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日本是东亚地区率先开展全民阅读教育和读书推广活动的国家,其阅读教育自民间发起,有政府立法支持,有学界理论指导,其理念和实践经验均对我国高校开展阅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实际,建议我国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阅读教育:第一,将阅读纳入学业要求;第二,开设阅读指导类课程;第三,在专业、文化及阅读方法领域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读书;第四,积极开展阅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阅读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经典阅读;阅读教育;高校学生培养;斋藤孝
重视经典的力量,指导大学生系统、深入阅读全人类普遍认可的经典作品,让其树立尊崇经典的基本意识,掌握阅读和使用经典的基本方法,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经典、不断提高综合素养的良好习惯,即“经典阅读教育”,是中外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历史传统。
早在20世纪早期,日本自政府到各类群体便开始了面向全体国民的阅读教育和读书推广活动。在国民阅读方面,“日本乃读书立邦之国”,“国民的读书能力乃日本国的软实力资本”成为许多日本有识之士的共识。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投入、兴趣、内容等方面充分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网络阅读等带有“快餐式”特点的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占据了大学生有限的阅读时间,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文章试图通过借鉴日本的国民阅读教育理念和实施路径,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在寻求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日本的国民阅读教育
早在20世纪早期,日本便开始了面向全体国民的阅读教育和读书推广活动,持之以恒地使其国民阅读水平处于世界较高层次。这其中,除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日本的出版业界、学校等社会各界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民间自发:新闻出版界、学校等民间机构率先发起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智大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民间新闻出版业影响日盛,且非常注重传播文化,推广阅读。
早在1924年,日本“读书周实行委员会”就开始组织举办读书周活动并以“鼓吹读书、普及图书文化、推荐好书”为主旨。1947年,出版业界与文化相关团体、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机关合作,以“发挥读书的力量建设和平的国家”为口号,重启读书周活动,并成立了读书周实行委员会。
1960年,由日本书籍出版协会、杂志协会、教科书协会、出版交易协会、书店商业组合联合会、图书馆协会、(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等7家出版相关团体创立了“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并于每年固定时间举办活动,如10月底到11月的“读书周”,4月末到5月初举办的儿童读书周,1月到3月针对年轻人开展赠书活动,针对老年人的“敬老日读书推介”及“杂志爱读月”后援活动等。
在日本著名的出版机构讲谈社内甚至设有专门的“读书推进事业部”。从1999年开始,设专项资金,建立“全国读书巡回演出大篷车队”,在日本全境巡回展示优秀图书。其展示的图书不局限于本社出版物,还囊括了精选自其他出版机构的图书。
日本的新闻机构也有各具特色的读书教育活动,如日本每日新闻社自1955年开始举办的青少年读书读后感全国大赛活动,读卖新闻社自2002年发起的活字文化推进会议、以推动读书为目的“21世纪活字文化计划”等。
(二)政府层面:国家政策支持,甚至立法支持
1999年,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有关儿童读书年的决议》。决议声明,日本政府将全力支持儿童的读书活动。决议中包括了2000年设立国立国际儿童图书馆,并将2000年设定为“儿童读书年”等措施。
200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国家、地方团体、社会、相关机构、家庭要全面积极支持推动儿童的读书活动,国家公共团体要给予财政上的相应支持。
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制定了从2002年开始的“五年计划”,投资650亿日元作为图书馆图书准备费用。
2002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推动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措施更加具体化、可行化。2008年3月,该计划实施了第二阶段,更加强调家庭在推动阅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7月,日本国会通过《文字、活字文化振兴法》,将读书周的第一天10月27日设立为“文字、活字文化日”。提倡支持学术书、翻译书的出版,支持国际图书节、出版社的权利,支持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等。
2008年,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决议,将2010年定为“国民读书年”,并发布《国民读书年行动计划》,其中还包括在当年10月29日到31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国民读书年祭典”活动。“2010读书年”活动在日本全境开设促进儿童语言能力提高的工作室,实施在学校图书馆配备日本各大报纸的“五年计划”,发动国民捐出家中长期“休眠”的书籍,实施“图书再生”活动。
日本政府和新闻、出版机构等各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对于唤醒日本国民读书意识,培养良好读书习惯,进而提高全民素质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日本学界,提倡经典阅读教育并开展实践的学者颇多,其中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斋藤孝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仅在明治大学倡导设立专门的课程教授阅读有关的知识和技巧,还利用畅销书作家的笔法撰写了《阅读的力量》《深阅读》《超级阅读术》等一批阅读学普及读物,向日本的大众介绍阅读的重要性,讲解读书尤其是经典阅读的技巧。斋藤孝将其阅读教育思想融会在著作中,同时也投入实践。
1. 将阅读与个人成长联系在一起,注重经典书籍对于心灵的修养作用
斋藤孝认为,重振日本人的阅读能力是阻止日本综合国力下降的最佳手段。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也与其当时“如果不能迅速吸收信息和思想,日本就将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崩溃的危险”而出现的“立身出世主义与注重人文修养的因素相互参合的一种基于读书的对知识的渴求①”。
