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方式与跨文化传播——试论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功能

作者:罗 玲 王柯月 发布日期:2018-02-23

  摘要: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是独具北京大学特色资源、彰显国际化大学理念的品牌文化活动。文章在总结国际文化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如何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功能性要素,促进高校教育国际化,培养学生多元智力,加深跨文化传播水平,创造出中外文化和谐共生的氛围,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全球文明的视野下将大学精神和多元文化相结合,建设开放的、多元的、国际化的校园,使北京大学成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国际化舞台,迎接新时期的新挑战。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

  

 

  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创办于2004年,经过14年的发展、完善与创新,搭建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校内与校外多重参与、多向交流的跨文化平台,伴随着国际文化节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它已经成为师生每年的执着守望。本文在总结国际文化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如何通过这一平台起到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多元智力,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功能,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全球文明的视野下将大学精神和多元文化相结合,践行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

一、立足北大,搭建跨文化平台——国际文化节概述

2004年,由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郝平倡导,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主办了首届国际文化节,其初衷是依托北京大学的留学生资源,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致力于促进学校为数众多的留学生融入校园文化,以解决留学生群体在课堂之外如何和校园主流文化展开互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拓展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文化节因此也选择了象征五湖四海、世界友谊的五色鸟作为吉祥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北京大学就像一个小型的联合国,也像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象征的地球村。

纵观14年来国际文化节的发展,在多个方面上不断实现突破和自我超越,始终关注在教育性和跨文化传播性两个领域的不断深入。第一,时间和内容、形式上的扩展,从2004年只有短短一天时间的文化庆典,到后来一个月的活动串联发布,再到为期半年的系列活动延伸,国际文化节已经日益成为北大校内有着持续影响力和正面效应的品牌活动,将跨文化交往逐步渗透到校园日常生活中来。第二,每年都尝试与校内外多元背景的机构、组织联动,引入全新的形式和内容到文化节的狂欢中来,并且逐步形成主题展览、文艺舞台、美食广场、大使论坛、留学生运动会、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摄影大赛、留学生十佳歌手大赛等经典品牌活动,加深跨文化交流层次。第三,由初创时留学生作为参与文化节的主体,转变到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共襄盛举的双向交流,使得国际文化节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平等对话的舞台。在国际文化节开放包容的理念倡导之下,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推广学校形象,也正是借由国际文化节的平台,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且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跨文化传播使者,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其中的佼佼者正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第四,国际文化节从北京大学校园起步,逐渐成为面向社会的、更具有公众性、多方参与的节日,因而不仅在校内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更得到了政府部门、企业、各国驻华大使馆、国际艺术团体等社会各界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响应。

总之,秉持着“珍惜:文化自信”“理解:多元共生”“包容:和而不同”精神的国际文化节,在历年发展中建构并不断完善着“文化搭台、多方参与”的活动体系,呈现出一系列独特之处,既尊重文化伦理间的差异性、历史性,同时又积极建构文化伦理的多样性互动关系。第一,活动形式多元丰富,包罗万象,注重全方位培育学生能力和素质;第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效应,传播范围和空间得到拓展;第三,艺术性高,审美性强,以美育熏陶和感染学生;第四,形成系列活动,持续产生深远影响;第五,活动内容具有深度与思想性,借助国际文化节的平台成功地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在完善学生人格的同时,激励当代青年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二、国际化、全方位、多层次——国际文化节的教育功能

首先,国际文化节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简·奈特(Jane Knight)对国际化的定义被英国高校的国际化政策文件所广泛引用。她将国际化定义为“将国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性的东西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提供高等教育的过程”2

国际文化节十周年时,时任校领导写下题为《为五湖四海共观瞻——文化节与北大梦》的寄语,指出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的时代格局之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是时代的主流,而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研究性机构,越来越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主要平台,成为高层次人才跨国流动的主要渠道,成为人类社会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知识领域拓展的主要动力源泉。3国际文化节正是北京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的重要举措。

正是因为国际文化节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位,使得这个平台不断地在更大范围上发挥作用。“兼容并包”,是北京大学一百多年发展史中一直坚持并引以为豪的精神。国际文化节的举办,不仅展现了北京大学“为五洲四海共观瞻”的国际化抱负与国际化建设的成果,同时也历史性地映照出中国融入世界的每一步进程。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王晓安曾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节》一文中提出,国际文化节“作为一个小窗口,其盛大的规模,平等自信的姿态,都提示我们:中国正行进至历史的关口,她既是北京大学对于兼容并包传统的自觉发扬,也体现了对今日中国在世界中位置的成熟思考”。4

同时,国际文化节的国际化功能也体现在对蓬勃发展的留学生来华事业的呼应上。虽然已经超越了单向为留学生服务的目的,但仍然在推进留学生交流事业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性。留学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者,有助于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在党中央部署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今天的国际文化节依托和服务国家及教育对外开放和整体发展战略,优化北京大学全球布局,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5,正是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活动,优化来华留学环境,多侧面促进留学生走出校园、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培育知华、友华、亲华力量。

第二,国际文化节是校本国际化的成功典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分为出国学习、在地国际化和校本国际化。有学者经对北京大学具体的调查研究指出,出国学习对于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确实更有效,但其成本高、受益群体小,而学生在校内对非常丰富的国际化资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因而应该强调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所有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发展6。利用北京大学的优势资源,综合学生多元文化背景,国际文化节以展会展台、讲座论坛、公益实践、文化艺术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校园内搭建了微型联合国和迷你地球村,广泛调动了中国学生参与校园跨文化交流和全球问题研讨的热情。除在文化节当天的主展台之外,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的系列活动也使得学生能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保持与国际化资源、多元文化的接触,真正实现了“校本国际化”。

