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若干理论思考

作者:罗永剑 发布日期:2018-01-25

摘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但新时代的判断依据和主要标准看似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时代观和社会主要矛盾观不太一致。文章针对此,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了一些阐释和思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对于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抓住主要矛盾,科学认识和部署未来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也会发现,十九大报告判断时代的依据和标准,与过去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社会主要矛盾观的论述有所不同。本文就如何认识和理解这种不同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科学、准确地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时期、达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未来的发展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只有科学、准确地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发展处于新阶段、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特征、表现和要求等,才能紧紧扣住主要矛盾,制定符合实际、符合人民需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正确的决策和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宽广的视角,从建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审视和判断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问题,审视和判断我国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并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发展已从“量变”达到“质变”、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新时代具有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标示作用,清晰地规定了新时代的内涵:一是强调这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时代;二是强调这是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时期;三是强调这是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将在这个时代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强调 这是个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民族复兴梦想,将在这个时期变为现实,中华民族将昂首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是强调这是个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华民族有能力、有条件为人类发展担当更大责任、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判断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表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前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制度依然是当前最先进的制度;三是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是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着眼点和主线,重点、部署、方式方法等都要和这个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相适应和吻合,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五是表明我们对党的建设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判断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是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要的矛盾已从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现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人民的需要来看,当下人们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发展的状况来看,发展落后的状态已经基本改变,当下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述,深刻、科学地把握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深刻反映了人民的新需要、新渴望,真实地揭示和反映了社会的矛盾情况,特别是主要矛盾情况,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判断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把人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把这个主要矛盾作为判断时代的重要标准和依据。这与过去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和社会主要矛盾观的表达不太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判断时代的标准经常用的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矛盾运动的标准出发,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并把社会形态当作时代的代表。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之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二是从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特别是以生产工具的不同,把人类社会划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大机器时代。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三是从人的主体发展状况出发,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阶段、物的依赖性阶段和人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三大历史时期。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

上述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虽然对时代划分的跨度、标准等看似有很大的不同,但实质上还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的,不过换个角度或突出某个方面来表达划分的标准。以人的主体发展状态为标准,不过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更加抽象的表达;以生产工具为标准,不过时是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生产关系也是隐含着与生产力、生产工具相适应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的矛盾问题,大约主要有两种表述,一种是制约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的基本矛盾,把它多归结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贯穿始终的矛盾;一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具体存在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更多是具体阐明了阶级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从生产关系入手,根据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作用,掌不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决定不决定产品分配等,把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结为奴隶主和奴隶、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结为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结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在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否重合等问题,似乎没有明确的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社会主要矛盾观理论,深化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划分发展时代、如何看待主要矛盾的认识。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高度重视人的需要与生产、发展的矛盾,并把它作为基本矛盾、源头性矛盾来看待的。他认为,历史的对象和起点就是具体的个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要满足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就要进行物质生产。人的基本需要被满足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新的需要引起新的生产,历史就是在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中产生、形成。要满足人的需要,一方面要同自然相斗争,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同自然相斗争,总是要采用社会的形式,由此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就进一步具体化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既然马克思高度重视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为什么马克思并没有把这个矛盾当作社会运作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呢?为什么没有把这个矛盾作为划分人类社会时代发展的标准呢?这是因为,如果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着眼大的时代划分来看,用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这个标准,就会掩盖历史发展的真实、就会掩盖阶级发展的历史、就可能忽略群众在阶级社会中的利益损害,进而陷入抽象的需要满足论,滑入唯心主义的泥坑。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找到了真实认知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然而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特别是当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适应,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这时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两个时代内历史跨度下的发展时代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论述,把人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内在的时代划分、判断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社会矛盾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认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三、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永恒发展

似乎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矛盾,也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但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矛盾。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都非常的单一和初级。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同时社会也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矛盾让步或是更加集中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阶级之间的矛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现公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平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吻合,社会的主要矛盾再次回到相对单纯的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的不断提出的新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追求和目标。

在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并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可能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一种可能是人们不断产生的新需要,及社会发展不能及时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的那样,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种需要层层递进,指引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必须紧跟人需求的变化,满足人的新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和时代特点;一种可能是人们对各种需要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及各种需要实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等,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产生的矛盾。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同样的需要可能有更不一样的实现程度和要求,社会发展必须适应主体需要的变化和深入,及时满足需求要求的变化。一种可能是随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极大丰富,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人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展成为人的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能不能破除民族、国家、分工等根本性障碍的矛盾。

总之,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的性质和种类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增加,进而对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新促动。同时,需要满足的程度和方式也不断深入和多样化。这都要求社会及时捕捉人的需要变化的阶段性特点,及时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矛盾,实现人的满足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罗永剑 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