在斋藤孝最著名的阅读学著作——《阅读的力量》中,他将阅读与自我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阅读对心灵修养的作用。他认为,阅读第一是为了塑造自我,是为了人性的修养,这就将阅读定位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第二是锤炼自我,他认为阅读需要跟书籍互动起来,与经典书籍产生亲密接触也是对自我的历练。第三是扩展自我,即读了书,读者要有所发现、有所积累、有所进步。这样,通过读书,读者可以塑造更加健康、高尚的自我,锤炼出更有阅读力的自我,形成更有创造力的自我。
2. 对推广阅读的范畴进行限定,重视经典阅读
斋藤孝认为的“阅读能力强”仅限于读完文库本系列图书外加知识新书系列丛书,共计150册,是不包括推理小说和百分之百娱乐性图书的。
斋藤孝教授指出,所谓的“阅读能力强”,也指有读书的习惯,所谓“阅读的能力”指的是一种并不把读书视为包袱或痛苦,于日常生活中非常随意就能做到的一种能力。伴随精神紧张的阅读,是一件刚开始时让人非常疲惫的事情,哪怕读完一本书,也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精神方面的力量。②对于这类需要伴随精神紧张才能阅读的书籍,斋藤孝认为它们“虽然有些艰涩,但营养丰富,而且一旦适应了便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只要多读几本,就能跨过那道坎儿,并逐渐习以为常。
3. 提倡与书籍互动
斋藤孝教授提倡诵读、在书中画线、做批注和摘抄。他主张用三色圆珠笔来画线,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用三色圆珠笔阅读日文》介绍这种读书方法。三色指红、蓝、绿:红色表示重要,蓝色表示值得注意,而绿色书写个人的理解。这与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批阅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适宜用来阅读经典书籍。而摘抄,指的是读书之后要有交流,甚至还可以就书籍内容开展写作、读书会,等等。
4. 提倡教育机构开展阅读教育和考核
作为在大学执教的老师,斋藤孝对于日本学生阅读经典图书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因此引发了担忧。他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课程学习)中给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合理的定位。甚至应该将各门功课的建构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挂钩。
斋藤孝指出,可以在考试中加入一些培养阅读力的考题。在大学入学考试特别是高校自命题的考试中,乃至在企业的入职测试中,都应该涵盖考察阅读能力的考题。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里,曾一度设立过“200字作文”的题型。即通过阅读和理解一段日本名篇或诗歌,写出一段200字左右的作文。斋藤孝就认为,作为最高学府的代表性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有效地检验了应试者的素养及包括“读”在内的综合能力。这里所说的“读”日语的能力是步入社会时必备的重要能力。包括能够从众多的信息中迅速获取要旨的能力;从灰色地带中抽选出符合多数人共同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存在于题目之外的出题者的意图、汲取知识的能力;意识到出题者、试题和自己的三者关系的能力。
二、对于我国高校开展经典阅读教育的建议
大学校园的阅读环境、阅读氛围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对大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教育,学校应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根据日本开展国民经典阅读教育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结合部分已采取各类措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所积累的本土经验,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促进高校经典阅读教育的建议。
(一)规定明确的学业要求
大学生对于学业完成和学位获得的重视度非常高,而且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将阅读纳入学分授予体系,成为完成学业的硬性要求。如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读百本书学分认证③、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读书学分、襄樊学院的学生课外阅读评分等评估办法。韩国的江原大学甚至在本科生毕业资格认证中纳入了读书认证制度,将能否毕业与阅读效果联系在了一起。④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开展读书学分制的高校数量还很少,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如何合理地对阅读效果进行评估还缺少经验和成熟的体系,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值得提倡的。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多年来大学教育阶段唯考试分数的评价机制,造成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并不具有自我阅读的能力,需要高校开展阅读教育。建议各大学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从学校章程到培养方案到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中全方位对阅读教育做出明确规定,让能读书、会读书成为大学生的傍身技能,这也是广大青年学子能够进行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开展相关课程建设
除了开展阅读学分制的高校以外,我国众多高校在通识课和选修课中开设了阅读相关课程。如北京大学近十年来开设的全校通选课中,涉及名著导读、经典阅读、阅读方法和阅读指导的课程多达30余门,开课院系10个,累计开课时间176个学期⑤。其中“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名著导读”“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中国古籍入门”“《论语》《孟子》导读”等课程已经连续开设超过十年。
将阅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学习对于保证阅读教育的质量大有裨益。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将阅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阅读教育的内容,用阅读教育配合开展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将阅读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专业考核范畴,可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目前,在中文、哲学、历史、信息管理学、图书馆学、新闻学、出版学等相关专业领域,阅读指导性的课程和书目学的课程普遍纳入了教学培养方案中,但是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学科教学中,对于阅读教育的要求比较缺乏。