第三,国际文化节是辅助学生开展多元智能培养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主张从多个范畴发掘大脑资源,以充分促进个体潜力的充分发挥。除了传统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国际文化节通过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来,从而提升他们在空间、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智能等其他领域的技能,达到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音乐智力方面,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节经典活动的留学生十佳歌手大赛为留学生提供了展示音乐才能的机会,此外文化节每年都邀请东西方代表性的音乐家来北京大学进行表演,例如2009年的法国浪漫音乐之旅—福雷钢琴三重奏与肖松钢琴四重奏音乐会、罗马尼亚民族歌舞团走进校园,2011年知名商业巨子沃伦·巴菲特的之子、著名青年钢琴家彼得·巴菲特先生的音乐会,2013年的阿卡贝拉音乐节,2014年北京大学与圣母大学中西交流音乐会等一系列艺术性极高的活动。运动智力方面,留学生运动会、五人制篮球比赛、Color Run、瑜伽日促进着学生调动身体语言,达到有效的运动能量。此外,中外学生以志愿者、组织者、参与者等多重身份加入到文化节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来,本身就是对其人际、内省等智力和综合素质的锻造。

三、兼容并包、多元并存——国际文化节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跨文化传播,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跨文化传播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等等;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7在跨文化传播学的视野下,文化具有稳定性、共享性、流动性的特征,只有关注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功能。

国际文化节的举行同时在日常生活和人类文化交往两个层次发挥着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在遵循跨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举办者不断提升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五种能力:解释能力、目标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和信息能力,提供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式理解以及文化间的可能性联系,在文化的勾连中建立动态的互动机制,以实现讲好中国故事、推广北大形象的核心目标。

首先,从2004年到2017年,与时俱进的北大国际文化节在历届主题选择上既关注全球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同时也积极倾听学子心声、紧密结合当代中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既继承和保留往届文化节精华,又有所创新创造,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加深中国与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程度,展现尊重、平等、包容的大国风范,树立大国形象。例如首届国际文化节便以“秉承北大优良传统、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凝聚学子爱校情怀、架构校友联络平台,活跃北大国际交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开启了以文艺演出、展台展示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展现我校留学生风采的先例,得到了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国家汉办、国家留学基金委、北京市教委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20072008年恰逢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因此第七届和第八届国际文化节均紧密围绕奥运与中国的关系并加以延伸,举办“我眼中的奥运”主题论坛,校内外嘉宾共聚一堂热议奥运等活动,以此展现中华文化与世界眼光的碰撞,真正实现了文化的跨越性传播。之后几届文化节,更是从“公益”“科技”“创新”等全球性议题出发,通过国际文化节的众多活动,倡导中国青年人拓宽视野,提升学生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度和责任感,倾听多元声音,真切落实行动。2017年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更是以“四海一家”为主题,其中以“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青年论坛,邀请沿线国家大使、国际组织官员、相关专家学者、学生代表等,围绕主题进行发言与探讨,为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互鉴、融通合作建立渠道,呈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所担当的大国责任和为之作出的贡献。

其次,作为北京大学品牌活动的国际文化节,同样注重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传播效应和形象识别性。第一,在五色鸟吉祥物的基础上,每年的国际文化都根据当年主题设计全新的标识,从海报、游园地图到多个媒体平台的宣传发布,均采用统一的视觉形象元素进行包装,有力地增强了文化节品牌价值。第二,每一届国际文化节,组织方都在积极开拓新的宣传渠道,传递北京大学开放包容的精神理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节从最初进行校内IPTV直播,到在搜狐推出网络图文直播开幕式表演和展览活动,随后与多个直播平台合作进行现场直播。《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多家纸媒也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2009年,国际文化节首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专访,影响范围波及海内外。第十三届及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还吸引到网易、优酷、视友网等主流视频网站直播,直击文化节的精彩活动,直播参与人数近200万人次,同时有来自数十家各类媒体争相报道。从第六届国际文化节开始,每年文化节举办期间,海淀桥下都会树立醒目的巨幅宣传板,吸引许多市民驻足观看。每年国际文化节之后还制作精美的纪念册和回顾宣传片,为文化节留下珍贵的图文、影像资料。第三,国际文化节还同微软亚洲研究院、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德韬讲坛·对话全球创新大师、澳网等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校外机构有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平等多元的品格精神向外传递,从而进一步推广北大的国际化形象。

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的成功实践证明,无论是在理念构想还是具体执行上,国际文化节都充分激发了中外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他们在增进对他者文化的理解、提升全球意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为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共同繁荣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热情。与此同时,国际文化节举办者十分注重其促进高校国际化的教育功能和跨文化传播的功能,使国际文化节已经走出了北京大学的校园,走向国际,为全社会搭建了文化沟通、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国际文化节已经日益成为北京大学向世界展现中国开放脚步的名片,也是北京大学建设国际、和谐校园文化的诺言的兑现。

 

 

作者简介:罗 玲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综合办公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

      王柯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 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5]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规划[Z]2016-2020).2017-6.

[2]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led: De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1(8):5-31.

[3]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十年记忆:你看中国,我看世界.2013.

[4]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与奥运同行,和世界一家:北京大学第四届国际文化节.2007.

[6]文东茅,陆骄,王友航.出国学习还是校本国际化?——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

[7]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