态实践能力。
第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开发,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外化功能。实践教学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夯实和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的重要环节[9]。高校应根据学校条件状况,主动开发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开放建设动植物标本馆,生态文明博物馆等;也可与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协同培养生态型人才。
第二,加强对高校环保志愿组织、环保社团的支持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自主开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化,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手段。目前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较多,但是大多是回收废品、植树种草等形式较为单一的活动形式,且没有形成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没有较好起到深化学生生态认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而要完善这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打造志愿组织、环保社团的品牌项目,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促进实践活动时效性的增强,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去。
(三)从建立协同合作制度入手,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多方合力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赋予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使命,但要完成这个使命,需要参与的主体不仅是高校,还需要政府,企业,传媒,公众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建立积极有效的协同合作制度,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多方合力[10]。
第一,政府是最重要的推动者,政府作为高校教育政策方针的主要制定者,应加强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和推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制贯彻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决策,做好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规划,努力建设高层次的培育专业人才的平台。
第二,高校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与引领。一方面,高校的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和竞赛,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利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念日开展活动,使更多的主体共同参与到高校绿色教育当中。同时,要加强国内外高校的不断合作,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资源整合。
第三,企业、社会团体和家庭等都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推动器”,应主动、自觉承担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责任。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宣传氛围,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家庭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潜在的推动力量,潜移默化之影响最为深远,家长要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以身作则,寓教于乐。
作者简介:王宇凡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讲师
张新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沈丹萍.对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重要论述的哲学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4).
[2] 吴建铭.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
[3] 刘亚敏.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途径分析——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视角[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83-85.
[4] 陈婕,王盛.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与实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96-98.
[5] 范梦.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6][8][9]宋菲,赵玲玲,雷云.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1-4.
[7]石军辉.生态学视域下的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8-61.
[10]罗贤宇,俞白桦.绿色教育: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