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宣传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军训的重要一环,在军训过程中承担着信息传递、思想凝聚、价值引导的重要功能。文章从传播学理论的视角,结合北京大学2017年学生军训实际,系统分析了受众理论、涵化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实际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指出了发挥新媒体功用、构筑“融媒体”模式和科学巧妙设计宣传内容等三方面的思路和举措,以期切实增强大学生军训在国防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宣传教育;传播学理论
军训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军训过程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是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巩固军事训练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重要举措。
作者结合参与北京大学2017年学生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经历和体会,在界定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功能与意义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入手,系统分析受众理论、涵化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等传播学理论在当代大学生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实际中的应用,并尝试探索新形势下军训宣传教育工作模式的改进方向,增强军训育人实效。
一、界定: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功能与意义
军训宣传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国防教育目的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军营氛围、树立价值导向、调剂军训生活,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军事训练,保障军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保障国防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充分体现。军训中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宣传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主要承载了信息传递、思想凝聚、价值引导这三个基本功能。
(一)信息传递
在军训过程中,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闭塞,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传递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反映军训生活的新鲜动态、提供一手军事教育信息,对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军旅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譬如,在军训前,提供日程安排预告、总结所需物品清单、介绍军训基地概况;在军训期间,提前推介活动通知、呈现训练生活点滴、发布即时新闻稿件,都能够使参训学生充分了解军训内容,及时把握军训动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尽快进入并保持良好的军训状态。
(二)思想凝聚
军训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全程、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学生日常军训状况,并通过固定宣传平台定时与参训学生共享军营点滴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可以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战士的思想及行为转变,自觉培育、发扬军人精神,快速适应军旅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更多展示个人才华和集体风采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集体生活,提升学生对连队和院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共同的经历收获共同的思想感悟,提高思想的凝聚力。这种思想的凝聚也是学生回校后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三)价值引导
多角度反映军训生活、多形式延伸军训体验、多渠道分享军训感悟是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能够有效消解学生负面情绪,把握舆论主流方向,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军训、享受军训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在保障军训顺利进行的同时,普及国防知识、开展以强国强军为主题主线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弘扬坚毅勇敢的军人品格,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分析:传播学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实际中的应用
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着力于研究社会信息传播的机制与规律,而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其实是一个以参训学生为主要受众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特殊传播过程。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运用传播学理论来精准分析军训宣传教育这一传播链条上各个环节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总结当前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得失,探究更为科学有效的宣传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受众理论
1.受众理论的内涵
“受众”指的是传播过程的终端,即信息的接收者。而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受众”又会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这直接决定了传播的好坏甚至成败。因此,“受众”在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众理论”即以受众为主要着眼点,针对不同受众的群体特点、个体差异、动机需求及影响因素等,采取相应的、更为合适的传播途径与手段,以更好地实现传播信息的目的。[①]
2.受众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在受众理论视角下,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立足参训学生特点,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深入挖掘学生在接受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采用更贴合受众特点、更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将学生最需要、最有教育效力的信息传播到位,从而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建立在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之上,对参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进行整体性的把握,重点从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着手,设计宣传教育内容。在北京大学2017年学生军训期间,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在生存技能、文化知识及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多元需求,利用晚间非军事训练时间组织医疗卫生和消防安全等专题讲座;结合热播影片《战狼2》,开创性地举办维和专题讲座,邀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维和培训部党委书记、主任胡建国详细介绍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本情况、中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历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故事;开展了拔河比赛、板报比赛、歌咏比赛、连队分享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
在宣传形式方面,敏锐捕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的变革,将以往以纸媒为主要载体的宣传方式,改变为主要依靠线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推送文章的方式,有效扩大了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落地”力度;针对学生在接受信息途径方面的偏好,大幅度加强视频类、图片类宣传力度,减少纯文字类推送比重,还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微电影等新鲜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视觉、听觉体验,取得了良好收效,增强了宣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了学生对宣传内容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二)涵化理论
1.涵化理论的内涵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是揭示大众传媒与受众价值观培养之间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播,能够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作用,影响着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涵化理论最早由格伯纳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介不仅充当着人们的资讯来源,还在很大程度上培育着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体悟。[②]
