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践行十九大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圆梦新一代”

作者:李婷婷 发布日期:2018-01-22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中外人文交流。文章在分析“命运共同体”概念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底蕴关系的基础上,解析了北京大学以人才培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卓越使命,对“圆梦新一代”培育进行了理论架构支持与实践方法探索。

关键词:十九大;命运共同体;圆梦新一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命运”一词共出现14次,“命运共同体”一词共出现6次。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加快“双一流”建设需要聚焦的7大任务中提出,“北大的教育是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奠基”,北大“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中外人文交流”。

一、“命运共同体”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吻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世界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论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等几种基本生产形式,由此而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蕴深远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在机制和基本规律,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当马克思谈到个人的精神财富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时,进一步指出:“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1]这些思想,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又多有升华和展现。

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发展及支配人类生产活动的普遍规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并且,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得各国生产和消费变成了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二、“命运共同体”概念中的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底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流中,“天下”是许多古代思想家、哲学家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着力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和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

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其中,“天地”超越了一国、一民族、一社会、一家在空间地理维度和心理文化维度上的原有边界,为“生民”也并非仅限于为吾国吾民,过去的“往圣”和未来的“万世”,凸显了古代思想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认和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律。”[3]一方面,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代表全体人类共同生活生存的宇宙空间共同体,这是在自然意义的维度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它的普遍规律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至今仍然不断在深入进行中;另一方面,心中崇高的道德律,代表对全人类社会的道德、信仰、法则的普遍规律的追寻和探索,这是人类总体文明意义上的共同体,对于它的探寻和研究也一样在不断深入中。

对于普遍规律的追求,有学者曾评论道,身为犹太人的思想家世世代代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这样,人类才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4]

三、当前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分析

(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极速发展,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十九大报告告诉我们,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深度发展把全人类紧紧绑在一起,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全球生态体系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地球生态空间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体系全面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独善其身。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和难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我们需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三)全球文明价值体系探索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全球生态体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理空间的维度,那么全球价值体系则是精神维度的命运共同体展现。十九大报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这里,交流、互鉴和共存,超越了隔阂、冲突和优越。因为后三者代表对立、封闭、不和谐的价值取向,和当代世界文明价值体系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在世界文明价值体系中采取和而不同、和光同尘的践行模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吻合。

四、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圆梦新一代”

北京大学从创立之初,就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因此,她在“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奠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目标上,使命卓越,重任在肩。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贯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如何能够培育接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国家民族新战略的“圆梦新一代”,笔者拙见有如下几个层次。

(一)知识传播: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出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的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速度,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更快、更强大。北京大学培育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要不断鼓励他们深入追求真理的精神,全面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乃至着力解决世界性的难题,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北京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为国家民族服务,也要为人类的未来奠基,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的独特贡献,培养出这样卓越的人才的大学,才能够称之为“伟大的大学”,是世界上“第一个北大”,而不是“第二个哈佛”。

(二)价值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观

知行合一,新知识的吸收和传播是基础,但是运用到实践同样重要。因此实践人类社会共同根本价值具有特殊价值。光有知识,还不能称为智慧,唯有加强实践践行,才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和感悟。

哲学是引领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是相通的世界观、价值观铸就全人类和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共同体。201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学校将隆重举办首次在中国举行的有近5000人出席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在此之下分为超过100个分主题论坛。所谓“学”,是人类文明历史上,媲美银河星汉之灿烂的思想文化和对于智慧本质的追寻,所谓“成人”,正是因为对于智慧本质的追寻,成就了大写的“人”,也成就了“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的核心位置。

(三)灵魂塑造: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一个国家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一个人也是一样,展现一个人价值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的高度和灵魂的深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央31号文件)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我们思想和行事的先导,一个人即便学富五车,依然有可能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对人类发展产生负面效用。

在知识学习能力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把人类甩在了身后;然而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追寻的准则上,人的作用是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林建华校长在北京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挑战,引用某世界知名科技公司CEO的观点,“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摒弃同情心和价值观并且不计后果。”北京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人,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灵魂的塑造,才能够引领未来。

 

作者简介:李婷婷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讲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

[2]张载.张子语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4.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J].学术月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