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资助育人工作 ——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陈征微 纪小慧 发布日期:2017-10-22

摘要:学生资助是一项暖心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作。加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最近几年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探索在资助工作中加大人文关怀力度,雕琢工作细节,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温暖资助。

关键词:人文关怀;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资助工作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就是现实中人文关怀的释义。以人为本是实施人文关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具体到学生资助工作,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个体需求,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源源不断地注入资源和力量,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

“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是国家给予学生的郑重承诺。这是底线,是基本保障。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不应该仅停留在“发足钱”上,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提升,帮助他们实现成才梦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应“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可见,人文关怀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育人功用。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在人文关怀视域下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应当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探索、新实践。

二、当前资助工作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现象

2007年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让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从中受益。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发展,在政策措施和资金安排上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资金额度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和精准资助全面推进,形成了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一体系有效保障了高校学子从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到顺利就业,有效地杜绝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并有效地帮助他们的家庭脱离贫困。[①]

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一些高校的资助工作过程中仍有一些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违背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内涵,影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一)评定依据“诉苦比穷”

有些学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助学金,不但要交贫困证明,还要参加“比穷演讲”,众目睽睽下把家境讲出来,而且越煽情得到的金额越高。这种认定评定方法,相当于在学生的伤口上撒盐,缺乏对受助学生的基本尊重。这种方式不仅打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他们造成阴影,还会因为一些学生会不愿参加这种“羞耻刑”而丧失了获助机会,或因演讲技巧不高而没得到适当资助,丧失资助的公平性,精准资助也无从谈起。

(二)受助学生“标签分类”

给受助学生“贴标签”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认为“贫困生该有贫苦的样子”;举办活动时将受助学生和非受助学生区别对待;“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不能融合”等等。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受助学生,用“贴标签”的方式定性受助学生,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无法为他们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甚至因为被“标签化”,而影响到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资助物资“样式统一”

在发放资助物资时大张声势,并且资助物资的款式相同、规格统一,还带着明显的资助标志。使用这些物品的学生很容易被识别出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种发放方式,让得到物资的学生不好意思拿出来使用,甚至都不想领取、拒绝获得捐赠,很难使资助达到实际效果。

(四)宣传报道“未经同意”

对资助举措进行宣传时,不考虑学生感受,直接将学生拿来举例;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未征得学生同意,这都是置学生感受于不顾,未对学生加以充分保护的做法。许多高校可能宣传的出发点是好的,或是宣传资助政策,分享资助工作中好的经验;或是希望打造励志典型,为学生们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家向榜样学习看齐,共同成才成长。但因为宣传的方法不够艺术,可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对被报道的学生心灵造成创伤。

无论是“比穷演讲”评定助学金,还是“贫困生该有贫苦的样子”的“标签化”论调;无论是发放学生根本不想用的统一物资,还是未经学生允许大加报道学生家境状况,都是资助工作中缺失人文关怀的举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伤害,违背扶贫扶志、资助育人的出发点。

三、人文关怀视域下资助育人的实践

以上问题正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的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在2016年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涉及到受助学生的任何事项,都应征求学生本人的同意;采用隐性的方式,避免大张旗鼓地发放款式相同、规格统一的资助物品,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作为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的专业化机构,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理念从“保障型资助”拓展为“发展型资助”,并积极尝试在工作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探索。

(一)了解学生需求,实施暖心举措

开展科学调研,了解受助学生需求。北大连续多年组织资助工作人员和院系辅导员前往各省市开展困难学生家庭寻访,听取学生家长对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及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和他们的需求。资助中心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收集意见反馈,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式。

着眼学生需求,实施暖心举措。努力让学生资助中心真正成为受助学生的温暖家园。一是燕园领航,导师助力。邀请学校知名学者、校友和爱心人士担任受助学生的燕园领航导师,提供学业发展、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用他们的人生经历给新生以启迪和激励。二是新生引航,答疑解惑。在开学第一个月内,由学生资助中心指导由受助学生组成的学生服务总队面向新生提供资助政策、选课指导和学业规划等全方位的咨询,让受助新生遇到困难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帮助。学生服务总队还针对一些有需要的学生举办电脑基本使用培训。三是便利服务,效率办公。为了减少学生反复填表的工作量,北大推动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助学金申请表格填写均可在线完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学生资助中心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相关材料的免费打印服务。

(二)鼓励助人自助,解除思想包袱

在教学过程中,常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应于学生资助工作,就是“助人自助”。帮助受资助的学生获得争取资源、争取机会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发展机会,这是资助方式由“输血”到“造血”的重要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之初可能怀有各种想法,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一点,就是帮助他们去掉思想负担,真实、真诚、勇敢地提出家庭所面临的困难,申请到相应的资助。在北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宣讲会上,不仅有资助中心的老师讲授申请各类资助项目的流程,同时告诉他们贫穷不是一种过错,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并教授他们直面困难的本领。通过励志、感恩、诚信教育,培养自立自信、诚实守信的品格,鼓励他们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也可以回馈社会,把爱心传递出去。此外,更加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学业困难而失去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三)开展隐形资助,彰显人文关怀