(三)推广推荐书目
大学生有了阅读意愿后,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安排阅读时间呢?在知识爆炸的当前,仅传统的纸质图书的数量就浩如烟海,如何判断哪些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呢?这就需要先贤师长们推荐书目了。
1. 专业领域
各个专业领域都有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是有意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所必须阅读的。这样的专业著作是将专业教育与阅读教育有力结合的抓手。
在新生入校之时,大部分高校都会将专业培养方案发给学生,如果在此时,能够将本专业的必读推荐书目同时发给新生,将会对他们的整个大学时期在专业领域开展阅读起到重要作用。而每位导师、每门课程在开学伊始,也应该将本师门、本学期、本课程的专业必读、选读书目提供给学生。这应该成为将前辈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大学生的第一步。
2. 传统文化领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国内顶尖高校就曾经给学生列出了经典书目,囊括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尤以中外传统文化领域著作为先。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指导,需求更加迫切。
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推荐,可以邀请高校内做文史研究的大家指导,也可以结合社会上著名学者的建议。比如民国时期,许多大家就以为学生列书单的方式,对青年人进行经典阅读方面的引导。例如,胡适曾开列《中学国学丛书》目录和《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章太炎发表《中学国文书目》,收录39种古籍,梁启超也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收录古书约160种。优秀的名家、名人,对于引导青年学生的阅读风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阅读方法领域
知晓“读什么”之后,还有个“怎么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实际上是一门学问,对于阅读教育来讲是核心的内容。
商务印书馆2004年引进版权出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十几年的时间每年都只卖几千册。可是2014年以后,该书的销售出现了“井喷”,销量达到30多万册,登上全国学术文化类图书畅销书排行榜,连出版方商务印书馆都始料未及,这也体现出了近年来大众对于阅读关注度和兴趣的提升及对于指导阅读方法书籍的巨大需求。作为比较专业的阅读学普及读物,该书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并分别根据阅读深度的要求进行专业指导。语言上流畅易懂,同时逻辑性和学理性比较强。类似这类阅读指导类图书,就非常适合在大学生中进行推广。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阅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阅读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阅读教育持续推进、有效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系统、团委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相关学生社团的力量,以打造“阅读文化”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活动。
以“读书会”为例。既可以是以师门、学院为单位组织的,带有明确专业教育导向的读书会,即以专业领域经典图书为主体内容,以教授、导师为指导者,以高年级学生传帮带低年级学生组成学习讨论小组等方式,可以形成一种“学院式”的阅读、研究氛围。也可以党支部、团支部为单位,将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与读书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一些经典书目的阅读、讨论、交流感怀,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又可以丰富活动内容,是一种组织教育加学习的最好形式。
再如组织“读书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推广阅读。包括举办知名人士讲座,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书评会等,促进学生自发参与和接受阅读方法教育。
同时,应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编制和开发书目,让在校师生了解和充分利用馆藏资源,鼓励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阅读方法学讲座,发挥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作用。
结合日本全民阅读教育和读书推广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及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国内高校在开展阅读教育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将阅读纳入学业要求;第二,开设阅读指导类课程;第三,在专业、文化及阅读方法领域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读书;第四,积极开展阅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阅读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大学生中开展经典阅读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周 婧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 助理研究员
本研究获2016年度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资助。
① [日]斋藤孝.阅读的力量[M].武继平,译.厦门: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2016:60,20.
③ 李莉.大学阅读教育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完善思路——以浙江财经学院读“百本书”学分认证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94-96.
④ 王慧秋,陈明华,孙志梅.大学生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及其运营——一种颇有创意的大学生阅读教育促进机制[J].图书馆杂志,2008(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