2.涵化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从涵化理论视角来看,大众传媒在当代大学生的现实认知、价值导向和行为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军训宣传教育中广泛应用涵化理论,通过对整体舆论氛围的营造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受到正面价值观的积极影响,使育人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收到良好成效。
涵化理论启示军训宣传教育工作要利用好参训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优秀人物实例,多角度、多途径地宣传其典型形象和事迹,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上的认同。以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切入点,深入承训部队官兵、军训基地服务保障人员、军训团前线指挥组及各服务保障组成员、辅导员、参训学生等群体开展了广泛大量的采访,对典型人物代表进行深度采写和报道,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使宣传教育的影响更好地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在营造舆论环境方面,利用新媒体信息量大、传播广泛、受时空影响小等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在学生惯于接受信息的范围内营造积极的舆论大环境,在北大新闻网开辟“2017未名军号”专栏,报道军训动态;军训图文宣传同步至“国防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国防教育》杂志等平台宣传;军训精选图集刊载于教育部官网首页大图;更是通过“燕园学子微助手”微信公众平台,以每日一推的形式,定期进行微信推送,日均推送文稿5篇以上,累计推送文稿77篇,总浏览量将近12万人次。尤为一提的是,今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视频制作的数量和质量,14天内共制作、播放8个视频,平均1.75天产出一个视频,视频类推送阅读量明显高于其他类推送,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议程设置理论
1.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
议程设置理论的思想最早来自于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和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1922年的经典著作《舆论学》。该理论的核心涵义是:对于某一话题,大众媒介若加大报道量和报道强度,相应地受众也会加深对此话题的关注和认知。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设置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该理论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态度和行为两方面。[③]
2.议程设置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议程设置理论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对军训各项活动、人物等内容的有计划、有规律、有层次的宣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军训的认知、感受和思考。
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通过有层次的议题设置和日常化的宣传报道,能够引导学生立体把握军训日常动态,影响其对国防教育的关注程度和认知水平。通过在“燕园学子微助手”上开辟“燕戎志”专题,下设“大事件”“军风展”“军视角”“召集令”“小贴士”“拾光集”“趣味谈”等7个专题栏目进行每日的军训动态报道,通过提高特定议题的报道频率来提高学生对此议题的关注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此外,面对军训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相对狭小的个人空间,有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但这种情绪在微信朋友圈和“树洞”等网络媒介的不当表达极易扩大这种情绪在学生群体中的消极影响。因此,军训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议程设置理论,通过科学的“议程设置”,加大力度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通过典型人物、温馨画面和感人事迹的宣传,及时为学生加油、打气,感召、引导学生更加正面、积极地看待问题、克服困难。
三、探索:新形势下军训宣传教育工作模式的改进方向
新媒体时代的兴起对大学生军训工作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军训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一项新形势下的艰深课题。作者尝试给出三点新形势下军训宣传教育工作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功用,从受众主体性角度拓宽宣传教育思路
在军训育人过程中,传播主体有时会忽视受众即参训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所指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军事训练和军营生活规划有一定偏差,从而影响了受众终端的反馈评价。
新媒体传播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学信息来源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军事热点话题切入相对滞后等问题。因此,军训宣传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育人理念,多从学生“需求端”考虑,拓宽宣传教育思路,更多地发挥新媒体优势,由“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转变为潜移默化式的氛围营造,重点关注参训学生这一受众主体,结合往年经验,准确把握军训期间学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间点和经常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排查、处理容易引发消极心理状态的因素,通过正面的典型宣传和侧面的舆论引导,纠正学生在对待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方面的认知偏差,使学生能够由被动变主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二)构筑立体化“融媒体”模式,让宣传内容和教育目的入脑入心
新形势下的军训宣传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宣传主体的去中心化和媒介平台的多样化。要想克服这一挑战,就必须变单向度的宣传为交互性的传播,尊重传播规律,对宣传模式进行有效改良,充分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军训宣传教育工作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让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有必要在此提出“融媒体”这一传播学概念——大众传媒和校园传媒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的宣传对象、载体形态、目的利益互融互通的格局。[④]“融媒体”模式要求:一是在传播的内容上,要适应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将相同传播内容进行有侧重地传播,从而实现传播内容资源的充分利用。譬如,在军训宣传教育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微信公众平台覆盖广、易传播、内容承载多样的特点,更多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传播方式,生动还原军训情景,展现学生积极风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二是在传播的话语体系上,要适应新媒体的特点,追求“不讲官话”而“接地气”。譬如,在官方微信等宣传阵地上,要适应学生这一新媒体使用主体的阅读习惯,话语表达通俗平易,更为青春和活泼,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
(三)科学巧妙设计宣传内容,在潜移默化中稳固宣传舆论主阵地
部分参训学生看待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不可避免地提前贴上了“红、专”等字样的标签,因而也会带来或多或少的排斥情绪。这决定了,高强度、大力度地“抢占”宣传舆论主阵地往往会适得其反。议程设置理论启发我们要科学巧妙地设计宣传内容,把稳固宣传舆论主阵地的任务分解到日常,体现在潜移默化的育人点滴中。
因此,宣传内容要更多关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倾听学生声音,遵循真实性、接近性和正面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宣传内容必须基于现实,记录学生训练与生活情况,展现贴合实际的军训图景;接近性原则是指宣传内容应尽可能接近参训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以与受众生活的密切相关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效果;正面性原则是指由于受众对宣传信息的接受程度会受到传播主体宣传强度的影响。因此,要格外注重对宣传材料的挑选,对正面典型、正面事迹的多次宣传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总之,要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引导舆论,以展现良好风貌、弘扬精神品格为宗旨,真正将军训的育人功效落在实处。
作者简介:尤宇川 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兼),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兼)讲师
邹瑞阳 北京大学团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政府管理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
吕芳卉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6 级本科生
[①]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0):308-312.
[②]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9.
[③][美]马克斯威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
[④]曾妍.论深化议程设置视域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3):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