每年各高校都会开通迎新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报到时送去第一份关心和帮助,北大已经连续18年开通绿色通道,让温暖的资助化于无形,更加彰显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是保障地点独立。北大的迎新是在邱德拔体育馆大厅里,绿色通道的位置设立于邱德拔体育馆北侧三层大厅,所有需要到绿色通道办理手续、领取物资的学生,完全不会被其他报到的学生所发现。

二是一站式服务。办理贷款、借款,领取燕园关爱助学金、领取爱心大礼包,以及与燕园领航导师、燕园携手学长见面等所有工序,都在绿色通道完成,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拍校园卡一秒即可领取爱心大礼包。

三是提供无辨识礼包。为了避免因为统一标识而让受助学生受到关注,所有的爱心物资都放在了拉杆箱中,拉杆箱及箱内的所有物资都是采购了多种款式、样式和颜色,方便学生搬运,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此外,爱心礼包中的所有物品是向老生征集过意见建议以后选购的,确保每种物品都是生活实用品。

四是确保宣传拒曝光。在招录阶段,为招生工作者开展资助政策培训,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对学生做好政策宣传,提醒他们小心媒体炒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邀请他们与资助工作者一道成为学生隐私的维护者。在迎新报到当天,拒绝媒体“长枪短炮”地对着学生的面部不断拍摄。要求媒体对接受采访和报道的学生使用化名,不使用伤害学生自尊的语句和表达方式。

(四)支持温暖携手,促进集体成长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龄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北大特别重视同辈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的发挥,让受助学生在集体之中成长进步。

搭建互助成长平台——学生服务总队。依托学生服务总队,学生资助中心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策划并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能力培训、团队建设活动。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沟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者与参与者均能有所收获。有许多服务总队的学员还活跃在学校的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中,成为受助学生的榜样。

2017年学校正式启动“燕园携手”项目,为有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一年的一对一帮扶伙伴。在暑假之前即完成对于老生志愿者的招募,然后随录取通知书下发申请表格,面向新生开展宣传;为老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培训,建立一对一匹配关系。新老生在入学前已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取得联系,新生报到当天在绿色通道首次见面,并在未来的一年中相伴成长,在此过程中为老生持续提供专业的心理督导,切实保障新老生的身心健康。燕园携手的学姐学长均为受助学生,他们与新生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并将在携手过程中与新生共同成长受益。

(五)开拓多方资源,搭建实践平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始终强调“知行合一”。许多家庭富裕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经有很多机会在境内外旅行、开阔眼界,而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家乡和北京,没有去过其他城市。为此,北大积极开拓资源,为学生提供走出校门、体察社会的机会。“优才拓展”是北大的品牌项目,受助学生自主策划,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宣讲资助政策、开展志愿服务、参访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等。项目运行8年来,60余支优才拓展团队足迹已遍布境内外29个地区,受益学生达500余人次。

北大还实施“燕园翱翔”项目,聘请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支持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的领导、老师和社会人士担任“燕园翱翔”计划导师,指导受助学生开展境外交流活动;并依托基金会筹措专项经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交流、交换学习和短期实践提供支持,让受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世界。

(六)着力淡化标签,促进融合发展

如果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境较好的学生相比,存在“起跑差距”,那么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学生资助工作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营养支撑”,让他们能够“弯道超车”。不能因为存在些差距,就降低对于受助学生的要求,让他们只在受助学生群体内部交流,而是要帮助他们垫高台阶,让他们与其他学生看到同样的风景。因此,当前的北大资助工作更加强调淡化标签,促进所有学生的融合发展。只有当这些受资助的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公平竞争中胜出时,他们才能拥有最大的自信,这也是对于他们未来的最大保障。

通过项目设计促进交流。北大进一步优化“优才拓展”项目,在资助形式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可以申请参加由学生资助中心组建的实践团队,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学校或学院团委、学生会组建的实践团队,他们可以获得交通费和住宿费的报销,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机会。

在勤工助学中深度融合。北大不断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不只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是面向全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通过劳动赚取报酬,实现生活条件的部分改善,在自力更生的努力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为他们的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中外学生交流融合。北大学生资助中心指导学生服务总队与燕京学堂联合开展活动,每周固定时间,燕京学堂的留学生都会与服务总队的学生结合特定主题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经过多年来的工作积累,各高校在经济资助方面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随着资助工作理念的拓展,资助育人工作将逐渐成为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新领域。如何深入挖掘资助工作的育人内涵,在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应当引起资助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作者简介:陈征微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副教授

纪小慧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  讲师

① 沈晓明.加强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N].人民日报,2017-2-24(13).